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香港商战风云录(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贷款比重 上升,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持牌银行贷款形式主要有:短期及中期工商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机器及固定资产贷款,楼宇、股票按揭(抵押贷款),各种消费贷 款等。      三、投资业务。目前,香港的银行主要以各种有价证券作为投资对象,只将少量 资本投在地产业方面,主要是因为各种有价证券能随时在金融市场上转让兑现,是一 种流动性较高的资产。香港银行持有的有价证券包括:各国的国库券、存款证、商业 票据、浮息票据、债券、股票、外汇基金票据等。      四、其他金融服务业务:      外汇及汇兑业务。外汇买卖有现汇和期汇两种。汇兑有信汇、票汇、电汇、旅行 支票等。其中,汇丰等行利用卫星汇兑,海外收款人在几秒钟内便可收到汇款。      货币及资本市场的交易。银行为便利资金周转,在同业拆借市场供入或贷出资金。      信托业务。银行代客户管理财产、资金和遗产等。      进出口押汇业务。银行充当进出口商的信用中介,服务包括:签发及转让信用证、 进口贷款、扎收进口单据、签发对背信用证等多项。      另外,银行还开展保险业务、租赁业务、证券买卖、黄金买卖等多种业务。      在港岛中区金钟,有一幢扼守海军码头的大厦——远东金融中心。大 厦高40多层,玻璃外墙,正面视野开阔,九龙半岛及维多利亚港尽收眼底。 香港堪舆大师李申,将其列为甲等80分,可见风水造型之佳。      1965年银行危机,肯定还没有这幢远东大厦。如有,必是一块信誉金 字招牌,远东银行也不至于挤提得“苟延残喘”。      香港银行皆集中在港九旺地,远东却在地广人稀的新界。在港九城区 人眼里,新界是乡下地方,偏僻闭塞。60年代,英国民俗学者洛宾逊,深 入新界乡间采风,发现不少居民不知现今港督是谁,甚至有人连中国最高 执政者是谁都搞不清。      新界保留太多的清末风俗,居民对港岛发生的事反应迟钝。远东银行 
… 页面 78…

地处穷乡僻壤,在挤提风潮中,仍大劫难逃。远东老板为上海人邱德根, 银行择闹市,邱德根缘何把银行设在“不知银行为何物”的地方?                                     放片起家      邱德根1925年生于上海,父亲邱郁文是个小商人。邱德很上中学才几 个月,家道中落,不得不辍学。15岁进大光明电影院当小厮,后升为司理  (经理)。21岁时租下大都会电影院,放映国产影片,是一个身无资产的经 营者。      邱德根学历低,又无资产,却娶了一位沪江大学毕业的小姐裘锦秋为 妻,贫寒弟子与富家千金结奇缘,堪称佳话美谈。      50年代初,邱德根携新婚妻子来到香港,所有的资产仅百余元。      那时候炒金炒得满港开花,许多有钱的上海人见金心迷,结果一个个 栽到银海之中。邱德根回忆此事总是语带侥幸,他身无分文,无资炒金, 故不曾遭人暗算。      邱德根在朋友开的公司做幻灯片广告,并买卖影片。他在上海经营多 年电影院,故想在香港重操旧业。香港把影院叫作戏院,那时没电视,去 戏院看电影是香港人的主要娱乐方式。      经营戏院自然是在闹市好,可闹市的租金贵,邱德根可望而不可及, 又借钱无门。他回忆道:“当年由于自己是外省人,广东话不灵光,不获本 地人信任,买东西总是先钱后货,调动资金很困难。”      此路不通,邱德根唯有把目光盯到乡下。他到新界跑了好些地方,最 后在荃湾租了一间货仓做戏院。邱德根的原则是能省就省,乡下租金低, 乡下人很少看电影,故可以租旧片来放,旧片一天才1港元租金,又可省一 笔。      当时荃湾人口仅10万,除本地居民,还有山寨厂工人,不过也都是从 广东来的农民。邱德根的戏院一开张,果然大受欢迎,时时爆棚。      麻烦事也随之而来。原先这里的人有免费看电影的习惯,一些有钱人 做善事,出钱请人放露天电影,或在宗祠货仓敞开门放映。戏院开张,一 些农民不买票,不让进就用石子砸灯砸玻璃。邱德根每晚都要守在戏院维 持秩序,这些乡民慢慢才习惯买票看电影。      邱德根首创乡下戏院放日场的先例。他的考虑是租片以日计算,光放 夜场不合算。乡民没有上班工作制,时间可自我调剂。再说乡民居住分散, 走夜路颇为不便。      开始时日场门可罗雀,但随着影响扩大,日场的上座率与日俱增,为 邱德根赢得可观的票房收入。      邱德根一有钱,就到一个乡镇设立一间戏院,到1958年,他已独立拥 有14间乡下戏院,成了新界的戏院大王。                                     跻身银行      邱德根在新界经营戏院,亲眼目睹新界的不断变化。50年代是香港工 业起步的年代,市区地价昂贵,很多工业家到新界办厂,新界人口增加, 市面也渐渐繁荣起来。 
… 页面 79…

