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淬中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冯华此次只是想表明自己的立场,并不一定非要自己的观点为众人所接受,但是如果当前的局面完全为康有为所控制,也是他万万不愿意看到的。只是稍微沉吟了一下后,冯华也开始了自己的反击:“如此做法冯华以为并不妥当。先不说此事是否行得通,就算是杀了一、二反对新法的朝廷大臣,强制将新法推行下去,可是又如何保证反对者能认真执行?康先生,以你这几次上书的经历来说,当知变法并不是一簇可就的事呀!因此,冯华以为只有以循序渐进之法先集中全力开启民智,使天下有志之士皆明变法之重要性,再由表及里、由外及内,全力以赴、上下一心地推进改革,才能保证变法最终获得成功!”
    眼见康有为摇摇头,又要再次对冯华的观点进行反驳,梁启超适时插话进来:“子夏,按你所说,变法非但不可操之过急,而且亦不宜全面仿效西洋之法。但就像吾师所言中国已经搞了三十年的洋务,所行当不算急也,亦未完全照搬西法,然实际证明此种做法并不成功。子夏于此点可有教我?”
    梁启超的这一番话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在帮康有为置疑冯华的主张,其实他深知自己的老师是极为主观固执的。一旦他认定了的事,就很难再听进其他的意见,而且往往会为了维护证实自己的观点,旁征博引、反复辩驳不休,非要将别人说服不可。如果不能及早将争论的焦点转移开来,他与冯华二人的争论肯定会越来越激烈。于是梁启超连忙赶在康有为再次发表议论前接过了话题,并借机向冯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梁启超的这几句话,可以说是问道了点儿上,立刻就赢得了在场众人的认同与附和。谭嗣同也在一旁说道:“是呀!卓如此问亦是我之所疑。子夏你既然提出来那些观点,肯定也应对此有所解释,不如再仔细谈谈你的变法设想。”
    事情发展到目前的地步,实在是大大出乎了冯华的意外,康有为的狂傲固执他现在也才深深有了体会。不过,既然话已至此,且早晚都要与康有为的观点进行面对面的交锋,不如就在今天先与他较量一番。否则自己不但在气势上要永远逊他一筹,而且亦可能改变自己在光绪与翁同龢心中的印象,进而影响自己变法方案的实施。
    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冯华终于把自己酝酿已久的变法主张向众人展示了出来:“今之天下,欲弥外患非自强不可,而自强之道则应慎之又慎。冯华自西洋归来,亦深知西学于当今中国之不足多有补益之处,然中西之间在国情、民情、历史及文化等诸多方面皆有很大不同,其于西洋为善法者,可能并不适用于中国,完全效仿恐无益且有害也。此之前,中国三十年洋务运动之所以未竟其功,除了用人不当、管理不善以及贪污腐败等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取的方式有误以及经济结构不合理。具体来说,即发展工商业不宜采取官办或官督商办等方式,而应大力提倡民办、商办;主要的发展方向也不应该把力量全部集中到投资大、见效慢的重工业上,而应着重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轻工纺织业。并通过实际取得的成效去一点一点改变国人的思想观念,进而为更大规模的变革做准备……”
    冯华的这些见解看似很简单,可它实际上已经阐述出了其改革方案的另一个关键步骤——民办工业化。纵观世界近代史,凡是通过改革而成功实现近代化的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地都经历了开明专制、民办工业化、民主政治化这近代化的三步曲。因此冯华的想法就是先以开明专制造就一个稳定的政局,再通过效率最高的民办方式,全力实现近代化的核心任务——工业化,最后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才考虑民主政治化的问题。
    冯华与众不同的经济改革方案以及不时冒出来的一些新鲜名词,立时就把在场的众人吸引住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在内的所有人都禁不住纷纷议论起来,就连康有为亦皱着眉头苦苦地思索着什么……
    “冯大哥!”正当冯华与谭嗣同、梁启超进行讨论之际,贺菱儿突然在后面拽了拽他的衣服。
    扭过头,冯华小声问:“菱儿,干什么呀?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咱们回去再说。”
    “冯大哥,你快看,西边大槐树下那个穿黑衣服的,不就是那天救我的那个年轻小伙子吗?”贺菱儿一脸兴奋地说道。
    心中猛的一跳,冯华连忙转头看去。果不其然,大槐树下那个读书人打扮的年轻人,正是自己久久不能忘怀且救了贺菱儿一命的神秘年轻女子。不知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还是感受到了冯华那灼热的目光,年轻女子忽的转过头来,两人的目光再次像那日在船上一般对视在了一起。不过,她仍然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就转身向人群外走去。
    看到救命恩人又要离开,贺菱儿不由得急了:“冯大哥,我和芳儿过去看看那位姐姐!”
