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送走了张显威以后,沈玮开始策划下一步的行动:“侦察组和攻击组现在对飞机场的外围进行清扫,一定要保证悄无声息的清理出一条安全的通道,火力组负责压制可能出现的日军火力,两只火箭筒还有迫击炮排,负责到时候打响了之后,给我照着鬼子的停机坪那里砸,一定要将鬼子的飞机破坏掉,哪怕打光所有的弹药都无所谓。至于突击组那个时候就要发挥突击作用,马上集中火力攻击日军的守卫特别是飞行员,这飞机炸了鬼子还能再造,要是干掉了飞行员,他要培养一个就得一两年甚至两三年,而且培训飞行员的成本,比起造一架飞机来就大得多了。”
这一次的作战,实际上是沈玮被选进野狼部队以后的第一次实际指挥执行任务。所以,难免有一些交待事情的时候,说话不是很利索。但是,大体上的意思,还是比较清楚的。况且,野狼部队的成员都是百战余生的,有些事情其实不需要多说什么。
战斗就在悄无声息之中开始,一切都像教科书一般的顺利,每个小组的配合都是十分的到位,鬼子的防御措施只是针对着外围,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的屁股后面还会被人捅上一刀,再加上整个驻军中的大约百分之五十都在军营之中被沈玮的毒气弹给一锅端了,剩下的不过是一百多鬼子,就这些鬼子,还没有多少军官,因为军官大多在军人俱乐部“潇洒”去了,也成了毒气弹下的枉死鬼。说实在的沈玮没有把一百多个普通的守军看在眼睛里,因为沈玮始终认为,只要在黑暗之中,没有被敌人发现,自己手下的野狼小队就能够以一当百!
就在野狼部队按部就班的顺利进行着自己破坏机场的行动的时候,事情又出现了变化。
当大家正在依照计划进行的时候,侦察组的组长,那个原先的光头下士,现在的中士兰士章突然低声叫唤了起来:“大家快看,地上这是什么痕迹?”
兰士章的惊呼引起了众人的注意,沈玮这个时候也凑过来查看,发现这是一条履带痕迹,低声地骂道:“狗日的,看来有麻烦了,这是鬼子的坦克履带的痕迹。不行,现在要马上去看看,这地上的坦克的履带印迹可不止一辆啊!要是一旦打起来,在我们的背后来上两辆这个玩意,那就不好了!”
看见沈玮这么一说,兰士章当下就马上表态:“我们侦察组,一定将鬼子的坦克干掉。”
“这里也不能放下,这样吧,你留下五个人,在这里继续侦查,其他人就沿着坦克履带印迹去看看情况!”沈玮立即做出了安排。
第一部 第一百七十五章 局部的反攻(三)
更新时间:2009…3…16 20:08:59 本章字数:5118
在机场出现这些坦克,正是第四师团下属的搜索联队的坦克中队。在接到北野宪造师团长阁下的加强搜索侦查的命令的时候,这支坦克中队刚刚结束了例行训练,回到了在机场里的驻地。在北野师团长的眼里,第四师团对面的中国军队第六战区部队对他们的威胁,还不如那些在日军控制区里四处活动,到处破坏日军通讯运输设施的敌后武装的威胁来的大。尤其是在宜昌城外的这个机场,因为是航空兵对重庆施行轰炸时候所用的重要的中转机场,所以,地位尤其重要。为了加强机场的防守,同时,也便于坦克中队的训练,师团长阁下就把师团的搜索联队里的坦克中队派到了机场驻守。
此时的坦克中队官兵们正在呼呼的大睡。第四师团这支著名的商贩师团的官兵,在去年刚接到阿南司令官调防宜昌的命令的时候,曾经一度非常的不满。从宜昌城出去向西,仅仅数十公里,就是中国军队重兵防守的石牌等江防要塞区。况且,第六战区的部队当时也是集中了大量的中国军队的中央军精锐部队。把第四师团派到哪里,不就等于是把他们放到中国军队的刺刀下面吗?万一什么时候来一个擦枪走火的事情,双方要是打了起来,第四师团的这些官兵们可不像第二师团和第六师团那样,什么都不稳的傻乎乎的就冲上去了。第二师团在诺门坎表现的是很积极,强行军4天从海拉尔赶到诺门坎,抵达战场当天就投入战斗,但很快就被俄国人打了个落花流水,丢盔卸甲、伤兵满营。第四师团的士兵们则是先泡病号,再磨洋工,同样的路程,第四师团整整走了8天,而且大量人员掉队。结果,等第四师团刚刚抵达战场,俄国人就和日本人签订了停战协定。