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天工-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经济发展论有些“后现代主义”,不过在北方人的心目中,南方似乎一直都很富庶。其原因无非就是两样,一是稻米,二就是纺织。
    在很多北方人看来。大生纺织厂宣称能够纺织出不亚于南方布的消息,这确实是个好事情,也有人蠢蠢欲动,希望从中觅到机会,能够成为锦衣玉食的南方人。
    当然,也少不了有很多人睁大挑剔的眼睛,想要看看北方的布,是不是和南方的布匹一般优良。
    广告打出后地第三天,看到情绪已经酝酿得差不多。李彦才正式开启“大生布”的市场之旅,让李小为等人接洽京城的布店,布匹最终还是要通过这些布店卖出去。
    李彦觉得,经过报纸地炒作,这些店主也应该对“大生布”充满好奇,并认真关注,迫切想要购进“大生布”。
    不过当天反馈回来的消息,却让李彦大吃一惊。
    “你是说,没有布店肯接收大生布?”李彦吃惊地瞪着李小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李小为有气无力地点了点头,声音沙哑地说道:“是,他们都怀疑北方织出的布品质不行,还说……还说这个增加幅宽以标示等级的做法,有些儿戏。”
    李小为小心翼翼地看了李彦一眼,将今天的遭遇简单扼要地说得清楚。
    事情很简单,京城的布商众口一词,以这两个理由拒绝接受大生布。
    “你们应该带了样品,他们都看过?”李彦摇了摇头。知道这句话问了也是白问。李小为不是蠢人,自己交待的事情他肯定会认真去做。没道理会疏忽。
    果然,李小为点了点头:“有些布店的掌柜都不愿意看,不过大多数都看了,也没说大生布哪里差,就是不要咱们的布。”
    “东家,这其中肯定有古怪!”李小为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心里地想法。
    李彦的脸色渐渐沉了下去,事情已经很明显了,这些布店的掌柜在看到布之前已经决定拒收;而在看了布以后,在大生布并不差的情况下,还是拒收,显然是有预谋的。
    布店的掌柜不会和钱过不去,那肯定是有别的原因,有别的人不想大生布卖出去,不让他们卖大生的布。
    谁会将大生地布看作威胁?谁能影响这些店主?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布店的上游,贩卖布匹的布商!
    李彦皱着眉头,心中想着到底怎样的人才能让经常的布店一致行动,就听到骆养性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大哥,你怎么来了,”李彦连忙起身相迎。
    “有人要对付大生布,你知道不?”骆养性挥了挥手,端起桌上的茶壶看了看,给自己倒了一杯,咕噜咕噜喝了个干净。
    李彦皱起眉头:“大哥可是得到了什么消息?小弟正为这事发愁呢,到底是什么人有这样大的能力?”
    “苏松会馆,”骆养性放下茶杯,抬起袖子抹了抹嘴:“北京城的布商都在苏松会馆,他们放出话,谁要是卖大生地布,就会断绝其他布源,这群混蛋,可真是无法无天了。”
    “苏松会馆?”李彦皱了皱眉头,很快从骆养性那里了解到这个会馆地性质,相当于京城布商的行业协会,他们联合起来放话。布店掌柜当然要仔细思量,谁都不知道大生布地未来会怎么样,也没有人会觉得大生布能取代南布,不敢冒险。
    “他们这是在逼我啊!”李彦有些恼怒,他本来还想着等大生布造出声势,就向外公开新式纺纱车和织布机。那样的话,效果应该更好。没想到这些布商如此霸道,这就举起屠刀,要扼杀大生布,李彦觉得,或许应该给这些保守的家伙一个教训。
    “三娃,你不用担心,等大哥去给你教训教训这些家伙,”骆养性大声说道。
    李彦摆了摆手:“不用劳烦大哥。商场上的事情,还是商场上解决好了。”
    这些布商在京城的影响力可不小,朝廷中也少不了为他们说话地人。苏松会馆以徽商、浙商、苏州洞庭商人为最多。而南直隶、浙江在朝中为官的也在各省直中位列前茅,这个势力,轻易还是不要得罪的好。