    贺菱儿的突然决定,打了冯华一个措手不及,还没等他回答,贺菱儿已经拉着龚芳溜出了人群。没奈何,冯华只得向李九杲使了个眼色,让他叫两个侍卫跟上去进行保护。不过,与年轻女子的再次相遇,却让冯华的心中又一次掀起了滔天巨浪。
第九章 侠女人未识
    冯华看似平静地在屋中来回跺着步,其实心中早已经乱成了一团,晚饭都已经吃过一段儿时间了;可贺菱儿和龚芳却还没有回来。虽说有卫士跟着保护,可强烈的责任感还是让他感到很是担心。不过,在担心之余,冯华又隐隐的对菱儿她们的归来怀有一点儿期待:那个神秘的年轻女子究竟是何身份?自己心中那些说不清楚的谜会不会随着菱儿她们的归来而一一解开?与那个年轻女子一而再,再而三的相逢偶遇,让冯华此刻也禁不住有些莫名其妙的意乱心烦……
    戌时末,贺菱儿和龚芳终于在冯华和李九杲地焦灼等待中姗姗归来。暗暗松了一口气,冯华面孔一板沉声问道:“菱儿、芳儿,到底是怎么回事,直到现在才回来?”
    自从回到异世之后,冯华比以前愈发显得沉稳了。虽然他轻易不发脾气,但是随着阅历的增加、地位的提升以及在义勇军中威信的日益增高,他举手投足之间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度来。
    此刻,冯华脸色一沉,让贺菱儿和龚芳都不禁感到有些心惊肉跳、噤若寒蝉。二人连忙站直了身子,眼皮儿下垂,头也不敢抬,唯唯诺诺了半天才由贺菱儿先说道:“冯大哥,对不起了!我们今天去追那位姐姐,本想拜谢完她的救命之恩就马上回来,谁知相互攀谈之下却异常的投缘,一时聊得痛快就忘记了时辰。不过,这位秋姐姐可真是一位了不得的奇女子,我长这么大除了冯大哥你以外,还真没有谁让我如此佩服。芳姐,你说是不是呀?”贺菱儿说到这儿,红扑扑的脸上禁不住露出了一丝向往的表情。
    “冯大哥,菱儿说的没错,这个秋姐姐能文能武、性情温和爽直,别看只比我们大两三岁,可是没有一样不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龚芳也是一脸兴奋地证实着贺菱儿的说法。
    “秋姐姐?”冯华心中微有所动,但却并没有往下深想,只是感到非常的惊奇:要知道,贺菱儿和龚芳这两个丫头虽然是从山沟儿里出来的,但是从小受到的良好教育、俊俏的容貌以及在义勇军中受到的全方位锻炼,已经足以让她们成为这个时代女性中的佼佼者。她们二人平时也是自视甚高,就连很多的男子都并不放在眼里,这个“秋姐姐”到底是何许人?竟会让她们如此佩服!
    脸色稍微放晴朗了一些,冯华点点头:“嗯,算你们说的还有道理,这个秋姐姐到底是什么人呀?”
    看到冯华已经不怎么生气了,贺菱儿和龚芳一下子都来了精神,两人立即一前一后地唧唧喳喳介绍起来。
    “这个秋姐姐叫秋瑾,是浙江绍兴人,今次是随着他相公一齐来到京城的,目前暂时住在宣武门外的湘潭会馆里。今天,她也是听会馆中的同乡说‘抗倭英雄临榆镇总兵冯华受湖南名士谭嗣同邀请要到浏阳会馆赴会’,因此再次女伴男装偷偷溜出来观看。冯大哥,你现在可真是大大有名啊!”
    “他丈夫是湖南湘潭人,前些时日刚花钱谋了一个部郎的京官。对了,他们进京的日子跟咱们还是同一天呢……”
    看来贺菱儿和龚芳与秋瑾聊得确实非常投脾气,她们对秋瑾的情况了解得还是相当详细清楚。然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