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方道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康良汇合之后,秦先羽领着他往城西而去。

康良不解,问道:“道长去城西作甚?”

秦先羽说道:“小道意欲出城,往城外七里地去一趟,看一看地方。”

康良微微一愕,问道:“道长去那里做什么?”

秦先羽听他语气不对,顿时停下,问道:“你认得这个地方?”

康良答道:“那里原是皇室狩猎之处,后来什么野鹿兔獐,狼熊虎豹都被打得干净了,就换作练兵之处,是御林军的军营。再到后来,先帝把御林军撤走,就把那里的几座山,都赐给了一位皇子,如今那位皇子当了王爷,在那附近建起山庄,作为闲居之地。”

秦先羽问道:“当年那皇子是谁?”

康良道:“正是当今的明王。”

百四十二章山庄

城西七里外。

这里原是狩猎之处,后来又作了御林军练兵之处,再后来赐予明王,数年前明王于此地建立一座山庄,立于山下,而此地风景极好,因此明王若有闲暇,常会来此居住。

秦先羽和康良行走在山野之间,只觉四野寂静之余,颇具肃杀之色。

多年前御林军曾在此练兵,因此草丛林间,时常有兵甲短刃,锈迹残刀,或发射后未曾回收的箭矢,亦有几分军营遗留的昔日残景,故而颇有寒冷萧肃之意。

两人由山林走上大路,才算见到眼前一亮,露出宽敞前路。

康良不明白他为何要特意进入山林走上一遭,再返回大路,颇是疑惑。

秦先羽看出他疑惑之色,笑道:“此地距离京城已有六里之外,算是近了这处山脉,先前见这附近有残刀断刃,特意转入路边看一看。如康大叔所讲,此地曾是御林军驻扎之地,虽已迁走多年,然而残存痕迹仍如秋意肃杀,不愧是军中精锐。”

康良说道:“这里确实已经是当年御林军驻扎的范围之内,如今这里大多归了明王,但王爷只建过一座山庄,着人看守,对于其余山脉道路,却都未曾看守,毕竟范围太广。”

秦先羽遥望前方,山峰已在近前,说道:“不知明王可在否?”

康良低声道:“明王素来是个逍遥王爷,不用上朝。前些日子皇上吩咐的事情也都办妥,这几日正是闲暇之时。据说每逢天气大好时,若有闲暇。王爷都会来这山庄住上几日,只因此地风景极好,使人心怀畅快。”

秦先羽沉思片刻,苦笑说道:“其实小道与明王此前素不相识,此时来跟明王求一处地方,恐怕落在明王眼里,便是莫名其妙。但小道这事若是及早办成。自是最好。”

康良问道:“公子去往那里,却是为何?”

秦先羽笑了笑,说道:“正要修炼一种秘术。”

“秘术?”这种修道人的隐秘之事。康良情知不好再问,然而迟疑片刻,仍是不禁道:“公子是从那老者处得知此地的?”

秦先羽点头道:“正是。”

“道长真觉得那老人信得过吗?”康良说道:“市井之间,独独风水之士不可信。”

秦先羽笑道:“之前或是半信半疑。此时。笃信无疑。”

康良疑惑道:“道长如此信他?”

“之前小道曾仔细看他,只觉是个常人,后来再去看他,便发觉这老人神秘莫测,浑身上下俱在迷雾之中,无法看透,无法揣度。”

再顿了片刻,秦先羽露出几分敬色。轻声道:“再说他之前点明那锦衣青年的血光之灾,让小道前去解救。当小道出手之后,便立即有一辆马儿脱缰,撞在他原本所在之地,可见这老先生确实是神机妙算。”

康良道:“也许是巧合。”

秦先羽道:“有一点,却是太巧。”

康良问道:“哪一点?”

秦先羽说道:“小道所救下的那个锦衣青年,正是明王世子。”

康良惊道:“这也太巧了。”

“不仅如此。”秦先羽说道:“小道才刚出手,让明王世子躲过灾劫,立时便招惹了人,却从那人身上获得一物。此物,正是七姑娘名单上未曾寻到的其中一味珍稀药材。”

康良寂然无声。

秦先羽自语道:“当事情来得太巧,那便不是巧合了。”

若只是获得云岭骨,倒可称是运气使然,可诸般巧合聚在一处,便太过使人心惊。

那位老先生是何等人物?

