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朱的内帑呢:是119万。其中红白薯的银子为0,皇庄的银子是60万,毛文龙的份利是20万,加上那些土特产的折银9万,皇商孝敬银30万。再有,就是田弘遇另给自己女儿私房钱8万两。估计是小朱这个老丈人心疼女婿了。呵呵!
成果不是喜人,是十分喜人。形势不是大好,是一片大好。
就在小朱沾沾自喜的时候,安徽皇商那边又闹了起来。
出徽州至杭州,除新安江水路之外,还有一条陆路。穿越徽城南乡,过章祁,这条绵延的干道,可以一直走到杭州。章祈就在徽城南二十里处。这个地名远在唐宋就出现了。到今天,除了是旅途、货物转运之地,也是官家的一个驿站之地。
章祁、章祁,意思就是‘章氏的地界。《新唐书》记载:“歙州野媪章氏,将为虎所噬,幼女呼号搏虎,俱免。”歙州就是徽州的前身。
在尊崇孝道的当今,幼女搏虎险胜的事迹,便显得格外醒目。不但皇帝曾下诏褒奖,还升了当时的歙州刺史刘赞的官。
不仅如此,慈孝里、孝女乡、义姑岭等地名遍布于此,还专门设立了孝女庙。用来地志祀典。
说这个典故,是告诉大家,这个地方最早的先住民是姓章的。
然而,时光荏苒,现在居住此地的大姓变成了汪姓,并且,汪氏一族因为机缘巧合,在很久之前,章姓,就成为汪氏的世仆了。
所谓世仆,也有叫伴当(人当)的,就是当地所有姓章的,都是姓汪的仆人,每年均受主家犒赏,主家有事,则需受驱役。而且章氏的婚配对象,也大半都是婢女。这显然是有悖人性的。
那么,因为皇上颁布恩许令之后,章姓的人中,也有做生意赚了钱的,他们花一万两白银购买到“可建家祠”的恩许牌之后,便开始大张旗鼓的盖建章姓祠堂的事业。
这种自立门户的行为,对于当地的汪族来说,显然是不能容忍的,他们打着‘主家’的名义,坚不允许。为此,两族之间竟然发展到群殴械斗的地步。
因为章祁是交通要冲,一旦这里打乱了营,势必影响商业的正常运转。再加上,恩许令的颁布之后,类似的事件在各地不断上演。因此,各级政府立刻逐级上报,直到内阁,大家也无法理出头绪。只好挑拣出最具典型特点的章汪两家案例,来找小朱商量。
章祁的命名,加上《新唐书》的记载,证明本地原住民确实是章姓。而发展到今天,汪姓已经成为章氏的世主,成为既定事实。
章家要改变世代为仆的卑下地位,汪姓又不愿意放弃世代安享的既得利益。只要处理好这个案子,对全国都具有表率作用。
“怪不得恩许令的银子收的这么快,原来还有这一层含义呢!”
小朱举着奏折也没什么主意,只好先带领大家跑题儿。
“回皇上,恩许令的颁布,使得很多细民贱户,都趋之若鹜。原本不是商家的,也都合族凑钱来购买‘建祠’的金牌。也因之,全国到处都有世主世仆之间的争端。”
温体仁是始作俑者,他见皇上率先跑题儿,连忙试图给拽回来。
“是啊,伴当(人当)、世仆、细民,几与乐户、堕民相同。稍有不合,加以挞责,既有恩许令一途自赎,百姓自然愿意,皇上此行,倒也颇合天道。”
刘鸿训因为张庆臻的事情,如今民望官声下降不少,因此小心翼翼的附和着。
“是啊,皇上,问及彼姓服役此姓,起自何时,则皆茫然无考,悉归祖遗世仆。然,臣认为,非有上下之分,不过相沿恶习耳。”
老钱实在看不过去了,他本是大儒,虽说对主仆的现状很满意,但并不排除他悲天悯人的士子情怀。对于这样的陋习,他是最为反对的,因此,他这么一说,就等于是公开支持取消世仆、伴当(人当)、以及细民的制度了。
“哦,钱先生,那以你所见,这章、汪两家,该如何安置呢?”
“回皇上,既有恩许令在先,又有《新唐书》在册,章姓理当为良户,不应再受汪姓奴役。”
老钱似乎知道小朱也没什么主意,因此很干脆的替他做了决策。
“可是,一旦这样,那我大明仆役众多,钱相致主家何处?”
