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立志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桂馨回到上海后,重操旧业,改组青、红帮为“中华民国共进会”,自任会长。共进会成立时,虽标榜痛改前非,从兹为善,共守法律,同享自由,但实际上,该会成立后,为非作歹,扰乱社会秩序。浙江都督朱瑞、江苏都督程德全先后通令查禁民国共进会,黎元洪也曾下令通缉应桂馨。袁世凯得知此人历史,以为可以利用,遂派洪述祖到上海,借商谈解散民国共进会为名,秘密加以收买,并由洪述祖引见程德全,委以江苏驻沪巡查长,以掩护他的真实身份。袁随后致电黎元洪取消通缉令,又亲自电召他入京,借解散民国共进会名义,任命他为中央特派驻沪巡查长。
    (洪述祖,字荫之,人称“洪杀胚”,江苏常州人,清附生,1884年至1891年间当过福建兼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幕僚,后来又当过湖南巡抚俞廉三的幕僚。民国后,充当赵秉钧在内务总长任内的内务府秘书,实际上是袁世凯指挥下的侦探头目。)
    曾生需要应桂馨与北洋有直接联系的证据,只有抓了应桂馨才有可能从他家中搜到所需要的证据,只是由他们军情处在租界直接抓人,思虑再三之后,他决定在行动之前,最好先请示一下为妥。
    “老板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派人给我盯着应桂馨,一切听我命令行事。”
    “是,老板。”
    “我们已经向大老板请示了此事,你们都先去做好准备,另外来往应宅的人也都要盯住了。”
    “可是老板,我们只有十几号人不够啊!”
    “人手的事,我来安排。”开什么玩笑,军情处上海站的确只有他们十几个人。可是别忘了社会部直属“斧头帮”那里可是有上千弟兄。
    军情处与社会部,一个隶属于军事委员会,一个隶属于党部。社会部在上海那可是有年头了,社会部潘广林被称为“戴眼镜的蛇”辛亥革命前后他一直担任“斧头帮”帮主,目前担任社会部副部长,公开身份为仁和基金会理事长。
    (仁和基金会是“斧头帮”改组后的对外名称)
    潘广林自然知道曾生找他来目的,“广文兄,请。”
    曾生并不是挺进社老班底出身,其为军情处招募人员,原为是杭州的一名巡长。
    他从杭州调至上海时,就见过潘广林那么一次面,加上这次第二面。曾生把废话全省了,直接将杨洪森的密电交给了潘广林,“潘部长,应该收到委座的电报了吧。”
    “已经收到了,委座让我们社会部全力配合你们。”
    “目前我们已将应桂馨给监控了起来,随时都可以抓他,但是应府那边还请潘部长多多费心。”
    “这个你放心,我们现在就可以把时间定下来,一起行动。”
    按袁大总统电文“重悬赏格,迅缉真凶,彻底根究”的指示,各界纷纷开出赏金,其赏格之高,前所未有。所以整个大上海,一时间沸沸扬扬,兴师动众,撒下了天罗地网。
    可凶手到底是什么人呢?他究竟为什么要杀宋教仁呢?他选在众目睽睽的车站进行刺杀,刺杀后又立即逃匿,显然不是一般的劫持财物,那他又是为的什么呢?