    “这些奸商的手段可不地道!”骆养性恼怒地说道。
    “无妨,正好试试别的销售办法,”李彦微微一笑,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从第二天开始,李彦让李小为等人改变销售策略,不再去找布店,而是直接找裁缝店。以及裁缝,并向他们承诺,每经手卖出一匹布可提售价的一成。
    每个卖出布地人,都可以成为大生纺织厂的销售代表,每买布一匹,都可成为大生布社的会员,他要建立布匹的直销和会员制度,以此来推动布匹的销售。
    除此以外,还在正阳门苏松会馆对面。盘下临街的三间铺面,打通后挂上“大生布社”的招幌。
    而新的一期《华夏商报》,则刊出新的销售广告,从次日开始,“大生布社”正式开业,当天推出五百匹各式标匹,价格一律九折。
    开业地第二天,价格降为八折,第三天七折。第四天六折。到第九天一折,卖完为止。如果到第十天还剩的话,则免费赠送。
    “打听出来了,这个大生纺织厂,与华夏社脱不了干系,据说是华夏工场制造出新式的织机,才成立地厂子,看看他们在《华夏商报》的广告,就跟不要钱似的,也就是有关系,不然谁能做到?”翁启愚恶狠狠地看着对面“大生布社”的招幌说道。
    苏松会馆临街的茶馆二楼,胡文信端起茶盏,扫了街对面一眼,悠悠说道:“大生这手法,千奇百怪,与华夏记向来喜欢剑走偏锋的风格颇为类似,应该错不了。”
    作为苏松会馆的主人,今年四十出头的王嘉福身材瘦削挺拔,穿着一袭儒衫,不似商人,更似儒生,一副儒雅谦和的模样。可只有知道内情才清楚,这个号称善人地王家子弟,在对付竞争对手的时候,会如何地不留情面。
    “大生的布,不差,”王嘉福眼睑微抬,将众人的神色看在眼中,缓缓说道。
    “大生的销售很有意思,”王嘉福突然笑了笑,目光掠过众人,看向大街的对面:“一开始,他们直接找布店;然后,他们直接找裁缝;再然后,他们自己开店,直接卖布。”
    “那是他们的布少!”翁启愚不屑地撇了撇嘴:“他的布要是多了,还得咱们帮着贩卖,翁某倒是不信,他们自个能将布匹卖出京城、卖出北直隶、卖到山东、江南去。”
    “就算他只在京城卖布,你就退出去?”王嘉福略显不满地看了翁启愚一眼,他们都是洞庭东山人,平常关系很是融洽,今日却有些恼火,这话说得也太没水平了。
    “北方不能有布,不然在座的生意都不好做,”王嘉福冷峻地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微微叹了口气:“趁着大生还没做起来,咱们可得加把劲。”
    “从明个开始,给几家主要店铺的标布,价格下降两成,以原来价格的八成发卖,”王嘉福微微闭上眼睛:“会馆临街的铺面也整理出来,他既然来了,咱们就打擂台,标布以七折出售。”
    京城的居民突然间发现,街上的棉布价格突然开始下降,原来要三钱银子一匹的上好花布。如今只要两钱五分银子,差不多只有原来的八成。
    更便宜的是正阳门外大街苏松会馆地松江布,居然也降价了,只有原本价格地七成。
    最奇怪的还是苏松会馆对面地“大生布社”,每一天的价格都在变化,逐日下降。
    再有《华夏商报》上面每天都有的广告和新闻报道。原本平静无波的京城布市,竟然一下子变得风起云涌,波澜不止。
    大生布店在京城又开了两家铺子,都是以高价购得地成熟铺面,略微修整一下便可营业。
    这些店铺开业当天,便吸引了很多人光顾,几乎都是看客,只有极个别人惊讶于大生布的品质不下于南方布,感到惊奇。可能也不在乎价格,就将各式布分别买了几匹。
    除此以外,大部分人都是看而不买。都等着大生的布再往下掉一掉,连带着其他布店的八折布,苏松会馆的七折布都乏人问津,许多人都觉得,大生布才九折,其他布就七八折了,那等到大生布七折,其他的布估计也得下降。
    大生布社开张后的第二天,情况与第一天差不多。每个店摆出来的一千匹布,都没有什么动静,第三天来的人似乎更多了,不过还是没有什么买地。
    到了第四天,大生布社打出了六折的旗幡,四级布的价格每匹也跌破二钱银子,一大早就有很多人在等待。
    买,还是不买,这显然是个问题。买地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