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的食指与中指之间有一个凹陷,一粒摊皮刚好藏在那儿,如果不是对此略有研究,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他的超人之处在于,他能够运内劲使这粒摊皮吞吐自如,并能够使它一下子弹出来。所以,他在胜发赢钱,基本上都是射三红,他在摊桌上弹进一粒摊皮,就可以稳操胜券。”
金城这一讲述实在太过离奇,引人入胜,使刘老七听得有些愣了,连拿枪指着金城的打手都有些走神。
“不过,朱揸只有以上的本事还不够,还不足以使这种千术出神入化。”金城继续娓娓而谈,“他还会使用一种令人觉得有点匪夷所思的邪术,叫‘一闪障眼法’,那就是在他一发功时,可以使在他四周的人在一眨眼间似乎有一丝的恍惚,从而未能看清楚眼前的东西。使用这种邪术功力最强的是罗浮山经常四海云游的道士山茶子,而这位道士正是在下的师伯。毫无疑问,朱揸是这位山茶子的门徒,至少曾师从过山茶子。也就是说,他是在下的师兄弟。而朱揸为了效果更佳,便每次都是在贵堂的兄弟起哄时才出千,这时候赌场的人精神最不集中,因此他每每得手。”
金城自知自己是在讲鬼话,但他却能讲得像真的一样。
他断走,别说是比较老粗的刘老七,就是心细的梁管也难以反驳他,因为朱揸已经死了,尸体已经埋了,腐烂了,上面所讲的已可以说是死无对证。至于什么邪术,什么山茶子,什么师兄弟,都全是天晓得。
刘老七现在确实是半信半疑,但他仍是盯着金城,迫问一句:“那你为什么不破他?”
“我首先要顾及师兄弟的情面,同时在当今乱世之时,我自然更要想到不能让敝堂与贵堂闹翻脸,那样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更重要的一点,是我觉得朱揸已有违师训,我忍了他几天,是有意让他失去那种功力。山茶子曾经讲过,‘一闪障眼法’这种邪术,不可连续使用超过十五天,否则自会慢慢失效,直至于无,而且以后无法再习。朱揸被行刺的时候,他的功力已经在衰退。当然,他要是继续这样玩下去,我必定会在他出千之时当场把他捉住,从他左手的食中指间把那粒摊皮掏出来!”
金城的话讲得可谓头头是道,再加上笃定的神色和语气,使刘老七心中的疑云慢慢消散,阴森的眼神终于和缓下来;而且他也心中明白,金城已经有意忍让,息事宁人,没有明显指责他派朱揸到胜发出千捣乱,加上语气谦恭,算是给足了自己面子。
刘老七的心理至此获得了一些满足,但他仍是凝视着金姜二人,思索了一会,终于抬了抬左手——这是他解除戒备的信号,六七个打手立即把手中短枪插回腰间,但仍是虎视眈眈,并没离去。
金城见时机难得,立即又道:“刘爷,我们没杀朱揸,这已经讲清楚了,但要杀朱揸的人却有很多,他在江湖上,得罪过很多人,仇家太多;并且,更有些人想通过行刺朱揸来借刀杀人——借我们广龙堂的刀来杀洪胜堂,或是反过来,借洪胜堂的刀来杀广龙堂,这就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他则‘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对此刘爷不可不察。“
“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刘老七的语气现在是和缓多了。
“有传言三山会要对刘爷不利,至于别的我不大清楚。
在下就说这一句。“
“又是郑雷!”刘老七沉声道。
到这时,整个厅堂的紧张气氛消散了。金城担心如果再说下去,难免不露出破绽,于是便起身向刘老七拱手告辞:“现在既已前嫌冰释,我们也就不便再打扰刘爷了……”哪知他话未说完,刘老七已把手一摆:“别走别走!难得金城兄来我洪胜堂一趟,哪能就这样走了。刚才老夫有什么得罪之处,两位多多包涵!来来来!至少得吃顿便饭!我与两位饮一杯!”转头叫一声:“上菜!”
刘老七心中的打算是,既然朱揸不是广龙堂杀的,自己也就不必与广龙堂为仇,尤其三山会现在对洪胜堂正虎视眈眈。与广龙堂和解,免除一个方面的威胁,自己好专心对付三山会。况且金城这青年人言谈得体,看来颇有才干,又讲江湖道义,也值得交个朋友。
刘老七这一挽留,却令金城心中叫声“苦也”,他万没料到刘老七这个黑道上的响当当人物,其性格竟能变化得如此快速,想杀人时,一脸的阴森冷酷,一转眼,又会变得如此满腔热情。金城明白,如果自己这时硬是要走,就会很扫刘老七的兴,很不给他面子,说不定会令他又起疑心,以至即时反脸。同时,金城看到一直没有说话的梁管现在有点阴沉沉的模样,心中也不禁一寒。于是把心一横,向刘老七一拱手:“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多谢刘爷盛情!”
