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日后,伊籍又来江东寨中求见,周瑜亲自迎接,两人叙礼毕,周瑜引伊籍走入寨中,伊籍见寨内旌旗整列,时值江东兵马正在操练,伊籍见江东各部兵马军容极盛,心中暗羡道:“周公瑾真非常人也!”
两人入得帐内,叙礼毕,分宾主而坐,茶罢,伊籍拱手作揖道:“荆州因先主刘景升之死,崩溃大乱,幸有刘皇叔讨伐逆贼蔡瑁,眼见荆州将定,大都督却从江东出兵,侵犯荆州,趁乱夺荆州土地,恐于理未顺!”
“当下大都督与刘皇叔对峙已久,两方死伤无数,还望大都督退兵荆州,还予荆州之地,此实乃荆州百姓之幸也!”
“哈哈哈。。。。。。”周瑜听言,即发大笑。
伊籍目光坦然,听着周瑜充满不屑的笑声,脸色丝毫不变,周瑜笑毕,于高堂下睨视着伊籍,冷声喝道。
“时今天下大乱,各地诸侯互相争夺,已有数十载,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刘玄德未有保全荆州之力,损失领地,实则是其无能尔,岂敢怪于他人!”
“更何况,纵使我还予荆州之地,他日曹操挥兵南下,刘玄德亦难保荆州无失,如此,刘玄德还不如率众投归江东!”
“我主合江东、荆州之兵力,抵抗曹操,定能大破其军,直捣黄龙,杀入中原,成就我主霸王之业,即时我主大可分予荆州之地与刘玄德,进爵汉王之位!”
周瑜一言道出,伊籍顿时脸色连变,心中怒骂这周瑜霸道,不过伊籍心知大任在身,压住怒火而道:“大都督乃高明之士,何故出此大逆不道之言?”
周瑜听言,即冷声反驳道:“刘玄德昔年颠沛流离,幸得刘景升接纳,故得安身之地,今刘玄德趁刘景升病逝,揽权夺地,亦不见得他有何等清高!”
伊籍神色一凝,来前诸葛亮早有言辞交付,当下即回言而道:“常言道,物归其主,荆襄九郡,非东吴之地,乃刘景升之基业,我主乃刘荆州之弟,刘荆州虽亡,其子尚在,以叔辅侄,镇守荆州,实为世之常理!”
“今大都督强占他人领土,大造杀孽,是为不仁不义,我主刘皇叔仁义布于四海,深受荆州百姓爱戴,虽势弱于江东,但荆州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必当与大都督死战到底,玉石俱焚!”
“哈哈哈。。。好一句玉石俱焚,刘玄德一生败绩无数,无谋无策,若非有那诸葛村夫辅佐,早就势灭人亡,哼!难不成我还惧他!今我便先斩你项上头颅,送予刘玄德,教他知道我周公瑾必取荆州之心!”
周瑜猝然暴喝,左右兵士来抓伊籍,伊籍毫无惧色,直身而立,就在这时,周瑜忽又喝起:“且慢!”
周瑜令声一下,那两个江东兵士顿时止住了脚步。周瑜眯着皓目,冷酷地望着伊籍问道:“先生难道不畏死耶?”
“蝼蚁尚且偷生,某不过区区凡人,岂会不怕!”(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二章 孙刘议和
周瑜见伊籍忠义坦荡,心中对其颇为欣赏,但面上依旧肃然无比,缓缓言道:“你可知,此时你之命,捏于我手,只要我一声令下,你必死无疑!”
“当是如此!”
“你竟知如此,为何却敢在我面前造次,对我多有冒犯?”
“全因大都督绝不愿与刘皇叔死战到底,若是如此,纵使大都督得之荆州,亦要大损兵马粮草,不出三年之内,即被曹操大军攻伐剿灭!”伊籍字字铮铮,凝声而道。
周瑜脸色一寒,冷声问道:“你这般对答如流,可是早前已有高人所教乎?”
“大都督料事如神,伊某钦佩,我所答之言,尽是我家军师所教!”
周瑜心中暗道一声‘果然如此’,沉吟一阵,周瑜又出言问道:“那诸葛孔明才高八斗,今遣你来见我,必知我不可能轻易退兵,如此,他又教你如何应付?”
“如今天下局势不稳,曹操称王,其心若何,天下皆知,军师有言,孙刘两家合则利,分则损,若为敌对,更是百害而无一利,今应以大局为重,两家休战联合,以备曹操出兵南征!”
“哼!诸葛孔明想得是好,我江东儿郎死于其奸计之下,足有数万。若我与其联好。他日我回江东。如何面对江东父老!”
