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抗战悍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向对面喷射出一道道火流。
    首当其冲的日军士兵面对密集的弹雨,完全失去了应付的能力,反应快的就迅速扑倒在地,开枪还击,反应慢的马上被打成了血糊糊的漏斗,短短十几秒钟的时间,守军阵地的前沿已经没有一个站立的身影。山田军曹把脸死死埋在泥土中大口的喘着气,心知今天啃上硬骨头了,也不再催促身边的手下继续去冲锋。
    后面的日军把步枪架在倒毙士兵的尸体上面,瞄准开枪射击。由于日本陆军的主要步兵武器是三八式步枪,火力的持续性差,所以格外强调射击的精准,几乎超过半数的士兵的射击技术都能够达到优良的程度,245团阻击阵地中不时有射击的士兵牺牲。
    这时候,日军的几辆坦克也全部逼近了壕沟,一边扫射一边加速前进,准备一举突破防线。
    245团特务连五排排长韦安全匍匐在一个沙袋之后,双眼死死地盯着越爬越近的坦克,两手娴熟地把四颗手榴弹紧紧绑在一起,等到坦克距离沙袋只有十几米左右之时,他敏捷地一跃而起,迎着坦克箭步冲了上去。坦克上的机枪手发现了他,在他的身边撒下密集的弹雨,由于韦安全移动的速度过快,没有一颗子弹击中他。坦克驾驶员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大马力向向汉松冲过来,希望把他撞死。韦安全一个漂亮的前滚翻,从坦克的正面移动的侧面,把拉绳之后的集束手榴弹塞进坦克的履带中间,接着又是一个鱼跃滚翻,然后再沿着地面连续翻滚十几下,远远逃离坦克。
    集束手榴弹将履带炸成两截,坦克冲出七八米后停了下来,四个中国士兵冲了上去,先后把手中的集束手榴弹扔到坦克的顶部,把上盖炸飞上天。老兵们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极大的鼓舞了一些首次面对日军的新兵,他们有样学样,也用集束手榴弹和燃烧瓶对付坦克。等到日军步兵冲到战壕前面的时候,又有两辆坦克被摧毁。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剩下的三辆坦克聚集在一起,相互之间用机枪进行掩护,对任何企图靠近的中国士兵疯狂扫射,这样一来,虽然暂时可以自保,可是对步兵的支援力度就小得多了。
    龟缩在阵地前沿的日军多数失去坦克的掩护,无法之下开始了冲锋,端着刺刀从地上一跃而起,哇哇怪叫着冲了上去,但是人数已经从开始时候的3千余人锐减到2千多人,密集的队形开始变得疏散,虽然降低了中弹的机率,但是也无法形成火力网,更不用说压制住守军的火力了。俗语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日军已经是硬着头皮冲锋,尸山血海的向前堆。
    245团的战士们沉着冷静地用手中的武器阻击敌人,各种武器喷射的火焰再次划破阵地的上空,随着双方距离的不断接近,不断有人中弹倒地,其他人继续把致命的子弹射向对方。短短的几十米距离,日军又倒下了大半,只有几百余名士兵冲到了战壕的边缘,可是却迎来了狂风骤雨一样密集的手榴弹,而且都是拉弦停留在手中三秒之后再扔出去的,几乎颗颗凌空爆炸,在阵地五十米的前沿处处爆出血红的花,大面积的杀伤力非同凡响,日军立刻被炸得鬼哭狼嚎、人仰马翻。手榴弹雨下了足足的十多分钟,大多数日军士兵都爬在地上,发出歇斯底里的吼叫,不敢轻易爬起来了。
    这个时候,245团团长钟玉松猛的从战壕中站起来,用手一指对面的日军阵地,怒吼道:“弟兄们,跟我上!”说罢从身边抄起一支斯登冲锋枪,朝着山脚冲杀下去,在他的身后,嘹亮的冲锋号吹响,将近两千名弟兄呐喊着跟了上去,在他们的头顶上,日军密集的子弹呼啸而过。245团的战士们果断地发动了逆袭战。
    爬在地上的日军发现中国军队已经冲了过来,带队的大队长抽出战刀命令迎击,两支队伍如同两股激流猛烈地撞击在一起,飞溅出朵朵猩红的浪花。
