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各师长为了保存实力只派了一个团的兵力参战,团长依样画葫芦,只派出一个营,营长心领神会,只派出一个连。在所谓的冬季攻势中,顾长官部名义上十三个半师的部队参战,但是这十三个半师的兵力只当十三个连使用。但是不管怎么说,即使如此布兵也该取得一些战果了吧,可怪就怪在在整个冬季攻势当中,顾长官的部队竟没能攻下任何一个据点,第三战区毫无战果。
而北方的第二战区部队则在阎长官的授意下,和日本人勾勾搭搭,根本就没有打起来。
整个声势浩大的冬季攻势,除了在第五战区还取得一些比较好看的战果以外,大多数地方几乎变成了一场滑稽的闹剧。通过整训刚刚恢复了一些元气的国军,在这场损失惨重的进攻行动里,不但把刚恢复了一些的元气又打没了,还因此彻底丧失了主动向日军发动大规模反攻作战的信心和勇气,一直到抗战的最后胜利,国军都没有再次向日军发起战略性的进攻。这对于后来的国际形势发展进程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而且,不论怎么样,刘建业总对那个庞大的北方邻国,抱着一种不信任的态度,每次一想到他们的那些所作所为,就心里恨得牙痒痒的。加上刘建业很清楚以国军的现有能力,即使是经过了整训,也是只能维持现有的战线,自保罢了,主动发起大规模进攻,纯粹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痴人梦想。不过就是半年时间以来刚打了两场算是说得过去的仗,就认为日本人已经不堪一击,抗战可以取得速胜,这些人的脑袋肯定是烧坏了。尤其是向来有好大喜功的毛病的最高统帅,在这些人的鼓动下,肯定也会跃跃欲试的。
刘建业的内心里肯定是反对这场冬季攻势的,不过,他现在着急的是不知道怎么才能组织这次冬季攻势。那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感觉,真是让人内心焦急。
第一部 第一百三十七章 南岳军事会议(二)
更新时间:2009…3…16 20:08:36 本章字数:5226
其实,随着武汉会战结束,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事进入了一种僵持对峙的局面,虽然日本军队看上去还保持着优势,但是已经不能够像战争的初期那样,连续不断的发起大规模的战略进攻作战,甚至在发起象随枣,长沙会战的时候,都不得不先放弃一些外围阵地的时候,重庆军委会里的一些高级将领们就在不断的提出要发动大规模的战略反攻。而南昌保卫战和长沙会战的胜利结束,也让这些人的论调在军政两界里,获得了相当的支持者。苏联派驻中国的军事顾问们,为了苏联自身的利益,试图利用中国的力量更好的拖住和消耗日本的军事力量,也对这种论调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加上那位最高统帅想来有着好大喜功,刚愎自用的性格,一心想着给自己的那位姓汪的政治对手一点颜色看看,打击一下他的气焰,所以,对于发动大反攻的想法,也是积极支持。
“辞公,我有一些话不知道当不当讲?”思来想去,刘建业还是决定,无论如何,哪怕明知道是螳臂当车,自己也要为阻止这场显然必败无疑的败仗做出努力。作为一个军人,一个正在抗战的军人,一个一直以来都主张持久抗战的军人,是绝对不能对速胜论无动于衷的。这种极其错误的思想,对于我国的伤害显然是很巨大的。
“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吧,今天叫你来,就是要让你谈谈对于今年秋末冬初在抗战前线发动全面反击的作战,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陈部长的语气依然是很平和的,脸上依旧带着和蔼的笑容,但是,他的话却让刘建业不得不把本来下面接着要说的那些话活生生的咽了下去。要说话,可以,但是,记住反攻作战势在必行,你只需要提出有价值的作战方案和构想,别的那些扫兴的话,趁早别说,免得惹得大家不高兴。
