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晚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跟着朱温东征西讨的大将也都个有封赏,什么侯爵、伯爵、子爵封了一大堆,朱珍、庞师古、李唐宾、葛从周这些人还被封了公爵。
    葛从周却上表说由于旧伤复发,加上年纪老迈,不得不告老还乡,想辞去泰宁军节度使的位置。朱温这才想到葛从周现在也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将了,只是如果真的就这样让葛从周致仕的话,岂不让人说自己鸟尽弓藏?
    但葛从周只是坚持说自己身体不济,不足以继续担当大任,请求回乡颐养天年。朱温只得应允,不过依然让他担任濮州刺史的官职。葛从周本就是濮州人,回乡担任刺史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其实葛从周年纪虽然大了,可身体也还算健硕,只是他知道,一般的开过大将很少有善终的,因为大多数的开国元勋都手握重兵,加上在军中威望很高,所以大都会招致帝王的猜忌。虽然朱温不是那种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的人,但葛从周还是觉得小心一点的好,毕竟天威难测,万一有一天遭到猜忌,恐怕不光是性命难保,很可能会祸及家人,葛从周只想让自己的家人平平安安的,葛从周无子,只有一个养子叫谢彦章,也算是葛从周的衣钵传人。
    濮州刺史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只是他这个刺史的头上挂着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大将军、开国公的头衔,就不能说只是一个普通的刺史了。
    不光是一些忠于朱温的将领们受到了封赏,就是那些各地的藩镇也都得到了封赏,杨行密被封为吴王,钱被封为越王,马殷被封为楚王,王建被封为蜀王……
    就连朱温的几个子侄也都封了王,朱温的大哥朱昱也被封为靖王,早年在广州战死的二哥朱存也被追封为朗王。
    朱温作为开过皇帝,大封功臣当然也在情理之中,这都是惯例,朱温也无法免俗,毕竟这天下都是靠大家打下来的,而不是朱温一个人的功劳,如今朱温做了天子,怎么可能不给这些功臣们封一些官爵?
    朱温本来想把这天下变成共和制,但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之后,不但家中的妻儿不同意,就是那些朝中的文武大臣们也不同意。
    宰相张浚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若是这天下没有天子,就凭一些所谓的什么议会或者是什么常委的就能治理国家?老臣愚昧,实在不敢苟同陛下的观点,陛下文治武功都是天下少有。李唐腐朽无能,天下流寇四起,藩镇割据,是陛下力挽狂澜,扶大厦于既倒,救百姓与水火,陛下为天子实乃众望所归,百姓拥戴,若陛下有抛弃天下百姓之心,老臣愿意当场撞死在这里。”
    张文蔚也跟着道:“现在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何来共和?这普天之下的一切都是陛下您的,没有皇上领着大家治理天下,这天下岂不乱成一锅粥?”
    众文武你一句我一句,没有一个人赞成朱温的观点,他们根本不能理解所谓的共和制有什么好,在他们看来,如果没有了皇上,这个国家就失去了向心力,就不可能不乱。而事实也确实是如此,毕竟在那个年代思想还没有像后世那样开明,一下子弄一个什么共和制,难怪这些大臣们无法接受,毕竟这种思想太前卫了,大臣们无法接受也是在情理之中。
    朱温想想也是,毕竟千年来都是一家一姓的天下,一下子想让这些大臣们知道什么是共和制,还真的有些难为他们,就好像朱温当年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一样,见到什么都感觉那么的新鲜,那么的不能接受。百姓们见了官员和王公大臣们都是要匍匐下跪的,这一点当时就让朱温有些受不了,可慢慢的也就习惯了,所以朱温想,如果以后经常跟他们讲一些关于共和制的话题,和一些共和制的制度,让他们慢慢的潜移默化,终有一天他们会接受这一切的……
    看无广告,全文字无错首发小说,…。文字首发,您的最佳选择!^…^^…^
第九十二章 八部联盟
    这时远在塞外的李克用已经几乎统一了草原,新近崛起的契丹还没有真正的凝聚起来,依然是一盘散沙。【feii?。文字首发:耶律阿保机虽然也是一位人杰,怎奈契丹的十部根本无法一致对外,而耶律阿保机只是迭剌部的酋长,痕德堇可汗却有些年老昏庸,当年与刘仁恭的征战中都屡屡受挫,哪里敢跟李克用交锋?
