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6纵队司令员王近山、政委杜义德迅速把情况报告刘陈邓。刘邓首长回电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坚决粉碎黄威兵团的突围企图,同时要严密组织,保证一一○师起义成功。”考虑到国军突围部队四个师齐头并进,让第110师居中,两翼都是国军其他部队,对第110师的顺利起义极为不利,廖运周与地下党进一步研究,应当想尽办法,“调整”一下黄威的突围作战部署。
于是,廖运周立即赶去拜见黄威,对黄威建议道:“突围作战区域狭窄,与其让四个师齐头并进不如由我师先进,如果我师进展得手,其他师可迅速跟进。如果不成,其他师还可就地据守,免被对手所乘。”
黄威见廖运周为他考虑得如此周到,十分高兴,连声说:“好同志,好兄弟,你要什么就给你什么,坦克、榴弹炮随你要。”
廖运周作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说:“军座,坦克、榴弹炮非我所能配得了的,我只请求空军配合我们的行动,给我们以空中支援。”事实上,廖运周已决定在凌晨开始行动,空军是无济于事的。
黄威感激地说:“好,可以。我会让空军配合你行动,有机会,你师就迅速前进,当机立断,不要延误时机。”
与同此时,经与解放军取得联系后,起义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就在这时,黄威怕廖运周准备不足,又派人来请廖运周。廖运周见到黄威,了解了黄威的意图,回答说:“我正要向您报告,我们的情报人员发现敌军阵地结合部有空隙可钻,在拂晓前行动最为有利,请您指示。”
黄威听后,显得特别高兴,顺手拿出一瓶洋酒,说:“老同学,这瓶白兰地酿造多年,藏之久矣,一直没舍得喝,现在我特敬你一杯,预祝你取得胜利。”
廖运周回到师部后,解放军前线最高司令部派第6纵联络参谋武英身着便服来到廖运周的师部,向廖师长传达了刘邓首长规定的起义部队的行进道路和联络信号。
第三部 第三百六十七章 抉择(七)
更新时间:2009…3…16 20:12:14 本章字数:6205
刘建业在第110师师部外面耐心的等待了一阵,才见到穿着整齐军服的廖师长带着几名挎着冲锋枪的警卫走了出出来。
“不知刘副司令驾到,有失远迎,请恕罪。”廖师长客气的打了一个招呼。
“廖师长不必客气,鄙人前来是要视察一下贵部的突围行动准备情况。不知廖师长方不方便陪我一同到第一线阵地区视察一下?”刘建业借着昏暗闪烁的灯光,看着廖师长的神情。
廖师长犹豫了片刻,答应说:“既然刘副司令有心到我师视察,我当然是要陪同的。”
11月末的淮北忙大地,寒风凛冽。刘建业和廖师长穿着国军的毛料将官军大衣,带着各自的警卫到一线阵地视察了一圈。夜间,交战的两军都停止了各自的战斗行动,三三两两的国军官兵挤在为数不多的柴火堆前靠着火,借此抵挡刺骨的寒风。
“眼下,兵团还能支持几天,但是如果物资情况不能有所好转的话,恐怕,整个兵团就要交待在这里了。”刘建业对走在身边的廖师长说。
“刘副司令请勿担忧,凌晨的突围,我师一定奋勇当先,为兵团打开通路,使兵团得以脱离险境。”廖师长应承着。
“廖师长,恐怕明天凌晨的突围行动里,四个师的部队,只有你的一个师能够突得出去吧?”刘建业开始旁敲侧击。
“刘副司令说笑话了,我廖某人岂是丢下友军独自逃生的人吗?”
