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品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当兵,女的就应该去搞后勤。他说军师——因为诸葛亮现在的职务是军师将军——军师速速发兵,军师发兵何疑?赶快发兵吧,还有什么可犹豫的?这诸葛亮把军队派到了前线。派到前线以后,刘备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这个时候等到曹操再赶来增援的时候局面已经不可收拾。僵持了一段时间以后,在有一天,曹操发出了一道口令,就是这个军队晚上查哨时候的口令,鸡肋,然后就撤军了。从此汉中归刘备,再也没有落到过曹操的手上。
    刘备得了汉中以后他又得到了蜀,就是整个益州他得到了,于是,刘备也不客气,就在这个地方自称汉中王,就称起王来了,而曹操永远地失去了统一中国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就有了一个疑问,那就是破马、韩,征孙权,伐张鲁,这三件事情成败不一,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没有把事情完全做完,那么我们就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法正说“内有忧逼”,一定是他的大后方有更严重的问题,必须他回去解决。那么我们就要问,是这样吗?请看下集——得寸进尺。5
第二十六讲 得寸进尺
4        
    赤壁之战后,曹操又进行了三次战争,即破马超、韩遂,征孙权,伐张鲁。三次战争时间都很短,曹操甚至宁肯半途而废也要返回邺城。那么,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每次都匆匆忙忙赶了回去,究竟是要做什么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得寸进尺。
    在上一集易中天先生讲到,曹操在赤壁之战后进行了三次战争,即破马超、韩遂,征孙权,伐张鲁。三次战争,都是半途而废。刘备的谋士法正认为,这一定是因为曹操的后方有更严重的问题,要等着他回去解决。那么,曹操三次出征,三次都从战场上匆忙地赶回去,是像法正说的那样,曹操的后方出了问题,要等着他回去解决吗?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那是什么问题如此重要,会让曹操宁愿在战场上半途而废,也要匆匆忙忙赶回后方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品三国之“得寸进尺”。
    易中天:
    上一集我们讲到,曹操得陇不望蜀,半途而废,其原因呢?刘备的二号谋士法正认为是他“内有忧逼”。那么是这样的吗?是这样的。曹操他不是自立门户,他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是利用大汉王朝的现成的政权来做他自己的事情。这个东西就搞不太清楚了,那在朝廷里做官的有的是他曹操的人,有的不是他曹操的人,是原来这个大汉王朝的官员。所以曹操这边,大后方即大前方,他是腹背受敌、两面作战,朝廷里面蔑视、嫉妒、反感、仇恨曹操,打他主意,看他笑话的,大有人在。而且这些人情况也很复杂,战前战后不一样,我说的战是指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以前,曹操基本上是一路凯歌;而且曹操这个时候对皇帝、对百官应该说态度也比较好,大家还觉得他是一个要匡复汉室、平定天下、统一国家的这么一个英雄,所以虽然有些人跟他面和心不和,大家也还比较客气,攻击他的人不太多。但是赤壁之战以后,大家发现曹操这个人他也有失败的时候,一些本来就反对他的人就开始做文章了。
    *赤壁之战曹操虽然战败,但他作为汉朝丞相的地位并没有改变,曹操实际上仍然掌握着汉朝的政权。朝廷上那些反对他的人,就开始大做文章,朝廷之外更有敌人骂他是“托名汉相,实为汉贼”。那么这个时候的曹操,是从此收敛野心,态度放谦卑了,还是根本不在乎别人的说法,依然我行我素呢?
