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品寒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忧之微感失望,他说壁画是由陆、张二女郎相助完成的,就是期盼崇信佛教的请太后能为子重与陆葳蕤的婚事说上一句话,如此子重与挂葳蕤的婚姻就更有望一些,不料猪太后只是赐些绢帛。
    皇太后猪蒋子又去观览西壁的八部天龙像,听陈操之向她讲解八部众生的来历和故事,甚感新奇。
    礼佛观画毕,诸太后又听些法汰宣讲了一段《放光般若经》的经义。然后到药师殿、孔雀明王殿随喜。猪太后没让陈操之等人退下,陈操之、顾忧之、陆葳蕤、张彤云就只有跟随以奉应对。
    会稽王司马昱对陈操之道:“操之。听闻今日你将与人在这瓦官寺辩难。本王极想旁听,看谁能辩得过你!”
    陈操之心道:“怎么连会稽王都知道这事了!”含笑道:“是友人之间的辨析义理,岂敢辱大王清听。”
    猪太后问:“辩难者谁?”
    陈操之道:“禀太后,是臣的好友上虞祝耕祝英台。”陈操之虽未实授官职,但既列九品官人,称臣亦无不可。
    会稽王司马昱解释道:“太后。那祝英台是新近崭露头角的青年俊才。乃陈郡谢氏远亲,在三月三上巳节天阙山雅集上辨析庄子逍遥论、展示诗才和书法,让王逸少诸人大为惊叹,又发豪言,要辩难胜谢氏女郎而迎娶之,此事轰动建康,那祝英台还有言在先,若有人能辩难胜他。他便归隐东山、终生不娶。”
    “哦,还有这等事!”猪太后颇感惊奇。陆氏女郎与谢氏女郎的婚姻是建康城中上至皇室高门、下至庶族平民津津乐道的话题,裙太后也知道谢氏女郎清谈择婿之事,两年来无人能在辩难上胜过那谢氏女郎,现在听到祝英台豪言要娶谢道猛。诸太后不免有些好奇,要看看这个祝英台是何等人物,敢如此大言!又想:“近来奇事颇多,陈操之想娶陆氏女部闹得沸沸扬扬,现在又来一个祀英台要高攀谢氏女郎,倒要看看这两桩姻缘到底有何结果!”
    猪太后便对会稽王司马昱道:“王叔,未亡人亦想旁听陈、祝两位郎君清谈,不知可否?”
    会稽王司马昱忙道:“太后要听清谈有何不可,这是对陈操之、祝英台的恩宠。”
    陈操之躬身道:“太后、大王。臣与祝英台乃是同学友人,若此次辩难会影响其婚姻前程,臣则不敢与其辩难。
    猪太后笑道:“的确太苛,这等贤才,岂能因一场辩难而老守山林。”即召祝英台来相见。
    猪太后、会稽王见到梁冠儒衫、文弱秀美的谢道愠款款而来、从容行礼,都暗暗点头,觉得祝英台容止风仪皆是上品,而且这种文弱之美比之陈操之的俊朗清拔更符合晋人的审美观,《世说新语》称卫阶“风神秀逸,身体赢弱”晋人很欣赏这种病态美二嵇康打铁的阳刚之美少有人称道,陈操之二月入建康。万人争看,认为是卫蚜复生,但据后来风议,还是认为陈操之容止风度略逊卫阶。无他。只因为陈操之未被看杀,纵不被看杀,至少也的卧病数日吧待谢道愠行礼毕,会稽王司马昱便说了皇太后要旁听辩难。并由司徒府出绢三百匹嘉奖辩难之胜者,其时绢一匹约值六百钱,三百匹绢就是十八万钱,而辩难之负者不许提诸如归隐、不娶之事,因为这样有违清谈妙赏之旨。
四十五、殊途同归
    儿官寺长老些法汰道:“请皇太后移驾香积院,香积院咖工并。
    可供两位檀越辩难。”
    猪太后便吩咐中领军桓秘:“有愿意旁听辩难的官人仕女。莫要阻拦。”
    这样,来进香的尚书吏部郎王蕴等官吏。王羲之夫人郓旋、陆纳夫人张文纨。以及陆葳蕤、张彤云、部道茂、张墨、陈尚、顾怕之、徐邈、刘尚值、王献之、谢韶、袁通、诸葛曾、温琳、蔡钦诸人都来到香积院,皇太后待蒜子坐于八辆舆床上。张白纱帷帐与众人相隔。其余女眷居广堂之左、男子居右,会稽王司马昱、尚书仆射王彪之亦就座。
    进香积院时,谢道辊对陈操之低声道:“子垂,今日尽情激辩一场。莫存容让之心。无论胜负。皆无撼焉。
    陈操之道:“自当全力以赴。希望英台兄亦如是。”
    走在后面的王羲之夫人都俊命儿子王献之叫住谢韶。问祝英台何人?谢韶自然说这是谢氏远亲,都巍虽有些疑惑,但也没猜到祝英台竟会是谢道轴,十年前王羲之任会稽内史时,那斑常与东山谢氏女眷往来。非常喜爱聪慧善辩的谢道愠。想让谢道棍嫁给其子王凝之,其后王羲之辞官离开会稽山阴,从此都斑再未见过谢道辊,如今谢道愠长身玉小立。早已不复当年慧龄幼女的模样。又是梁冠长衫,郏斑自然认不出来。
    瓦官寺香积院就是长老些法汰聚众讲经之所,院后是一座小山岗,遍植松拍,苍翠幽静,松下各色野花寂寞开放,点缀着凝翠的松林,暮鼓晨钟。梵唱隐隐。
    会稽王司马昱见众人安坐,广堂寂然无声。乃开口道:“陈操之、祝英台,今日你二人欲辩何题?”
