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家谱上的字确确实实乃是爷爷亲笔所书,赵荣昭不敢否认,紧紧咬着唇,默默地点点头。
“你爷爷逝世,你身为长孙不及时赶回来守灵不说,一回来就想逼死祖母,当真孝顺,也没枉费你爷爷疼你疼了这么多年!”方霏外表看上去温顺,却不是个以德报怨的,从来是以牙还牙。
赵荣昭敢当着赵家族亲的面,说她是上赶着贴上来的,让她抬不起头来做人,那也怨不得她‘夸’赵荣昭‘孝顺’,孝顺得过了头,就成了忤逆。
内堂的赵大老爷越听越急,胸口似堵了一团棉花,始终提不上气来,直靠在椅子上捶胸顿足。
宋大奶奶眼见事态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忙弃了大老爷急急地从内堂奔出来,行至方霏跟前,抬手便甩了儿子一巴掌,骂道:“你这个混账!你都不在家里,知道个什么,道听途说了几句瞎话就敢跑来质问你祖母,还不快跪下给你祖母赔罪!”
说完,便跪到了方霏跟前,哽咽着道:“母亲,荣昭这孩子心思单纯,他也是被人欺骗所致,妄母亲大人看在荣昭少不更事的份上,不要与他计较,养儿不教母之过,媳妇代儿子给母亲大人赔罪了。”
简短几句话,便将儿子忤逆祖母的事实撇开,硬说成是被人给骗了。
“大嫂,你这话可就不对了,荣昭今年都二十了,比娘还大了三岁,怎么能说他还是个孩子呢?”
众所周知,赵荣昭今年虚岁二十,而方霏虚岁十七。看了半天热闹的二老爷终于找到了空子可钻。
宋大奶奶管方霏叫‘母亲’,二老爷直接开口就喊她‘娘’了。
反正方霏已经是老太爷名正言顺的正室,叫娘也是应该,外头的赵家族亲听了不但不会取笑,反而会夸赵家人重孝道,毕竟百善孝当先。
宋大奶奶母子臊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很是精彩,恨不能削尖了脑袋,在地上钻个地缝出来。
“二老爷这话也不对呢。”正尬尴中,大房的二姨娘钱氏站了出来,“都说成家立业,这男人啊,只要没成家,还就是一副孩子心性,荣昭也是太孝顺了,才会被人蒙骗,娘一向深明大义,自然不会跟个孩子计较对吧。”
就跟被传染了似的,宋大奶奶带头喊了一声方霏‘母亲’,后面个个就都喊‘娘’喊得顺口了,要多亲昵有多亲昵。
宋大奶奶瞟了钱氏一眼,心里冷哼一声,暗道算她识大局。
大房若是倒了,钱氏的儿子也就没了出路,赵荣昭能倒,但大房不能倒。
☆、024 打脸
似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扒光了衣服一样,赵荣昭抿着唇一言不发,双手紧握成拳,桩子似的杵在灵堂中,一双狭长的眼死死盯着比他矮了半个头的方霏。
这个女子,他并不陌生,家里在给他提起这桩婚事时,他见过这个姑娘,曾祖母曾评价她‘兰心蕙质,温婉可人’,但他的心早已放到别的姑娘身上,想也不想便一口拒绝。
曾祖母一向疼他,但这次的态度却格外强硬,根本不容他有拒绝的余地,当即命人将他看管起来,成亲之前不许出府。
若不是母亲放走自己,此刻,她该是自己的妻。
第一次,赵荣昭在最不应该的时候,仔细打量自己的祖母。
她有着光洁饱满的额头,肤色莹白,如羊脂白玉,一双杏子眼宛如镶嵌在白玉上的黑曜石,璀璨夺目,似一只迎风独立的白兰。原本是那样好看的女子,眉宇间却沉稳淡然,是不属于她该有的经过岁月沉淀后才会有的沉静。
“看在你爷爷的份上,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去给你爷爷磕头上香吧。”方霏垂下眼睑,淡淡地道。
像是提线木偶一般,赵荣昭被宋大奶奶强行扯到了供案下方,又摁着他跪在蒲团上,木然地磕完三个响头,上了香后,又是被宋大奶奶扯着往往后走。
“母亲,荣昭才刚归家,容媳妇带他去换了孝服再过来磕头。”说完,宋大奶奶便推搡着儿子去换衣服。
被赵荣昭这么一搅合,赵家本家人都觉得面上无光,一个个垂着头一言不发,除了内堂里一直没间断过的诵读经文的声音,整个灵堂里再无半点声响。
