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已到清晨,如血的阳光。染红海面。几只海鸟正在啾啾觅食,海浪轻轻摇晃着海船,桅杆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船头和船舷上,到处是修补工匠忙碌的身影,一切,显得安静祥和。
两名少女看见他出来后,立刻鞠躬,侧身闪进浴房收拾。少女身后地水兵,单腿打千,
“我家郑帅,有请禄帅。”海风一吹,伤口很疼;水渍未干。又觉得有些冷;脑后湿漉漉地长发。隔着大氅贴在背上,感觉怪怪的。毛承禄觉得自己这副晋人高士地打扮。有些托大了。但他这份落寞,倒是很符合郑家海军的审美,大家都觉得,怪不得东江那群流氓土匪,都甘心听禄帅号令呢,就凭人家这份潇洒,足够了。
绕着带栏杆的扶手狭廊,毛承禄来到最上层正中间的船长室,门前是个小平台,这样的舰桥,让他感觉很新鲜。
“启禀郑帅…”
水兵刚通报一半,毛承禄推门就进,吓得两个水兵反应过度,唰地抽出了穆刀,一条腿迈进房间。一时间,屋内屋外都有些冷场,随即,毛承禄仰天哈哈大笑!
郑森感觉很羞愧,之前毛承禄不讲究,败军之将,还玩什么洋啊!推门就进,显得很没有风度。可随即自己手下反映过度,居然连刀都拔出来了,这下子,反而是郑家人,显得小家子气了。望着得意大笑地毛承禄,只好瞪了一眼门口,两名士兵连忙磕磕绊绊的推出房间,伸手,把门带上。
“好啦,禄帅请坐吧,”郑森微笑着邀请毛承禄坐下,并些许调侃的跟了一句:“一来一往,你我又是平手。”
郑森很年轻,今年才21岁,身穿一身锦色戎常服,上面是他们郑家海军的徽标,五彩锦鲤。整个人显得非常干练。
年轻就是宝啊!毛承禄心中叹息着,略带着嫉妒的情绪,坐在了郑森对面。沉默,由郑森打破。
“小弟对禄帅向来敬仰,千里卧冰雪,搅动后金讯路断绝;飞刀杀番将,救护下善友教教尊;引一众豪杰,于冰河之畔,与后金摄政多尔衮对雪吟诗,终结南清复起之望。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小可梦中金戈。昨日海战,披创无数,越舷之后,仍手刃我郑家精兵十数人。如今得见,果真盖世英豪!请受一礼!”
说完,郑森正襟拱手,施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礼。毛承禄砸吧砸吧牙花子,随即心头释然。
“呵呵,在下步战将军,输给你这个海战将军,倒也算不得丑事。也罢,咱们有什么话,直接说开了吧。”
“好,禄帅果然爽快,”郑森意气风发,双手一拍,立刻从侧门进来几名水兵,手中都端着大托盘,上面放着酒具。
“小弟这里有西洋人的朗姆酒,如果禄帅不喜的话,我这里还有可勾兑的鸡尾酒。咱们边喝边聊吧。”
毛家海军一直同日本人做生意,郑森生母,本就是日本女子,他弟弟至今还在日本,甚至身边还有一位日本肥前守地庶出幼女,以充当童养媳。所以郑家一直同日本保持关系。
这世界只要还有日本人,就不发愁传话的,国家那边很多讯息,都通过这个第三方,传递过来。其中最重要的几条:
国家西疆收购银行的兑换令;赦免被裹挟民壮令;熊文灿的招降信。
前两条还算普通,跟郑家没有什么关联。但对江南叛党地基石,动摇很多。最后一条就太有趣了,这个时代是讲究知恩图报滴。熊文灿对郑家地恩情,世人皆知,谁的话都可以不听,唯独熊老督抚地话,不能不听。这就是传统的力量。况且大熊的劝降角度,也很另类:
熊文灿先以宋代福建名士陈龙川的话“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作为开篇语,来劝诫郑芝龙。
从军事上来说。郑芝龙远远强于龙川先生,但从为人上,郑芝龙是远远不如。可熊文灿的切入点很及时,通篇信件的意思是:
我知道,你们郑家是忧国忧民的英雄门庭,现在看到国家改革手段激进,不利于民。不利于国。这才万般无奈的以非常手段来劝谏天子。这全天下地人都知道啊,你们郑家,准备以满门忠烈,一腔热血,为国家、为民族、为皇上,行开拓万古的伟壮之事,这就是大英雄啊!现在天子呢,心中是后悔的,对郑家现状呢。是心痛的。皇上不论是私下里,还是表面上,还有我们朝堂之中,都在替你们郑家惋惜啊。现在皇上已经说了,既往不咎。还要把台湾封给你们。海关总长的职位。归你们家世袭吧。也不需要你们即刻反正。江南乱党,那也是华夏子民。怎好兵戈相见呢?只要你们去台湾整修舟船,为期三年,则国家必可以重现复兴之态。而你们郑家,也完成了千古佳话啊!
