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始时东方非要亲自教养几个孩子,但杨庭自是不愿,只让他傍晚教他们几个武功。这是杨庭在经历头几天之后,非常坚决做的决定——因为东方早上早起不说,一天还要忙的死去活来,连带着他的福利大打折扣,当然这些东方自不会知,若是他知道就是因为这个而不能亲自教养几个孩子?非得将杨庭“活剥”不可?
江南四友被杨庭招了回来,他们怎么说也是他的师傅,就是不说古人尊师重道,就是现在也提要“尊敬师长”。杨挺实在不愿他们日后落得悲惨结局不能说因为自己来到古代,他们的命运也能跟着发生改变,因为黑白子可是一心想得任我行的吸功大法啊。有江南四友教导,东方也是十分放心,但相对的就有些不放心西湖底下的任我行了?杨庭也猜到他的顾虑,宽慰道:“实在不行,每月派几个亲信去巡查吧,留不会武又不能武的人有时会比江南四友更加可靠。”听到此,东方也点了点头,其实杨庭想过要用慢性毒药慢慢将任我行给毒死的,但想到东方一直未曾要了他的性命,而自己也无缘无故来到古代,开始有些相信因果循环,轮回报应等等,想想多积点德,未必是一件坏事。况且他有信心与东方联手后,就是十个任我行也不会是他们的对手,这样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解决几个孩子的教育问题是第一件大事,接着就是杨庭开始筹划发展朝廷势力。想起与众位长老提起此事时,确实遭到阻力,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都恨朱家的人,且各个恨得牙痒痒。想到朱元璋可不就是在当上皇帝之后,恩将仇报,反过来大面积的追杀明教之人,也幸亏当时国家不稳定,各方势力勾结,威胁比明教还大,加上光明左使杨逍以死,更是不成气候,才留得明教“一命”。杨庭好说歹说,可他们就是不愿相信:“杨总管,你怎么知道这次又不是一只狼,现在看着是羊,可难保日后像他祖宗,回来再反咬你一口。”
为这事,与众多长老谈判几天,杨庭最后只好搬出江湖道义:“各位长老,恕小弟问一句,日月明教的前身及明教,建立宗旨不就是让世人过上个好日子,光明右使,你说是不是?”看到光明右使范正点了点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接着道:“如此,我等又怎能只顾个人安危,而置国家于水火之中?要知道当今太子可是一位温文尔雅、谦恭懂礼且又虚心纳谏之人,况且教主也曾言明‘日后若是太子为君,天下可大兴’,既如此,我等又有何犹豫?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才是我教成立意义之所在,况且小弟我又怎能不顾大伙的性命,将大家往火坑里推?小弟我早已将我等退路给安排好了,各位长老,愿不愿陪小弟赌这一把?”这些说的合情合理,这些老滑头们也不会不知,然后白虎堂堂主上官云笑着道:“我算是看出来了,杨总管,你是画好了圈让我等跳啊。”其他人也配合着点头,杨庭看到回答道:“什么叫我画好了圈要你们往里跳啊,这也是小弟我无奈之举。这不光光能强大我教,更能让朝廷富强,百姓过上好日子,如此一箭三雕,我怎能放弃不做?”
这一句话让众人十分费解,童百熊最不猜这些弯弯道道,直言道:“杨兄弟,你就直说是为这三雕吗!如此,我老熊定会第一个支持你。”杨庭笑而不答,摇了摇头,扫了一圈看向众人,说道:“你们可知我为何要统一各主要水路交通要道?就是陆路驿站什么的,有时也会让教众多加留意,找出花最少的代价到达同一个地方,若是那路上没有驿站,还会让他们记录下来,这些难道你们就从没想过是为了什么?”
长老里就是雕侠上官云,光明左、右使向问天、范正,青龙堂堂主贾布几人最能揣摩人心,当然也是最为有心计之人,其他几人都如童百熊,粗中带细,但要比前几个,又大大不足,不过倒也平衡,这也是杨庭接管神教后,慢慢琢磨出来的,不可不说东方的驭人之道。经杨庭一提醒,大家确实也醒悟过来,可不是如此吗,做这些生意,不与官家交好,怎么能行的通?虽说朝廷腐败,有钱能使鬼推磨,但这样下来,又得花多少冤枉钱?
