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这个魏进忠与李进忠是同一个人,就常理来说,他应该无法得到朱由校的信任,但凡事总有例外,客氏一直在帮魏进忠说话,甚至忽略了魏朝,李彦总觉得这个魏进忠是魏忠贤的可能最大。
    就这样放过他,李彦又不甘心,可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放下茶杯,起身向魏朝深深一躬:“魏公公,小子鲁莽了,还请恕罪则个。”
    魏朝愣了愣,没想到李彦转变得这么快,王安已经在一旁打起哈哈:“三娃也是对殿下一片忠心,所谓关心则乱,如今既然真相大白,魏朝你也就不用计较了,大家便当做这件事没有发生,往后为殿下效力,抬头不见低头见,还得好好相处才是。”
    听到王安这么说,魏朝勉强还了一礼,怪声道:“那还要请李大人以后手下留情。咱家可不想再吃镇抚司的牢饭。”
    “哪能呢!”李彦笑了笑。
    虽然表面上作出和解。李彦却清楚这个梁子怕是结下了。以两魏与客氏地关系。再加上客氏与朱由校地关系。让他地前程变得恍惚。
    李彦本不喜宫中勾心斗角。此刻却也不得不考虑。深陷漩涡地自己。以何策自保。又能否却奸邪。
    李彦很想提三尺剑。手刃客氏与两魏。一了百了。可若真是这样。他地未来也就毁了。与他地理想相比。为这三个小丑一样地玩意殉葬。实在很不值得。
    想来想去。也没有完全之策。只有一面增强自己地实力。一面与小丑们在朱由校面前争宠了。
    次日九月初六。庚辰。朱由校于皇极殿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天启元年。大赦天下。并加封群臣。
    李彦在光宗时已恩除军籍。成为监生。并直接授予正九品军器局大使地官职。这次也升了两级。为工部营缮所所副。正八品。兼领军器局。同时还成为了锦衣卫副千户。
    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处置,照理说文武殊途,没有同时兼着文武职衔的,不过李彦是先被授了营缮所所副,再被骆思恭加了锦衣卫副千户。
    锦衣卫的头衔本来就是恩赏,乱得很。不过都是虚职,李彦这个副千户却有一部分实权,至少他手下有兵。
    同时,李彦还在徐光启那里挂着练兵事务,这个职事也在朝廷有备案,不过谁也没想着与这个正八品,还是营缮所所副这种“非主流”的小官计较,很多时候,营缮所的所副、所丞都是工匠或者画师之类地挂名。
    工部设营缮司。主管土木、仪仗一类的事务。营缮所与军器局类似,相当于营缮司下属的建筑公司。承接、组织各种工程与大小事务。
    李彦作为所副,自然不用急着去管营缮司的具体事务,交卸宫禁以后,便发帖子将汪文言请来,还有骆思恭、茅元仪、石柱子等作陪。
    汪文言这次以监生加官为中书舍人,从七品,这个职位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事,其实就是抄写这部分文书的,相当于内阁大学士的打字秘书,实际职权不大,但位近中枢,倒也不容小视。
    汪文言与李彦在光宗、朱由校的册立过程中,出力甚多,但因为只是监生的缘故,资历又浅,也不可能立刻授予重要的实职。
    倒是骆养性终于得偿所愿,离开骆思恭地翼护,成为神机营佐击将军,独领一营,名下辖兵丁三千。
    三人因性情相合,平日走得比较近,在三代皇帝的更替中,也持同样立场,此刻又不约而同地升了官,自然欢喜异常。
    酒过三巡,汪文言见李彦有些走神,便道:“俊杰,是不是又有什么奇思妙想?不若说出来,让咱们先睹为快啊!”
    李彦如今也是正儿八经的八品官,自然不好用原来地“三娃”作字,便随便取了个“俊杰”的字。
    李彦见大家都看着自己,微微笑了笑,摇头道:“发现自己还真是只会奇思妙想,有的事情怎么做也弄不好,不如请汪兄教我。”
    “什么事情,说的这样正儿八经的,”汪文言笑着端起酒杯,在李彦面前的碗沿碰了一下:“先喝酒,有什么尽管说来,哥几个帮你解决。”
    “对,喝酒喝酒,官儿越做越大,这麻烦的事情也多,”骆养性端起酒碗,大声嚷道。
    茅元仪跟着端起酒杯:“诸位莫要叫苦,殊不知小弟在一旁羡煞矣。”
    石柱子也端起酒碗应和,李彦见大家调笑无忌,心中顿时一宽,端起酒碗道:“行,大家一起来。”
    喝完酒,李彦招呼吃菜,却抬头看了骆养性一眼:“大哥作了神机营的佐击将军,统领一营,莫非也有什么烦心的事情?”
