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王爷既领了这赈灾使的职位,心中到底挂念灾情和灾民便在头歇之前写下了这份章程嘱咐奴才交与王妃,请王妃先按着章程行事也不至于叫王爷歇这一时半刻的耽误了灾情。”
昭王妃闻言一喜,想着到底是昭王还是看重于她的,有了正事还是嘱咐她来做,便叫五福将那章程呈了上来。
五福双手托起,昭王妃的丫头接过递了上去。昭王妃打开那纸,便细细阅读起来。
一读之下,眉目中不禁隐含怒意。不过到底是五福在此,她忍下怒意对五福和蔼笑道:“辛苦你了,想必你做完也是忙了一晚,必是累极了赶紧下去休息吧。前儿,我才得了些新鲜果子,一会让丫头与你拿些这大冷天的这东西不易得,没有多少只与你尝尝鲜吧!”
五福赶紧谢恩便退了下去。
等到五福走了之后,昭王妃把昭王那份章程甩到桌上冷笑道;“竟是又让我夏家出财出力。”
原来昭王跟倾城一番云雨之后,总归是想起他的正事来便嘀咕了一句。倾城闻言便与昭王出谋划策道;“奕郎毕竟年轻,也没经过这事,想夏家大族必然能人辈出,奕郎与夏家本就亲近只管招呼一声,让夏家出人出力帮着来做不就行了。”
昭王闻言大喜,夏家他还是信的过的。而且他那个舅舅也还有几分本事,让他家来帮忙做这个事那他是极其放心的,到时候他不但能领了功而且还能落的清闲,是在是何乐而不为啊!
于是便提笔刷刷刷的写了章程,让五福带去给了昭王妃。
而他则继续在瑶光院搂着倾城私混了起来。
再说昭王妃收了昭王的章程,自己气闷了一会但是最终还是派了可靠的人拿着章程送去了夏家给她父亲过目。不管怎么说昭王的事便是夏家的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夏家就是再不乐意也得硬着头皮上。
镇国公夏华锋收到昭王府递来的章程,看完在书房里叹了口气,之后便叫来夏家的幕僚一起商议赈灾事宜。
越是商议镇国公就越是觉得头疼,只因皇上这次让户部拨下来的赈灾款实在太少,大致算下来即便夏家认真管理,不叫各处官员层层克扣,这些款项也是根本不够赈灾所用的。
其实这事说起来还是怨昭王自己,昭王根本没有赈过灾,根本不知这一场灾害下来到底需要多少银两,而他急匆匆的进宫去找皇上商议之时,皇上因着现在国库银子比较紧张所以就报了一个极低的数字。昭王不知这些只一味想讨好皇上,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皇上当时还甚是欣慰,想这老大能为他分忧了,知道如今国库紧张所以并不多要银子,想来老大会自行想办法筹措银子的,却不知昭王那里知道这些,他只暗自想着压住了楚子恒而高兴呢!
不过眼前这事却摆在了夏家人的面前,这一场雪灾京城中是受灾最轻的。京城外十几个州县都有不同程度的灾情,有的还相当严重,但朝廷只拨了十万两银子,叫他们如何是好啊。
这十万两银子听起来也是个不小的大数目了,但落实到每个州县上却连一万两都分不到,而且现在受灾粮食布匹柴碳各项物价疯涨,这点银子能干的了什么啊!
第746章 昭王赈灾(二)
这十万两银子听起来也是个不小的大数目了,但落实到每个州县上却连一万两都分不到,而且现在受灾粮食布匹柴碳各项物价疯涨,这点银子能干的了什么?
就这点银子如果州府里再有那黑心的官员盘剥下一些落实到救灾上可就没什么东西了,估计别说什么棉衣柴碳了就是施粥也是施不了几天的。
无怪乎夏家人这么想,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少不了,即便是夏家用权势压制,这种事情也压不住,说不得夏家内部还有人在盯着这批银子呢!
夏华锋后来一打听知道这章程是昭王和皇上定下的,心中便又气又怒,昭王什么都不懂还大包大揽下这种事情,最后还做起了甩手掌柜只等着领功,把事情全推到了他夏家头上。
而他夏家也不能自己拿银子去堵这个巨大的窟窿啊,不是他们拿不出来,只是如若一开这个头,万一以后只要一有灾情皇上就故技重施,那夏家即便是有再多的银子也出不起啊!