    而曹操怎么样呢?赤壁之战以后,他的功劳比以前小,野心倒比以前大;成绩比以前少,态度倒比以前坏。这当然引起大家的不满意了,攻击他的人就多起来了。那么攻击他的人当中也是有两拨人:一拨我们姑且称之为小人,就是本来就是看到谁红了他就对谁不满意的,他就是要整谁、挑谁毛病、找谁茬的,有这么一拨;还有一拨呢,确实是忠于大汉王朝的,就觉得曹操是不是要篡汉啊。那么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曹操的大后方是很不稳定的,所以曹操是腹背受敌、两面作战。这点曹操心里非常地清楚,所以他在建安十五年,也就是赤壁之战一年多两年以后,发了一条教令,叫做《让县自明本志令》,又叫《述志令》。
    *“令”是中国古代上级告谕下级的一种文书。曹操写《让县自明本志令》的背景,是因为在建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10年,汉献帝又给曹操加封土地和人口,以表彰曹操巩固汉朝政权、统一中国北方的功绩。但同时,朝廷上也有反对曹操的声音,认为曹操是一个要篡汉自立的“汉贼”。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写出《让县自明本志令》以表明心志。
    “让县”就是将汉献帝封给曹操的三县、两万户让出去。在这篇文章中,曹操说自己起初只想做好一个地方郡守,世道混乱,便想隐居乡下,后来兴兵讨伐董卓,也没有多大的志向。然后,曹操历数自己的功绩,表明自己功业虽大,但无代汉自立之心。最后,笔锋转到当前,说封给他的土地可以退,也就是曹操可以“让县”,但兵权不能放弃。文章叙述了曹操在不同形势下,产生的不同愿望,写得十分坦率。
    但是现在看来,这个事情是曹操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作秀的、沽名钓誉的把戏。因为,曹操是不是真要让县呢?是的,他的这个新加封的三县、两万户确实是让出去了,退回去了;但是几天以后,他的三个儿子封侯,曹植封平原侯,曹据封范阳侯,曹豹封饶阳侯。这三个侯,每个食五千户,那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曹操让了三个县,自己没要了,他儿子一人得一个。曹操让出去了两万户,他三个儿子加起来得了一万五千户,只少了五千户,对不对?但是这三个儿子的三个封地是一个州一个,都是战略要地,你说曹操他是赚了还是赔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如果曹操是诚心诚意地要让县,是谦让,他应该给皇帝上一封表章,他应该打报告给皇帝。他没有,他下一道命令给下面。他不是表章,是教令;他不是奏上,是临下。什么意思呢?就是借这个事,说他想说的话。就像现在的公众人物、影视明星,他制造一个事件,然后趁机开一个新闻发布会,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去,一个道理。——所以有些人根据曹操让县是假,推论说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说的也是假话,这是不通的。因为曹操这个借让县来发布《让县自明本志令》,借用现在的话说叫作“借壳上市”,他本来就是借这个事儿来说事儿的。所以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里面说的,基本上是真话,大部分是真话。比方说他明确表示,权力我是不让的,军权我是不交的,我要交出去了以后你们要害我的,我的老婆孩子不得安宁的,这些话都是真话啊,怎么是假话呢?所以让县是假,说话是真。假戏真做,真戏假做,半真半假,半虚半实,这就是曹操的高明的地方。
    而且,曹操的这个《让县自明本志令》他说得很清楚,他说我为什么要发布这样一个教令呢?就是想让天下人都给我把嘴巴闭起来,他的原话叫做“欲人言尽”。我自己把话说完了,我这个小时候是怎么样的,我有没有野心?我也有野心的,我野心是一点一点大的,现在我的野心就是要做齐桓公、晋文公,你们要我退下去那我是不干的。让你没话说。
    *曹操发布《让县自明本志令》,坦率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态,对某些不利于自己的言论进行了反驳。并且还做出了实际行动,把汉献帝封给他的三县、两万户让了出去。曹操这样做,是为了反击政敌的攻击,堵住别人的嘴。那么,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发布后,结果是怎么样的呢?
    结果是大家继续在说,并没有因为他发布了这样一道《让县志明本志令》大家就不说话了。也就是说,曹操的本意是“欲人言尽”,实际上的结果是谤议不止,说的人更多了。所以,曹操他很清楚,他绝不能长时间地离开政治中心。所以他在赤壁之战之后,每次出去打仗时间都不长,他要回来,前两次战争七个月,最后一次一年,他就回到了邺城。
    *曹操知道自己大权独揽,朝廷中有人不服,所以他发布《让县志明本志令》想堵住别人的嘴。而且他每次出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要返回,也是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