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若云这边刚跟楚子恒带着天儿和明哥儿还有唐家的坚哥儿,从工地上视差回来。自从唐步坚来了以后,天儿和明哥儿的二人组,就变成了锵锵三人行了。
这三个孩子正是调皮的时候,现在有了作伴的更是上墙爬北的,福园都快盛不下他们了,幸好每天他们都安排了功课,不然玩的更疯了。
三人早起来是一块儿练功的,上午天儿和明哥儿跟着银震和楚子恒学习文章,坚哥儿跟着父亲和叔祖学习唐家的传承技艺,晚上又要自个练习内功,只有下午的工夫是他们玩闹的时间。
若云看他们几个孩子这么小每天都要学这么多东西,所以下午他们玩耍的时候,若云也就放任他们了。
今天银震早下了会儿课,才能带他们去工地上看看。几人刚进了门,就见牛伯的门房里闪出一个人来,见到若云倒头就便跪。
若云定睛一看,原来这人是李青木,记得今天是他们去换庚帖的日子,看来这会儿是已经办好了事情回来了。
“青木叔,你这是干嘛,赶紧起来!”若云上前一把扶起李青木。
“若云你让我给你磕个头吧,我是一定谢谢你的。”李青木知道了自己的能定亲的原因,都是若云给起的作用,此时就在这里巴巴的等着谢过若云呢。
“你这么见外干嘛,除非你不把我当自己人。”若云责怪道。
“你别生气,那我不跪了,不过这事情我记在心里了。”李青木说道。
见他坚持,若云也没说什么,只是说“青木叔,怎么样啊,婚期定下来了吗?”
青木闻言脸色上飘上一丝暗红,然后不好意思的道“我爹说,回头找人算几个好日子,让贾家那边挑一挑,不过都是在今年的。”
“哎呀,看来今年,我们又要迎接一位新婶婶啦。”若云调笑,后面的丫鬟们也跟着她起哄。
李青木被说的面红耳赤,赶紧择路而逃了,“那什么,若云,我去工地上看看啊,今天都请假一上午了。”说完就慌慌张张的跑走了。
后来李家找人看了几个好日子,贾家挑了八月初八这天,也就是说离现在刚好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
李青木的亲事定下来以后,人们眼见着他每天乐呵呵的,人比以前不知道精神了多少倍,工作上更加的卖力了,听说为了跟贾姑娘有共同语言,他还开始学认字了,有时候还会跑来请教楚子恒和银震呢。
若云知道后不禁感叹,爱情的力量果然是巨大的,让一个二十年大字不识一个的人,都开始认字了。不过这是好的一方面,以后他当了厂长免不了要看文件和签字的,识字对他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而李青木开始识字以后,居然也带动了李青秀,因为她发现如果二哥识了字,那家里除了爹,就剩她自己大字不识一个了,这让她觉得倍感压力,便开始跟着她大嫂还有秋叶认字了。
胡少梅以前在家里是的识的一些字的,不过也认字不多,没多久就教不了小姑子了,最终变成了秋叶成了她们两个人的老师了。
若云看着最近大家学习气氛这么浓厚,就在家里办了班,每天晚上一个时辰的课,让秋叶和识字的冬青来教家里的下人们认字和算术,不强求,全凭自愿去学的。
没想到若云低估了古人的求知欲望,在他们看来,读书识字那是一件非常神圣和崇高的事情,只有有钱人的孩子才能拥有的机会,现在家里居然给他们提供这次机会,除了那些已经年纪大的下人,剩下的人都是天天抱着一颗崇敬的心情去学习的。
连带着秋叶和冬青这几个小老师在下人们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人人见了都恭敬的称呼一声“夫子。”
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厂房那边经过一把半月的施工,工程已经大致完工了,开始做一些收尾工作了,估计再有个五、六天就能完全完工了。
既然厂房已经建好了,那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开始招工了。
早在加工厂刚开始施工的时候,这边的动静这么大,每天来来回回的过好多车,拉好过材料,就有人打听是怎么回事。一听是建造加工厂的,就有一些有成算的人开始琢磨,建这么大的加工厂,这以后应该是要招工的,所以一些人过完了年,就没有外出远走打工,而在在附近找些零工,等着这边的消息。
