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抗战悍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末一句话刺激了最高统帅,他不满地瞪了陈上将一眼,厉声说:“辞修怎么说这种话?嗯!前些年抗战,没有美国人的枪炮,我们不是也打过来了吗?我们现在不光是为中国打仗,也是为美国打仗嘛,他们就不该多出一些枪炮吗?”
    何总长又不失时机地踢了对手一脚:“领袖之言极是。依我看,我们有美国饭吃当然好,但是受不受制于人就是我们自己的事了。古时候还有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许庶嘛。你如果不想受制于人,自然有办法对付,哪能就被别人牵了鼻子走?比如这次在缅甸,罗尤青一败涂地,就该好好追究他的责任才对。”
    罗尤青谁都知道是陈上将派系的人,而且是派系里的二号人物,而杜光亭却是何总长的干将。陈上将好像被马蜂螫了,脸红筋胀,要与何总长论个明白,却被最高统帅制止了。
    “我说过,嗯,要精诚团结嘛!国难当头,你们还这样吵来吵去,传出去成何体统,岂不叫国人失望吗?!”最高统帅再次声色俱历地训斥道。其实他对手下的派系活动了如指掌,但是他并不打算消除派系。中国是个派系林立的国家,无宗派即不中国。越是高明的政治家,就越要制造各种派系,并且控制和利用这些派系矛盾为自己服务。
    “我还要讲,你们都要牢牢记住。第一,中国有句古话,叫‘以夷制夷’,这是我们老祖宗总结的御悔之道。以美国人之夷治倭国人之夷,日夷岂有不治之理?第二,我早就说过,‘攘外必先安内’这才是最最要紧的东西。你们不要忘了,将来同我们争夺天下的不是美国人,也不是倭国人,是!”
    最高统帅端起茶杯很响地漱了一口,转向商上将说:“你再讲讲史迪威的个人情况。这个美国人,以后我们要集中精力对付他。”
    第二部 第二百五十五章 暗流涌动
     更新时间:2009…3…16 20:10:26 本章字数:4696
    “据我所知,史迪威是个很难对付的人物。”外事局长从公文包里取出材料,边翻阅边说:“你们都知道,他有过三次来华任职的经历,对中国比较熟悉。他同美国总参谋长马歇尔将军私交甚密,并且很受美国总统的信任。但是在史迪威的军事生活中,他最多只有带领一团人打仗的经历,那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事。我指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位美国中将非常渴望有机会率领大兵团作战,做个麦克·阿瑟将军或者蒙哥马利元帅那样的统帅。”
    “还有情报表明,史迪威与陈纳德有较大的矛盾,并且有激化的趋势。陈纳德是个自命不凡的退役军人,作战勇敢,独断专行,喜欢受人崇拜。他不喜欢别人干涉他的事务,尤其干涉他亲手创建的航空志愿队。但是,史迪威将军是总统任命的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他毫无疑问要指挥陈纳德,并且把陈纳德的独立王国接管过来。我还要补充一点,史迪威此次来华手握物资分配大权,他将会提出对将来反攻缅甸的军队拥有绝对指挥权,这一点几乎是明摆着的。”
    最高统帅沉吟不G。高参林中将建议同美国人摊牌,明确协议用多少师换取多少装备。何总长狡黠一笑,说:“依辞修之见,让美国人自以为是总司令不是更好些吗?比如这次缅甸作战,杜光亭的第五军就让史迪威知道,别人的军队到底是养不家的嘛。”
    最高统帅眉梢一动,若有所悟,他抬起头问:“杜光亭到印度了吗?”
    何总长摇了摇头。
    最高统帅突然大发感慨,赞叹不已:“杜光亭誓死效忠党国,精神可嘉。身为长官,与士兵生死与共,这样的优秀军人,在我们党国已经不多见了。”
    白总长插言:“请领袖明示,罗尤青已经到了印度。委座要他回国还是留在那里?”