    沙陀人联合鞑靼、室韦等诸部迅速的占据了大片的水草丰美的草原,把一些战败的契丹人变成奴隶,在他们身上烙上耻辱的烙印,脖子上戴上项圈,妄图反抗或者逃走的一律杀掉,年纪大的和一些青壮年也大部分被杀,被留下的大部分都是女人和孩子,在草原上,女人和牛羊一样属于男人的财富,而孩子则是未来的奴隶和战士。
    回到草原的李克用感觉自己更加适合在草原上纵横驰骋,因为这里不用顾忌所谓的道德,也不用处处顾忌别人说三道四,更不用看那个所谓的皇上的脸色,虽然那个皇上不过只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玩偶。
    这些年来李克用是受够了,所以他一进入草原,就用武力征服了雁门关外的一些弱小的部落,这一举动立刻受到了室韦各部落的注意,长期以来室韦各部落就是突厥的臣属,后来突厥没落之后,室韦也曾在草原上辉煌过一段时间,最后被新近崛起的契丹打压,他们之间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战役,每一次室韦各部落都被契丹打败,损失掉无数的牛羊和草场。
    而李克用的沙陀人正好是突厥的一个分支,虽然只是突厥的一个分支,但李克用在草原上的威望还是比较高的,加上当年突厥人曾经的辉煌,让李克用的人马刚刚进入草原就得到了各部落的臣服。
    首先是鞑靼和室韦两个大的部落,还有吐谷浑的一些在关外的部落。其实这些人向李克用臣服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些年新近崛起的契丹人屡屡掠夺他们的草场和牛羊,杀掉他们的大好男儿,可他们却无力去征伐,不光是因为他们没有那个实力,最重要的是他们也同样是一盘散沙。
    契丹的八部最起码还都是契丹人,怎么说也都是同族,八部联盟虽然也不是铁板一块,可毕竟和那些没落的部落不同,不是室韦这些部落所能够比拟的。
    所以现在这个时候室韦的可汗迫切需要找一个强大的盟友,来对抗新近崛起的契丹,契丹人残暴成性,他们对所有被征服的民族都要进行大的屠杀,掳掠他们的女人和孩子,屠杀他们的勇士。
    这让其他部落的人都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联盟,就连曾经强大无比的渤海国也时常受到契丹人的侵扰,这就是草原上的狼群规则。强者才能够生存,弱者就要被屠杀和奴役,一些小的部落在面对危险的时候不得不选择迁徙,把肥美的牧场让给强大的部落,而自己只能去那些比较贫瘠的草地上放牧,繁衍生息。
    当年沙陀本是处月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落,后来被西突厥王族阿史那家族征服,赐以朱邪为姓,从那时起沙陀部就成了西突厥的附庸。
    后来李唐建立以后,曾大败突厥,突厥从此没落,朱邪氏在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的战争中有功,被赐姓李,这也就是为什么李克用这个李姓的由来。
    李克用的父亲朱邪赤心也是一个英雄人物,经过他们几代人的经营,沙陀部在北方雁门关一代建立了根基,特别是李克用武勇过人,堪称塞北第一勇将,不光是在沙陀部威名卓著,即便是在当年流亡鞑靼的时候,也深受鞑靼部落的拥戴。
    所以在李克用被唐僖宗赦免死罪并请他出兵勤王的时候,鞑靼部落中的勇士有一万五千人跟随李克用远征长安,二十年来转战河东各郡,打下了不小的基业。若不是后来被朱温屡次战败,李克用也有问鼎中原之心。
    只是李克用毕竟只是草原上的勇士,面对火枪和大炮,也不得不乖乖的撤出雁门关外。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契丹这几年在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很是兴旺,但毕竟根基不深,还是处在奴隶社会初期阶段,生产力极度落后,与李克用这种成建制的军队对抗起来,这些契丹的牧民根本不是对手。
    一时间契丹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李克用与耶律阿保机本有金兰之义,但在朱温攻打河东的时候耶律阿保机坐山观虎斗,想坐收渔翁之利,没曾想李克用竟然不堪一击,被朱温一个月的时间就赶出了河东,灰溜溜的跑到了雁门关之外,这让耶律阿保机对李克用的实力小看了很多。
    由于耶律阿保机的错误判断,让耶律阿保机在最初的此次征战中伤亡惨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