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十余战,歼敌1400多人,浙东倭乱遂平。总都胡宗宪以荡平功奏报朝廷给卢镗增加俸禄、赐赍金帛作为奖赏。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胡宗宪被劾逮捕入狱,因卢镗是由胡宗宪擢用并报功请赏的,也被视为胡宗宪的同党。于是给事中丘舜弹劾卢镗抗倭督师不力,作战失利等八大罪奖,逮治下狱,后又罢免罪遣归。万历五年(1577年)在家去世,年73岁。即葬,家计萧然,清贫如贫民,世人叹其清廉。
《明史·;俞大猷传》中称:“(卢)镗有将略。倭难初兴,诸将悉望风溃败,独(卢)镗与汤克宽敢战,名亚俞(大猷)、戚(继光)云”。虽屡遭冤诬贬谪,戴罪军中,但抗倭荡寇志不稍减,备占督军如常,是名垂青史的一代抗倭名将,闽、浙人民一直都在纪念他。
抗倭设定 邓子龙(1531…1598)
更新时间:2009…4…3 14:51:58 本章字数:3433
邓子龙(1531年…1598年),中国明朝名将,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丰城市杜市镇邓家村人。朝鲜因壬辰倭亂向明朝求援,邓子龙奉命援朝,为水师副总兵。万历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九日在鹭梁海战中力战而死,朝鲜水军节度使李舜臣也于此役戰死疆場。邓子龙遗体归葬丰城,朝鲜为他立庙祭祀。著有《横戈集》。
邓子龙 明丰城人。字武桥。骁勇绝伦。嘉靖中应辟平江西贼。万历初从张元勋平巨盗赖元爵,陈金莺、罗绍清等。累迁湖广参将。讨平麻阳静州诸苗。缅甸犯云南。诏移永昌。屡破贼众。进副总兵。倭陷朝鲜。子龙督水军为前锋。力战死。子龙善书。喜吟咏。有横戈集。
邓子龙(1531…1598),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丰城市杜市镇邓家村人。明代抗倭名将。祖父邓元为宋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官授“中宪大夫”。 邓子龙,精通天文地理,善骑射,能诗词,工于书法。26岁那年,他借故乡剑气典故赋《磨剑口古》一首:“磨就霜锋胆气雄,神光长射斗牛中。张华去后无消息,千百年来起卧龙”,以寄托远大的抱负。
万历四年(1576),邓子龙率兵镇压宁州大沩山农民起义,次年于宁州铜鼓石设铜鼓营,任铜鼓营守备。筑垣垒城,是为今铜鼓县城建城之始。万历十一年(1583),缅甸军犯云南,邓子龙率部平定。升副总兵。后戍边云南。万历二十六年(1598),日本大侵朝鲜。邓子龙奉命援朝,倭寇遁逃。在鹭梁海战中,年近古稀的邓子龙奋勇直前,不幸阵亡。朝鲜为之立庙,世代祭祀。邓子龙遗体归葬丰城。然遗体有其身无其首,其首级已被倭寇割去,于是用沉香木雕刻首级合殓。邓子龙遗著有诗集《横戈集》、地理《风水说》、兵法《阵法直指》等。今铜鼓城东的铜鼓石上留有邓子龙题刻。
【邓子龙救过努尔哈赤】
《二十五史》中的《清史稿》,记载着一条令人震惊的史料:丰城籍明代爱国名将民族英雄邓子龙(1531-1598),居然是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的救命恩人,而且成为整个清代皇室顶礼膜拜的秘密祭祀的保护神之一。
邓子龙与努尔哈赤是什么关系?邓子龙是一个汉族将领,为什么成为满族皇室崇敬的对象?剑川翻出史料《啸亭杂录》给记者破解了这个谜。据考证,努尔哈赤欲起兵攻明,经常亲自微服到辽东一带侦察,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努尔哈赤被一支派往朝鲜的过路明军抓获,交给了开赴抗倭前线的副总兵邓子龙。努尔哈赤过人的胆识,深受邓子龙的赞赏。邓子龙便放走了这位后来开创了一个新王朝的开国大帝。
为了报恩,努尔哈赤为在朝鲜阵亡的邓子龙立了庙,并把邓子龙的神位放入了清室最重要的殿“堂子”中祭祀,随着堂子迁往北京,邓子龙的神像一直在尚锡神亭中安放,直到清末,所以堂子又称“邓将军庙”。《清朝野史大观》中有一则《迎祭邓将军》,写的是顺治帝出东直门迎邓将军神位于大内供奉,顺治帝对如此大张旗鼓迎奉一位前朝将领感到大惑不解,便问手下大臣谁知道这个邓将军是何许人也。一位近臣说,这位邓将军,就是万历年间援朝殉难的副将邓子龙。