于是,返程的时候,齐装满员、精神饱满的第四师团,成了日本关东军中最威武的部队。至于那个动不动就自己吹嘘说是天下第一强兵的第六师团,先是在田家镇丢掉了整整一个支队,后来又在南昌和长沙连吃败仗,损兵折将,丢尽了脸面。现在,他们也不好意思再继续吹嘘了。所以,“无益的牺牲不要付出”、“不合理的战斗不要参加”、“穷途的敌军不要追”的“三不要”原则是一定要遵守的。因此,在部队开拔到宜昌的时候,第四师团的官兵又故伎重演,从军官、士官到老兵纷纷入院,消极但合理地拒绝出行。北野宪造师团长对此也是毫无办法。要知道连前任师团长,赫赫有名的山下奉文将军也拿自由散漫的第四师团没办法,何况不论是才具还是能力,魄力都要略逊一筹的北野呢。
但是,当第四师团来到了宜昌担负驻守任务以后没有多久,师团长阁下就不再为此犯愁了。那些留在医院里泡病号的老兵们都纷纷积极主动的归队了,根本都不用催促。这绝对不是因为第四师团的这些来自大阪的官兵们突然人品爆发,认为自己以前效忠天皇的信仰不够坚定,要痛改前非了,而是他们发现了宜昌这个地方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前面,我们曾经说过,宜昌地处长江三峡西陵峡口,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川鄂咽喉”之称。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中国民族实业也西迁入川,致使宜昌成为西迁人员和物质的转运基地。从1937年11月到1940年6月,由宜昌转运东下军队110万人,西上入川的机关、学校、工厂内迁人员及难民达150万人,中转旅客29万人,上驶转入川江的轮船105艘,抢运至重庆的各类物资125万吨。此外,宜昌港在这一时期还完成军运物资31。98万吨。进而,宜昌成为中国军队的后勤交通枢纽和陪都重庆乃至西南大后方的门户。也正是由于宜昌的战略地位的凸现,日军才经过枣宜会战,趁着中国方面的统帅机构判断失误,一举占领了宜昌。
宜昌虽然陷落了,可是它的水上运输枢纽的地位并没有因此而丧失。它仍然是由国民政府控制的西南大后方与日军控制的敌占区进行民间商贸的中转站和物资集散地。就连刘建业和杜老板合作经营的生意里,也有不少的物资必须经过宜昌进行中转。在刚刚陷落的那段混乱过后,宜昌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恢复了大半的元气。大量的商铺重新开张,甚至还有一些新的商铺也在这里开业。宜昌出现了一片商业繁荣景象。
这样的繁荣景象是最合乎第四师团官兵的口味的。谁叫这支部队的官兵大多都是来自日本关西最大的商业城市大阪的商贩走卒呢。于是,这个有着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的部队,就在这里大肆做起了倒买倒卖物资的生意,很是发了不少财。前方的官兵们畅快的做起了生意,赚了大把的钞票的消息传到了后方,那些原先泡病号的老兵们自然就不愿意在医院里面继续呆着了。在医院里住上一天,那可就是少了一天时间去做生意赚钱。这对于一个商人来说,简直就是犯罪。所以,不用北野师团长发火,老兵们纷纷自觉主动的归队了。
实话说,这些来自大阪的商贩们做起生意来,还真是胆子大。不管什么买主,只要掏得出真金白银,或者美元英镑等硬通货,只要是他们能够搞得到的,不论是武器弹药,还是药品,电台,应有尽有,一应俱全,而且服务态度周到。如果买主害怕所购买的物资无法通过前方的检查,第四师团可以为货主开出军用通行证,必要时候甚至可以派出武装押运人员,以解除货主的后顾之忧。当然,这些服务也不是白干的,服务费自然是少不了的。
今天,正是这个月,第四师团内部分派上一个月的生意红利的时候。在拿到了或多或少的钞票以后,第四师团的官兵们自然又发扬起了日本男人的光荣传统,在营区里喝起了清酒,开起了宴席,一时间杯幌交错,又唱又跳,十分的混乱。不论城里城外,第四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