走到此时,那座山庄已在不远处。

然而王爷居住于山庄之内,周边护卫自是不少。

当临近山庄时,已有侍卫拦在前头,拔刀出鞘。

当头一个侍卫喝道:“此地乃王府山庄,闲人勿近。”

康良亦是喝了声,道:“说话客气些,哪个是闲人了?”

秦先羽倒未有恼怒,低声笑道:“小道羽化,求见王爷。”

那侍卫被康良喝斥一声,心中正值不忿,闻言便即说道:“王爷可是什么人都能见的?你这小道士快些回去,否则,休怪刀剑无眼!”

康良露出怒色,正要上前,秦先羽却一把将他按住,摇了摇头。

秦先羽转过头来,笑了笑,说道:“小道着实有事求于王爷,劳烦通报一声。”

“原来还是有事上门来求的,瞧你们也无多大身份,王爷凭什么见你们?再者说,王爷怎有空闲理会什么杂事?”这个侍卫冷笑道:“再有,我凭什么替你通报?”

“应该是凭这个。”

秦先羽取出皇玄策的玉佩,递了过去,只说道:“小道羽化,求见王爷。”

那玉佩仅有两个拇指大小,玉质温润,色泽鲜明,上面雕一头螭龙,活灵活现。

众侍卫都认得这个玉佩,不禁大惊失色。

先前那个侍卫吓得面无人色。

后面侍卫统领见着变化,忙上前来,一把将他推开,随后来到秦先羽身前,恭恭敬敬把玉佩接过,转头吩咐道:“快把玉佩呈上,告知王爷。”

那人双手接过玉佩,往庄内而去。

侍卫统领狠狠瞪了手下一眼,悄然近前,塞了把银两在秦先羽手里,低声道:“我这些兄弟都是军中人,不免傲气了些,且这日夜守卫的日子,从来不断,也着实枯燥,心绪都不太好,先前被道长那下人堵了一句,心中难免不忿。请道长把这些银两收下,算我这兄弟给个赔罪。”

这侍卫统领看出秦先羽身份不凡,生怕得罪了他。又怕他跟王爷提起,到时候自己手下这个兄弟,虽然不至于丢了性命。但下场也不会怎么好过。

秦先羽把钱反推回去,说道:“小道无须银两,你还是收回了罢,至于先前那事,小道也不放在心上。”

侍卫统领咬了咬牙,觉得这小道士是嫌钱财不足,又添了一袋。再送入秦先羽手中,说道:“我兄弟既然冲撞了道长,就必须赔罪。这些东西,请道长务必收下,否则我等兄弟怎么过意得去?”

他言下之意,也即是说。秦先羽若不收下这些银两。他们心中忐忑,根本难以安宁。

秦先羽也是聪慧,便不再推脱,收了下来。

侍卫统领松了口气,既然这个小道士收了银两,今日这事就算压下了。随后,他狠狠瞪了手下一眼,作个手势。

那手下脸色煞白。

这手势即是说。这钱该还。

统领塞给那道士两袋银子,少说上百两。他一个侍卫哪来这么多钱,这要还债,岂非还到猴年马月?

……

山庄之内。

一个中年人端坐椅上。

这椅是上好梨木所制,极是宽大,几乎可容两人坐下,而椅子两边各有扶手,雕有螭龙凤鸾,亦有仙人白鹤。

这中年人一身紫红衣衫,上面绘有蟒龙,张牙舞爪,宛如活物。看他面貌方正,颇具威严。

而在他下方,皇玄策正垂手而立。

那少女则在一旁等候,但她古灵精怪,眉眼转动,时而嘟嘴,时而嘀咕这里焦躁无趣。

“你们说那小道士看似十六七岁,极为年轻?”

明王沉吟道:“还有人称他为道君?”

皇玄策低声道:“正是。”

明王低语道:“十六七岁的少年,莫说是修道,就算是习武,又能有什么成就?”

修道之人,要把真气从虚无化作真实,历经数十年变化,也不罕见。然而习武则容易见效,就算没能搬运气血,至少也能练得一个筋骨强健,或是学得招式技艺。

然而十六七岁的少年,就是从娘胎算起,能有多少修道练武的时日?

“传闻真气养身,修道人看起来都要年轻一些,也许这少年也不止这个岁数了,可是真气养身却并非驻颜不老,他的年纪恐怕还在二十岁之内。”

明王沉思良久,说道:“按你们说,那个自称刘文的人,说在山中修行,也曾盗过猿猴酿制的酒水,倒像是那些隐居山中的神仙人物,这多半也是个修道人。既然被这修道人称作道君,这少年应该修为不低,应当位在人杰榜,但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