伊籍闻言,面色不变,拱手作揖,即又回道:“荆州之战,实乃蔡瑁造反之过,今蔡瑁已死,荆州归属已定,况且时下淮南空虚。想必大都督亦无独抗曹操之力,何必再如此咄咄逼人!”
“我主愿割地求和,让与江东长沙、桂阳两郡,以示敬意,荆州乃刘荆州基业,寸地本不可让予,我主甘愿如此,亦以大局为重,还望大都督就此罢休,若要强行夺地。否则万事休矣!”
周瑜听言,陷入沉思。眼下时势如此,要尽取江夏无疑是难于登天,且就如伊籍所说,孙刘两家继续恶战,即时曹操必然会趁虚而入,以雄军大势,歼灭两家。
而对于江东来说,得到长沙、桂阳,在荆州已有根据之地,北上可取荆州,西行可进蜀地,如此一来,再得江夏不过是锦上添花,若要抢夺,徒耗兵力,实在不值!
周瑜脑念电转,心中已有主意,不过却不愿让伊籍如此容易得逞,又出言刁难道:“若荆州果系公子刘琦占据,荆州回归正统,我江东接受休战亦非不可,只怕刘玄德暗中操纵荆州大权,大小事务都由不得公子刘琦做主!”
“若是如此,我主身为朝廷重臣,岂能眼观恶贼弄权,在荆州为非作歹,而坐视不理,因而必与其死战到底,直到荆州恢复正统!”
伊籍似乎早料到周瑜会有这般言辞,柔声问道:“大都督欲见大公子乎?”
“然也!若我见得公子刘琦,确认那刘玄德是忠是奸,之后若何,方有定论!”周瑜颔首笑道。
伊籍拱手一拜,颇为笃定道:“我家军师早料如此,近日已请公子赶来,大都督准备一番,五日后午时,公子刘琦即会在西陵城下等候接见!”
周瑜听言,眉头深锁,心中更是对诸葛亮忌惮至极,此人仿佛料尽天下诸事,自己的一思一行,仿佛皆掌控在他的手中。
少顷,商议皆定,伊籍告辞而去。
第五日清晨,周瑜正欲对会面事宜作出一番细致安排,突然江东来报,言及曹操麾下大将曹仁、夏侯渊各引精兵五万,袭取了淮南、庐江二郡,孙权心忧不已,劝周瑜见好就收,速速领兵回江东。
此消息传开,江东诸将皆是大惊,而周瑜则是叹息一声,似乎对此早有预料。
午时将至,周瑜令吕蒙率二万兵马在后接应,其余兵马皆由顾雍所领,谨守营寨,以备万一,而其则领着一众将领,赶到西陵城下,摆开阵势。
少顷,周瑜遥遥见到,城下有一簇人马赶来,为首之人,年纪轻轻,只有二十五、六岁数,身穿青色锦袍,骑一匹白色骏马。
来人靠近,周瑜勒住马匹,高声喝道:“前方穿青色锦袍者,可否是刘荆州之长子,公子刘琦乎?”
刘琦听言,命左右回复,周瑜见得,又是喝道:“还请公子前来叙话,公子放心,我绝无害你之意,实乃怕公子受人牵制,不敢真言相告!”
周瑜喝毕,竟独身纵马飞出,停在一处,刘琦听言,踌躇不定,在其身后的张飞唯恐刘琦有失,连道不可,刘备见得亦是劝阻。
诸葛亮却面色平静,笑言而道:“诸位不必多心,周公瑾必不会伤害公子,公子但可独身去见!”
诸葛亮的话,如有魔力,刘琦闻得,顿时镇定了几分,策马徐徐往周瑜而去。
待两人相近时,周瑜先施一礼,言道:“江东大都督周公瑾,见过公子!”
刘琦面色苍白,身躯弱不禁风,即回言道:“病躯不能施礼,大都督勿怪!”
周瑜见刘琦这般相貌,顿时吃了一惊,默然无语良久,方才连连向刘琦问话。
周瑜所问,尽是问刘备可有不逆之举,刘琦一一回答,皆说刘备仁德,周瑜自然不信,心中更是暗想这刘琦无能,其父业已被他人所侵蚀,还蒙在鼓里。
忽然,周瑜话锋一转,向刘琦问道:“不知公子继承父业,统领荆襄九郡,平日负责哪些事务?”
刘琦微微一惊,沉思一阵,如实答道:“劳烦大都督费心,我才能平庸,叔父乃当世人杰,麾下又有诸葛孔明这旷世之才,荆州事务我皆交由叔父!”
“叔父为荆州日夜操练,但却不愿让我劳累,煞费苦心,为我寻尽荆州美女,好酒佳酿,平日里,叔父为荆州呕心沥血,而我却过着如神仙般的日子,每每念及叔父大恩,琦心中愧疚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