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没听说过‘灯下黑’吗,越危险的地方往往越安全,敌人不会想到我们到他们眼皮底下赶大集的!”张鹏解释说。
“队长,我们现在是在敌后,一旦出现意外,救援都来不及,太危险了,我坚决不同意!”刘洪文坚持自己的意见说。
“刘班长,现在我们给养不足,如果不及时补充,怎么能坚持到完成任务,再说下山还可以摸摸敌人的其他情况,一举两得!”张鹏说。
“队长,我说不过你,如果你要坚持去,那我也要去!”刘洪文扭过脸赌气说。
“刘班长,现在我走了,只有你一个老兵,你多次出境,经验丰富,如果我出现意外,你要想法完成任务,并把大家安全带回国内,任务很艰巨,你要留下来!”张鹏以不容争辩的口气说。
“队长,我···”刘洪文还要说,张鹏摆摆手,制止了他,“服从命令!”说完,他和李刚钻进暗堡里换衣服去了,刘洪文闷头坐在地上生闷气。
功夫不大,张鹏和李刚出来了,外边的几个人眼前一亮,只见张鹏穿着越南边民常穿的黑色衣裤,脚下穿着一双草鞋,脑袋上扣着一顶五六成新的盔式帽,配上常年野外作战晒黑的脸,猛地一看和边民们没什么两样,李刚只是少了顶帽子,两人站在一起跟哥俩似的。张鹏又嘱咐了留守的战士几句,和李刚从山后下去,拐了弯,才回到小路上,路过一户人家时,顺手‘拿’了人家一个背篓,让李刚背上,慢慢地和各处的人流汇集在一起,向集市上走去。
集市上人流熙熙攘攘,十几亩的空地上摆了几溜地摊,这里距前线不过十几公里,却好像在大后方一样,丝毫看不出,人们对战争的恐惧,也许几十年的战争使他们适应了战火。市场上摆放着香蕉,大米、鸡鸭、土布、农具···等各式土特产品,人们更多的是在凑热闹,问得多买的少,几个越南公安军士兵在市场里往来巡逻,有时对可疑人员盘问几句。张鹏边走边不时的停下脚步,操着当地的口音和小贩们讨价还价,围着市场转了一圈,李刚的背篓里只多了一串香蕉。
突然一辆苏联产的嘎斯重型卡车呼啸着开进市场,扬起漫天灰尘,赶集的人纷纷骂骂咧咧地避让,闹得鸡飞狗跳,几个避闪不及的村民挤垮了旁边的小摊,惹起争执,公安军士兵赶紧挤过来弹压调解,卡车停在市场中央,几个背着枪的士兵跳下车,接着从驾驶室下来两个军官,张鹏的目光一下被吸引过去。这两个军官虽然穿着越南人民军的军装,可异于本地人的白皙皮肤,黄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立刻让人认出他们不是本国人,“苏联军事顾问!”张鹏一阵狂喜,看来我军截获的情报不假,这两个人肯定是指导越军炮兵操作新进口的火炮的。
喧闹的人在越军士兵的吆喝下,慢慢安静下来,重新恢复了平静,张鹏给李刚使个眼色,两人装作闲逛的模样慢慢地向汽车靠近,张鹏扫射了这辆有九成新的卡车,看看车的尾沟,上面已经磨出一道沟槽,这是牵引火炮时留下的擦痕。
两个苏联军官对异国的物品很感兴趣,不断的和跟在身边的翻译叽里咕噜的说着什么,把感兴趣的东西拿在手里,他身后的士兵连忙付款买下,张鹏若即若离的跟在他们后边,只是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看两个苏联人的表情知道他们很满意。忽然那个翻译好像感到什么扭过头来,阴翳的目光扫向人群,张鹏与他的目光瞬间相对,禁不住打了个激灵,他脸上有一道刀疤,他不是刘大春嘴里的阮队吗?张鹏赶紧转移目光,蹲下身和一个卖芒果的小贩嘀嘀咕咕的还起价来,还不知道发生什么的李刚依然木然地跟在身后。
多年的战斗生涯,使阮成勇养成了随时保持警惕的习惯,一下车,他就感觉到有人跟踪他们,这两个苏军炮兵专家是他们请来的顾问,在山里生活了一段日子,耐不住寂寞,非要出来散散心,担任保卫工作的阮成勇不得不带着几个特工队的士兵随行保卫他们,如果两个专家出了事,他长几个脑袋也不够砍的。阮成勇突然回身,想从人群中找出尾巴,扫视了一遍人群,可他很快失望了,是自己太敏感了,还是对手隐藏得太深了,不容他多想一个苏军顾问又对一个妇女摊上的刺绣发生了兴趣,拉他去谈价,阮成勇赶忙换成一副笑脸去应付两个主子。
