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火枪的射击,必须等敌人进入射程以后,一百步内,第一层用鸟铳,第二层用快枪,第三层用火箭,再用弓箭。三十步内。收起鸟铳、弓箭,列阵短兵相搏……”徐光启担心李彦不熟悉火器。仔细叮嘱道。
    鸟铳与噜密铳类似,不过噜密铳地射程威力更大,快枪与火箭也是一种火器,徐光启说的这种战法与三段式射击很有些类似,这也是戚继光在《练兵纪实》中特意强调的,其中以喇叭为号令,进行四轮齐射,然后鼓号列阵,近身肉搏。
    这套战术虽然非常完备,但是在明军战斗中,很少能够执行,往往都是敌人还在射程之外,就是一通乱射,毫无效果,等敌人进入射程以后,再装药已经来不及。
    “短兵相接,藤牌在前为第一层,狼筅为第二层,钯为第三层,快枪为第四层,即将枪柄倒充棒用。鸟铳为第五层,改用长刀,三擂三吹,三喊三进,第三进不拘阵型,尽数拥挤上前血战……”所以徐光启这样的有识之士,才会提出练兵,否则不管是远射还是近战,失去阵型就等于失去战斗力。
    作为明代中后期最杰出的军事将领,戚继光无疑很重视阵型的作用,事实上不管是徐光启也好,熊廷弼也好,还是后来的孙承宗等人,在治军时都强调战阵,奈何当时的明军已经腐化,他们的想法虽好,却无法得到执行。
    “大人说得是,学生回去后一定勤加练兵,”李彦拱了拱手,郑重地说道,有了这些噜密铳,他打算训练出一支火枪兵,没有人比他清楚火枪地作用。
    “如此甚好,”徐光启欣慰地点了点头:“三娃你要记着,有神器而无精甲利兵,终不可战,千筹百计,总以精兵为根本。”
    “当然,火器者今之时务,当尽用其术,以御建奴。”
    李彦点头称是:“若是能将噜密铳的射速再行提高,甚至是不间断地射击,便是建奴骑兵再厉害,也断无生路。”
    “赵常吉倒是造出过掣电铳,一铳携带四枚子铳,可以轮流发射,射击的速度大为提高,奈何制造不易,”徐光启微微叹了口气,虽说是制造不易,不过以大明的国力,若是真的要造,造个几千杆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军器的效率太差。
    李彦之前对军器有所忽略,主要是觉得造枪不易,毕竟在枪械管制的后世,他也没接触过,但他还是打算试试看,能否造出更好的火枪来。
    “正如大人所说。火器乃当今之时务,虽说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终究会越来越完善地,学生不才,也要努力看看,”李彦微微笑道,虽然说明代禁止民间私造火器,不过为朝廷来造应该不是问题,当初赵士桢也不在军器局、兵仗局。也造出了很多火铳。
    徐光启盯着李彦看了看:“三娃,不若由老夫举荐你为军器局副使?如今正好空缺。”
    “呃!”李彦吃了一惊,倒是没想过直接到军器局任职。主要是担心耽误了其他方面的事情。
    如果能去军器局地话,那里毕竟一直负责制造大明的火器,不管是工匠还是技术资料都应该很完备,确实是造枪造炮的好去处,但是去了那里,不管怎么说都是官身了,官身就意味着不再自由。
    “军器局副使为从九品,虽然小了点,却也是官身。”徐光启摇了摇头,担心李彦嫌弃官位小,又觉得严格说起来,李彦既不是进士举人,也不是监生,甚至连吏员都没做过,要做这个官还不合规矩。
    不过,徐光启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主意好,一则李彦他熟悉。也知道他的品行;二则李彦弄出了弹子锁、榨油机、新式纺车和织机,正好对路,所以他打算破格推荐。
    “学生倒不想做这官,不过能在军器局钻研火器制造,诚所愿也,”李彦想了想,觉得造枪造炮确实很重要,也很有意义,至于其他的事情。如今也差不多都走上正规。不用事事过问,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
    如果是干得不好。或者不顺心,也可以辞职,似乎在明朝的官场上,请辞一事非常流行。
    徐光启身为詹事府少詹事,也就是太子朱常洛地老师,推荐一个从九品地小官,不管是朝臣还是刚刚登基地泰昌皇帝,都要给点面子。
    何况李彦这次也立了功劳,本来就是要封赏,只是他以军户的身份,没有功名而担任官职,确实有些违反惯例,不过军籍寻常不得更改,只要有皇帝一句话,自然不改也改了。
    朱常洛是个厚道人,觉得李彦本来就是锦衣卫正六品地百户,现在又立了大功劳:“虽说是从武职变成文官,但会不会太刻薄了些?”
