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彦和王国兴等人在俱乐部组织了一个赞画室,对火器营的编制、训练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大致规划。
    三千人的火器营,将组建左掖、右掖两队火铳兵,以及左哨和右哨两支炮兵。
    与骆养性的第四营不同,二营的火铳兵每人都将配备一匹马,这些马差不多都是纨绔们从家里弄出来的,骆养性再厉害,也无法弄到几千匹马,但是分到众纨绔身上,每人搞个十几匹,再从朝廷那里要一点,两三千匹马很快就到位了。虽然有足够的马匹,李彦还是说服王国兴等人放弃组建骑兵的想法,一则骑兵地训练要求很高,就算练得再好,也未必及得上马背上长大地建奴骑兵,与建奴拼骑兵,是最不智的想法,因为大明根本无法动员起数量对等地精锐骑兵。
    大明的优势在于步兵,在于火器,而马匹可以提高步兵的机动能力,可以组建一支机动能力很强的骑马步兵,弥补与建奴在机动方面的差距。
    二营也拥有足够的马匹牵引火炮,与徐光启强调火炮守城的作用不同,李彦希望炮兵在野战中发挥作用。
    步兵和骑兵作战,由于速度差距,步兵无法主动进攻骑兵,除非骑兵处于防守要地的处境,才会给步兵阵地进攻的机会。
    在阵地战中,只要火炮能够跟上步兵阵列,就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李彦不会忽视这一点。
    在李彦看来,军器局现在能造的火炮中,轻型火炮更像是大一些的火铳,就算是有些大型的火炮,炮管也就是二尺,到三四尺,射程既不是太远,射速也相当缓慢。
    军器局的火炮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大将军炮,全长四尺五寸,膛长四尺,口径三到四寸,重一千斤,能发射七斤重的铅弹。
    在建奴军中并没有远程大炮的情况下,李彦不觉得这种沉重而不便移动的大将军炮有何作用,反而是其缩小版的虎蹲炮,炮长二尺,重五十斤,可以发射散弹,近距离杀伤密集之敌,显得更为适用。
    随着新型钻床逐渐投入使用,军器局每天能制造五十根左右的铳管,火铳的制造压力大为减轻,李彦也可以抽调一些人手,展开火炮的试制。
    李彦向工匠们提出要求,他需要的火炮,是重量要轻、炮管要长、射速要快的骑兵炮,而不是攻城炮。
    虽然之前并没有关注火炮,不过军器局一直有制造火炮,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可以大大缩短新式火炮的研制周期。
    火炮制造工艺的核心为炮管铸造,通常使用泥型铸造,土模难于制作、耗时长、耗工多,也不能反复使用。
    比较几种常见的铸造方法,也只有铁型铸造似乎好一些,不过擅长泥型铸造的徐洪对于是用铁型铸造火炮这样的大家伙,并没有多少把握。
    李彦则鼓励徐洪与军器局的火炮专家一同尝试,失败不要紧,只要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总有一天会取得成功。
    除了火炮本身铸造工艺的改进,李彦对现有的炮车也很不满意,这些手推车或马拉大车,在灵活性、牢固程度,以及速度方面都差强人意。
    明军的炮车通常只是运载火炮,作战时需要将火炮从炮车卸下,然后固定,才能装药射击,只有少数种类的火炮可以在车上直接射击。
    同时炮车还可以结成车阵,以阻挡骑兵的冲击,不过李彦并不认同这样的做法,炮车首要的功能还是机动。
    华夏机器厂一直是李彦重点发展的项目,虽然开发出木工车床、榨油机、纺纱车、织布机、风力水车,以及三轮脚踏车,不过做得最多的还是马车。
    凭借精密的制造管理和工艺,机器厂制造的马车性能一流,做工精细,在京城广受欢迎,已经成为机器厂的重要业务之一。
    李彦将炮车的设计重任交给机器厂,要他们制造出一种适合运载火炮、坚固耐用而又灵活的炮车。
    在华夏作坊的体系中,擅于总结,敢于创新,精于制造,这样的要求已逐渐深入人心,所以不管是擅长锻铸的徐洪,还是擅长机械构造的刘铁锁,都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找到用武之地。