“卑职想说的是,自卢沟桥事变以来,我国军队在战场上总体上都是不断的后撤,以空间换取时间,持久消耗敌人的力量。眼下,日军的兵锋已经不如以往,基本上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略级别的攻势作战。而我军自武汉会战结束以后,经过几次会战,士气有所恢复,加上部队经过整训,战斗力也有所提高,面对日军,在总体上已经不像以往劣势明显。为了振奋国民的士气,进一步树立抗战的胜利信心,争取国际上的支持,确实有必要在战场上采取一些进攻行动。也正由于这次反攻是自抗战军兴以来,我军在战场上首次大规模的攻势作战,兹事体大,不战则已,战则必须全力求胜。”既然,陈部长的话说得那么明显,那么刘建业也就只能努力顺着陈部长,更准确地说是顺着面前这两位党国要员背后的那位大人物的想法来说了。况且,既然自己已经是根本无力阻止,也就只能竭尽全力,通过自己的形势分析,试图影响一下最高统帅和他的那些高级助手们,使得那场反攻作战的结局,能够和历史上的结局有所不同,至少不至于败得那么惨。如果自己真的能够做到的话,那么不论从什么角度来说,自己也算是为抗战又尽了一份力量。至于自己的建议是不是能够最终被采纳,那就不是自己能够控制得了的了。
刘建业的话一说出来,陈部长和张主任的脸色马上变得更加的阳光灿烂。显然,刘建业的话很合这两位,恐怕也很合他们背后的那位大人物的胃口了。尤其是陈部长,一边听,一边微微的点着头。
“武汉会战会战以后的三次会战,我们都可以明显的感觉出来,日军的整体进攻能力,已经降到了自开战以来的最低点。但是,相对于我军来说,敌人现在无论是在装备,训练还是兵力数量方面,还是不容小视的,其虽然用于进攻力不从心,但是单纯用于防守,还是绰绰有余的。我军历来就有的弊病虽然经过军委会的多次整肃,但是仍然积重难返。如果是展开全面反攻的话,几个战区的上百个师的部队,位置天南海北,指挥层次又多,难免会由于指挥系统不通畅,导致各参战部队不能协调一致,出现前方部队逐次使用兵力,不能集中使用兵力,后方部队跟进不及时,不能迅速打开局面无法形成压倒性的优势等问题。况且,由于我军部队的火力配备不足,攻坚能力有限。如此一来,日军就有可能利用战场上的时间差和空间差,以小部队利用构筑有坚固工事的外围要点坚守以拖住我军部队的主力,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歼击我反攻部队之一路,则全面反攻的前景将很不乐观。再说,敌人在我国的情报网络经营时间很长,情报搜集能力很强,很难免会有情报泄漏的现象。万一,我军的情况被敌人侦知,我军将很难制敌于前。”刘建业这么说话,实际上已经是很给那些军中的高级将领们留面子了。国军内部的那种积习实在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即使在抗战胜利以后的内战里,也是不断的发作,未曾有丝毫的改观,甚至愈演愈烈。
即使刘建业的这一番话是已经大大降低了弹头装药量的,陈部长和张主任的脸上还是浮上了一丝不悦。乌云的影子已经不远了。恐怕如果不是顾及到有张主任在场,陈部长就能当场拂袖而去。
“当然,我军虽然在大兵团作战方面还有所欠缺,但是如果把一次大规模的全面反攻作战,分解为若干个不同作战方向上的相对小规模的反击作战逐次进行,这样,作战区域相对来说也就比较小,我军在作战的指挥协调上的难度也就小得多,只要各战役之间能够相互衔接得当,反击作战的效果也能够得到保证。日军相对于我军来说,抛开武器装备等因素,其最大的优势体现在大兵团作战能力上。和我军作战的话,作战规模越大,其综合作战能力也就越强。我军发动小规模的反击作战,也正可以避开敌人在这方面的优势所在。以我的看法,我军应当以两到三个军的机动兵力为一个作战单位,向日军防御兵力薄弱但是又具有战略价值的目标发动轮番的进攻,以充分的调动敌人,使敌人疲于奔命,同时我军也可以在调动敌人的过程里更好的捕捉到战机。如果,我军能够使各战区的部队接连不断的轮番反击,更可以使国际社会感到我军正在主动求战,压着日本人打。在当前的世界形势下,如果能够达成这样的效果,对于改善我国的国际形象,提高国际地位,显然是相当有利的。”刘建业所说的办法,其实也就是后来在朝鲜战争里,中国志愿军在相持阶段里对美国军队采取的零敲牛皮糖的战法,当然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