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淬中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解”。
    贺国光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哈哈一笑:“让各位笑话了,从昨天我就琢磨咱们队伍的这身装束,适才黄参谋长从外边进来,我才解开这个谜团!”他指了指庭院,接着说:“门外天井中的那些草木,与黄排长这服装的颜色,离远了还真得是难以分辨啊!”
    冯华接着话头说:“五爷才思敏捷,让人佩服!这服装叫迷彩服,就是受到昆虫、鸟兽皮毛颜色可以保护自身不被天敌发现的启示,用这样的衣服隐蔽自己,迷惑敌人。”
    “冯队长果然是学识渊博,年轻有为啊!”听着贺国光不住口的夸赞,冯华不由得心中暗道惭愧。
    本来,按照贺国光和镇里士绅的意见,是请中华义勇军协助团练防守圩墙,以高墙壁垒御敌于龙口街之外。然而,在听了对“小飞龙”匪帮和龙口街周边的地理、民情等方面的介绍之后,冯华等人向贺国光提出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设想:即如果这次只是狠狠地打痛“小飞龙”,让其全身而退,无异于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因此不如趁“小飞龙”情况不明,打他个出其不意,以完全歼灭来犯的匪徒。贺国光经过充分权衡利弊,又与冯华等人反复探讨研究之后,终于同意了中华义勇军的作战计划。
    大概是出于职业习惯,冯华平时很喜欢与战士们聊天。通过聊天,他对晚清时期的三教九流、各行各业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对土匪的组织、规矩和习气了解得更细。从李九杲那里他知道绺子砸窑都要事前侦察,因此他估计明天,也就是龙口街初八大集这一天,“小飞龙”会派出“插签的”来探明情况。但是土匪又很迷信,认为“八”是“分”字头,有破家之忌,所以初八这天土匪不会发动进攻,可以让战士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但是在晚饭后,各班、排要必须做好战前准备工作,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因为皇历上写着“初九,大明吉日,宜开业、出行、动土、嫁娶。”,“小飞龙”多半会选择初九日子时至卯时这段时间,趁着“月黑雁飞高”的后半夜动手。
    根据以上的分析,冯华他们与贺国光确定下了这次行动的战略方针,就是“加强戒备,静观其变”。一方面要求全体指战员枕戈待旦,随时准备战斗,以应付突然的事变。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情报的收集,以准确掌握土匪的动向。另外,他们还假设了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分别制定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果然,“小飞龙”在得知龙口街没有按时送到银子后,不禁暴跳如雷:“贺国光呀,贺国光,你以为修了道土墙,筑了几个碉楼,就可以高枕无忧,让人奈何不得你?哼!就凭你那几个鸟人,几杆破枪,还想跟你爷爷对抗?我要是不踏平龙口街,你就不知道马王爷是三只眼!”
    当翻垛的杨八提醒他龙口街寨墙高大坚实,易守难攻,还是小心为上时,“小飞龙”却“哈哈”一笑:“你说得不错,龙口街是不好攻打,但我也不会傻到与贺国光硬碰硬的去干,这可不是他自家的那一亩三分地儿,与咱们相比贺国光最不利的就是人手不足,他那百十号子人能守得住几里长的寨墙?我已经想了几个办法。咱们先混进去一些人作内应,到时候里应外合,打他个措手不及;另外,我们也可以来个声东击西,佯攻北门,把他的人吸引过来,那时候其他方向的守卫力量必然薄弱,……,哼!我就不信咱们五、六百人吃不掉他一百来人?”
    杨八还有顾虑:“贺国光会不会请来花腰子?”
    “小飞龙”自信地说:“老八,我考虑过,花腰子远在吉林,来回一千多里路,他得走多少天?再说,花腰子来了也躲不过咱们的眼线啊!他来得人少我们还不怕他,他来得人多,咱们大不了上线,谅他们也不敢来!”
    停了一下,他又接着说:“老八,前些日子,我找人卜了一卦,卦上说咱们这趟‘砸窑’是‘小飞龙’进龙口,龙归大海呀!只要拿下龙口街,今后咱们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看谁敢说半个不字!”
    师爷杨八在绺子里也算得上是上通天文,下懂地理,八卦行文,生辰八字,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的主儿,但不知怎么的,对“小飞龙进龙口”心里总隐隐约约的觉得有些不踏实:要知道,不论是进龙口还是进虎口可都不是好玩的事啊!可是看总架子分析得头头是道,他也只有频频点头的份儿,不好再说什么,绺子里究竟还是大当家的说了算呀!