如果能在家附近干活挣银子,谁还愿意别井离乡的那么远去打工啊。古代的信息又不方便,家里出个什么事都不知道。
还有一些李家的人,也打听到了李大那里,李大就对他们说,确实是要招工的,但是具体情况还不知道,以后招工的会会提前通知的。所以不少人就开始等着这边的消息呢。
若云和唐家叔侄和几个厂长商量了一些招工的人数,预计木器厂第一批需要招工五十人,剩下的三个厂子都需要招工三十人。那么现在有四个厂子总共需要招工一百四十人了,其中需要男子一百一十人,女子三十人。
第265章 招工要求
几个分厂的厂长也都定下来了,铁铁匠毫无例外的做了铁器厂的厂长。木器厂因为人多一些,任命了郑木匠作为厂长,冯木匠比较老实一些,便做了副厂长,协助冯木匠的工作。组装厂的厂长大家都知道了任命的李青木。
针线厂的厂长的任命人选上有些复杂,因为这针线班子这一块儿最早是冯老实的媳妇张氏在主事的,她也一直做的不错,但是已经任命了冯老实作木器厂的副厂长,现在再让张氏做了针线厂的厂长的话,那他们家在整个加工厂的权力就有些大。
关键是冯木匠一家不是她最初的班底,而是苏彻送过来的人,受过精英教育的若云不能让这种隐患存在,最后考虑再三任命了刘嬷嬷作为针线厂的厂长,任命张氏和胡少梅分别为针线厂的副厂长。
这样权力得到了平衡,刘嬷嬷平时不需要经常去厂子里,她只需要用对张氏和胡少梅负责就好了,张氏那里平时又有胡少梅这个大管家夫人牵制着,想来针线厂这边就没什么问题了。
胡少梅没想到自己还能当上针线厂的副厂长,不过她自己最有自信的就是女红针线这一方面了,对于一些玩具的制作和设计上她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此时若云给她提供了机会,她倒有点跃跃欲试的,推脱了几句就欣然接受了。
而悠然居加工厂招工的具体要求也出来了。
要求男子年龄在十四到三十岁之间,身体健康无疾病,无不良嗜好,有、无手艺都可,有木匠、铁匠或者其他手艺者可优先录用。
女子要求年龄在十四到四十岁之间,身体健康无疾病。需要精通针线和女红,来应聘者要带着自己的绣品来检验,如果手艺精湛者可放宽年龄限制。
以上人员一经录用均可管吃管住。每天上工五个时辰(十小时),中午可有半个时辰用餐时间。每旬可休息一日。
试工期为三个月,试工期间每月最低三百文月钱,过了试工期根据工作岗位不同月钱也不同,最低四百文,最高五两银子。
如有意向者可于三月二十一日辰时初刻(早上七点左右)到西山村西山脚西的悠然居加工厂进行面工。
若云没有像以前你看的那些穿越小说里写的那样按照现代那些作息时间安排个工厂的作息,什么每天工作八小时啦,什么周六日双休啦,她觉的那都是太理想化了。根本都不符合现在的民情。
现在的人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天劳作基本上达到了十二个小时了,如果若云安排每天八小时,那剩下的时候他们无所事事的,只会让一些人惹是生非,不利于集体管理。
而且如果说每天上工那么短的时间,就能挣那么多的钱,无异于让一些不事劳作想想占便宜的有心了念想,有些人工厂的目的就不纯了,若云可不想自己的工厂里招来这么一批人啊。
其实就是在现在的时候。大多数工厂也做不到八小时工作日和每周双休的,工人们也都有需要加班,有的工厂管理正规的话。工人加班会发加班费,但是好多小工厂根本没有加班费这一说,老板只会让你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多少任务量,才会有工资。
所以就连在现代都不能实现的事情,在古代就给更不能实现了。
在这里有一些学徒工十几年也是领不到工钱的,不给师傅交拜师的钱就差不多,有的甚至在师傅或者东家家里做牛做马,干的下人的一样的活呢。
所以若云这里不但试工期就有工钱领,而且还管吃管住已经很人性化了。在这个时代也算是高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