    王安早得到汪文言打过招呼,听泰昌皇帝问起,连忙道:“皇恩浩荡,不管是什么官职,他总是要感激的。”
    “朕知道,可朕也不能薄待了功臣,”泰昌靠在椅背上,看上去有些疲惫,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那是皇上恩典,”王安躬了躬身:“小的听皇长子说起过这个李彦,似乎很擅长制器,前番天津卫失窃,便是他发明了什么弹子锁,徐大人的意思,似乎也是想发挥他地长处,这也是他本人的想法吧。”
    “皇上既然觉得这副使的官职小了,不如让他做大使好了,既显皇上恩典,也成全他为大明立功地愿望!”
    “那就这样吧,”朱常洛直起身子,在徐光启的奏疏上写了批示,合拢后放到一叠奏疏上面,这才站起来松了口气,露出急切的神情:“今天就这样了。”
    王安连忙躬身将朱常洛送了出去,直起身子的时候,脸上却露出些许忧色,微微叹了口气,才回去收拾书桌上的那些奏疏。
    按照流程,泰昌皇帝对李彦的任命很快发到内阁和吏部,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九品官的任命,大臣也不会因为这样的事违逆皇上地意思,因为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万历遗诏中,要册立郑贵妃为后的事情。
    郑贵妃这个五十五岁的老太婆,在万历生前深受宠爱,本来有万历的遗诏,封她为后也理所当然,但因为郑贵妃一直想让她的儿子朱常洵做太子,弄得朱常洛吃尽苦头,甚至还有梃击案这样的凶险,自然不愿意封她为后。
    除了这段恩怨,也担心郑贵妃做了太后,万一泰昌皇帝出了问题。她说不定还能将福王弄回来当皇帝。
    所以泰昌皇帝朱常洛十分不愿立郑贵妃为后,但因为万历的遗诏,他也不得不遵从,便谕令廷臣讨论。
    或许是领会泰昌的意思,或许是知道郑贵妃地野心,朝臣们也确实不同意立郑贵妃为后。礼部侍郎孙如游不同意,内阁大学士方从哲、东林派的杨涟、左光斗则请先立太子。
    这种大事轮不到李彦说话,作为正九品的军器局大使,品级卑微,好歹也是一个部门地头目。
    李彦在接到任命以后,很快走马上任,首先了解军器局的大概情况,军器局隶属工部,专事生产制造各种刀剑盔甲火器等。不过除了工部直属的军器局,在各布政司甚至都司、卫里也有军器局,但是毫无疑问。工部军器局是其中最大的。
    军器局的情况并不能让李彦满意,无论是管理的方式,还是精神面貌,都没有丝毫国家最高兵工厂地模样。
    李彦也不急着马上做出改变,他所做地第一件事就是领出军器局生产的各种火器进行比较,他发现这些火器地种类实在是太多,五花八门,除了噜密铳、鸟铳、手铳、子母铳、双管火铳、多管火铳、连子铳、一窝蜂等,还有快枪、剑枪、大追风枪、火箭、喷筒等千奇百怪的火器。
    看到这些。李彦就有些头大,于是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试验这些火器的威力。
    李彦带来了徐洪与几位技术科的技术员,让他们按照华夏工场的标准化方式,来对这些火器进行测试。
    军器局原来有大使、副大使各一位,经过简单地交谈,李彦发现这个副大使对军器的制造一窍不通,倒是下面有些工匠,对技术的了解很透彻。
    军器局对如何制造兵器都有要求,不过这些资料与华夏工场地标准化要求相差很多。李彦让技术员向工匠了解,尽快充实这些资料。
    “火器的种类繁多,看上去各有用处,其实都是鸡肋,真的上了战场,恐怕能够发挥的作用很少,”李彦对徐光启说道,他想将那些华而不实的火器删减,从而集中力量研究制造战场上最有效的火器。目前看来。也只有徐光启能够给他支持。
    “而且,火器的种类多了。一则训练的难度更高;二则配合起来也不容易,效果也不好;三则辎重运输也更简单,都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