    案后掌握的唯一物证只有一枚从宋教仁身上取下的子弹,弹形尖小,可以认定这是一枚当时极少见到的新式手枪所用子弹。
    道义连同金钱,双管齐下。上海的巡警与中西密探见此赏格均像扎了吗啡一样兴奋起来,他们倾巢出动,不分昼夜地明查暗访。而对案件侦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是英国租界巡捕房。他们在线民的帮助下,很快就查到了应桂馨的头上。
    英国租界总巡捕朴罗丝迫不及待的出动了大批巡警抓捕应桂馨。
    当天晚上,当应桂馨在租界皇冠大酒店寻欢作乐时,被朴罗丝派的巡捕抓个正着。可是就当他们准备将其带至巡捕房时,突然遭到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袭击,十数名巡警被打死,其中还有两名英国人。
    对于这伙人,他们只找到了现场的弹壳,以及失窃的两辆汽车,还有几张面具,其它什么都没有。
    因为有英国巡警被杀,英国领使馆对“宋教仁遇刺案”更加关注,并且同样开出了高额的赏金。而英国租界总巡捕朴罗丝一方面觉得丢了面子,一方面对此局面也大为震惊。抢走应桂馨的人根据他的经验应该是一群军人。
    “事件背后会不会另有背景、另有后台呢?”朴罗丝陷入到沉思之中。
    第五卷 联盟杯 第七章 要文斗不要武斗 
     更新时间:2008…12…25 16:11:32 本章字数:3221
    “宋教仁遇刺案”全国各大报纸都在报道,外国报刊也都在跟进。而就在所有人为上海发生的枪战震惊之时。宋教仁却活生生地出现在了南京。
    活的宋教仁?真是太震惊了。
    宋教仁在黄兴等人的陪同下在南京接见南方革命军的将领们。
    袁世凯有一些坐不住了,很显然刺杀失败了,没有想到革命党人会跟他玩了一招暗渡陈仓。
    宋教仁接见驻宁的军队没有什么深意,但是在袁世凯眼里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袁世凯的御用报刊开始大肆的攻击宋教仁,漫骂国民党人自编自导刺杀案。
    外电收到宋教仁突然出现在南京消息后,还以为愚人节到了。
    国民党党人因为北方政府污蔑及其愤怒,中下层军官主张“革命”把没品的袁世凯拉赶下台,但是上层将领却都在观望。
    第三党派在袁世凯的鼓动下开始抨击国民党为了大选胜利是不择手段,卑鄙无耻之极,竟然使用刺杀这样的苦肉计。
    国民党人在群情激怒之下一时苦说不出。不过,在上海案情又有了很突破。
    英租界租收到线报,在一艘开往香港的货船上抓获了武士英、应桂馨。抓捕过程中英租界甚至出动了军队,为此有六名英勇的安南士兵阵亡。
    总巡捕朴罗丝在货轮中还找到了大量未销毁的证据材料,这让他兴奋异常。
    未销毁的证据材料被英国领使馆拍摄保存了起来,这些未销毁的证据材料让英方震惊的之余,也倍感愤怒。
    按照租界与袁世凯私下达成的秘密协议,袁世凯可以派人进入租界抓捕革命党,袁世凯默认租界的扩界行为。可是这次他闹的也太大了,已经触到了他们英国人的底线了。
    租界的外国报纸最先将证据中的来往函电公诸于世。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各件:
    1月14日,赵秉钧致应桂馨函中有:“密码送请验收,以后有电直寄国务院可也”等语,外附密码1本,上注“国务院‘应’密”。
    1月25日应致赵秉钧电:“国会盲争,真相已得,洪(指洪述祖)回面详。”
    2月1日,洪述祖致应桂馨函:“大题目总以做一篇激烈文章,方有价值也。”
    2月2日,应致赵秉钧电:“孙、黄、黎、宋运动激烈,民党忽主宋任总理。已由日本购孙、黄、宋劣史,……用照辑印10万册,拟从横滨发行。”
    同日,洪致应桂馨函:“紧要文章已略露一句,说必有激烈举动。弟(指应)须于题前经电老赵,索一数目。”
    2月4日,洪致应函:“冬电到赵处,即交兄手面呈,总统阅后颇色喜,说弟颇有本事,既有把握,即望进行。”
    2月8日,洪致应函:“宋辈有无觅处,中央对此似颇注意。”
    2月12日,洪致应电:“来函已面呈总统、总理阅过,以后勿通电国务院,因智(赵秉钧字智庵)已将应密本交来,恐程君不机密,纯令兄(洪自称)一手经理。”
    3月10日,应桂馨致洪述祖电:“八厘公债,在上海指定银行,交足六六二折,买350万,请转呈,当日复。”
    3月13日,应桂馨致洪述祖函:“《民立》记遁初在宁之演说词,读之即知近来势力及趋向所在矣。事关大局,欲为釜底抽薪法,若不去宋,非特生出无穷是非,恐大局必为扰乱。”
    同日,洪述祖致应桂馨电:“‘川’密‘蒸’电已交财政总长核办,债止六厘,恐折扣大,通不过。毁宋酬勋,相度机宜,妥筹办理。”
    3月14日,应桂馨致洪述祖电:“梁山匪魁(指宋教仁),四出扰乱,危险实甚,已发紧急命令,设法剿捕之,转呈候示。”
    3月18日,洪复应电:“寒电立即照办。”次日又电:“事速照行。”
    3月21日凌晨2时,武士英刺杀宋教仁后不到4小时,应致洪述祖电:“24分钟所发急令已达,请先呈报。”同日又电:“号电谅急,匪魁已灭,我军无一伤亡堪慰,望转呈。”
    3月23日,洪述祖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