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品寒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祝英台这时才明白陈操之已经知道了她的女子身份了,不然地话钱唐至上虞又有多少路程,如何会相见无期?只有男女有别、各自婚嫁之后才会相见无期。
    祝英台并不觉得尴尬和羞缩,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轻松,她心里不是早就想着表露自己女子身份吗?轻声问:“子重何时看出来的?”
    陈操之不能再装迟钝了,他有点不习惯与表露女子身份地祝英台说话,迟疑了一下,说道:“略有察觉,不敢确定。”
    祝英台很想追问陈操之是怎么看出她是女子的,只是怕不雅,又怕被仆人听去,便没再问,微笑着轻轻摇头,听着车轮转动声一下又一下,借此平息心头异样地情绪,说道:“子重留步,早些回去,免得你母亲挂念,还有,记得来会稽东山谢氏别墅拜访安石公。”
    陈操之停下脚步,见牛车依然辘辘行驶,便又紧走几步跟上。
    祝英台眼泪顿时流下来了,放下车帘,努力让语气平静,说道:“子重,告知你一件事,去年腊月初从建康水路六百里来听你一曲的便是我,想必你也猜到了,你认出了英亭,其实很多事你都是明白地,不说而已,是吧?——我来吴郡求学,就是为了能听到你的妙音,清谈、对弈后的吹笛送客,让我在桃林外徘徊不忍离去——”
    听着车窗外的木~声,祝英台又道:“子重,莫等我走远了你又吹曲,我听不到,我会很惋惜的,不会再有人在边上偷听你的送别曲了——子重留步。”
    木~声停了,陈操之的声音说道:“英台兄一路平安,日后有机会还愿为你吹奏一曲。”
    耐力强健的鲁西牛一步不停向东而去,车厢里的祝英台低吟道: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祝英台心道:“润儿说这是写知心朋友的诗,这应该是她丑叔教她的吧,可这诗是写朋友知心的吗?明明是写男女相思之情的诗篇啊,嗯,想必是子重教润儿读此诗时,觉得润儿年幼,便说这是思友诗。”
    又想:“子重在九曜山顶的那一曲流露的相思自然是对陆葳蕤的,他对我只有友情,诚然是真挚的,嗯,能终生为友也错,可是我为什么心里这么难受?”
    ————————
九、曹操名言
    热的阳光无遮无拦地照射,道路水汽蒸氲上来,望惚、有一种波纹荡漾之感,仿佛远近之间隔着一层透明的鲛绡轻纱,似乎只要能将这薄而透的轻纱扯去,那远去的、消逝不见的身影就会重新出现在视野里——
    陈操之伫立良久,直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缩至足下,这才坐上牛车,在一边静候多时的来德用一根细竹梢在黄牛背脊上抽打了一下,牛车立即辘辘驶动起来。
    祝英台终于挑明了她的女子身份,这对陈操之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惊奇的,因为他早有察觉,觉得如此才华横溢的女子实在是罕见,儒玄、书画、音律,无不精通,言语直率,从不虚与委蛇,是个很难得的朋友,锐利的词锋、高贵的气质掩盖了她作为女子的妩媚,陈操之也很少把她当作女子看待,只当作是知己友人,但祝英台方才说六百里闻笛、桃林外徘徊不忍离去的话语让陈操之感动,与陆葳蕤爱花成痴一般,祝英台痴迷音乐也是让人动容——
    不要说现在是东晋,就是后世,男女之间也很少有知己般的友情,而如今,这段友情极有可能就此曲终人散,陈操之离情浓郁,他知道此后很难再见祝英台了,柯亭笛就在身边,很想吹一曲,可是身边没有妙赏的人。
    ……
    午后,陈操之命来德去刘家堡交将刘尚值的家书交与刘尚值之父刘族长,这可是个美差,刘族长得知儿子留在吴郡为文吏,必大喜过望,送信去地来德少不了有赏,冉盛跟着来德去了。
    陈操之去南楼拜见四伯父陈咸,钱唐陈氏入籍士族之事陈操之以前只向嫂子丁幼微说过,嫂子给他出主意、鼓励他,而现在,这事已经有了很大希望,陈操之不能再孤军奋斗,他有家族,他必须依仗家族之力把这件事办好,以前埋在心底独自默默努力的事,现在有必要让四伯父知晓,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他无法大包大揽,列籍士族是家族的荣誉。
    陈咸听陈操之说有重要的事要向他求教,当即引着陈操之到他书房,分坐在南窗下,仆妇上茶,茶香淡淡。
    陈操之让一边侍候的仆妇退下,然后将通玄塔上与~超结识、~超欣赏他的才识、指点他去建康见谱牒司的贾令史之事娓娓道来——
    年近六旬的老族长陈咸眼睛越睁越大,屏息凝神,心潮起伏,听到后来,竟是老泪纵横—
    陈咸长子陈尚和幼子陈谭听到老父痛哭声。大惊。进来连声问:“爹爹。出了何事?爹爹——”责备地瞪着陈操之。
    陈咸却又哈哈大笑。对二子道:“你们先出去。为父与操之还有要事商议。”
    陈尚、陈亮见老父忽悲忽喜、又啼又笑。似失心疯。但说话又是很清楚。不敢多问。唯唯退出。
    陈咸激荡地心情平静了一些。问道:“操之早就想着要把我钱唐陈氏上升为士族了吧。伯父素知你有大志向?”