    “屁地一营,额员三千,连一千都不到,还都是老弱病残,幸亏不用他们去打仗,成祖时代的无敌京营,哪有半点影子。”骆养性嘴里啃着油肘子,瓮声说道。
    “京营废弛,历来已久,锦衣卫不也是缺额很多?”李彦笑着摇了摇头,中枢如此,可见地方上的情势。想来也好不到哪里去。
    微微叹了口气,又道:“圣上冲龄即位,外有建奴构衅,内里积重难返,想要中兴大明,任重而道远。”
    “养性兄、俊杰贤弟,你们要看到好的一面,皇上即位,大量起用过去被罢黜的贤人。只要将那些奸党赶走,事情都会好起来的,”汪文言笑着说道。
    “说到这件事。俊杰、柱国,我这有些崔文升、李可灼献药的内幕,你们看是不是整理几篇文章,登在报纸上?”
    柱国即是石柱子,作为《华夏商报》地主编撰,石柱子也早不是那个落魄秀才,自然也改了名字,叫石柱字柱国。
    李彦眉尖一挑,知道汪文言狡计多端。这个时候提出“献药”一事,肯定别有所图,联想到他方才说要撵走奸党,个中情由,便一清二楚。
    “这事与谁有关?”李彦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骆养性,随着往日被罢黜的官员大量起复,朝中必然有一番争斗。
    “呵呵!”汪文言也停下筷子,目光扫了众人一眼:“听说。李可灼献红丸,可是走通了首辅大人地路子;御医说不能用,刘大人也说药效不清楚,也只有首辅允可;事后崔文升、李可灼轻罚,也是首辅大人票拟的。”
    “好大的手笔!”李彦轻轻叹了一声,揪住崔文升、李可灼,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与此事有关,曾经独掌内阁多年的首辅方从哲。
    公允来说。前有崔文升。后有李可灼,二人皆非御医。前者乃内监,后者是鸿胪寺官员,都没有用药地资格,但是很可能因为光宗自己同意,甚至要求,于是就服用了两人的药。
    崔文升献药,导致光宗腹泻不止,按理就应该严惩,而后更应慎重。
    到了李可灼献红丸,本被阁臣斥退,但李可灼通过内官,让光宗听到了这个消息,在召对时问起。方从哲也说“不宜轻进”,奈何光宗不听,其后有御医会诊,群臣商议,刘一、孙如游都以为非万全药,不可轻投,因为李可灼也说了,他家乡有两人同用此药,一人有效,一人受损。群臣差不多都是这个态度,不可轻投,但也没有激烈反对,于是在光宗的坚持下,还是用了此药,据说第一颗吃下后,效果很好,当天晚些时候,又吃了第二颗,然后便一命呜呼。
    前后两次献药,本身与方从哲的关系都不大,作为内阁首辅,方从哲与群臣一般,都是犹豫不决,都认为不可轻投,但也没有坚决反对。
    诚然,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毕竟群臣不是医生,药理难明,御医也拿不出确切地意思,更何况这些不懂药理大臣?无论作何选择,不过是赌博而已。
    用药出了问题,支持则难辞其咎;不用药而病情恶化,反对者事后也难免为人非议,于是一句不可轻投,成为群臣地不二选择。
    但不作决定,本身也是决定,也得承担相应的责任,用后世地话说,这便是不作为,用御史王安舜地话来说:医不过三代,不能用其药,为什么不反对呢?
    “这事若闹得大了,会不会牵连太多?”李彦想了想说道,虽然就这件事来说,方从哲有过,也够得上引咎辞职,他只担心此事会扩大成为党争。
    明非亡于后金,实亡于党争,作为后来人,李彦清楚的记得这个教训,他希望历史不要重演。
    “其他人多少会受些影响,却不会伤害根本,”汪文言笑了笑:“报纸上也不用说别的,只要质疑崔文升、李可灼就行了。”
    “这倒是简单,”李彦点了点头,这样做至少表面上不涉及派别,而且这件事确实有反省地必要,天子即国家,皇帝的私事也得重视。
    也不由感叹汪文言高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