正在镇国公忙碌之时,偏又听到昭王妃派来的丫头有意无意的说道昭王此时还在倾城的院子里厮混,便更是一怒。
镇国公世子夏兴光最近早就看昭王有些不对眼了,他怎么说也是昭王的表兄,昭王以前小时候还好如今越是大了却对他这表兄也端起了架子来,见了面不亲不热的倒是其次,回回还得受他这个表兄的礼,怎么说他也是昭王的表兄兼大舅哥,昭王在外却是一点面子都不给他。
如今看到今天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便对镇国公道:“父亲以孩儿之见这事还得从长计议,表弟的事情虽然不能不管但是也得看怎么管,近段时间表弟性子越来越乖张了,竟是连父亲和二叔的话都顶撞。”
“并且荣儿自小跟他青梅竹马当初他对荣儿是千依百顺,娶亲的时候还向父亲和母亲保证会好好的对荣儿,但是你看他现在后院里左一个美人右一个侍妾,还把那些贱人都捧上天了。整天与荣儿作对,他不但不帮荣儿还给那些贱人们撑腰气荣儿。”
“所以儿子觉得这事情咱们不能就这么不声不吭的帮表弟做了,向来是表弟惹事咱们夏家替他擦屁股,让他得来的也太容易了。竟忘了咱家多年来对他的付出,如今表弟也大了也该知道世事艰辛,不如就借这次的事情磨练磨练他叫他也知道知道咱们家的重要性!”
虽然夏兴光心里不想帮昭王,但是他不能这么直白的说,他知道父亲和夏家对昭王寄予了多大的希望。所以不能明着说,只能措辞一番给昭王上点眼药。
还别说他这眼药还真上到镇国公眼上了,镇国公最近对昭王的种种行径其实也是十分的不满。
皇上因为上次的事情厌弃了夏家,镇国公很有心希望昭王能在皇上面前替他们美言几句转圜转圜,但是昭王却如个缩头乌龟一般,在皇上面前根本连句话都不敢帮夏家说,如果只是这样镇国公还能往好处想觉得昭王这是在求稳。
但是昭王却是把后院弄的乌烟瘴气的,不但不尊重自己的正妃,而且还对他这个舅舅说的话一再敷衍,所以镇国公此时对他这个从小看到大的外甥也微有不满。
听了儿子的话。想着如果能借此机会磨练磨练昭王的性子说不得也是可以的。
既打定了主意,夏华锋就跟幕僚们商量出了一个对策,然后一挥手便叫下面的人去办了。
话说昭王跟倾城在屋里一直厮混过了午时,肚子饿了才让厨房送来了丰盛的午餐,吃完了午饭才想起正事来这才带着人出了王府。
彼时夏家已经按着昭王的吩咐把事情都安排下去了,只不过夏家并没有提银钱不够的事情,只是按着昭王的吩咐派了人骑着快马去京城周边各处的州县核查灾情的大小,而京城里面也安排了人去安抚灾民,并派了医生过去救助受伤百姓,又在背风处临时搭了棚子供灾民们避难。
而且夏家还自掏了腰包在城南建了几个粥棚。施些热粥帮灾民充饥,不但夏家如此京中体面一些的人家不管是真善还是为了博名声多少也都建了粥棚救济灾民。
昭王去巡视的时候老远就闻到热粥的香味,还看到百姓们捧着碗盆排队打粥,虽然看起来有点饥寒交迫的样子。但是精神面貌都还可以,而且秩序也维持的很好,并没有什么乱子,昭王这便放心了。
夏家有管事的看到昭王过来主动来给他汇报了情况,昭王听说夏家已经派人去各处的州县查实灾情,其它的事情也都是按他章程上说的来办的。所以再看到如今这些灾民井井有条的情况心中不免得意,认为都是他统筹安排的得当,点了点头便去别的地方视察了。
其间他心情挺好的不由还做出了一些亲民的举动,比如说亲自拿着勺子给灾民施粥,又或去临时搭建的背风棚里安慰鼓励了一番受灾的百姓,甚至看到一个孩子得了风寒高烧昏迷还亲自派人去叫了大夫过来给这孩子看病开药。
他到底是皇家人,不管怎么说做表面功夫还是有一套的,一时间让不少百姓对他感激涕零,于是在灾民区便传开了昭王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王爷。
昭王听下人打听来的这些情况之后更是开怀,暖暖和和的马车此时也不坐了,故意骑在马上脸上还带着亲切的笑容从人群中穿过,让人们全看到他出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