【中国两个县因邓而诞生】
也许很多人都不会相信,这位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名将,27岁之前还只是一位替人看地的风水先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同在丰城东门白云寺投宿的一位老者发生了冲突,血气方刚的邓子龙败在老者的手下,便恳求拜其为师。老人十分喜爱这位好学的年轻人,收其为徒,这位老人便是嘉靖状元、著名学者罗洪先。在罗的悉心指点下,邓子龙的技艺精进,并成功考取了嘉靖武举,随即投入了轰轰烈烈的沿海抗倭斗争中。他率领江西“客兵”,先后转战福建泉州、厦门、广东海丰、英德、潮阳、东莞、广州等地,在长达15年的抗倭战斗中屡建功勋,由一名“小旗”晋升为一位“千户”。
嘉靖四十三年,江西宁州爆发了以李大鸾为首的农民起义。新任江西巡抚潘季驯派遣已从沿海调回的邓子龙迅速组织兵力,星夜驰赴战场,在奉新、靖安、宜丰、万载一带设立哨卡,孤军深入江西湖广边界,一举荡平李军,并生擒李大鸾等。为了加强对这一带的控制,当局在此设立守备营,邓子龙出任第一任守备。邓在当地买田置地,在一块名为铜鼓石的地方开辟营房,3000余名士兵进驻铜鼓生息,其地人口突破数万,民国初年正式设立了铜鼓县。后来在万历十九年,邓子龙奉命移师云南玉溪,镇压了丁苴、白改二寨起事,创建鸣鼓营,并在此奏请设立一个新县城,取名“新平县”,因此,现在《新平县志》开篇沿革,必先说邓子龙。
【创建早期“刘邓大军”】
在任铜鼓石守备之后,邓子龙先后在浙江、湖南、贵州任职,其军衔已是参将。万历十一年,云南边境爆发了以岳凤勾结缅甸东吁王朝入侵明朝的重大事件,十万缅甸象兵大举入侵。明朝政府调遗邓子龙、刘挺入滇抗缅。邓子龙率领3000名江西籍士兵日夜兼程赶到云南前线,在施甸姚关一带成功组织了3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斗,扼制了缅军的嚣张气焰。为了消灭缅军主力,防止对方再犯,在刘挺入滇后,邓子龙、刘挺创建了“刘邓大军”,发起了对缅自卫反击战,两军锐不可挡,一直打到缅甸副都阿瓦,守将缅甸国主莽应里之叔猛勺献城投降,并擒获罪魁祸首岳凤。
在这场牵动两国的军事对决中,云南前线所有重要角色均由江西人扮演:勾结缅甸的岳凤是抚州人,保荐刘邓入滇的巡按董裕是乐安人,刘挺是南昌人,在前线指挥作战的文官按察使李材是丰城人,兵备副使姜忻是南昌人,永昌同知漆文昌是宜丰人,给事中胡汝宁是南昌人。
【邓子龙在云南建功业】
明嘉靖年间,缅甸东吁王朝统治者觊觎中国边境;而国内耿马罕虔、陇川岳凤等土司头人勾结缅甸统治者,发动分裂祖国的叛乱。万历十年冬,罕虔夺木邦,欲据永昌;岳凤夺陇川,欲占腾冲。明木邦宣慰使罕拔之子罕进忠被迫逃往内地。罕虔及缅王北莽应龙等纠集了10万大军,以追捕罕进忠为名,于万历十一年正月二日‘破姚关,焚施甸,攻顺宁,寇猛淋,杀官军,剽焚为烈,恃象马所向无前‘,并谋‘五路寇全滇‘。滇西危急!
云南巡抚刘世曾一面从滇东往滇西调兵戍险;一面向朝廷告急,请求援兵。因邓子龙与倭寇周旋,功建闽广,有智勇声,朝廷派他率兵从江西驰援云南。邓子龙携兵三千,‘日夜兼程暴暑行‘,于五月十七日到永昌。他纵观形势,认为:陇川岳凤虽剧,僻西隅;耿马罕虔,居腹心,制全滇;得虔则凤为囊中物。遂率兵南指,出关时立誓:‘不复三宣诸郡,不擒罕岳诸夷,不平西南一统,不复入此关!‘兵至姚关,见‘白骨暴于榛莽‘,更加激起对敌仇恨,将士‘皆拔剑扼腕,欲一死战‘。邓子龙巡视阵地,细审要害,筑营垒,列烽堠,建坚营,设奇兵。十一月三日,敌军渡猛波罗,以象阵为前驱,气势汹汹,进逼姚关。邓子龙预先伏军于偃草坡,待敌至,火器齐发,敌军战象被击中,到处乱窜;强弩齐射,两翼伏兵突起,缅军惊溃,杀敌千余,尸横遍山,旗开得胜。次年正月二十日,又于湾甸用计大破缅军。敌退守耿马三尖山,经过周密调查,邓子龙于二月派兵从后山小路进袭,前后夹攻,生擒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