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赵普召苏三进宫议事,苏三这才踏出了苏府。
前面已经打得异常激烈了,前护卫军实力相差太大,又没有定**那样的军力,虽然周虎等将分毫不让,但结果还是败得一塌糊涂。
打仗便是这样,一败之后,很容易就会再败。两个败仗打下来,所有人的心气都打没了,退到平台关后,又被京人骑兵伏击,若不是河南府里被西五路军拖住了京军主力,封军连退回平台关的可能都没有。
苏三料定京人一定不会强攻平台关,现在京人兵强势大,一定会越过淮水,兵锋直抵金陵。便建议赵普离城,留太子在金陵据守。
若是苏三一心为了封朝,自然不会出这样的建议。赵普不走,金陵城要守,怎么守也能守个一年半载,但是皇帝一走,军心就会动摇。到时候,金陵城可就会保不住了。
可是这个建议从苏三嘴里一说出来,赵普连想也不想,便立刻同意了。在赵普心里,完全没有面对面与京人城上城下对峙的勇气。而且连苏三都提出这样的建议,他根本没有拒绝的胆量。
因此,草草地准备了三日,赵普借口出巡,便带着亲信偷偷地出了金陵城,往武陵方向退去。
苏三把赵普骗出城后,立刻启程往香阳走去。
赵普离城之后的第五日,京人的骑兵就出现在了金陵城外。整个金陵城一片慌乱,太子惊慌之中,代行国事,却不知道该如何应付京军。只求能一直守住金陵城,盼望定**早日赶来援救。
这个时候,太子也非常后悔听了底下人的言语。要是苏三仍在军中,京人或许连动一动的心思,也不敢起。
到了七月,平台关在京人围困之下告破!前护卫军全军被歼,此后京人源源不断地出现在金陵城外,八月,二十余万京军兵临金陵城下,形成合围之势。
赵普带着一千禁卫军行到乌江边时,余荣兵带着特战部队也早在乌江边守候多时。余荣兵请见皇帝道:“苏太师传信,武陵城离金陵太近,并不安全。请皇上随船避往成都府!”
赵普见是苏三的安排,并不深想,便扶着太后登船。这些船都是战船,早几日便从香阳调过来的,在这里已经等候了多时了。
坐在船上,赵普并没有仓惶出逃的感觉,由于没有许多空船,所以一千禁卫军也撤回去了许多。船行到鄂州的时候,苏三也正从鄂州绕行,准备从香阳回军。
苏三往船上见了赵普,告诉赵普京人的先锋骑兵,已经出现在金陵城外。估计过不了多久,京人便会围到金陵城下。
赵普一阵心慌,暗道幸好出来的早。
苏三又说赵允在南边拥兵两万人,已经反了!所以皇上往武陵去的话,后面就是赵允,退无可退,并不安全。
赵普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大骂!趁着国难逆反,赵允该杀。
苏三只是连连劝慰,让皇上安心前往成都府。苏一在成都府已经安排好一切,皇上不需过多担心,等他回到定**中,一定让京人好好的长长记性。
皇上于船中写就诏书,命苏三统率全军,整个前护军也交由苏三统领。苏三自然是感恩不尽,这才下船往香阳走去。
话分两头!
苏三教唆赵普离开金陵,随后又把皇上引到成都府,自然是抱着‘挟天子以令诸候’的心思;所以,赵普到了成都府之后,自然不可能有在金陵城里那么威风。这些,赵普能不能明白,苏三并不去想。他清楚地知道,赵普总有一天,会想明白的。
路过香阳的时候,张工的五千猛字军与杜兴的两万川兵,以及原本就在城中的五千封军,正在严阵以待。但京人走的是还是完严楚攻击的老路,要用最短的距离攻打金陵,所以实际的战场离香阳还远得很。
苏三让两人小心戒备,香阳必然是此后战场的中心,趁早把香阳城给护个密不透风,加紧屯集军粮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杜兴是后来才知道,苏三把自己打离九门那是要重用自己的。其后的事情也证明,苏三真得在花心思用自己,所以他早就把自己看成了苏三的亲信。
因此他拍着胸脯说人在城在,再不会误了三爷的大事。
苏三把张工调回到中兴城后,定**的主要将领都围了上来。苏三也不去理会软禁中的元奎,而是紧急地开起了军事会议。
他早就想到了京人会南下,但是京人以二十万的兵力倾巢而动,甚至在攻下太原后,还从上都城还调来了五万精兵,驻守太原!以防止定**抄萧成大军的后路。
苏三细细地了解了京人的动向之后,便问众人怎么看眼前的战局?
