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光绪的语调仍是很低沉,珍妃倒是有些兴奋:“好啊!虽然还是有损失,但是有能够过去的,也是聊胜于无啊!”
光绪摇摇头:“可是,朕问过闽浙总督魏光焘,这个办法总得明年开春以后才能够行得通。”看着爱妃不解的目光,光绪接着说道:“魏光焘说,目下台湾海域正直东北季风期,风大浪急,较小的船只难以渡海。”
珍妃失望地“哦“了一声,看到皇上仍是眉头紧缩、心事重重,不禁怜惜地说道:“皇上,形势是不乐观,可您也别急坏了身子。依臣妾看,翁师傅见多识广,您不如听听他有没有好办法。”
看着珍妃与自己一同焦虑着急,光绪心下感动,握住伊人的玉腕,用带有歉疚的语气说道:“可惜朕没有福气做个太平天子,让你无忧无虑的生活,却要整天陪着我着急受累!”
珍妃张嘴想说什么,却被光绪拦住:“文卿,你还是休息一会儿吧!朕要去养心殿御书房等候翁师傅,解决台湾的弹药输送问题刻不容缓呀……”
翁同龢来到养心殿,看到光绪的脸色极为难看,不禁大惊失色:“皇上可是龙体不适?要不要宣太医进宫?”
光绪摆摆手:“哪里是身体不适呀,是心里有病。翁师傅,你可知又有一艘给台湾运送军火的船只叫小鬼子给炸沉了?”不等翁同龢回答,他又接着说道:“邢亮虽是国家的栋梁、绝世的名将,但没有子弹炮弹,这仗怎么打?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呀!朕现在真的是心急如焚。翁师傅,你说这可该如何是好?”
听了皇上连珠炮似的一番话语,翁同龢明白了皇上的“心病”所在,躬身跪下说道:“皇上,您先不要着急,老臣恰好有一件事关运输军火的事要奏明皇上。”
每次遇到疑难大事,这君臣、师生二人之间好像是有默契,总能想到一块儿。今天,这种感觉又一次涌上心头,光绪不由得心里一热,上前挽起翁同龢,热切地催问道:“到底是什么事?翁师傅你快讲给朕听听!”
“皇上,刚才俄国驻华公使喀西尼造访了老臣。看来他们也已经知道,近来咱们的运输船屡屡被倭寇击沉,他暗示俄国愿意帮助咱们解决向台湾运送物资弹药的问题……”
闻听此言,光绪精神大振,没等翁同龢的话说完,就连声高呼:“太好了!有俄国人帮忙,谅小鬼子也不敢再轻举妄动!可是……”在御案前来回踱了两步,光绪的脑子旋即冷静下来:“可是……俄国人没有什么条件吗?没有好处的事他们应该不会做吧!”
“皇上圣明,俄国人说既然朝廷已经允诺抚大铁路可以通过‘举洋债,招洋股’的方式进行,他们希望俄国也能够为大清的铁路建设事业提供一些帮助!”
“这不大好办吧!抚大铁路的修筑招商事宜已经交由旅大特区全权负责,而且看冯华的意思,恐怕是属意与美国合作。俄国人在此时横插进来,我看……它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皇上对问题看得清晰透彻,令翁同龢心中极为欣慰。赞赏地点了点头,他接着说道:“皇上所见极是,俄国人的心思确实不在抚大铁路上,他们的最终目的还是想借机取得‘东清铁路’的筑路权!”翁同龢后面的这一句话,立时就让光绪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沙俄对东北的垂涎由来已久,历来都将其视作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容其他列强插手。三国干涉还辽,就是沙俄为了遏制日本对东三省的渗透,联手法、德两国促成的。本来,俄国打的如意算盘是,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一来打击了日本在东北的势力,二来可以向清政府买好,为自己谋求到更大的利益。
然而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大大偏出了俄国的预定设想。先是他们“因干涉还辽有功,提出增开旅顺、大连为通商口岸”的要求,被清政府以“设立旅大特区为由”,不着痕迹地予以拒绝。虽然旅顺、大连最终也被许以了自由港的身份,算是变相满足了俄国增开通商口岸的要求,但如此一来,这件事的主动权就再也掌握不到它的手里。接着,清廷又任命曾在中日战争中大显神威的冯华为旅大经济特别区办事大臣,义勇军亦随其进驻金州。这让一直想在日本退出辽东后,取代日本在此地区特权的俄国更是如鲠在喉,异常难受。
