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调整部署,在兴安城与桂林城布下重兵后,便把清军主力集于居中的灵川城,以便南部的桂林城或是北部的兴安城有事时,可以就近增援。现在他不敢再轻言南下,他想等后续增援部队到来后,再南下;或是静待其它战场发生变化时,再言南下也不迟。
东方集团军上午占领兴安城,下午便撤了出去,他们转往东面的灌阳县。此时,他们本可向南继续打击回援的载垣部清军,或是趁机夺回桂林城,只是此时,他们接到梧州的人民军第17师的求救信,他们不得不放弃再度候机打击清军的设想,改道南下。
在灌阳县花英村,一直疲于运动奔跑的人民军战士们在抓紧时间休息,可能一会儿之后,他们又将开往别处。在一间民宅里,东方集团军政委罗高平性急地催促:“司令!林主席急令我部增援梧州,我看,事不宜迟,我们赶快南下吧!”
胡野林不急,手拿一把蒲扇轻轻晃着,慢悠悠道:“南下是肯定要下的!不说有林主席的命令,便只是第17师的求援信,我们也要毫不犹豫地南下支援!”
罗高平抢着道:“那为何还不下令呢?”
胡野林坐下来,愁道:“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派多少兵南下?派那支部队南下?部队南下梧州后,桂林地区的对敌防御怎么办?”
参谋长徐自民想象着南方的战火纷飞,心事重重道:“林主席十万火急火凤凰印急令催促,显而易见南方战事不容乐观啊!梧州地区担负着人民军南方集团军防线北部之安危,如有失,则整个南方防线有崩溃的可能。南方防线崩溃了,几十万西洋联军涌入人民根据地腹地,那种场景岂敢想象?因此,我们确保梧州地区的安全要重要过桂林地区之安全,毕竟桂林地区距离我南宁工业基地甚远,在如此宽阔的纵深中,又有柳州市可作缓冲,我们倒不必过于忧心广西北部的安危了!”
胡野林与罗高平深以为然,“这样看来,我们须移重兵南下梧州了?”胡野林反问,他双眉凝聚,手中蒲扇摇得啪啪响,“那就调第18师南下梧州如何?”
徐自民同意:“可以!第18师南下增援梧州的第17师,桂林预备役师留在桂林地区牵制载垣部清军。”
罗高平略一沉思,又不放心问:“桂林地区留有的兵力是不是少了点?是不是第18师再留下一个团?”
徐自民摇摇头否定:“不少了!载垣部初遭我军打击,胆颤于我人民军的战力,应暂时不敢放肆南下。有桂林预备役师牵制足矣!”他低头计算一下,又道:“何况,从贵州思州地区南下的我人民军第19师应该已进入广西地区了吧!”
胡野林点头称是:“参谋长言之有理!南部有桂林预备役师牵制,北部有人民军第19师的打击,再加上越城岭地区我各敌后武装队的搔乱,应能与桂林地区的清军维持一种均衡,我们大可率第18师南下梧州!”
徐自民截然否定:“司令!我们不能一起南下梧州,而且东方集团军总部也不能南下,南下的只能是第18师!”
胡野林蹙眉深思,觉得有理,确实东方集团军的本职还应是确保人民根据地广西省北大门桂林地区的安全,而有第18师南下增援第17师,应能化解梧州之危机!他猛地站起,大声道:“好!就照参谋长所说,只下第18师,但我们三个必须要有一个人去领兵南下,毕竟梧州有两个师,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不好协作啊!”
他看看徐自民,又转看看罗高平,问:“你们看,谁去合适呢?”
虽然胡野林说的是他们三人,但实质上人选却只是两人,因为政委罗高平对军事并不在行,由他领兵南下,谁可放心?
徐自民嘿然笑道:“我去吧!司令负责北部桂林地区的指挥,我负责南部梧州地区的指挥!”
胡野林不忙道:“政委也下去!北部留我一个就行了!”罗高平愕然,以为胡野林是因为上次的争吵,不想与他共事,方打发他南下的,心中不免有点愤怒。
胡野林走近他,拍着他的肩,认真道:“第18师南下后,北部只剩桂林预备役师了,实力大减,与敌作战变得异常艰难,部队将不得不长期处于运动中与敌周旋,政委南下更为安全些。”
罗高平知自己误解了胡野林,暗悔恨,忙道:“我是政委,理应战斗在第一前线,哪怕什么困难?”
