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岁多。
妻子小惠道:“如果在汛期,两边的河道全都是水,水流也要快上许多。不过夏天也有大的时候,就是上游地区大量降雨,那样的话河水会更宽更急,甚至夹带着泥石流奔涌而下,形成像海潮一样的洪峰。那时如果这边河床上有人的话根本来不及跑,就会被咆哮的河水吞没。”
朱日光心道,有文化就是不一样,妻子虽然也是第一次来壶口瀑布,可她好像什么都知道。朱日光道:“那我们现在不是很危险?”
妻子咯咯笑道:“哪里有那么夸张,古时候南北船行至此,都要上岸而行,旅人货物都要车拉人扛。船也要拉上岸,用驴马拖行,要过了壶口下游的十里河槽才可以继续入水,有‘旱地行船’之说。”
朱日光疑惑道:“旱地也能行船?”
“旱地行船就是在这干涸的河床上拖着船走,你以为古时候的人真的可以在旱地上行船呀?如果天天时不时来个洪峰的话,谁还敢在这河床上拉纤呀?”
朱日光不禁莞尔,其实旱地行船的说法他也知道,在部队空闲的时候也经常看些文史方面的书籍。只是有时候不想在她面前表现太多而已,这样就可以让妻子多一些自豪感。
二人正说笑之间,朱日光猛然抬头,忽见天边一条黄线翻滚着奔涌而来,心中大惊,“洪峰!我真是个乌鸦嘴。”
他毕竟是军人出身,应变迅速,大喊一声:“洪水来了快跑!”
他赶忙抱着儿子,拉了旁边的妻子向岸边疾奔,朱日光虽然是炊事兵,但入伍八年并未荒废训练,体格非常人所能比。
朱日光健步如飞,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奋力跑出去,跑不出去就意味着死亡。
终于他跑出了河床范围,上了岸边高处,心兀自砰砰的跳个不停。和妻子对望一眼,均看到对方脸色惨白,想起刚才的惊险心中不禁一阵后怕。
“快救救我孙女!快……”一个苍老的声音在朱日光身后响起,声音里满是惊慌、焦急。
朱日光猛然看见宽阔的河床中间,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正向岸边奔来。
水势上涨极快,转眼之间水已没膝,而那女孩离岸边还有近二十米的距离。情势十分危急,正在这时她却突然摔倒。
朱日光心念电转,救她还是不救她?面对死亡,又有谁能说自己不怕?人对死亡的恐惧是天生的,没有人能够真正的坦然面对生死,除非他别无选择。
这个念头只是在心头一闪的时间,只听儿子小轩稚嫩的声音说道:“老爷爷别急,我爸爸是军人,是保卫国家的英雄,他一定能救出那位姐姐的……”
朱日光心里一阵汗,不等儿子的话说完,就急步奔入水中。
这时那小姑娘也已经站了起来继续向这边跑,只是她可能崴了脚,高一脚低一脚的不太灵活。
等朱日光到她面前时水已经齐腰,水流很急,她已经有些立足不稳的样子。朱日光赶忙拉住她的手臂,奋力往回走。
这时离岸边还有十五米,可奔腾的河水流的太急了,不时有浑浊的水lang拍打在二人身上,让人举步维艰。
十米,还有十米,咆哮的河水已经齐胸,朱日光感到随时都有被冲走的可能。那女孩儿更是已经无力迈步,全靠朱日光拖拽着前行。
朱日光从来没有感觉到死亡离自己是如此的近,或许人只有在死亡的恐惧面前,才能激起对生的向往,才能知道生的可贵;也只有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才真正能感觉到死亡意味着什么?
八米,还有八米,水已经过肩,那位小姑娘已经喝了几口浑浊的河水,小脸呛的通红。朱日光猛吸一口气,把她托出水面,继续向前。
六米,只有短短的六米距离了,岸上的那位老人和小惠脸色惨白的看着水中的两个人,从他们的角度更能看到怒吼中的黄河的威势,人类在她面前时那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五米,只有五米了。一个大lang过来,二人被卷入滚滚的洪流。在大自然的威势面前,人类是如此脆弱的不堪一击。
小惠抱着儿子伏在岸边尖声大哭,哭声却被汹涌的怒涛声淹没。
那位老先生脸色紫青,,两行浑浊的泪水划过干枯的脸颊,嘴唇哆嗦着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这时岸边已经聚集了不少人,面对黄河怒涛如此威势,哪个敢下水帮忙?
