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全部留给百姓,甚至开始分起了土地——直隶这一片的地主们不用说以京里做官的老爷们居多,可是现在这些都成了无主之地。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荒废掉呢?
于是“总督战官”郭松龄便以朝廷的名义、林云的名义和自己的名义开始了分田地这一浩大的工程。敢于反抗的土财主们很快就看到领头的几位爷的下场——镇压是迅速而严厉的,在这一点上郭松龄从不手 软。
“当然,要想让土地真的彻底属于自己——那就麻烦你们跟郭大爷一起把东洋鬼子赶跑把,要知道,这些个东洋鬼子可不认识大清的田契文书——他们烧咱们屋子、糟蹋咱们的女人,他们要咱们死!咱们能这么伸着脖子等死吗?”
“其实,也不需要你们真的上去打仗,只要给咱郭大爷的部队提供个吃住,再加上点东洋鬼子的情报——毫无危险而且赏金丰厚!看吧,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啊!还有那些大片大片的土地!”搞宣传的士兵扯开嗓子吼着,手里是一叠叠的空白田契。
不用说这场分田地的运动开展的很仓促,进行的也不尽如人意,但总体上还是让郭松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乃木希典被迫开始下令撤退。除了损失了三四千人之外,他看不出来这此深入直隶有什么军事上胜利和意义。
随着冬季的来临,整个战争形势也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欧洲各国的援军终于在舰队的护送下到达了天津,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军火,粮食,被服等物资,如果加上克拉克特别要求的驳壳枪和手榴弹,真算的上是一次全面的武力展示了。
对这批援军和物资朝思慕想望眼欲穿的克拉克在接到消息时终于感到,该是和林云撕破脸皮大干一场的时候了!
然而一个危险的信号被他忽略了。 同样饥饿的双眼也盯上了这批从欧洲来的物资。
第二部 铁血狂潮 第七十四章 津门烈焰
更新时间:2009…5…20 15:48:49 本章字数:4408
北风一阵阵的吹过枯萎低垂的河柳,布满尘土的树枝 发抖,宛如在列强铁蹄下哀鸣的天津城。
自从攻入天津之后,联军对于这座城市的劫掠与凌辱便一日未停。
联军士兵在天津城内普遍的、大规模的抢劫,是得到了联军指挥部的允许的——“要阻止抢掠是不可能的,当权者们于是采取了明智的方针,让士兵们为所欲为地抢一天。”的确是“为所欲为”,但不只是 “一天”。联军士兵对大清帝国平民财物的抢掠从未停过。
受到抢掠的还有满清政府的财产。
除了长芦盐道的数百万两白银被日本和美国士兵抢走之外,俄军洗劫了帝国政府的造币厂,将几吨白银全部运走。同时,天津道署、府署和县署的银库以及所有的工厂企业,全部被抢掠一空。联军还抢掠了大量的军事物资,掠获了三百多门火炮、大批弹药和各种“相当值钱的财物”。
这也是为什么瓦德西能够进行大规模炮击的一个重要原因——当这些火炮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原来的主人开炮时,瓦德西想必很是得意过。然而炮弹终有用完的时候,他的继任者克拉克将军在耐心的等待了一个多月后,终于盼到了来自欧洲的援军及军事物资。
援军业已经陆续开拔,向北京进发,准备在那里重新集结,好按照克拉克及各国将领们地计划进行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囤积在大沽口码头的大量军事物资正按远东战争最高军事指挥部的要求运往天津城内。
兵力的捉襟见肘因为援军的到来而不再困窘。这些从遥远地欧洲或者并不遥远的各国殖民地赶来的士兵(以英国及法国数量最多)第一次踏上这个神秘而古老的国家。他们欣喜若狂,战争虽然距离他们很遥 远,可是作为占领者的权利却是这么的稳固,他们随意射杀看到的中国人——和他们的“前辈”相比,这些初来乍到地“菜鸟”们更为猖狂和嗜杀。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心中充满战争带来的乐趣。