    钟玉松冲在队伍的最前面,斯登冲锋枪不是地横着扫射,所向无不披靡,王团副和几十个手持冲锋枪和驳壳枪的警卫士兵紧紧跟随在他的身边,犹如一把利刃把深深地插入日军的阵形当中,后面的官兵源源不断地向这里涌来,整支队伍形成一个尖锐的三角形,向汉松和十几个士兵构成了最锋利刀尖。
    首当其冲的几十个日军被打得密集的冲锋枪子弹扫得浑身是血倒地毙命,剩下的战斗意志终于崩溃,终于开始向后跑去。官兵们把冲锋枪向腰间一横,握着驳壳枪的腕子一翻,不论青红皂白,就是一阵扇面扫射。在击溃了这股敌人以后,这只小突击队冲到了日军一个大队的队伍前面。
    日军的这个大队,仍然死板地按照步兵操典的规定退出子弹,准备用刺刀进行肉搏。冲锋枪和驳壳枪的连续射击声中,最前面的日军倒下一大片,敌人这才反应过来,有部分急忙大踏步地后退,有部分日军不要命地冲过来,怪叫着挺枪突刺,用凶猛的拼刺把突击队逼得连连后退,转瞬之间就有十几名战士倒在血泊之中。
    一个军曹带着三名士兵朝钟玉松冲过来,钟玉松抬手一枪,把正面的士兵击倒,军曹和另外两名士兵迅速把身体一侧,从左右两面逼了过来。钟玉松一咬牙,对着左边猛扣扳机,一梭子横扫,把另外两名士兵击倒。军曹一个箭步冲了出来,锋利的刺刀对着钟玉松的背部狠狠扎了过去。这时候,钟玉松已经来不及转身,只能尽力把身体往侧面一闪,冰冷的刀锋紧贴着他的左肋穿了过去,殷红的鲜血顺着刀尖滴落下来,身边的战士不等那军曹抽出刀,一梭子就将他打成马蜂窝。
    迎面十几个日军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嚎叫着冲了上来,钟玉松和身边的十几个战士三下两下就把子弹打光,来不及更换弹夹,统统抄起背后精刚打造的大刀就冲了上去。钟玉松一个箭步冲到一名日军身前,顺势高高跃起一个力劈华山,那士兵举枪格挡,但锋利的大刀把他的右手连同三八式步枪的木质枪托齐崭崭砍断,鲜血溅了钟玉松一身,日军士兵疼得抱着断臂嚎叫起来,钟玉松又是一刀横着削出,刀尖轻飘飘地从日军士兵的脖子上划过,头颅与鲜血飞上半空,其余日军被眼前的血腥场面激发了凶性,不顾一切的冲上来,钟玉松周围的士兵连忙架住招呼。每一个挎着冲锋枪的士兵都背着兵工厂精钢打造的锋利大刀,并且在几个习练过武术的士兵的指导下苦练过白刃刀法,几乎个个都是拼刺能手。
    日军士兵的身高虽然普遍矮小,但几乎每个士兵都长得粗壮结实,肌肉发达,无论是突刺还是格挡,手臂上都带着一种训练有素的爆发力。但是,245团的贵州汉子不同于别的部队,他们不少人都是出身于明朝洪武时候从江南派到西南戍边的屯堡人的后代,常年联系祖先流传下来的武术,同时还要和恶劣的生存环境搏斗,身上有一种共同的气质,就是出手凶狠果断,有种敢和敌人拼命的劲头,就算是端着步枪拼刺的士兵一出刺刀就痛下杀手,很少使用格挡等以求自保的方式,招招都是要和对手同归于尽的意思。刘建业通过望远镜看见搏斗中不断地有将士被敌人的刺刀刺中,有的士兵腹部已被刺刀豁开,青紫色的肠子已挂在体外,但仍然发着狠地将刺刀向敌人捅去。
    这是场硬碰硬的肉搏战,双方杀红了眼,刺刀相交的铿锵声,枪托击中肉体发出的闷响声,濒死者的惨叫声,杀得性起的吼声响成一片,密密麻麻的人群绞在一起,黄褐色和黄色相杂其间。
    钟玉松急忙环顾战场,发现手中有刀的官兵已经和敌人绞杀在一起,钟玉松大声命令后续跟上的官兵向自己靠拢,百余名官兵迅速聚拢过来,然后排成密集的战斗队形,在他的指挥下对着正面冲来增援的敌人猛烈开火,用驳壳枪、冲锋枪对付所有试图接近的日军。
    连续几轮枪击之后,周围二十米的距离内已经没有一个站着的日军,远处的官兵乘机靠拢过来,使火力越来越猛烈。钟玉松立即指挥战士们列队向前,一边行进一边射击,充分发挥自动武器的威力,由于无需瞄准具体的目标,战士们就用最快的速度扣动扳机,连续不断地把子弹射向敌人。
    在密集的弹雨覆盖下,日军纷纷倒地,中间出现了缺口,官兵们在钟玉松的指挥下立即加快速度渗透进去,左右一分,要把敌人分割包围。个别日军看到形势不妙开始向后退却,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去,最后从退却变成了逃跑,飞奔着向后仓皇逃跑,突击队在后面穷追不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