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熊文灿很恶搞的又列举了《论语》片段,“子曰,君子从时。时间在推移,社会形势在天天变化。因此,顺应时代潮流才是君子之道啊!江南乱党行兵谏,郑家响应,这是从时之道。现在天子后悔了,国家政策即将趋向缓和,这时候郑家反正赴台,这也是从时之道。郑兄,仔细斟酌吧。”
最后,福松这孩子本来迎娶了我的侄女,本打算几年后赴考已酉科(崇祯十九年),一旦高中进士榜,我还准备替福松谋个京官呢!职位我都安排好了,顺天府推官。但现在出了这事儿,唉,咱两家都算九族之内啦,不过你尽管放心吧,有我在,你老弟还怕个茄子?
通篇云山雾罩,胡吹乱盖,连忽悠带恐吓,连诱惑带威胁,当然也带着国家地妥协和让步。但郑家人还是有顾虑地,兵谏?那是忽悠老百姓的,如今这可是诛九族的大叛乱,诛九族?十族都未必没这个可能。所以郑家犹豫再三之后,还是决定打这场海战。
一仗不打,就直接归顺,谁敢担保国家不会秋后算账?不单要打,还要打赢;不单要打赢,还要控制规模,免得国家被打痛了之后,真拉下脸面玩命干,那郑家可就真没有回头之路了。
“台湾乃是大岛,”郑森很诚恳的对着毛承禄说道:“我郑家安敢趁国家危难之际,忘形窃据?更何况蔡辰恩蔡大人,自从高中元年榜眼之后,就一直经理台湾,如今岛上很多民众,都感念他的恩德,而改姓入籍;蔡姓,已然是宝岛大姓了。我们郑家即便受封,也只能是一隅之地,并情愿归蔡府尹管辖。海关关长,关乎国家岁入大计,我们郑家就算世袭,也只敢世袭三任。还有小弟的进士科举……”
“等等,”郑森还在絮絮说着,毛承禄连忙伸手打断,他越听越不是滋味,怎么听着就像在商量后事似的?郑家可是刚打赢一场海战,这还没归降呢!毛承禄有点匪夷所思的望着郑森。
“郑老弟,为兄说话直,你别见怪。”(客气了,请讲)“你们郑家海军,究竟何时归降,还没有定论。怎么现在倒商议起台湾、海关、科举了呢?”
“呃…”郑森心说了,这毛承禄还真实在!我这么说,不就是在讨论如何归降嘛!可人家禄帅这么发问了,郑少帅只得嗬嗬一笑:
“毛兄所言极是,呃,我们郑家是想归降,可若就此归降,又觉得对不起国家和万岁,这才想,筹措几份大礼献上,若国家感念我们无奈之举,我郑家愿效仿东江毛大帅,自卸兵权。世代恭顺。呃。只是,这丹书铁券…”
“哦,我明白了。”毛承禄恍然大悟。想想也是,郑芝龙脑瓜子一热,再被吴三桂一压,这才决定起事谋反,如今稀里糊涂的又归顺了,短期内郑家人没事儿,但不出五年,国家那边一定找茬闹事儿。这也正是郑家人犹豫地地方。
“好吧。郑贤弟所言,为兄也理解。你便说说吧,都是哪些大礼?不会是台湾封诰减半、海关止三任吧?”
“呵呵,毛兄说笑了,是这么一回事儿,日本现在是德川幕府主政,其家二代将军德川家光。今年虽然只有43岁。但身体并不是太好。从我们获得消息来看,他们的几个家老,似乎对开海通商,很有抵触。一旦幼子竹千代即位,则辅政的几位家老,一定会闭关海禁。因此说,我们倒是希望,从现在起,就构建一条通商渠道。大久保家地治长,前些年因为私开金矿被杀了。虽然仍是亲藩,但家财总是紧凑。还有在下生母所出的田川肥前守真继,岛上农田贫瘠,一直以外海通商为营生。这么想来。可算一条大礼?”
毛承禄点点头。他现在很清楚,郑家确实拥有同国家谈判地资本。当然,也有真心归降地觉悟。要知道,现在南洋那边,康六彪虽然是郑家支系,但因为这两年养尊处优,早就不想再闹事儿了,郑芝龙高举叛旗,康六彪虽说没反对,但也一直是拖延推诿。
还有田家,田家人都属于跟着感觉走的,一开始还真有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