温体仁是有机会就闹腾闹腾钱谦益的。
“温相所言,在下已早有考虑,凡仆役,自崇祯元年始,最远服侍主家三代,若中途意欲退家往乡,可赔偿主家赎身之银。三代后,则可免银赎身。若三代后,仍愿服侍主家者,则可再续约三代。”
“呃…!”温体仁彻底无语。
“还有,朕补充一点,中途买卖的,不得抵减三代之约。”
好家伙,中国人钻空子的本事大大,买卖一次就可免除三代之约,那两家互换就是了。
“再有,凡村、里、乡、县、城、州、府、都,均不得一姓整族,皆为他族世仆的情况出现。”
周延儒一看大势已经清晰,连忙最后做了一点小补充,这条补充的,在小朱面前买了好,又帮钱谦益补充完善了方略。还在温体仁面前,挑了老钱一个漏洞,从而得到温体仁两分赞许的目光。果然是八面玲珑,冰雪聪明的状元郎。
孙承宗这样的事情是不发表意见的,他今天只是旁听,并很巧合的,轮值由他执笔。
不过老孙誊写到最后,忽然抬头拱手,说道:
“皇上,此三代之约,是否可以推而广之?”
见大家都迷迷糊糊的望着他,老孙连忙接着说道:
“回皇上,我大明军制,有长生军一说,历来是犯、官、贬、谪之人服役之俗称,若三代可赎身,老臣相信,势必能激发这些谪兵的奋发之心。”
“谪兵制?唔!”
小朱沉吟起来。所谓谪兵制,就是将犯人发到军队中当兵,并且根据罪行的大小,决定是终身服役,还是世代服役。因为无论是终身,还是世代,都永远是军人,所以才叫长生军的。
“孙先生,这谪兵数目应有多少?”
“回皇上,军中二成。”
“皇上,孙相,在下以为,此策应缓。”
温体仁出面反对了。
“因为这些谪兵,如若滞留军中,尚可以军田糊口,一旦放归地方,无田耕养,势必酿成事端。况且大明现在实在没有余粮安置,不若等待时机再做打算。”
“温相,在下又没说现在就清退,而是三代之约啊!”
老孙有些不高兴。
“孙大人,在下没有旁的意思,只是希望此策理应缓行,况且三代之约,效果究竟如何,还未可知,最好还是等到结果出来再说吧。”
温体仁这么解释,倒也没错,于是一众君臣就都默然下来。
第十六章:蔫坏的郑芝龙
仆从的陋习改革,就这么定下来了,内阁发了一个明刊下去,将三代之约的事情说明,据说很多人都激动的哭背过气去,是啊,整个一个姓的家族,都要无端受另外一姓的欺压,这怎么说,都说不过去。
即便是那些使唤人的家族内部,也早有一些有识之士,曾经发过感慨,如今见朝廷亲自下文调整陋习,超过8成的民众都欢呼雀跃。
只是这三代之约的效果究竟如何?能否借此再把谪兵制度也一并改革,谁也不能肯定。
小朱现在,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国家财政今年依然是赤字。
但好在有恩许银垫底,大家都还比较踏实。加上三项改革:‘红白薯’、‘孝敬银’、‘海事银’的良性发展,现在这些大明决策层,对于国家的发展,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出现。说透了,国家与国家之间打仗,打的就是经济实力。只要小朱这位皇上率领群臣,把国家财政理好,就凭现在的火器水平,十个后金也不是大明的对手。
虽说如此,又出了两件小事情,在临近年终总结的时候,纷扰了决策层的注意力:
1。洪承畴和杨鹤联名写了一个战地稽考,报了上来,这是大明的规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了解的加深,小朱已经发觉大明的很多规矩,都非常先进而且超时代。这种战地稽考,有着固定格式,战事过程、将士功过以及主帅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
杨鹤的心得毫无新意,无非就是‘自己对圣贤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还不够深刻’之类的套话。但洪承畴就不一样了,无论是行军布阵、粮草后勤,还是战略指挥和任将选兵,他都大谈特谈。
并且在稽考最后,洪承畴还对礼花弹的试用情况,进行了汇报。礼花弹因为有底部凹槽和扭旋花纹的设计,使得射程和精度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稳定性极差,不仅炸膛比例高于原先的球状弹丸。其出错率更是远远高于正常值。十发炮弹只有四发左右的命中率,其余的,经常是飞出炮管就开始折跟头,晃晃悠悠的落下去。如果不是‘开花’效果良好,恐怕洪承畴就要建议国家废止礼花弹的生产了。
文章的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