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正呈上书信,刘备急拆封,仔细视之,信中如此言道:“族弟刘璋,久闻族兄仁义无双,深得民望,但怨蜀道崎岖,未及赍贡,弟虽有与兄相见之心,却难行之,甚感惶愧!”
    “弟常闻族兄,凡事以义为先,昔年多救于外族之人,况宗族乎?今吕布在侧,旦夕兴兵,欲要侵犯西川境界,弟甚感不安!”
    “今特遣人拜见,上乞君听,倘兄念同宗之情,顾手足之义,即日当兴师举兵,援我西川,剿灭狂寇,望你我兄弟,永为唇齿,自有重酬!”
    刘备虽早知信中大概内容,不过还是故装大惊,失声大呼道:“吕布竟欲图谋西川?他据有五州之地,富贵已极,尚要贪图他人领土,实在无耻!”
    张飞闻言,即出席喝道:“哼,昔日在徐州未能杀得那吕布,后悔莫及,时下正是大好良机,俺只需数千铁骑便可打破其军,擒住那吕布,交予兄长处置!”
    “三弟,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吕布落魄而至徐州,我等故而有机可乘,时下吕布有雄兵数十万,且麾下悍将多若繁星,岂是这般容易杀得,兹事体大,当应从长计议!”
    关羽见张飞不顾大局,只知逞匹夫之勇,当即厉声喝斥道,张飞环眼一瞪,甚是不服气。
    这时诸葛亮亦出席而谏道:“二将军所言是理,何况时下荆州未稳,曹操、孙权皆对荆州虎视眈眈,只怕主公这边刚调拨兵马援救西川,那边曹操、孙权便是起兵杀来,若无万全之策,主公切莫轻举妄动,否则必遭灭顶大祸!”
    刘备听言,脸色连变,法正于一旁细细听着,亦不发言,少顷,刘备神色一凝,向法正柔声说道:“还请法祭酒屈身在我府中歇息数日,容我与众臣谨慎商议,再与你答复,不过备向你保证,备绝不是那见死不救的无义之辈,但凡计议定落,必起兵救援西川!”
    “皇叔大义,如此正便静心等候佳音!“
    法正谦卑施落一礼,便告辞而去,刘备继续与众臣商议,直到黑夜,议席方才结束。
    夜里,法正用膳毕,因心中有事,寝不成寐,法正离开房舍,迈步散心,忽然法正听得一阵争论之声,隐隐好似听到刘备不知与谁在议论有关出兵西川之事,法正心里好奇,隐蔽一处细细听之。
    “兄长,益州险塞,沃野千里,民殷国富,昔年高祖正于蜀地起势,而后得之天下,今那刘璋竟然发信求援,不正是趁机夺之的大好时机?兄长若起荆襄之众,长驱西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二弟此言差矣,备安敢当此?刘益州亦帝室宗亲,恩泽布蜀中久矣,他人岂可得而动摇乎?”
    “哼,兄长仁义布于四海,不畏强权,敢于向那曹操、孙权叫板,天下谁人不倾服兄长?兄长若去蜀中,必得蜀中贤士相辅!”
    法正脸色连连变化,原来是刘关张兄弟三人正在商议。(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八章 刘备的心术(二)
    房间内停顿一会,又听有人说道:“三弟所言甚是,刘璋虽有益州之地,但其禀性暗弱,不能任贤用能,加之吕布大军压境,蜀中人心离散,皆欲有大能耐之人统领西川,力挽狂澜!”
    “兄长若能取得西川为基,然后北图汉中、雍凉,则大势成矣,日后收取中原,匡正天朝,名垂青史,功莫大焉!”
    “我岂不知这般道理,奈何刘益州与备同宗,若趁乱取之,恐天下人唾骂,说我刘玄德无情无义,恶毒如蛇!”
    “兄长,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成就不世功业,今若不取,以吕布大军之精锐,不出两年,益州将尽落其手,即时兄长悔之晚矣!”
    “放肆!你欲陷我于不仁不义乎?我刘玄德宁死亦不做此无义之举!”
    “兄长!!!”
    房间内,一阵吵闹后,遂安静下来,然后又起一阵长叹之声,接着,渐渐传来一阵阵的痛哭之声。
    法正脸色一变,这哭声他认得乃是刘备之声,后来又听关羽、张飞连劝不止。
    刘备哭声不绝,哭得煞是悲痛,法正此时思绪万分,忽然背后传来一人声音。
    “孝直可知我家主公为何而哭?”