“既然各位长老同意了,那我教可就要支持太子朱祐樘了,不过希望各位长老能将此事保密,小弟担心武林中那些自诩的正道知道这事后又要生起事端,此时民间已经经不起任何‘灾害’了。”虽然知道向问天心怀鬼胎,不过倒也不怀疑他那忠于神教的心,留下几位香主,又密谈了一些事,才让众人散去。
有神教的相助,太子朱祐樘自是如虎添翼,这一年多的时间,已经用钱贿赂众多宫中太监及女婢,也相当于折断了万贵妃那无所不知的魔掌。当然还又贿赂众多明宪宗朱见深任命的“传奉官”以及召集的佛子、国师、禅师、真人等人,也相当于给自己又加了两个筹码。当然这些也是杨庭能从表面上猜到的,至于其他的,倒是不很清楚。因为知道历史发展,明孝宗又是一位仁君,杨庭就没打算派人监视太子动静。
一年里发生的事很多,还有值得说的就是圣姑任盈盈与几个孩子相处的很好。虽说光明左使向问天曾打着进总坛议事的旗号,想去拜见圣姑,不过倒是都被任盈盈给拒绝了。与东方说起此事,东方也乐意如此,自是高兴,不过倒是叫杨庭更加监视向问天来,说此人心依旧野啊。杨庭这些早就安排好了,笑东方不出门也能料事如神,真乃堪比诸葛孔明,娶如此媳妇,是他三辈子修的福气积来的。这些也是一些闺房乐趣,杨庭发现他现在一没事,就会说些腻人的话逗逗东方,每看到他那羞红的脸,就感觉此生足矣。
因为打算要出海,杨庭让几位堂主回分坛物色几个经商好手,又让他们到海边去找那些出海行家,秘密带回总坛。杨庭本决定亲自教导他们,其中几个孩子也都过来听课,有郑和下西洋的笔记,又加上杨庭自己的现代知识,相信自己教导他们问题应该不大。但杨庭忘了,那些航海好手有的年纪太大,已吸收不了这些知识,你叫他们怎么航海吧,他们能和你讲讲,但要是记一些海线啊,他们又一听两个头大。看到教的是如此结果,杨庭顿时失去了信心。东方知道杨庭此举,好一取笑,说道:“明成祖永乐三年,郑和就能率领众人出海,后来又连续出海六次,如此看来,定是掌握了不少航海技术,有现成的教材,哪里用得着你一个大总管去教?找个教书先生教得了。”
杨庭听后,立刻拿笔演算:郑和是从1405年出的海1,而西方哥伦布是1492年(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女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而现在才是1486年,西方英国还没开始工业革命(17世纪),如此自己有什么好担心的。遵照东方的意思,将活计又耍给江南四友,自己也乐于轻松自在,又将教众中的黄袍弟子(不晕船)都安排来接受培训,其余教众只要想出海的,也都让他们报了名。因此童百熊和桑三娘常常都会道:“神教第一代大弟子真累啊,人家状元郎、探花也只会三书五经,但神教弟子却各个是百晓通,能一个顶仨。”
杨庭为确保能成功出海,确实是花了一番功夫,郑和的出海船在当时已经是最先进的2,杨庭也不担心船只的问题,到时就让朱祐樘造几艘送给自己。就这样让教众没事时就就听听海课,为将来的事准备着,同时也没放松对江湖的监管,因为刺杀太子一事,他越发对嵩山派关注起来,也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注:{1和2:著名的国际学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作者有话要说:看到点击不同步,让偶有些伤心啊。。。
☆、教育
原来早年左冷禅游历杭州时曾经救过一女子;这女孩虽比他小上几岁;却芳心暗许,对他言听计从。这女子就是现在明宪宗的贵妃邵氏;当时左冷禅曾乔装一老汉;将她卖给杭州镇守太监1,邵氏由此入宫。邵妃知书达礼,又长相美丽;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邵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