    陈操之向谢道褪一躬身。示意悉听尊便。
    谢道愠便道:“请太后、会稽王出题。”
    猪太后在白纱帷帐后略一思忖。说道:“诗有六义,其三曰比其四曰兴,请两个郎君试说比兴之异同。”
    谢道辊做了个请的手势,陈操之一点头,说道:“臣试为太后阐述之:郑康成曰‘比者,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者。是见今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郑康成此论仅限劝惩、过于拘束。并非达论。愚以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与兴,皆拟议、譬喻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触物以起情,谓之兴,比显而兴隐也。”
    郑玄郑康成是经学大家,其注毛诗被后人奉为圭桌,幼学启蒙必以郑注《毛诗笺》始。陈操之现在直指郑玄之非,可谓大胆。
    谢道粗眼望陈操之,续道:“兴者,起也。兴之托喻,婉而成章,触物以起情,似无心凑合,信手指起,复随手放下,与后文附丽而不相衔接。非同索物以托情之着意经营,理路顺而词脉贯。毛诗王风以‘扬之水,不流束薪,赋戌甲之劳。而郑风则以‘扬之水,不流束薪,赋兄弟之鲜,无非以此起兴也。又如‘饮马长城窟”‘日出东南隅”非真有取于马与日也。”
    裆太后赞道:“善哉此论,不围于先儒之学,自有创见,此可谓好学深思者也。”
    会稽王司马昱拂动厘尾笑道:“这一题并不能决出陈操之、祝英台的高下,只算是二人共同回答了太后的问难,本王有一题,请两位就《老子》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相互辩难,一较高下。”
    “反者道之动”这是一个著名辩题。司徒府清谈聚会对这一论题虽已辩论过多次,但司马昱总觉得有未尽之意,今日想听听陈操之与祝英台的高论一陈操之微微躬身道:“英台兄先请。”
    谢道桃略一思索,用鼻音浓重的洛阳正音说道:“王辅嗣云‘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有以无为用。此其反也”第十六章云,夫物芸芸,各归其根,;第二十五章云‘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有道者务欲还反无为,反其真也。”
    陈操之道:“反有两义,一者正反之反,违反也;二者往反(返)之反,回返也。《老子》之16kxs打反,融贯二义。观‘逝曰远,远曰反,可知也,‘反者道之动,之‘反,兼具正反之反与往返之反双意。
    《中庸》有云,生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商君书》言道‘汤、武之王也,不修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必多是也。”
    谢道愠辩道:“非也,老子之反非往返之意,《易》泰卦‘无往不复”《荀子》‘始则终,终则始。若环无端也”《吕氏春秋》‘天地车轮,终而复,‘加,猛则复反”此老子之反也 ”
    说到这里,谢道猛猛然意识到,这是陈操之故意露的破绽,这“反”之二义,陈操之在其《老子新义》里说的很清楚,往返之反与无往不复之反是有细微差别的,并非是不断地往返重复一一谢道艳有些恼,也有些感激。恼的是陈操之露这破绽。她可不想受陈操之承让。这样胜之亦不武;感激的是陈操之看来是想辩难输给她。助她成名。
    未想陈操之说道:“往返就是重复乎?昨日所涉之秦淮河与今日所涉之秦谁河相同乎?人岂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易一名而三义。易也。变易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