    陈操之道:“侄儿以前只是这么想过。没敢向伯父说。更不能对外人说—”
    陈咸点头道:“操之真是能成大事地。”
    陈操之道:“伯父过奖了,想我先祖长文公主持制订了九品官人法,如何长文公地子孙却被拒于士族之外?钱唐陈氏若无士族地位,则田产不能保、下人得不到庇护,去年若不是稚川先生,我陈氏田产只怕就被剥夺去大半了,一次被欺、次次被欺,只怕不出十年,我陈氏族人难免饥寒失所。”
    陈咸白眉颤动,连连点头。
    陈操之道:“现在有~参军肯提携,如此良机绝不能错失,~参军赴会稽请谢安石出山,现今想必已离开会稽去建康,他会向贾令史交待此事,具体如何做,贾令史会指点我们——~参军说我不宜出面谋此事,所以我来与伯父商议,看从兄中谁去建康合适?”
    陈咸立即道:“兹事体大,我亲自去。”
    陈操之道:“伯父虽然康健,但毕竟年近六旬了,不宜太操劳,让三兄陈尚去如何?”
    陈咸叹息道:“说起来我钱唐陈氏实在衰微,老一辈还有我和汝父做过品官,这年代一辈若不是有操之一枝独秀,真是挑不出能独当一面的人才了。”
    陈操之道:“三兄陈尚精通《诗》、《论》、老成稳重,若不是屈于寒门,早已功成名就,侄儿以为三兄去得建康。
    ”
    陈咸对自己儿子倒是看得很清楚,说道:“陈尚倒是稳重,可他未入品,未有官职,又从未去过建康,难免有乡鄙之气,我还是亲自去,让陈尚陪着,明日就启程。”
    陈咸想着钱唐陈氏能早日入籍士族,简直是一日都
    搁了,入籍士族,不仅享有荫户之权,还可收容流民附近的自耕农也会来投靠,陈家坞眼见就可以兴旺起来,更重要的是族中子弟参加定品就不会低于六品,谋官也容易得多,而不会象以前苦读诗书一辈子也只能躬耕亩,寒门子弟想要出头,何其难哉!
    陈操之微笑道:“四伯父,去得太早不行,这事不急在这一、两日,万一~参军有事耽搁了还未到建康,伯父和三兄去得早也要等着,侄儿以为端午后再启程不迟,这几日侄儿与伯父一道把钱唐陈氏的簿阀和簿世整理一下,这是要带去谱牒司地。”
    陈咸点头道:“操之说得是,我陈氏出于颖川,有簿阀可证,谱牒司也可以稽查,这簿世嘛,上溯三代,吾父——即汝祖,汝祖兄弟三人,一个未成年便早夭,另一个留下一女后也早逝,只有汝祖育有子女九人,存活**的有四子二女,四子便是现今地东南西北四楼,东楼无后,我将次子过继为嗣,钱唐陈氏现在这东南西北四支一定要延续下去——不过这簿世的确有些寒酸,汝祖曾任上虞县尉、我是九品县主簿、汝父是东阳郡丞、汝兄是八品海虞县长,都是低品官。”
    陈操之道:“伯父莫担心这个,这北来的士族和三吴的士族众多,几十年来,高官显职都被巨族门阀把持,次等士族少有晋升高位的,子弟不肖、无品无官的次等士族也不在少数,如我钱唐陈氏这般代代有品官地已不在那些次等士族之下,事在人为,士庶之分虽然森严,但也不是不能转|U,那鲁主簿还能改注籍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