“事情恐怕不会那么简单吧?外面解放军的包围圈可是扎得很紧,想要突出去,难度不小。”
“难度再大,我师也要为兵团强行打开通路,即使全师拼光也在所不惜。”
“廖师长,有些事情,还是挑明了讲会好一些。”
“我不明白刘副司令的意思。”
“廖师长,我有一些重要的话,想要和你单独说。你看是不是?”说到这里,刘建业看了看周围廖师长的警卫们。廖师长没有立即回答。“黄峰,你先到离这里五十米的地方去警戒,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任何人接近这里,否则就开枪。”刘建业明白廖师长的担忧,对自己的贴身警卫说道。说完,刘建业解下了自己的随身配枪,交给了黄峰。
“明白。”黄峰接过刘建业的配枪,向外跑去。
“你们也一样去保持警戒,不许任何人接近。”廖师长也对自己的警卫们说。
“廖师长,恐怕你早就对明天凌晨的突围行动做好了准备了吧?”刘建业递给廖师长一根烟,自己又点燃了一根烟,说道。
“刘副司令,我自从向黄司令官主动请缨之后,就一直在师里做着相应的准备,现在已经基本就绪,只等突围开始的命令下达。”廖师长说。
“廖运周,安徽凤台人,1903年出生,河南中州大学肄业,黄埔军校第五期炮兵科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直属炮兵团见习,第25师75团1营参谋。1927年春参加中国GCD,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25师75团团部参谋、连长。南下潮汕失利后到南京,1928年奉派入33军学兵团从事兵运工作,因学兵团解散,回廖家湾建立了党支部,并发动了‘六六’雇工罢工。参加阜阳和正阳关武装暴动、参加发动芜湖兵变,在国军中先后任团部副官、师部参谋、连长、师部副官长、团长。1933年与党组织失去组织关系,此后在国军里升任少将旅长、副师长、110师师长。1938年,恢复组织关系,在其任师长的110师建立秘密师党委。1946年任110师地下党委书记。1947年夏,中原野战军邓政委指示积极准备,耐心等待,在最有利的时机起最大作用。1948年7月,刘邓又指示要做好起义的一切准备。”刘建业闭上眼睛,小声地说。
廖师长听到刘建业讲的话,内心被惊住了。他搞不明白,眼前的这个人是如何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又是怎样知道自己做得很隐蔽的事情的。
“廖师长,我知道你会很惊讶的,但是,我要你放心,我不会对你有所不利的。当然,你也无须知道我是怎么知道这一切的。”刘建业睁开了眼睛说。
“刘副司令,我对你很好奇。”廖师长并没有直接回答刘建业的话。
“如果我没有搞错的话,现在在你的师部里,应该就有对面派来与你联络的人。”刘建业说。
“刘副司令,我很想知道你究竟是什么身份?”对于廖师长来说,现在站在他眼前的这个人简直就是一个猜不透的谜。
“我就是我,我不是你的同志,不过,我也不想成为你的敌人。”刘建业吸了一口烟,说道。
“你的意思是?”廖师长搞不明白刘建业究竟想要做些什么。
“我也不和你兜圈子了。我知道明天凌晨的突围行动,实际上对面的解放军部队会给你的部队留一个口子,等待你们从包围圈出去以后,马上就把口袋重新扎紧。这样,你的师出去了,兵团的其他部队还会留在这里继续被包围。”
“你想要做什么?”廖师长警觉地问。
“我知道你们师一旦出去以后,整个兵团就没有能力依靠自身的力量突出包围圈了。在这样的天气下,整个兵团缺少粮食和弹药的补给,恐怕也支持不了多少时间。兵团的全军覆灭,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刘建业语调低沉的说。
“你明白就好。”廖师长轻松了一点,对刘建业说。
“我想拜托你一件事情。”刘建业借着烟头的一点点红光,看着廖师长。
“有什么事情就说吧,我不能对你有什么保证。”廖师长沉着的回答。
“这件事情对别人来说,也许很难办,但是对你却很简单。明天,你的师出去以后,我想请你给对面的首长,刘邓首长,或者是我们的一期学长陈赓捎一个口信。你就对他们说,如果他们相信我的为人的话,就派人来与我联系,我会尽力争取整个兵团的部队起义或者投诚。”刘建业说到最后的几个字,速度很慢,似乎是下定了很大的决心。
“你认为我即使把这个口信捎到的话,对面的首长会相信吗?”廖师长问道。
此时的廖师长,对于眼前的这个人也是满腹狐疑。因为,在他的眼里,刘建业绝对是属于南京蒋总统的铁杆嫡系,黄埔毕业,浙江出身,自从加入国军以来,几乎一直就是在蒋总统和陈辞修的照顾下,以如同火箭一般的速度窜升,以黄埔第七期的资历,在三十多岁的年纪,已经是国军的中将加上将衔,勋章奖章一堆,家里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