方霏双手合十,微微额首,朝方才唱祭文的和尚温言道:“大师,继续念祭文吧。”
外头唱经文的和尚嗓门要大,一般都是年轻的,不比老师父们德高望重,刚才也是看得楞了,一个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被方霏这么一提醒,忙合掌还礼念了两遍‘罪过’,才又高声朗诵祭文去了。
此番赵家办喜事,因为赵荣昭一直不同意,赵家便没打算大操大办,连族亲也没邀请,只有本家的出席,赵老太爷的死因,报丧时也统一说的是‘突发恶疾’。
赵家大姑爷曾受过老爷子教诲,这次写的祭文先是歌颂赵太爷生平事迹,再是感谢岳祖教诲,又感慨自己未能及时回报恩德,最后深表痛惜,中规中矩,倒是没有任何‘讨伐’的意思。
正念到结尾处‘从今想见贤德面,唯有三更在梦中’时,宋大奶奶领着换了麻布丧服的赵荣昭回来。
宋大奶奶径自走到方霏身前福了福,温顺地喊了声‘母亲’。
赵荣昭眼神飘忽,游移不定,偶尔投向方霏时,又有些茫然,一触即闪,似是根本不能接受无法变更的事实。
方霏面色无常,微微颔首,抬了抬下巴,示意母子两跪到人群中去。
供案前的和尚刚巧也念完了祭文,所有伏在地上的孝子纷纷直起身子来缓一缓,宋大奶奶再次福了福身子,走到第二排自己先前所跪的蒲团后,合上手掌拜了三拜,重新跪到了蒲团上。
赵荣昭这几天不在家,第三排跪满了他的庶弟堂弟,他本该跪的位置,跪着二房吴二夫人的两个儿子,赵荣华与赵荣宇,根本没给他留位置。
赵荣昭身为大哥,这几天又不在府中,自然不好意思叫他们起来让位置,但跪到后一排的庶女堆里又不恰当,当下尴尬地愣在那里,不知该跪到哪里去。
宋大奶奶看出儿子为难,便吩咐自己的身边婆子:“徐妈,去给大少爷拿个蒲团过来。”吩咐完,见这群人压根没有给自己儿子让位的意思,心里很不是滋味。
二房这两个侄子忒不识时务,宋大奶奶恨得牙痒痒,又不好去训斥他们,毕是自己儿子来晚了,可这口气闷气在心里憋着又难受,便转向紧挨着二房兄弟二人身边跪着的赵荣霆,冷声道:“荣霆,起来给你大哥让位,自己什么分量要弄清楚,别跪错了地方!”
赵荣霆是大房三姨娘李氏的儿子,只比赵荣昭小几个月,也是瘦瘦高高的,温文儒雅,模样与大老爷年轻时七分相似,脾气禀性也相仿,孝顺。
宋大奶奶这么明显的指桑骂槐,二房兄弟两硬是假装没听懂,而被嫡母点了名的赵荣霆面上一红,应了声‘是’,匆匆起身跪倒最边上去了,连蒲团也没拿。
三姨娘李氏见儿子受委屈,气得磨牙,暗恼宋大奶奶专挑软柿子捏,知道自己儿子孝顺,便对他颐气指使,随意的搓圆捏扁。
明明是二房的人惹恼了她,却要拿自己儿子撒气,这是什么道理!李三姨娘冷眼瞧着赵荣昭跪到了自己儿子的位置上后,强扯出个笑脸来,冷哼道:“夫人教训得是,不过要是自己没孝心,就算跪到寿材跟前儿也不抵用。”
宋大奶奶本就憋了一肚子火,但毕竟是自己理亏,也不好发作,只得忍气吞声,压低声音道:“李桂枝,你别太过分了。”
李三姨娘闺名李桂枝,宋大奶奶平时唤她李氏或则老三,点名道姓的还是头一次,李三姨娘不由得有些怵她,但想到儿子无辜受辱,又强自嘴硬起来:“夫人,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回来晚了是你的事,谁跪错地方你找谁去,别拿不相干的人出气。”
“你……”宋大奶奶被呛得眼角直抽抽,胸膛急剧起伏,作势要起来教训教训李三姨娘,却被身后的儿子扯住。
“娘,别冲动……”赵荣昭低声道。
钱二姨娘见状,也跟着出来打圆场,瞪了一眼李三姨娘,嗔道:“三妹,你管得也太宽了吧,荣昭确实是回来晚了,但这不是因为他在外地么,他祖母都没说什么,你咋呼些个什么。”
这李三姨娘也太不识趣儿,自己儿子吃点亏怎么了,总比整个大房丢脸要强吧,钱二姨娘偷偷伸手拧了她一把,急忙冲她使眼色,让她别跟宋大奶奶杠上。
李三姨娘重重哼了一声,将头扭朝一旁去了。
钱二姨娘回身斜睨了赵荣昭一眼,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