    最高统帅略一思忖,断然说:“叫他去听史迪威指挥,反正装备也丢光了,回来两手空空。还有那个孙仲伦,我不放心。”
    陈上将连忙接着说:“黄威和刘建业也带着部下不愿意听从美国人的命令,拼死回国的。刘建业为掩护部队渡过怒江还受了重伤。”
    最高统帅闻言,马上表示说:“他们两人也是忠于党国的优秀军人,是黄埔的精英。以后都是可以有大用的。”
    远征军里何部长派系和土木系的人马几乎一家一半,要是追究起来,大家都不好受。前面既然表扬了何部长的人,现在再安抚一下陈辞修,保持一下两大派系的平衡,这也是最高统帅驾驭部下的一种手段。
    一架古色古香的镶花木座闹钟清脆地敲了十一下。侍从室钱主任报告美国客人已经到了山脚下。最高统帅让大家都到门外去等候,只把商局长留下来。
    “启予,今后主要由你同这些美国人打交道。”最高统帅低声嘱咐道:“你要记住,我们中国人是最讲究谋略的。中国有句名言:‘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打败敌人固然可贵,但是兵不血刃就取胜更加不易,这才是军事家的最高境界。但是这不是军事,是政治。我们的中央军既不能送给美国人,更不能送给倭国人,它们是我将来解决中国问题的本钱,你明白吗?”
    外事局长频频点头。虽然,史迪威是他的多年老友,但是史迪威在缅甸的一些做法的确让外事局长也对他产生了些许的不满,认为他在缅甸作战过程里,片面地照顾英国人的利益,站错了队伍,让中国人为英国人的利益作牺牲。
    史迪威脸色蜡黄,白眼球也变得十分昏暗。这天上午,一位名叫门德尔松的医生为他做了检查,确诊他患了黄疽症,病因大概是来华之前注射了变质的黄热病血清。那些变质的血清大量吞噬了他体内的红细胞,导致持续发热和全身不适。尽管如此,史迪威仍振作起精神,支撑着虚弱的病体,前往黄山官邸。
    商上将出去后,“老*房”经过片刻宁静,山道上有了汽车开进的沙沙声。最高统帅从窗户里看到,两辆黑色的“福特”轿车一前一后驶进,在石阶下面停住。车门打开,美国大使高斯和史迪威钻出车来。
    几乎与此同时,走廊里响起一阵清脆的高跟鞋叩击声。最高统帅夫人宋女士仿佛踩着钟点节拍一样分秒不差地出现在客厅门口。这对代表当时中国最高权力的伟人夫妻相视一笑,男的伸出胳膊,女的亲热地挽住他,然后一同款款地迎出门去。
    这一天,黄山别墅的宴会一直持续到下午。但是在此后进行的会谈中,最高统帅遇到了一连串棘手的难题,中美谈判几乎破裂。
    史迪威在会谈里以其个人的观点和角度向最高统帅汇报了缅甸作战的“全部情况”。
    他认为,最高统究帅长期高高在上,很少去视察部队,他手下那些唯唯诺诺、昏庸无能的将领们只给他说好听的,因而使他陷入了“无知和昏庸的自鸣得意之中”。只有让他了解前线作战的真实情况,认清中国军队存在的问题,才能促使他采取断然有力的改进措施。他在写给史汀生的一份报告中说,一旦最高统帅了解了中国军队在缅甸战役中的真实情况,或许会“吓得他决心对中国军队实行真正的整顿”。
    最高统帅和宋女士微笑地注视着史迪威,似乎很急切地想知道他对缅甸战役的看法和对将来的打算。
    “英国人只关心保卫对他们具有战略意义的印度,从一开始就没有决心坚守缅甸。”史迪威从对英国人的抨击引出了话题。“他们不屑于同中国军队合作,以致延误了许多重要的战机。”随即,他把话锋一转,开始对中国军队特别是对一些高级指挥官提出了严厉批评。
    他说:“中国军队的普通士兵和下级军官都是很好的。他们作战勇敢,不怕艰苦,服从命令,遵守纪律。营、团级军官虽然表现各异,但大多数是很不错的。师和军的指挥官是个大问题,他们当中只有很少人是称职的。”在被认为“称职”的高级军官中,他赞扬了第200师师长戴海鸥和新38师师长孙仲伦,接着他便指名道姓地斥责了杜光亭、甘日如、暂编55师陈师长和96师余师长等人,当然,他也不会忘记指责曾经和他当面顶撞,实在不给他面子的刘建业不遵从他和英国盟军共同制定的反攻计划,在曼德勒会战计划展开之时,拖延后续部队的前进,致使曼德勒方向兵力不足,无力在受到威胁的时候向日军发动反击。
    最高统帅虽然对史迪威把“缅战失败之原因……完全归罪于我方高级将领”心存不悦,但仍然强作笑颜,热情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