张鹏直到这群人离开,才站起身,来到市场边上的一个商店里,里边的货架上只摆着些油盐酱醋,当地产的茶叶,几块布头和学生用的文化用品,几瓶罐头不知摆了多长时间无人问津。张鹏在这里买了几包越南产的‘黑棒子’烟卷,几瓶水果罐头,又转入另一家商店买了几包饼干,但他一直监视着停在市场里的卡车。
第四十三章 准备
时间接近中午,苏联顾问转回来,笑嘻嘻地登上卡车,几个越军士兵手里拎着五花八门的物品也跟着上了车,阮成勇仔细检查了一番卡车才上了驾驶室,吩咐开车。张鹏见卡车启动,也混在回家的人群中向公路上走去。公路战后失修,坑坑洼洼的,雨后变得泥泞不堪,卡车不得不减速慢行,和公路上的人群几乎比肩而行,两个苏军顾问对着路上的漂亮姑娘不时的打着口哨,操着半生的越语调笑着,张鹏压低帽檐跟在车后,不紧不慢地走着。
“这两个鬼子是哪的!”一个中年汉子对身边的人问道。
“前边那批新来的炮兵的,是老大哥支援我们打中国兵的。”一个男青年看了一眼‘洋鬼子’努努嘴说。
“嗨,前些年是中国人支援我们打美国鬼子,现在是苏联人支援我们打中国人,我们打柬埔寨,仗打得没完没了,什么时候是头啊!”中年人黑着脸说道。
“应该快了,前几天你没看到苏联支援给我们的大炮吗,炮管有脸盆粗,炮弹有我家二小子高,打起来惊天动地的,震得房子都忽悠!”男青年边比划边说。
“你小子就吹吧,跟亲眼看到了似的,听听响就不错了!”中年汉子说道。
“我真看到了,哦,就在我们村子外那个山坡上!”张鹏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那边有个高坡,他目测了下距离大约有五六百米,“就前边那样的卡车拖着七八门大炮来到我们村外,村里组织了我们五六十个年轻人帮他们抢修被雨冲坏的山路,又帮他们把炮推到了工事里,折腾的我们一夜未睡,不过早晨给我们发了五斤大米和一筒苏联罐头,不信你到我家看看,罐头还在呢!”年轻人生怕中年人不信,非要拉着他去看。
两个人正拉扯着,旁边一个老太太说话了,“嗨,年轻人不要瞎说,下完雨那天晚上,是在我们村子西边打的炮,轰轰的响了半夜,吓得我孙子一个劲儿的哭!”老太太边说边指着自己村子的方向说。
“老太太,你说话也没谱,那炮哪打了半宿啊,我数着呢,一共打了四个齐射就撤了,早晨我家鸡给吓死了好几只!”一个妇女接茬说。
······
张鹏听着人们的议论,心里默默记下他们说的方位,路上的人渐渐分散开了,各自回家,前边的路况比较好,卡车加速一溜烟的顺着公路驶向远方。张鹏盯着卡车观看,车突然驶下公路,在一片树林中不见了踪影,他往前又走了一段,见路边有条田间小路,拉了下李刚也拐下公路,慢慢靠近树林。
树林面积并不大,背后是片大山,张鹏看了看,这里根本藏不下一个重炮营,难道这里别有洞天,张鹏装作赶路的样子从树林边上匆匆而过,爬上山坡,想看下山里的虚实,李刚突然伸手拉了他一下,指指草丛中一条几不可见的地雷绊线,悄悄打了个危险的手势,张鹏只好止步,顺着山路拐向观察所的方向。
张鹏和李刚在山里兜了几个圈,确信身后没有人跟踪,才返回观察所,刘洪文早就等急了,见队长回来,赶紧把他们迎进暗堡,张鹏顾不上和他说话,拿过地图,在上边标出几个区域,说:“这几个地方有可能是越军的火炮发射阵地,严密监视这几个地方!”接着又在地图上画了个圈说:“敌人的炮兵营就藏在这个树林后,我分析这里有他们的战备工事,外边布满了地雷,我们白天无法靠近,这里也是监视的重点,希望我们能逮住这条大鱼!”刘洪文马上会同两名炮兵侦察员对张鹏标定的区域测定坐标,监视那里的一草一木。
晚上,我军监听站收到了侦察分队‘发现鼠踪’的简短电报,我军一个重炮团悄悄地开进到发射阵地,隐蔽待机,做好发射准备,随时准备开火打击敌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