事情的变化并没有就此结束。还没等俄国想出该如何应对这种新的变化,义勇军又在台湾重拳出击,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们令人生畏的实力,使得本来就顾虑重重的俄国人对冯华愈发感到忌惮。不过尽管如此,俄国出于全球战略布局,以及进一步削弱新崛起的亚洲强国-日本对自己潜在威胁的考虑,仍然延续了“承认台湾民主国,坚决打压日本”的既定方略。
应该说俄国抛出的这些所谓“对中国友好”的策略,取得的实际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为实现“结强援,以雪国耻之策”,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亲俄”的普遍想法,从慈禧太后到李鸿章及文武百官,都认为如果能够得到俄国的帮助,大清一雪前耻的希望将大大增强。就算是光绪和翁同龢,尽管明白俄国人此举未必安着什么好心,可也觉得有俄国帮着对付倭寇,怎么也是一件对大清有利的好事。
就在俄国野心勃勃地准备利用此有利时机,加速自己对东北的控制之际,形势再一次出现了新的变化。俄国人从柔克义、李佳白长时间滞留旅大特区,以及美国驻华公使馆近来与义勇军接触频繁等一系列不同寻常的事情中,察觉到了一股令人不安的潜流暗涌。
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件让他们感到恼火的事情相继浮出了水面。不但美国已经捷足先登,与义勇军在合作修筑抚大铁路的事情上达成了秘密协议,成功将自己的势力渗透至辽东,其他列强也不甘落后,纷纷利用旅大特区成立之机,插手东北的事务。英国和德国见有机可乘,亦步美国之后尘,积极向清政府谋求“京奉铁路”的修筑权,企图将自己的触角伸进东三省。
这些情报的发现,立刻就让俄国警惕起来。经过一番紧张的谋划商议,俄国决定主动出击,将筹划已久的东清铁路修建事宜尽早提上日程,以维护自己对东北的绝对控制权。
东清铁路是俄国连接欧、亚两洲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一部分,是沙俄在远东扩张的重要工具,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计划西起满洲里,中经哈尔滨,东至绥芬河,横穿当时的黑龙江、吉林两省;其南支线从哈尔滨起,向南经过长春、奉天,纵贯吉林、盛京两省,直到旅顺口,其中一部分与抚大铁路的路线相同。
早在中日战争期间,主持沙俄远东政策的俄国财政大臣威特就认为,东清铁路建成后,沙俄在“最近将来”对中国的瓜分中机会就可增多。但是,1895年6、7月间,当俄方向中国驻俄公使许景澄表示此意,并要索筑路权时,清政府却委婉地表示有意自造,并未答允俄方的这个要求,于是这件事就这么暂时拖了下来。
然而如今,俄国却再也没有耐心等下去了,东北是被他们视为自己禁脔的地方,岂能让别人分走一杯羹。没有多做耽搁,俄国人即刻利用他们在远东地区的庞大军事力量,向清政府恩威并施,提出了种种利权要求。如:希望获取在松花江的内河航运权,在黑龙江、吉林的开矿权和伐木权以及东清铁路的修筑权等。为尽快达成目的,这些日子,从俄国公使到带有特殊使命的沙俄商人,频繁出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军机大臣官邸、盛京将军衙门以及旅大特区办事大臣衙门,为获取东清铁路的修筑权不遗余力地四处奔走。
御书房中的气氛宁静而压抑,可光绪此刻的情绪却愈发的烦躁起来:这些列强们没有一个是好东西,表面上打着正义的旗号,实际上都是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无耻之徒。前番俄国承认台湾民主国的时候,就提出过只要答应他们什么什么条件,就一定会对台湾提供全力的支援。当时,由于日本海军才刚开始组建澎湖舰队,只是对福建沿海的福州、兴化、泉州、漳州等港口进行封锁,广东潮州府的沙汕头港并未受到影响,因此朝廷并没有应允他们。可是如今,倭贼扩大封锁区域后,仅仅半个月,就有三艘运输船分别在南屿、小琉球屿一带遇难,自己还能够再断然拒绝吗?
无奈而又苦涩地看了一眼翁同龢,光绪用近乎呻吟般地语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