所有人被苏三问得一愣,老半天才有人嘀咕了一句道:“要打,就狠狠地打;不打,那就看着他们打。首长给我们说说,是打,还是不打?”
苏三便问唐超道:“你说,是打,还是不打?”
唐超挠了挠头,轻轻地笑道:“最好是不打!”
苏三便拿目光来看其他的将领,只有邓琪英略略地担心金陵城中的情形,毕竟他的家人亲属皆在金陵城中。不过他也早明白苏三的心思,也知道自己走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没有了回头的机会。当然了,他也并不想回头,从跟着苏三进了定**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把自己当成定**的人,眼里也就只有苏三。
“要打就直接抄京人的老巢。”
苏三摆了摆手道:“全军提高戒备,密切关注战局的发展。凡是逃到定**势力所属的难民,要妥善安置。如今已经是五月底,六月了,正是农忙的季节,今年秋天能不能有个好收成,这个时候很关键。我们一定要保证香阳往北一直到溪下境内的稳定,这样一来,我们才好积蓄力量。要是有京兵进来,我们要毫不犹豫地打出去。另外,扩编的特种部队要全部都派出去,要在京人的后头给敌人进行骚扰,尽可能地破坏掉敌军的物资,破坏敌军的粮站。我们要把这场战争,想象成一场持久战。”
所有将领尽皆点头。
第95章,敌我态势
苏三又道:“总得来说就是,敌进我挡,敌退我扰;用极小的力量,尽可能地拖住大量地敌军。。重点还是治理地方,接收流民,有人才会长久。溪下境内土地很多,我们需要许多人过来。你们的精力要放在协助地方,维护安全上。”
“是!”
于是,苏三坐视前护卫军被京人围死在了平台关内,到了八月,京人围住了金陵城,苏三也是无动于衷!
京人也没有想到苏三会按兵不动,所以一围住金陵城后,便是轮番的猛攻。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终于在十月破城而入,封太子于禁宫中请降。
其时,赵允在南边宣布立国,在广南路利用多山地形,对抗京人。京人不惯山地战,在赵允手上吃了许多亏。而赵允苦于仓促起兵,实力不足,虽然可以不间断地消耗京人,但自己的损失也不小,始终缺少对京人的致命一击。
京人占住金陵后,却发现定**仍然安然不动,而且定**好像并未受到封朝破国的影响,仍然保持着充足的战力。京人连番几次试探,都被定**给狠狠地打了回来。
萧成这才发现,定**其实对封朝早有异心。因此便把重点放在了对付赵允上头,争取早点把封境之内的封军肃清。
次年五月,原人见定**根本不理睬京人的举动,而赵允已经渐渐势弱,担心京人站稳了封地之后,会越来越难以对付,因此,不得不加入了战争。
京人已经防备到原人会现,早在呼城,太原一线布防。原人初步的进展,极为不顺。
可是赵允得到原人进兵京军的时机,立刻死灰复燃起来,竟被他乘机打败了京军,重新在南边站住了脚跟。
这些情形,苏三统统看在眼里,却不去参与,而是专心在溪下境内放马,发展农业生产,加紧军备供应。
思图哥在没有攻打京人之前,便想过直接从草原南下,去攻打定**。但是探马在溪下国内潜伏一圈回来报告的时候,思图哥才发现,定**在溪下境内的控制力,大大超过了原溪下国的控制力度。一切军管的情形下,整个定**求战的气氛异常浓烈。
值得关注的是,定**在得到溪下国之后,骑兵已经是到了极大的加强,已经拥有了不亚于原人的机动做战能力。
直到这个时候,思图哥才明白,为什么京人宁愿放着定**在他们的边上酣睡,而不敢稍动。实在是因为,定**他们没有把握去动啊。
思图哥当然想过,苏三此举的目的,自然是想看着原人与京人对抗,苏三好坐收渔利。但是时到今日,思图哥也不能坐视京人越来越强大。否则,其后果,必然是没有原人的好处。
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