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书一出,谁与争锋,日出东方,唯我不败。革命,就是要象我著作中所写,不仅要打倒专制的皇帝,还要摧毁各种封建的社会关系,如此由才能由小农经济转型,国家才会走上富强之路。
第一卷 筑基 第四十九章 国际声誉
更新时间:2010…9…5 21:34:52 本章字数:2119
肖志华提供研究成果和一些管理、经营策略,宋耀如长袖善舞,且作为上海较早的买办,富有人脉,再有经济学毕业的琳娜的施展和可依恃的美国背景,华美股份有限公司终于发展起来了。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旅美华人的归来,技术、资金、人才越来越丰富,发展的势头已经不可遏止。
随着全国各地新药品代理商的不断确定,华美公司向各地伸出了触角,虽然这触角还很细,除了增加收入,暂时还起不到别的作用,但迈出这一步,意义却是巨大的。
肖志华忙于新药的实验和写书,除了提些建议外,很少插手公司的具体运作,但他却向宋耀如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云南的药品代理商确定后,要向他们咨询一下云南当地的情况,看有没有云南商人愿意与公司合作,开办一座分药厂。
当然,为什么要在云南开办药厂,肖志华对宋耀如和琳娜有过说明,这是为他研究的另一个新药提前做好准备。
磺胺的问世,使得人们首次拥有了治疗诸如肺炎、产褥热等疾病的药物。人类在与疾病的斗争中又增添了一个强大的武器。磺胺类药在控制链球菌感染的各类疾病中疗效很好。它为许多有致命危险的急性疾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使不少慢性疾病也得以治愈。随着磺胺类药物全面的销售和应用,良好的效果使肖志华一下子拥有了世界性的声誉,毕竟这在医学史上是创造性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
“……划时代的新药,由一位美国培养的天才华裔医学家所发明,记住他的名字,并为他欢呼吧,乔森·肖博士……”
“……新药的效果是勿庸置疑的,它将挽救千万人的生命,也将载入医学史册……”
“乔森·肖博士不只是发明了一种新药,他更为医药界打开了一道通向光明的大门,利用化学治疗,人类面对小小的细菌不再是束手无策……”
………………
各种赞誉之词充斥西文报端,《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巴黎时报》等世界各大知名媒体都毫不吝啬地高度评价了磺胺发明的重大意义。医学专业的杂志期刊上更是欢欣鼓舞,医学界人士纷纷燃起了继续与细菌抗争的昂扬斗志。
琳娜笑得畅快,将报纸上和肖志华有关的报道评价都细心地剪下来,贴在一个厚本子上。
肖志华一边写书,一边抓耳挠腮地冥思苦想,咋就没有人家那种文思泉涌的能耐呢,邹容,才十八,就下笔千言,更别提那个坐牢还不消停的章神经了。
琳娜剪完报,笑呵呵地走到肖志华身旁,看着肖志华忽停忽写,眼中满是浓浓的爱意。没有办法,肖志华不仅外表长得高大英俊,更有出色的学识和谈吐,而且他身上带着前世那种与生俱来的对女人的尊重与爱护,所有这些,都让他身上散发出一种让女人倾慕的特殊气质。琳娜知道这些,因为她还兼职圣玛丽学院的钢琴教师,看到很多女学生那复杂的目光,其中的意味,对于女人来说,是很明了的。她为此感到困扰,也感到自豪,毕竟她得到了肖志华的心。
肖志华停下笔,笑着去牵琳娜的手,说道:“红袖添香伴读书,本是雅事,可我是个俗人,美人在侧,却总是心猿意马。”
琳娜任由肖志华捏弄着自己的手,嘻嘻一笑,说道:“只是懂一点,中国的文化太深奥了。”
哦,肖志华对自己的洋媳妇儿竟然能懂诗词感到有些奇怪,稍想了想,问道:“是不是张书玉,她的病还没治好,你不要和她过于接近了。”
琳娜点了点头,笑道:“不过和她谈话真的很长知识,还有那个金小宝,也是个好学的,经常入南市城东女学听讲。”
“唉,我只是想给张书玉治好病,让刘福彪欠我一个天大的人情,没想到张书玉虽出勾栏,其手帕交倒是不忘旧情,常来看她。”肖志华轻轻叹了口气,自嘲道:“希望那些小报记者不要胡思乱想,给我弄出什么桃色新闻来,你的父母就要到上海了,可别添乱子。”
“身正不怕影斜,志华过于谨慎了。”话音一落,宋耀如掀帘走了进来。
“查理先生。”琳娜赶忙挣开肖志华的手,让座倒茶。
“礼拜天也不休息一下,哦,原来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呀!”宋耀如笑着调侃道。
“时不我待呀!”肖志华苦笑了两声,说道:“耀如兄才是真辛苦,我不过是坐在屋子里搞些轻松的活计,耀如兄可是四处奔走,还要事事操心费力。”
“这算什么,我刚到上海传教时,那才叫辛苦呢!”宋耀如似乎要追忆昨天,不过马上就停了下来,说道:“职业技术学校已经建起来了,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现在不是光看表面效果的时候,我们主要是建立起一个合理、顺畅的流程。”肖志华说道:“这样公司的发展才有足够的后劲,否则,我们想扩张,这人才的缺口就足以让我们止步不前。”
宋耀如笑了笑,说道:“云南的药品代销商你猜猜有谁?”