     邱德根想到做地产生意,想到开几处像市区那样的娱乐场所。可这都 需要大笔资金,靠戏院的菲薄收入,只能是杯水车薪。邱德根灵机一动, 便想到办银行。当时新界还没有一家银行,银行都热衷做市区有钱人的业 务,不屑来新界乡下地方。邱德根想,乡下人虽穷,人口却不少,若一户 能存一点钱,不就是一笔可观的资产吗?      邱德根资金不够,未申请到银行牌照,只好办钱庄。新界的大乡镇, 每处都有银号钱庄,据说生意都不太好。邱德根想:就怕你们生意太好, 否则我就没容身之地。邱德根的远东钱庄,设立在老基地荃湾,时间是1958 年岁末。      远东钱庄的生意也不好,当地人根本没有存钱的习惯。原以为他们仅 仅不信任钱庄,随后发现他们也不把钱存到九龙的银行。荃湾有通九龙的 巴士专线,来往很方便,邱德根曾去九龙的银行打探,银行职员道:“要想 收到新界人的存款,比割他们的肉还难。”      幸得荃湾的一场大火,使远东钱庄扭转乾坤。不少人,毕生的积蓄毁 于大火,便觉得还是把钱存到钱庄安全。      远东钱庄业务渐渐上道,邱德很一下子便成了大财主。存款靠放款赚 钱,这是任何银行业人士都深知的道理。邱德根开办了一些小额贷款,他 和一些不相信他的存款人一样,也不放心那些贷款人。      还是自己给自己“贷款”安全。      这是当时华籍银行界人士惯用的生钱办法,岂止是为了安全?盈利既 多又快。邱德根四处捕捉机会,终于在1961年以150万港元的较低价,购得 荔园游乐场。原业主是张军,1950年建成,却连年亏损。邱德根想:即使 我接手游乐场亏本,把这块地皮“腌”起来,等涨起来再抛出,准能卖到 好价钱。      邱德根买来动物供展览,添置一批娱乐设备,一时游人如潮,财源广 进。      邱德根双管齐下,早在1960年3月就把远东钱庄改组为远东银行。他开 办多项银行业务,信誉日增,存款额居新界同业之冠。      这时的邱德根,有大量资金可供调拨。他石破天惊,声称要盖新界第 一高楼。不久,远东银行大厦在荃湾破土动工,1964年底完成土建工程,17 层的高度列新界所有建筑之首。荃湾已是新界的工业重镇,内装修尚未完 毕,已有众多的公司租下大厦的写字间。有这幢大厦作招牌,存款客户, 不再是土头土脑的新界乡民。有许多是法人客户,资金进出,动辄以万数 计算。远东银行,在港九新界设立了多间分行及办事处。      邱德根的事业步入巅峰,当地人称他为新界首富、新界银行巨子。      孰知人算不如天算,1965年1月26日,明德银号发生挤提,不日,明德 银号在挤提风潮中轰然倒闭。风潮如瘟疫在港九蔓延,远东银行在港九的 分行自然也成了存户“袭击”的目标。邱德根在心中祈祷,但愿挤提风潮 不会席卷地处偏僻的新界。      瞬息之间,远东在新界的分号频频告急。最初是消息灵通、反应敏捷 的法人存户提款,接下来是升斗小民涌向总行分行,个个表情焦的且愤怒。      邱德根到总行营业厅大门外,向存户作解释:“本行信用良好,绝不会 少大家一分钱。本行这么高的利息,你们存银行吃息不是更好吗?现在没 到期就要取出,实在不合算。远东银行17层大厦都盖得起,还会欠你们的 
… 页面 80…

钱不成?本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