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抗战悍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7年2月师团因为整编和兵员调动的原因被调回国内整休。但是时隔不久,卢沟桥事变爆发,不到一个月战火就烧到了上海。第9师团来不及整休又立即投入了战斗,9月末在吴淞登陆,在上海遭到了精锐的中央军的顽强抵抗。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第9师团陷入苦战,和国军打得一进一退、互有攻守,战线呈胶着状态。日军杭州湾登陆以后,守了将近3个月的国军防线开始崩溃,败退往南京。第9师团和其他日军随即尾随展开了南京攻坚战。步兵第36连队于12月9日抵达南京的光华门,但是由于国军的顽强抵抗,到13日为止未能前进一步。南京城破以后,该部也积极参与了城内的屠杀行动,手上也是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
    “我部上下也是对司令官阁下的决定难以理解。”第3师团师团长藤田进中将也站起来发表意见。第3师团是日军第一批的6个常设师团之一,编成地是爱知县的名古屋,其建军历史和资格在第11军里也是头一份的。第3师团最早在上海以援救在上海的日本侨民为借口,和第11师团一起在吴淞登陆。在遭受到驻扎在吴淞的国军的顽强抵抗以后,使得日本不得不增派3个师团。随着第10军(柳川平助中将)在杭州湾的登陆,国军的防线总崩溃了。第3师团紧追不舍,接而围攻南京。南京大屠杀也有第3师团的一份恶迹。1938年5月的徐州会战,8月开始的武汉会战,中国战场上的大仗第3师团都参加了,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但是,在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第3师团的表现都不是很理想。这让东京军部里的一些少壮派军官纷纷嘲笑第3师团是尾张的米酒喝多了,忘记了武士的风范。(注:爱知县属于日本古代的尾张地区,尾张武士向来被认为是不象武士的。)这显然让藤田进中将深受刺激。
    “我第6师团在田家镇虽然遭受重大损失,但是,我部官兵仍然是日本强兵。为了洗刷耻辱,我部官兵无不急切希望司令官能够把主攻南昌的任务交给我部,可是,结果却使我部官兵感到非常失望。司令官阁下何以如此厚此薄彼?”自南京大屠杀以后,就享有着“野兽军团”的第6师团师团长稻叶四郎中将也站起来发言。田家镇一战,第6师团遭受了建军以来最惨重的损失,相当于一个旅团的今村支队被全部歼灭,这样的情况下,稻叶四郎中将当然急于向中国军队报仇雪恨。
    一时之间,会议室里,支持和反对冈村宁次中将的声音反复交锋,气氛逐渐火爆。
    “各位,请不要忘记你们的身份,不要丢掉身为帝国军人的尊严。”看到会场内的局势有失控的危险,一直保持沉默的冈村宁次司令官终于开口了。
    老大一句话出来,下面的人们立刻收敛了许多,开始整理军容,一个个都正襟危坐。
    “各位,此次作战是由我亲自主持策划的,也是经过周密的准备的。现在,各部队都已经基本准备就绪,对作战计划再行更改,时间上已经是不可能了。这种情况下,还请各位能够抛弃分歧,共同努力作战,为天皇陛下的宏图伟业,尽忠竭力。”冈村宁次给所有的争论定了下最后的结果。
    “哈依!为天皇陛下效忠!天皇万岁!大日本帝国万岁!”各位军官一致起立高呼。
    第一部 第九十四章 针锋相对的部署
     更新时间:2009…3…16 20:07:56 本章字数:5471
    日军第11军为了即将发起的南昌会战所进行的部队调动集结和其他的一些准备活动,还是没有能够隐瞒住各方势力的情报人员的眼睛。
    2月下旬,重庆的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1厅通过对收集到的种种情报的分析,判定日军即将发动目的为攻占南昌的行动,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对应意见。这一意见的核心在于第九战区部队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转取攻势,通过主动出击,由湘鄂赣边挺进军指挥第8、第73军由武宁指向德安、瑞昌,攻击正在该地区集结待命的敌人之左侧背,以摧破敌之企图。这一意见出来以后,立刻在军委会里引起了一番争论。这一意见和最高统帅原先所确定的通过后退决战,在南昌城下围歼敌人一部从而挫败敌人之战略企图的计划,各有不同的支持和反对者,这些人各自主要以何部长和陈部长为首,形成了对立的局面。这两个多年以来的冤家对头,几乎是一有机会就要对着干一下,这一次也不例外。更何况,军令部曾经是何部长多年经营的地盘,第8军里面又有何部长的亲侄子做师长,提出后退决战构想的恰恰是陈部长派系里面的年轻骨干,坚守南昌的也是陈部长派系的部队。