肖志华眨了眨眼睛,摇头道:“我哪猜得着,我对国内富商的那点了解,耀如兄你是知道的。”
宋耀如三分理解,三分可惜地点了点头,说道:“我也没想到,云南王家会慕名而来,参与代销商的角逐。”
作为晚清赫赫有名的巨商之一,云南弥勒人王炽的一生充满了奇迹。曾经,钱王王炽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可叹的是,如今很多人只知胡雪岩却不知有王炽。王炽一生以利聚财,以义用财,以儒治商,爱国忠君,以惊人的经商天赋和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钱王……
第一卷 筑基 第五十章 钱王的信
更新时间:2010…9…5 21:34:52 本章字数:2143
王炽究竟有多少钱没有人知道,但“同庆丰”在鼎盛时期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左右大清王朝的金融市场却是不争的事实。英国《泰晤士报》曾对百年来世界最富有的人进行统计,排在第四位的便是王炽。而且,他是惟一一名榜上有名的中国人。
王炽虽富甲全滇,但却不是一个惟利是图的商人。他重德重义,以德经商。且在经营上不固步自封,善于借鉴世界先进经验,为强国奋争;在个人生活上,王炽富而不奢,始终保持勤俭家风。诚信与德行赢得了包括竞争对手在内的所有人的尊重,成为商界楷模。不仅如此,王炽还仗兴疏财,以财力急国家之急,以振兴地方经济为己任,发展地方实业,热心公益事业。更让人敬佩的是,王炽还花巨资从法国人手里买回了滇越铁路的路权,使云南路权不受法国人支配。为保护地方工业不被洋人染指,王炽冒险夺标,垫付数十万两白银与官府一同筹办云南铜、锡矿业。为培养人才、振兴地方教育文化,王炽联合当地富绅筹办“兴文当”(后更名为“兴文银行”),将之作为“基金库”,以捐助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云南经正书院,今云南大学都曾得到资助。
宋耀如讲述着这位“钱王”的事迹,语气中充满了赞赏和钦佩,然后掏出一封信递给了肖志华。
肖志华打开信封,从头至尾看了一遍,笑着点了点头,递给宋耀如,示意他也阅读一番。
“这位钱王对志华取得的成就相当赞赏,虽然其中对你的国籍有些微词,但还是称赞你为华人争了光,让洋人都尊敬佩服。”宋耀如轻轻摇了摇头,稍有些遗憾地说道:“王炽爱惜后进,那是出了名的,志华要是中国国籍,再是云南人,就更好了。”
“这是为何?”肖志华奇怪地问道。
“今年,云南石屏袁嘉谷中了状元,王炽欣喜若狂,他拿出全部‘兴文当’公款,一半奖给这位云南首名状元,一半建起一座巍峨的的状元楼。”宋耀如眉飞色舞地解释道:“想想,你取得的成就远超那位状元,这王炽该奖给你多少钱呀?”
肖志华哈哈大笑,指着宋耀如说道:“钻进钱眼里了,不过,我还真是半个云南人呢!”
“胡说,想骗钱也不能编瞎话呀!”宋耀如摇头不信,全当肖志华是开玩笑,却不知道肖志华所说的乃是前世的事情。
肖志华苦笑一声,这种事情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