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心吧,别人的田地能种得,咱也种得,”李彦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年头想做个普通人可真不容易,而要种好这五十亩地,普通办法也是不行,要想办法将番薯卖出去,还要卖出高价钱。
“三娃,不是我说你,你就不是个种田的料,好好的水田不要,弄来几十亩没用的旱地,产量低,要交的税又多,还是和你老师说说,换回水田吧!”徐寡妇抬手将几缕青丝捋到耳后,姿态慵懒诱人,散发出**特有的妩媚味道。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看你也不要管种地的事,还是好好准备明年的科举才是。”
二丫也甜甜地笑道:“是呢,三娃,你就好好读书吧,等明儿将这些韭黄到集市上卖了,可以给你买书呢!”
“不是要买猪崽子么?”李彦笑了笑,摇头道:“这韭黄可不能到集市上卖!”
“三娃你想吃啊,等姐去刘家学了怎么种植,天天做给你吃好了,”二丫笑嘻嘻地说道。
李彦见大家为这五十亩地担忧不已,都觉得这田地不仅不是财富,还是负担,顿时哑然失笑,也不好解释太多,便将话题转移到韭黄上:“刘家将这韭黄扔了,怕也是无意中将韭菜种成韭黄,未必知道怎么种植,这个办法只有我和老师才知道,改天就教你。”
“不是我要吃韭黄,而是再好的东西到集市上也卖不出好价钱,”李彦笑了笑,转头询问包有才:“包打听,你说一道好菜,如何才能在短时间里名闻天下呢?”
包有才小眼睛转了转,露出一副奸商的笑容,道:“要说最好的法子,当然是皇帝微服私访时,让他吃上一口,赞一句,就像当年正德皇帝吃了‘珍珠粥、凤眼鲑’,这不起眼的两样东西可不就天下闻名了?”
“皇帝会微服私访?你做梦呢!”徐寡妇俏生生白了包有才一眼。
“嘿嘿,三娃问的是法子,至于怎么实现,我可管不了,”包有才嘿嘿笑道。
“也不是不可以,”李彦微微一笑,若有所思。
“皇帝微服私访哎,三娃你傻了吧?”徐寡妇伸手要探李彦的脑门,伸到一半却又缩了回去,只是满脸不信。
包有才也干笑道:“当今皇上据说年近六十,怕是想私访也不行了。”
“放心吧,我有办法,不过咱们还是先吃晚饭,”李彦不理众人的疑惑,微笑说道,他已经闻到徐寡妇家熬煮的鸡汤香味,果然还得自己来消灭。
“德性,就你办法多!”徐寡妇娇俏地白了李彦一眼,转身走向门外。
——————
PS:小说家言,现已写到的几种蔬菜,韭黄应是明以前就有,各地传说都不一样,如天津关于韭黄的传说就在明代,而重庆可以追溯到宋代,唐代更有“细雨剪韭黄”的诗句,也有人觉得那是韭菜而已。本文张冠李戴,是春秋笔法,不过有关明朝的历史,还是会尽量以历史的本来面目去写,绝不会像某些电视剧,将客氏写成天下第一美人,让崇祯和天启兄弟相争,或者秦孝公去和墨子大人对江湖切口。
正文 第十四回 百无一用是书生
更新时间:2009…5…9 15:17:59 本章字数:2381
清晨,李彦早早起来,打过两趟咏春,感觉身体的锲合度在不断提高,又帮二丫从几十米外的河边提水浇菜,顺便打熬力气。
和二丫在一起让人感觉轻松愉快,小姑娘总是笑呵呵,叽叽喳喳说些开心的事情。
等吃过早饭,日上三竿,李彦才带着包有才、宋大牛、郑书这三个跟班,来到直沽东面的徐家庄园,徐光启在这里开垦盐碱荒地二十多顷,引河水浸泡、冲刷,两年后悉数成为良田,也是天津河口难得一见的景象。
转过河口,在茫茫的青蒿荒地中,便看到一片金黄色的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秸,田间有人正挥舞着镰刀,挥汗如雨地收割稻禾。
看到金灿灿的稻田,包有才他们更是痛心疾首,这样的十亩水田,收获的稻米足够吃几年;如今却换成几十亩猪饲料,当真是非常无奈。
郑书总是一副冷冰冰、酷酷的模样,似乎外面的事与他无关;包有才心思灵活,这会对李彦存着敬畏,也没有说话;只有宋大牛几乎流着口水,戆戆道:“三娃,米饭好吃,猪食不好吃。”
李彦知道大家对水田换成旱地一事还很遗憾,这时候也解释不清楚:“猪食?等会你想吃还吃不上呢!”