猛然间朱日光的脑袋在汹涌的浊lang中出现,不过已经被愤怒的河水向下游冲了十几米。下游河面渐窄,朱日光离岸边已经只有三米远了,但他现在身不由主,还在被滔滔洪水卷着向下急速冲去。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朱日光猛然发力,把那个小姑娘扔到了岸上,他却又一次被洪水淹没。
在洪水没顶的一刹那,他看到了妻子那哀伤凄婉的眼神……
“就这样死去了吗?”朱日光心中哀叹。
小惠一边哭喊着一边沿着河岸向下游跑,希望丈夫能再一次浮出水面,她想他一定可以的,因为在她心中,他是无所不能的英雄,他不会就这么丢下自己和儿子的……
可是他一直跑到瀑布的边上,却再也没有见到自己的丈夫。
河水奔腾着,咆哮着,夹带着上游的泥沙和石块,奔涌着跌入十里河槽,激起数十米高的水雾。水雾打湿了她的秀发、打湿了她的衣衫,她却一无所觉。
河水越来越大,主副瀑布连成了一线,形成了难得一见的壮观奇景,她却没有了观赏的心情。一道绚丽的彩虹就出现在她的头顶,周围是无数游客惊喜的赞叹。无数的相机在这一刻按下了快门,永久的记录了这难得一见的奇景,也在那奇景的旁边留下了她那孤独而单薄的背影……
朱日光成了英雄,各大报纸电视台争相采访报道。
面对记者的采访,小惠痛哭着说:“如果说英雄的称号要用生命来换取,我宁愿他永远是一个普通人,我只想跟他平平淡淡的过一辈子,是我害了他,如果不是我非要他陪我来看瀑布他就不会死……”
那个女记者说:“你也不需要自责,正因为这样他才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全国人民都不会忘记他的,是你让他有机会成为英雄,不至于一直默默无闻下去……”
小惠打断她说:“如果让你老公以生命为代价来当这个英雄,你愿意吗?”
“……”女记者无言以对,她游目四顾,周围是一片鄙夷的目光。
第一一六章 古井作坊
这下朱温也来了兴趣,因为在古代酒和盐向来是税收的主要来源,既然这里出产这样的美酒,为何不大批量销售去全国各地呢?既然是贡酒,也可以限量发售,物以稀为贵嘛,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价格,能够提升更大的利润空间。
朱温又仔细品尝了一下这九坛春酒,也就是古井贡酒,感觉入口绵甜、醇香清怡,口感饱满柔顺,却又透出一股淡淡的幽香。
朱温问那掌柜的道:“不知这酒产自何地?”
那掌柜的笑道:“这位公子,你不知道啊,这古井贡酒就产自亳州北门外不远处的减店集,集上有一口古井,井水甘甜清冽,特别适合泡茶和酿酒,早在汉代的时候还是曹操把‘九坛春酒’的制作方法带了过来的,后来逐步发展,经过了多年的改进,减店集出产的白酒名声远播。由于此酒以那一口古井闻名天下,所以减店集就改为古井集,又因为这酒长时间作为皇宫的御用酒水,所以我们民间就叫它古井贡酒。”
朱温等三人一边吃一边就和那掌柜的闲谈,那掌柜的十分健谈,一直谈起了古井贡酒的来历和发展史,把亳州悠久的酒文化底蕴吹跟什么似的。“涡水鳜鱼苏水鲤,胡芹减酒宴贵宾”的传说中,“减酒”就是说的减店集出产的古井贡酒。
朱温等人吃晚饭付了帐,就顺着掌柜的指点去了城北的古井集,在朱温的印象中在后世那里应该叫做古井镇才对。可在唐末“镇”这个字可不是乱用的,只有驻有重兵的军事要塞才能叫做镇,镇守的将军叫做镇使。一般镇使的麾下会有三到五个“都”,一个都有一千人,比一般的县城驻军还要多,几乎是一个镇负责附近几个县的守卫工作。
朱温等人来到古井集,见四处都是忙碌的人影,酿酒的作坊中上等的小麦、优质的高粱堆积了很多。徐怀玉喊住了一个工人,道:“喊你们主事的人来一下。”
那人见朱温一身华服,徐怀玉和庞师古也是一身锦袍,看上去不是等闲之辈,当下也不敢怠慢,急忙去通知了酿酒作坊的负责人王焕。
王焕是一个很四十来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