刚刚有所好转的秩序因为这批留守天津的援军而变的恶劣不堪。
然而抵抗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的。
俄国记者写道:“常有这样的情况。几个人一队的士兵到中国住宅区或邻村去弄饲料,但却一去不复返了。他们闯进某个偏僻的胡同,碰上武装地中国人,于是便被人从拐角后面打死了。”
因为中国的百姓不是财物,不会顺从地任由洋人肆意逮捕、处决和抢掠,表面上谦恭温顺甚至连走路都举着外国国旗的中国人,不久就被洋人们发现,他们“一个个不动声色。不可捉摸。”
就是这些不动声色的人,越来越多的,不可察觉的汇聚到了天津城内。
此时地天津城早已被八国按照实力大小兵力多寡划分出了“租 界”,而狡猾的美国人则把租界原来属于美国的131亩土地“让”给了英国,然后堂而皇之地公布了自己“门户开放”的主张,宣称美国人“享有租界内的一切特权”。换句话说就是:所有的租界美国都利益均沾,都等于是美国的。
美国这个被老牌帝国主义们称之为“牧童”的年轻人本来不想参加战争。他们一直主张“门户开放”,主张世界地“自由贸易”,这个主张自然为对海外有领土要求的老牌帝国主义们所不容。再说,美国和西班牙的战争刚刚结束。美国人并没有心思在遥远的中国打仗。要不是北京地美国公使康格一个劲儿地要求增援,美国人原来的心思是想先坐山观虎斗,后再决定自己怎么办。
此时的天津,正是处在这样一个看上去井然有序实际上却充满了火药味的环境之下。谁都没有注意到,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了城内,他们低眉顺眼。举着象征着该租界的国旗拖儿带女的从各个城门走进城里。
在城门口、街道上盘查的洋鬼子们极尽搜刮之能事——哪怕是一块看上去不错的花布,他们也要紧紧的纂在手里不肯放掉,说实话,这就是他们来中国的目的——偷盗,抢劫,如同野蛮的畜生。
傍晚时分,城东一座偏僻的民居内,油灯微弱的黄光在墙壁上投射出几个人影。冷风不时的从破烂的窗 中吹进来。这灯光便连带着墙上的黑影摇晃起来。
“大哥,这信准嘛?”说话的是个个头不高,精干壮实的小伙子,他的双眼透出一股精明能干的劲头。此刻正盯着被他称为大哥的那个年轻人。
“准。”何劲摘下头上的瓜皮小帽,“我亲自去看过,好家伙,占了一大片空地!就这听说还是才运进来的。义和团的几个师兄说,大沽口的码头上堆成了山!”
“洋鬼子兵多不?”小个子放下破旧不堪的茶碗,兴奋而又低声的问道。手机轻松阅读:wαр。⑴⑹k。Cn整理“是哪一国的鬼子兵?”
“看不大出来,跟咱一样,也是黄脸。”旁边一个蓄着小胡子的人插嘴道,“不是小东洋鬼子,个头挺高,对了,个个都是大胡子。”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摸着自己上唇那可怜的小胡子。
“我打听过了,说是什么‘稀客兵’。”何劲皱了皱眉毛,“管他什么‘稀客’还是‘熟客’到时候都他娘的让他们成死客!”
“大人,那是英国人从印度运来的锡克兵,说是打起仗来凶的 很。”下午给何劲他们带路的拳民说道:“看守物资的大概有七八十号人,说是再过几天等铁路修好就要动身去北京。”
“他们怕是这辈子去不了啦!”何劲伸出手指在茶碗里蘸了点水。在桌面上画出几根线条。“这里是他们囤积物资地地方,这里是咱们,那儿是老齐和他的手下,赶明儿和老齐再碰个头,这几天叫兄弟们都别出门了。好好呆着,等郭大人那边一动手。咱就按大人的吩咐行事。都听明白了吗?”
屋子里的几个人都点了点头,除了那个义和团的拳民,其他几人都是何劲手下的军官。当下约定了暗号,各自出门行动。
天津至北京,陆路1
两地之间,原本是有火车地,但是一直被义和团反复的破坏,所以增援的联军3。4万人分两路向北京进发的时候。走的是这条陆路。
郭松龄靠在椅背上听着部下的报告,各种消息纷至沓来,而他则始终如同一个超级海绵一样吸收着这些信息,并不急于做出判断或是下达命令,只有一两句必要的指令。
当他第一次听说欧洲来的援军及物资抵达天津地时候,他便在脑海中开始勾画一个颇为大胆的计划。而这个计划他并没有向林云报告——一方面他觉得目前该计划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