胡野林阻止,双目注视罗高平,道:“政委!你身体不好!不宜长期行军奔走!何况,我们抓了那么多俘虏,你也需把他们押送到南方啊?要我带着他们,我可不愿意哦!”
罗高平还待争辩,徐自民接道:“政委你还是与我南下吧!我需要你!”罗高平只好答应。
人民军南方集团军各军退至合浦——博白防线后,仅隔一天,联军便跟踪而至,双方第二天激战一番,各有损失,却都对对方无可奈何,双方便如此相持下来。但每天例行公事地小规模进攻,或是间歇性的炮击是免不了的。
联军重新夺回粤西后,其两个海军陆战师经过补充,重回到联军在北部湾的补给基地涠洲岛与斜阳岛,为防联军这支机动部队再次实施登陆战,人民军被迫对钦州港与北海港重新作出部署,特别加强了北海港的防登陆力量。从那丽、合浦至北海不到一百里的地方,便置有人民军第26师、第27师、第28师三个师。
7月13日上午,联军例行公事地小规模进攻后,人民军炮兵部队随即对敌进行了还击。人民军总后勤部部长周炳坤从钦州刚赶到合浦,便问带路的士兵:“怎么?联军进攻了?”
士兵笑笑道:“周部长不用担心!敌人打不过来!我们的防线坚固着呢!”
周炳坤奇道:“敌人没打过来,我们打什么炮?”
士兵理所当然道:“敌人对我军进行炮击,我军当然得给予还击啦!‘礼尚往来’嘛!”
周炳坤心痛,急问:“每天都这样吗?这样每天要打多少发炮弹?”
“这个我不知道,得去问炮兵部队的士兵们!不过,每天这样持续十多分钟的炮响,有好几次吧!”士兵回忆道。
周炳坤心越来越急,他焦急吩咐:“走!快带我去见林主席!”
士兵不解周炳坤为何突然变得如此焦急?遵令,加快了步子。
“报告!林主席!人民军总后勤部部长周炳坤向您报告!”周炳坤老远看到林逸在庭院里迈着小步,便落下带路士兵,疾步而至,大声道。
“是周部长啊!刚到吧!快屋里坐!”林逸欣喜道。时隔两个多月再见周炳坤,他自然高兴。
周炳坤则不然,他心里急,但在林逸面前,他不敢一见面,便把那份心急表现出来。
跟着林逸进到屋内,林逸帮他斟上一杯凉茶,问:“周部长这次给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周炳坤递过一份清单,端起杯深喝一口凉茶,道:“都到上面了!”
林逸接过清单,边看边不经意道:“周部长此次为什么亲自跑到前线来了呢?”从头到尾扫一眼清单后,林逸看到上面的数字,不由蹙眉问:“怎么比起上次,数量好像少了许多啊?”
周炳坤轻叹一声,苦道:“还不是因为人民根据地金属资源短缺,产量大减的缘故?”
这事林逸早知晓,只是没有想到严重到这种程度,此次送来的补给不够南方集团军作一次大规模的反击,又怎么谈得上与敌军的消耗战呢?
周炳坤见林逸陷入深思,顺势道:“林主席!前线不能再这样打了!如此消耗,不出一月,不说敌人会攻破防线,便是我们自己都会自溃防线!”
林逸认同道:“周部长说得对,没必要与敌人斗气,敌人不发动真正的进攻,我们不必理会。让他们打好了,我们睡我们的大觉!”
周炳坤满脸忧虑,无奈道:“这只是治标,未治本啊!根据地金属资源短缺的现象依然不能解除。”
林逸苦闷,此头痛的问题,他不是没有好好想过,只是人民根据地的地理条件限制,既不能得到外部世界的支援,因为被全面封锁了,又不能从内部生产中解决,因为要么是没有找到矿产,要么是开采起来周期过长,远水救不了近火。
他苦思良久,额上渗出细汗,站起来,来回走了几步,暗想:“早知如此,开始便不该太过依赖这热兵器来作战了,应该加强冷兵器的作战训练。出现此种情况,不知后世的那些人是怎么处理的呢?想来,解决的办法应该不外乎两种吧,一种开源,一种节流。这开源是来不及的了,节流倒可以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