    都说军工是技术进步的催化剂,李彦如今也开始享受到这方面的好处。
    正文 第一二四回 连跳三级(第二更)
     更新时间:2009…6…30 23:34:50 本章字数:3752
    为了制造火铳,原本简单的钻床变得更加完善,夹具和螺杆的使用,让钻床的操作更加便捷、稳定,可以胜任更为精细的制造任务。
    这样的结构同样可以使用在木工钻床、锯床和磨床上,鲁班系列木工车床就此可以进入第二代,将车床的操作彻底简化为控制和加力两个部分。
    怀柔水力作坊虽然也试制成功水力车床,但京城周围的水力资源并不丰富,故而还是以人力车床为主。
    此外,这还是车床第一次使用在金属加工方面,为了与木工车床相区别,李彦将这种加工金属的车床命名为马钧车床第一代。
    马钧车床也很快出现了钻与磨两大系列,虽然其功能还是很简单,但这个开端却让李彦看到车床时代的曙光。
    而为了制造火炮与炮车,精作坊的铁模铸造,机器厂的车辆制造,也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提升。
    此外,诸如造铳造炮所使用的精铁,以及枪药、炮药,在李彦看来都有改进的必要。
    李彦早在天津,便建立技校,编写基础的数学、形学、格物学、化学的教材或者读本,但限于师资,规模不大。
    来到京师以后,也在城南的机器厂附设相似的技校,经过大半年的操办,经过这两所技校轮训的学徒和技术员,逐渐在不同产业中发挥越来越的重要的作用。
    不过受到薄弱基础的限制,他们在技术上能做出的贡献还很有限,李彦之所以能展开如此庞大的革新计划,离不开军器局大量的熟练工匠。
    即便如此,李彦还是感觉到人手不足,他一方面请徐光启推荐,还特意通过《华夏商报》刊登求才启事,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来华夏工场。
    李彦除了担任军器局大使。还是营缮所地所副。不过他基本不管营缮所地事情。本来他这个所副就是多出来地。少了他也能正常运转。
    不过在营缮所营建皇陵地工程中。李彦也挂了名字。待到皇陵建成以后。论功行赏。他这个不管事地营缮所所副竟然转正。成了正七品地营缮所所正。
    原来是所副还不用管事。既然做了所正。那不管也就不行了。
    营缮所主要管土木工程。譬如宫殿、陵寝、城郭、坛场、祠庙、仓库、廨宇、营房、王府邸第等地建造和修缮。是个肥缺。
    营缮所下辖主要是泥水匠、石匠、木匠。还有一些工役。多是带罪地徒刑犯。
    营缮所通常有正七品所正一人。正八品所副二人。正九品所丞二人。往往由举人、监生甚至工匠担任。即便是七品地所正。一般地文官也不会在意。毕竟是偏门地小官。
    而像翰林院的检讨、庶吉士,也不过正七品、从七品的品级,但谁都知道,翰林院是内阁大学士的摇篮,不经过翰林,即便是一省封疆,也进不了内阁,当初李三才就是因为不是翰林出身。结果围绕他入阁的事情,开启了晚明长达数十年的党争。
    对于李彦来说,做什么官没有关系,能不能捞到好处也没有关系,他甚至也不愿意去管,因为也管不来。
    升官本来是好事,但李彦觉得营缮所没有太多发挥的地方,修修宫殿城墙而已,他现在不想在这上面浪费时间。而且还要放弃军器局,便像很多明朝的官员一样,按“惯例”上疏请辞。
    虽然说这种做法在明朝很常见,但那是对重要位置、品级比较大地官员来说的,譬如辽东巡抚袁应泰接了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的任命,旨意上明确说不得请辞,可他还是按惯例请辞了。
    不过李彦一个七品小官,还是营缮所这种冷衙门,这就不是作态。而是真地不想做了。
    好在李彦已经小有名气。在通政司甚至内阁中的人缘也不错,这道奏疏就到了朱由校面前。
    小皇帝看了奏疏内容。知道李彦更愿意在军器局做事,不想去营缮所,那就只好让他兼着军器局大使。
    但又不能不升他的官,小皇帝觉得挺为难的,就让人叫李彦来下国战棋,并问他自己想做什么官。
    “只要是八品以上的,你随便说,”朱由校诚恳地看着李彦,要是按照他的想法,巴不得李彦进内监局才好,可惜李彦不是太监。
    李彦为难地挠了挠头,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