    法正吓了一惊,转身望去,正是诸葛亮,法正神色一凝,连忙作礼应道:“某实不知,若先生方便,还望先生道与我知!”
    诸葛亮脸上亦露出几分悲痛之色,仰头长叹一声而道:“有何难见?我主刘玄德一生为国,奈何时运不济。大半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如今汉室皇威尽失,国不将国!”
    “曹贼势鼎天下,操控社稷,当今圣上如同傀儡,苟且偷生,而以吕布、孙权为首的各地诸侯,只顾其辖地,不理朝廷。试问天下除了我家主公外,还有何方忠杰义士敢为汉室喊一声不平?!”
    “今我家主公虽得荆州,但荆州四面皆敌,非是安身之所,若我家主公能得之益州,建立根基,大事济也,收取中原,匡扶汉室,平定乱贼。指日可待!”
    “但仔细想来,益州刘璋是我家主公之弟。皆是汉室骨肉,若要兴兵去取刘益州城池,恐被世人唾骂其恶毒不仁,若要不取,益州落于他人之手,即时天下再无忠国义士,眼见刘氏天下将被外人分割,因此泪出痛肠!”
    诸葛亮说罢,触动衷肠,捶胸顿足,竟亦放声大哭,法正听得口齿打颤,直道自己不识明主,当即跪下。
    “先生且休烦恼,今日正非卖主求荣,乃因识得皇叔大仁大义,不敢不披肝沥胆,竭力效忠!”
    诸葛亮听言大喜,遂引法正来见刘备,刘备俱听前事,急执起法正之手说道:“久仰孝直英名,今若得孝直相辅,实若高祖得萧何也!”
    法正顿首谢礼,凝声而道:“蜀中小吏,何足道哉,所谓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今正能投于皇叔麾下,实乃三生有幸也!”
    法正说毕,当即将他与孟达私下暗许益州之事告之刘备,刘备听言,脸色一连变化,叹声而道。
    “备一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每每想起未尝不伤感而叹息,所谓狡兔犹藏三窟,何况人乎?若能得之蜀中,我便可成夺天下之根基,时下非不欲取,奈何刘益州与备乃同宗,实不忍相图!”
    法正双目迸发晶亮光华,肃然而道:“正观荆州,东有孙权,常怀虎踞之心,北有曹操,时有鲸吞之意,绝非可久恋之地也!”
    “益州乃天府之国,帝王之地,非治乱之主,不可居也,今刘季玉不能用贤,且脾性懦弱胆小,受人窥视,此业不久必属他人,眼下大好良机,实为天意也,万不可错失!”
    刘备表面犹豫不定,但心里却是听得心花怒放,佯装为难而道:“话虽如此,但备闻蜀道崎岖,千山万水,车不能方轨,马不能联辔,纵使百万大军,亦难破之,固备欲取之,又有何良策?”
    “皇叔不必多虑,正与孟达愿为内应,即时有我两人暗中相助,皇叔何惧蜀中崎岖?”
    事已至此,但刘备却心中自有一番思量,拱手谢道:“孝直之心,我已知也,尚容商议!”
    刘备此言一出,就连诸葛亮、关羽、张飞亦是脸色剧变,一脸不明所以,而法正却以为刘备是因其仁义而犹豫不决,故不相逼,作揖告退。
    刘备命诸葛亮亲送法正回去,两人离开后,刘备独坐沉思,少顷,关羽终于按耐不住,出声而道:“事当决而不决者,愚人也,兄长高明,为何却如此多疑耶?”
    刘备脸色淡然,目光徐徐转向关羽而道:“以二弟之意,又当何如?”
    “就如那法孝直之言,荆州东有孙权,北有曹操,难以得志,益州户口百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今幸法正、孟达愿为内助,此乃天赐良机也,何必疑哉?”
    刘备暂不作答,一双大耳静听着门外动静,当他听得一阵脚步缓缓传来,心里一喜,这才说道。
    “无论若何,刘益州乃我同宗之弟,此乃不可变之事实,我虽望能成以根基,匡扶汉室,以救天下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但这却不是我可侵人领地之理,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我实不忍也!”
    关羽听言大惊,心里泛起道道涟漪,沉寂一会,叹气而道:“兄长大义如此,弟实在惶恐,羞愧难当!”
    关羽话音刚落,张飞却忍耐不住,瓮声瓮气喝道:“兄长何必如此瞻前顾后,若西川被那吕布所夺,到时荆州必被曹操、孙权出兵侵犯,若荆州不保,我等又该如何是好?”
    “若真如此,亦是天意也,我一生只知仁义,但凡有缺,宁死不行!”
    刘备义正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