刘老七的“便饭”设在“五仙厅”,这是刘老七休息消闲的地方,布置得很雅致,墙上挂着晚清名画家任伯年的一幅山水真迹。旁边挂一幅对子,上联是“遗世独立”,下联是“与天为徒”。这是武夷山天游峰的一副对联。更令人感到与黑道人物的品性作为格格不入的是,墙上还并排挂着四个特大的棋盘,棋盘上依次摆的是著名古棋谱排局中的“七星聚会”。“蚯蚓降龙”。“野马操田”和“千里独行”。在中国象棋界,这四个排局被称为“四大名局”。两边也是一副对子,写的是:“七星聚会,蚯蚓得道降龙;千里独行,野马何需操田。”左墙角放一个花几,上面一个名贵的雕龙花盘上种着一棵名贵的剑兰。
金城随连声说“请”的梁管走进这个“五仙厅”,一眼就看到了墙上的“四大名局”,猛然想起黄九说过,刘老七痴好下棋,并曾夸口说战胜过省城中的象棋名手“梳篦万”,不觉驻足静观,同时心中一喜。他原来担心在这“鸿门宴”上谈论江湖上的事,难免有时会说漏了嘴,现在他一下子找到了话题:跟刘老七谈棋!挑起他的棋兴,使他感觉自己是个难得的棋友,这样彼此以后会更好讲话。
棋,是一种很迷人的东西,不好此道的人很难理解其中的玄奥。它可以叫人如痴如醉,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得到很好的沟通,可以令两个原来并不相识的人因此而建立深厚的友谊,甚至可以使彼此有心病的人成为朋友。一个精干此道而又迷于此道的人若能找到一个水平不相上下的对手,两人便可能建立一种只有“同道”才有的感情,金城很明白这一点。
当年的广州城棋风甚盛,上至政要权贵富豪、下至贩夫走卒蚁民,三教九流,很多人都痴好此道。刘老七正是其中的一个。后来政要胡汉民因下棋时用脑过度而脑血管破裂逝世,造成了这位既是名人,又是“棋痴”的悲剧。笔者的表伯父是个十足的平民,当年痴迷此道,竟至除了打工与吃饭外,其余时间几乎全部用于下棋,几十年后仍能背得下当年名手的多个棋谱,老年时因连败三局于当时仍是少年的笔者,竟至觉得自己大大失面,羞愧难当。是另一类“棋痴”的典型。
当年广州的古寺名园是丛集市井小民下棋的地方。珠江之北主要有光孝寺、城隍庙,珠江之南则有海幢寺、伍家花园等去处。二十年代初,广州棋坛是所谓“粤东三凤”争鸣的年代。后来又出现了所谓“四大天王”、“五虎将”、“十八罗汉”、“通天教主”、“苏家四将”等等。省城的棋风极盛一时。
所谓“粤东三凤”即黄松轩、曾展鸿和钟珍,黄在当时是公认的棋坛盟主;曾展鸿是富有的商人,当时的风气是棋手很少习谱,而他却是对棋局很有研究,且手订了当年很多名手的棋谱,使之得以留传后世,自己的棋艺也属一流;钟是最离奇的怪才,棋风诡谲狡变,不可捉摸。曾经借他人之手戏弄过黄松轩,成为棋坛的一个有趣的轶事。后来他游历越南,带动当地的棋风,几乎所向无敌。除这三位外,当年省城的一流棋手还有冯泽(即中国象棋史上赫赫有名的名手冯敬如,因他原来的绰号“烟屎泽”说来实在不雅,而于1930年代表省城参加“东南大棋战”时改名)和李庆全,随后还加上搭棚工出身的卢辉。而李庆全就是刘老七夸口说自己曾战胜过的“梳篦万”,这位象棋名手小名阿万,与其兄李贵(也是象棋名手)都是贩卖梳篦的小商贩出身,因而得了这个绰号。木制梳篦曾是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畅销的日用工艺品,辛亥革命后,这个行业逐渐衰落,李庆全便以下棋打发时间,随后成为省城西关一带的“棋王”,他也弃旧业而以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