    其实,“小飞龙”能够坐大,也自有他的过人之处。他嘴上说龙城和关街的冷马不敢来,可心里却一点儿也不敢含糊,除了加强对吉林方向的监视,以防官军突然出现;也向龙城、关街方向连续派出望水。只是他前思后虑就是没有想到,在他认为同样是占据山寨的草寇蟊贼——落虎崖的人马会下山救援龙口街。
第十二章 威震廿八屯
    转过天是七月初八,正逢龙口街二、五、八大集。与往常一样,龙口街的前街后巷依次摆开了数百个大小售货摊点,五花八门的各色商品,无论是吃的、穿的、玩的、用的,应有尽有。卖小吃的锅摊上,蒸烤炖炸,满街飘香;镇上的几家饭馆,客人满座,火爆异常。别说山里山外、周边四乡二十八屯的商贩、农夫和猎户各色人等,就是远至龙城、关街的客商都来赶龙口街的大集。街上人来车往,小贩叫卖的吆喝声,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争执声,孩子的嬉笑、哭闹声,杂耍、卖艺围观者噼里啪啦的鼓掌声和叫好声,汇成一章北方集市的交响乐。
    在这表面繁荣、平和的景象下,暗地里却涌动着一种如临大敌的紧张气氛。在圩门执勤的团勇,警惕地注意着南来北往的行人,集市上不时有巡查的团勇列队通过。贺国光把能够派出的人手全都撒了出去,大街上就有许多乔装的团勇混在赶集的人群中。除了派出的几组侦察人员,中华义勇军的大部人马还都隐藏在贺府的跨院里休息睡大觉。
    天近晌午的时候,郑偃武送进镇里暗桩的报告,街上已经发现了一些形迹可疑的商贩和赶集人。听完汇报,贺国光点了点头,然后把目光投向了冯华。
    并未过多的客气,冯华有条不紊地说出了自己地想法:“对每一个可疑的人都要加派人手严密监视,按小组分头控制。集散之后,只要是出镇的人,一律让他们走;而留在镇里打尖住店的人则一律严加盘查,决不能留下一点儿隐患。发现留下卧底的土匪,要待集市散了以后,秘密抓捕,最好不要惊动百姓!”说着,他把脸转向贺国光:“五爷,您看这样安排可以吗?”
    贺国光连连点头:“修文,马上按照冯队长说的办,千万不能马虎大意!”
    午饭过后,龙口街团练和义勇军派出的侦察员回来报告,在九颗松以北十余里的一个小山沟里发现有土匪出没。也就是说,“小飞龙”匪帮离龙口街不足三十华里,骑快马瞬间就到。
    未时末,赶集的人已经散去了十之八九,张立三和黄德贵开始带人对镇上的客栈进行盘查。龙口街的三家客栈一共住有56名客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常来常往的外地商贩,经过一番盘问甄别,二十三名可疑人员陆续被押解到了贺府。通过分头讯问、互相对照,冯华他们很快就弄清楚这二十三个人中有十六个是卧底土匪,另外还有四个卧底的匪徒投宿在亲友家里。掌握了确切情况后,张立三迅速开始第二次行动,迅速将漏网的四名土匪抓捕。另据团勇报告,还有几个被监视的可疑人随着赶集的人群出了镇北口,去了九棵松的方向,估计是土匪“插签的”。不过,按照冯华的布置,团勇并没有惊动他们。
    由于敌明我暗,义勇军和“小飞龙”的这次暗中较量,以卧底的二十名土匪全部被抓而结束。“小飞龙”不但输了,而且是输了个彻彻底底、糊里糊涂。这次行动除了将土匪留在镇里的全部人员予以肃清,还同时获得了“小飞龙”定于初九日寅时撕围子的行动计划:届时,卧底土匪发动突然袭击控制住北门,然后举火为号,里应外合,一举“砸”开龙口街,洗劫全镇。
    根据得到的情报,冯华、邢亮与贺国光商量后,作出了有针对性的具体部署:一、从现在起龙口街只许进不许出。具体事宜由黄德贵和龙口街团正汪世宁负责;二、张立三率领龙口街团勇第一队,在两个时辰内,在北门里距北门30丈处修筑一条一人高的街墙;三、郑偃武带领团勇第二队负责圩墙的了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