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云云古代悠闲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此时,有悠然居的伙计端着一碗汤药急急的赶了过来。见状连忙说道:“回昭王。来之前,我家主子便担心有突发意外便于我们准备了一些应付突发情况的药材,此时这碗药正可止血补气。对这位伤员应是有些帮助的。王爷您看这药是不是先与这位伤员服下?”
    昭王闻言脸更黑了,只觉得此时这种情况是被安王府在啪啪的在抽他的脸,气的一脚踹向那悠然居的伙计,怒喝道:“狗东西。你懂什么医理,没得端了一碗四六不是得东西在害了人。”
    那悠然居的活计被昭王踹倒在地上打了个转。但是这伙计倒是机灵,竟护着那碗药没有撒出来一滴。
    昭王看了更怒,抡起马鞭就要将那伙计手里捧着的药碗打翻。
    只是那活计身子倒是灵巧,硬生生的自己受了昭王一鞭。却是没让昭王的鞭子碰到药碗。
    昭王还待再打,旁边终是有人看不下去了,便是那位年轻的赤脚大夫。只见他跪地道:“王爷息怒,素闻安王妃手下能人辈出。有不少懂医理的能人,想来悠然居配的药应该无什大错,如今情况紧急不如就死马当活马医,试试吧!”
    昭王听这人夸安王妃又夸悠然居心气更是不顺,正发怒便见那几个一块抬人过来的村民一齐跪下说道:“王爷,拴柱眼看就是不行了,不如就喝这药试试吧,说不得也算有个希望。”
    昭王看跪在下面的这些人,心中怒火更胜。但却知道他是不能再发脾气了。不然今日维持的良好形象说不得就毁于一旦了!
    昭王只得冷哼一声骂道:“不知好歹的玩意。”
    然后便提着马鞭转身离开。
    等他一走,众人皆都松了口气,有人接过悠然居伙计的碗,道了声谢,然后将药喂给了那个叫拴柱的村民。
    而昭王则是连看都不看,带着人怒气冲冲的离开了这个安置点。
    本来他今天下午计划是去多视察几个安置点,也让百姓们了解了解他亲民的一面,顺便也是为他自己的名声造势。
    可是今日从京城来这头一个安置点一路上不好走,就费了不少周折,到了安置点又没有一处是顺心的,耽误了不少时间。此时眼看天都快黑了。而最近的安置点离此地也有五里地,恐怕到了那天都黑了。
    昭王想了想不愿意去受这个罪,便决定打马回京了。
    今天一天虽然情况也有不顺,不过总体来说昭王还是较为满意的,一心认为自己还是做了一些实事的,回府之后破天荒的先去了昭王妃那里用了晚膳,跟昭王妃说了几句好听话,然后才去找倾城的。
    昭王妃看昭王来她这吃饭,本以为昭王晚上就不走了,却没想到吃完饭人家拍怕屁股就走了,让她白高兴了一场。又一打听今天昭王做的事情,她更是气愤在心里又给倾城记上了一笔。
    ——
    接下来的两天,昭王每天便是出去视察外面灾民的情况,主要是体现他亲民一面,主动去每个那些灾民聚集的地方,多晃悠几圈,让人们知道他多么的体察民勤,多么的爱民如子。
    还别说这么一来,真有不少百姓念着昭王的好,毕竟灾民们都以为他们现在被朝廷照拂,都是昭王的功劳,前前后后的事情也都是昭王操办的。
    其实这些善良的老百姓却是不知,昭王也就是每天吃饱了喝足了,出来专有那么两圈,装装样子,具体的事情其实都是夏家在操办的。
    而昭王转悠也多都是在城内,根本不愿意去城外,就是去也回回都是坐着暖暖和和的马车去的。
    实在在城外情况比较恶劣,昭王嫌弃的很啊!
    甚至有一次,他去城外,嫌弃坐马车时间长无聊,还带上了倾城跟她一块儿。路上两人在马车里亲亲我我、说说笑笑的。
    知道的人了解他们这是去赈灾的,不了的人,还以为是大户人家去郊游呢!
    就是后来镇国公知道这事情之后,也是气的砸了一块上好的砚台,想着这个外甥实在胡闹,这种情况竟然还是带着小妾出门。
    越想越觉得该磨练磨练他,给他点教训。不然以后万一他登位了。就是这种性子,说不得夏家还得吃了大亏呢!
    第三天的时候,一直悠悠闲闲的昭王。终于知道着急了!