    实际上,这两种战法的优缺点同样明显。军令部的一件其优点是可以通过少数部队的主动出击,打乱敌人的战役准备,使敌人不能顺利的完成战役准备工作;其缺点是这种战法战果有限,最多也就是把敌人的进攻迟滞一段时间,并不能给与敌人以有效打击,尤其是不能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军委会已经制定下来的策略,就是通过在南昌城下坚守,死死拖住敌人的主要突击力量,从而为己方的大部队创造出围歼敌人一部甚至几部的有利时机,这一战术的优点是如果打得好的话,可以在国军的能力范围之内最大限度的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从而改善甚至逆转华中地区国军所面临的局面;问题在于自从国军投入全面抗战以来,无论是精锐的中央军还是地方派系的部队,都没有过成功守卫一座大城市的成功战例,淞沪会战打得轰轰烈烈,最后却草草收场;南京保卫战是国军广大将士乃至国府内部的最大伤痛;即使是以擅长守城闻名于北中国的晋绥军系的傅将军亲自守卫的太原坚城,也未能在敌人的猛烈进攻下支持多长时间;以至于一提起守城战,国军将领们均谈虎色变,唯恐避之不及;虽然,这一次由自抗战以来屡建功勋,声名鹊起的刘建业带领的第6军坚守南昌,可是由于他的手下有两个师是刚刚编组不久的手边的土匪部队,所以,对于第6军到底能够在南昌城坚持多长时间,即使是在何部长面前一直是坚持力挺刘建业的陈部长也是心里没有多少实数。要是万一第6军抵挡不住敌人重炮和坦克便组成的机械化部队的疯狂进攻,没有打几天就撤出南昌,那么国军可就又要像兰封战役时候一样丢大脸了。
    两大派系互相之间争执不休,官司终于达到了最高统帅的面前。此时的最高统帅对此也犯了难,两种意见,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各有自己的强力支持者。一种意见虽然保守一些,战果不会很大,但是相对风险也小了许多。另一种意见的风险很大,但是如果打得好,战果也将是很大的。这真是收益与风险成正比的。最高统帅经过反复权衡,还是有一些举棋不定,最后干脆把战术的选择权交给了身处前线的第九战区,由他们来选择。
    接到了最高统帅的电报,第九战区的薛长官也是一阵的好笑,都已经是这个时候了,居然又踌躇不定了,真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可是,对于重庆的军委会里的那番争斗,薛长官也是早就从自己的关系那里知道了。薛长官很清楚,无论自己明确选择哪一种意见,都会得罪到背后的一大势力。相对于何部长和陈部长这两颗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的大树,自己不过是有一些军功罢了,无论得罪了谁,对于自己和第九战区来说,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对于薛长官来说,最关键的问题不是作出什么选择,而是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尽量的要把语言模糊化,既做到让大家都明白意思,又不能让任何一方感到自己失去了面子。经过了与幕僚的反复商议,薛长官终于给最高统帅发出了回电,提出部队整训未毕,补给困难,况且先前的部署已经基本就绪,如果要部队主动出击,作战准备上来不及,如果一定要求部队主动出击的话,要求把出击行动延至3月24日开始实施。
    这样,薛长官实际上拒绝了军令部的意见,但是把所有的原因推到了部队整训和补给上,这两个方面恰恰又是和何部长主管的军政部有着密切的关系,何部长连反驳的理由都找不了。随着薛长官电报的发出,军委会里的这场争执终于落下了帷幕。两大派系谁都没有失去自己的面子。这大概是最理想的结果了。
    “姐夫,这是组织上要我转交给你的关于赣北地区的日本部队的集结行动的情报。我们方面分析认为,敌人这一次将集中大量的炮兵和机械化部队,向秀水防线发起进攻,作战目的是占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