徐光启听说李彦拿着字据找上门,对这种急切的行为很是不屑,倒也没有刁难,吩咐打理田庄的徐管事:“按字据上所写,转让五十亩旱地与他。”
徐管事面色白净,是徐光启老家的人,手上拿着徐的官服,小眼中闪动狡黠的目光:“便是那用水田换旱地,什么也不懂,却运气很好的喇唬吗?”
徐光启忙着整理官服,这两日上门拜访的宾客络绎不绝,赶着要去会客,闻言也笑了笑:“就是他,不知看到田地以后,会不会后悔,若是反悔,便还给他十亩水田好了。”
“老爷就是心地太好,”徐管事眨了眨小眼:“旱地里的庄稼还没来得及收呢!”
“那些番薯收来何用?”徐光启穿上官服,微微叹了口气:“番薯的产量倒是不错,奈何并不宜食用,连喂猪都没人要,算了,都留给那小子吧!”
“嘿嘿,那倒也是,还省了咱们的工钱,”徐管事笑了笑,服侍徐光启上了餐桌,才不紧不慢地走向院门,算计着等会怎么也不会让李彦换回水田去。
“这位便是李彦李公子吧,大人吩咐按约定转让五十亩旱田与你,等会里正来了,便去勘定田界,并立下田契,这田里待收的庄稼也交给你们打理了,”徐管事脸上带着微笑,精明的目光早已从上到下将李彦打量一遍。
年纪轻轻,不过十四五岁,长得还算俊郎,尤其是面带微笑,从容淡定的模样,像极那些只读圣贤书、不知窗外事的书生,怪不得傻乎乎地拿水田换了旱地。
这会徐管事已经领李彦他们到了旱田旁边,一大片高低不平的田地中,趴着些颜色枯黄、蔫不拉几的藤蔓,只有一小片地种了些高粱,不过凑近看了,发现秸秆要比高粱粗,顶端也没有穗子,只有中间长着一些棒棒样的东西。
看到旱地的这个模样,包有才他们心里更是发凉,这哪里是什么田地,根本和旁边长着青蒿的荒地差不多啊,为了这些地还要交税,真的是要不如不要,要了更是自找麻烦。
李彦却笑呵呵的看了看棒子的大小,又从土里挖出一只番薯,显得很高兴。
包有才他们不清楚,李彦却认得这个棒子正是玉米,和番薯一样都是高产作物,而且在此时的北方都是独一无二。
“这片地里有几种番邦传来的作物,产量颇为可观,我家老爷以为适宜救荒,还有些从南方引种的作物、花卉,长得不是很好,不过都是北方没有的,李公子若是有兴趣,想要继续种,可以问那些长工种植的方法,”徐管事笑呵呵地看着李彦,明亮的眼神中却似乎藏着嘲讽、不屑。
“好啊!”李彦听了很高兴,他可不是农业技术员,很多种植技术的细节并不清楚:“徐庄可有辣椒、番茄、马铃薯、烟草、橡胶等作物的种子?”
“辣椒、番茄倒是都有,”徐管事眼中嘲讽的意味越来越浓,辣椒、番茄都结一种红彤彤的果子,不能食用,只可用来观赏,看来这年轻人果然是个不知农事的书呆子。
偏偏这家伙还是个穷鬼,看来得了这五十亩地不仅发不了,还得因此破产,徐管事不是徐光启,虽然旱地没多大价值,但他对李彦“讹”去着五十亩还是非常不满,乐于看到他到处碰壁的倒霉模样。
“烟草南方有,不过我家大人尝试过,似乎并不适合北方苦寒的天气,至于马铃薯、橡胶是何物,却没有听说过,可长得好看?”徐管事只问模样,不问产量,目光戏谑地看着李彦。
李彦知道徐管事的意思,打着哈哈笑道:“好看,好看,啊,里正来了,我们这边交割吧。”
“也好,”徐管事笑了笑,心想你这么急,也不提换回水田那是最好,看你到时如何碰得头破血流。
里正来了以后,很快便划定田界,立下田契,那姓宋的里正自然明白徐家的来头,做事很配合,不过让徐管事好笑的是,宋里正还连连向李彦贺喜,甚至有些谄媚。
等这一切都做完,李彦名下便有了五十亩地,成了有田地的小地主,不过包有才他们都是没有半点喜色,反而愁眉苦脸,好像被人抢了田地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