    为什么啊,因为各地求救的折子已经上来了。
    上次说过,夏家派人去核实了灾情,回来之后。就报给了昭王,昭王没有在意。就按照各地灾情的大小,把朝廷给拨的赈灾银子给发了下去。
    只是就十万两银子,十几个州县受灾,有的受灾大一点的州县能分到那么一万来两。有的地方却是只能分到几千两银子。
    一个县的灾情,几千两银子,可想而知了。就是光熬粥熬个两三天就不够了,更别说还要救助伤员的药材。还有给老幼病残保暖了。
    各处官员收了银子,就是种种的头大,不过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是尽量节省着用了。
    只是再节省也是不够的,有的地方灾民吃不到东西,已经还是有些动乱了,有的人为了保命,偷盗抢劫的事情已经出了不少了。
    各处官员想办法镇压的同时,只能是赶紧上折子求救了,不然万一引起灾民动荡,再出个什么事情,他们可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昭王看到这些各地求助的折子,也是有些傻眼了,他还从来没有想过银子会不够的事情呢。
    毕竟十万两对他来说他都觉得是个不小的数目了,想着救助几个灾民应该是绰绰有余的,他那里知道这些事情里面的需要的程序和周折啊!
    但是,如今事到临头,昭王也是怕出乱子,只能是一边大骂这些地方的官员无能,一边是去找户部再要银子。
    可是,户部那里会有银子给他啊,户部素来抠门,而且户部的银子也紧张啊,要发军饷粮草,要给各处的官员发饷银,整个大楚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给他们要银子,他们这银子守的紧的很呢。
    再说皇上都没有发话,他们户部那里会拨银子,就是有时候皇上发话了,他们都能拖就拖的。
    昭王来要银子,他们不愿意得罪昭王,便只能说要皇上的御批,只要皇上批了,他们就给银子。
    户部知道,皇上是一定不会批银子,毕竟年关将近,边关将士们都等着银子过年呢,皇上还正为这笔银子发愁呢!
    而昭王这里哪里敢找皇上要银子,犹记得当初他可是在皇上跟前拍着胸脯说他能做好的,如果这时候的找皇上去要因,先不说他没有那个脸。
    他也怕皇上认为他办事不利,他好不容易在皇上跟前建立的好印象就这么没了。
    昭王这两天为着银子的事情焦头烂额,偏巧皇上还在上朝的时候当众表扬昭王赈灾赈的好,让他再接再厉,好好的把这事情办完。
    昭王还能说什么,只得硬着头皮应下了。
    没变法,下了朝就去找他舅舅商量去了,毕竟按照各地交上来的折子上的数目来算,这赈灾最少还需要十几万两银子,叫他拿他可是拿不出来的。
    虽说他府里有不少好东西,但那都是皇家的东西,是不能动的,难道叫他堂堂昭王拿府里的东西出来当吗?至于,现银他可是没有那么多!
    镇国公府的书房里,看着一脸倒霉相的昭王,镇国公和夏兴光心中微有得意的。
    现如今昭王出了事情还是要找他们家来帮忙不是!
    不过,看着比以前恭敬不少的昭王,夏家还是没有松口帮他,镇国公这次是下定决心要磨磨昭王的性子的,叫他也知道知道他们夏家的重要性!
    昭王从夏家无功而返,心中便恼怒了,他一是恼怒夏家不顾亲情,这时候不帮他,二是恼怒楚子恒给他使绊子。
    人说,楚子恒怎么了,他又没招惹昭王,昭王干嘛突然怨上楚子恒了!
    原来是,楚子恒就在户部当值,如今昭王从户部拿不下银子来,心中就觉得是楚子恒看不得他好,估计暗中给他使绊子,不叫他领到银子。
    这倒是冤枉了楚子恒了,昭王去户部要银子,他虽然知道,但是这事情都是户部大人们做的主,他也管不了啊,再说就是他管得了,昭王没有皇上的御批就想从户部提银子,那怎么可能!
    当户部是什么地方了,他昭王府的账房吗?
    反正楚子恒无缘无故的就被昭王恨上了!
    话说,昭王回到府里,根本就不理会昭王妃派过来请他的下人,径直去到了倾城住着的瑶光院。
    此时倾城正在瑶光院里弹琴跳舞,看到昭王进来,面色不好,便让弹琴的艺人下去,自己过去扶住昭王问道:“奕郎,这是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