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刘延庆身边,他的一个子侄亲将终于崩溃了,软倒在地大哭出声:“辽狗疯了,俺们当不住了,太尉,撤罢…………趁着俺们现在还逃得掉!”
在栏杆处几乎将整个身子探出去,瞋目欲裂的赵青猛地转头回来,几步就走到那刘家子侄面前,狠狠一巴掌扫了过去。包铁手套顿时将他腮骨都打裂了,皮开肉绽,鼻血口血碎肉和断裂的牙齿一起都喷了出来。赵青犹自不解气,戟指大骂道:“再乱俺们军心,就取你首级号令全军!”
自己亲信子侄挨揍,刘延庆却视若未见。赵青转身又朝向刘延庆,抱拳行礼:“太尉,此刻不能退!中军大营还有两千精锐战卒,弓矢器械齐备,属下一定保住中军大营!如若不效,请斩俺这头颅!太尉,辽人已经是强弩之末,四军大王萧干都已经亲自冲阵,俺们保得住这中军大营!只要到了天亮,辽人只有自退!太尉,只要得您一言许诺,俺这就下去死战!”
刘延庆睁开眼睛,神色不变,只是开口语调已经干涩得难以分辨:“某自然寸步不退,如若不胜,此处便是某刘延庆之死所。赵青,你放胆死战,莫以俺为念。”
赵青重重点头,又朝刘延庆叉手深深行了一礼,大步就朝望楼之下走去。
望楼之上,寒风呼啸,带来前面营寨的火星,在众人身周星星点点。望楼之上,每个人都觉得浑身冰寒。
那文臣看向刘延庆,咬牙道:“太尉,事已不可为!纵然能守住,这燕京城,咱们也拿不下了!须得早做决断!”
刘延庆老眼当中,突然沁出了大颗的泪珠:“老夫对不起这环庆军几万弟兄!”
第一卷 燕云乱 第148章 回天(八)
大宋宣和四年十月二十五。
大宋西军四路北渡高粱河,环庆军独当正面。辽人四军大王萧干以伏骑抄袭环庆军后路,刘延庆不救。房州团练使曹累死之,累,玮之六世族孙也。
环庆军后路既断,萧干遂全军以击刘延庆。
自晨至暮,继之以夜。萧干破环庆军营七,直薄中军,环庆第一将,武功大夫,华州团练副使韩遵死之,遵,韩存宝之孙也。
刘延庆弃军走,环庆军闻之,遂大奔。辽人以骑蹂之,溃卒背高粱河,一水难渡,哭喊震天,死伤不计其数。
环庆军者,边军重镇也。戍边百年,所向有功。宣和二年南征平方腊之乱,更应命北上伐辽,先历白沟河之败,再溃于高粱河前。百年声名,毁于一旦。
刘延庆抱木浮于河北,从其得脱者不过寥寥数十骑。
…………
仆时年寄禄于河北西路提举转运使下仓场大使,从于兵间,得知北伐兵间事甚详。后随军而渡高粱河,河边白骨,犹自累累可见。人在中流,按剑流涕,意气勃发。举国之力北伐,竭河北数路民力以饷军,孰料主帅无能,叠经丧败!环庆军大崩,燕云事几至不可为,若非郡王萧讳言者,宣和四年,何能有克复燕京之捷?
乱世将至,群孽横生,亦有扶危定难之臣横空出世,古人诚不我欺焉…………
——宋人笔记《宣和四年北伐本末记事》
□□□□□□□□□
泾源秦凤熙河三军,原来一直有哨探向东游弋,尽力保持着和环庆军的接触。就算环庆军没有和自家三军联络的意图,至少也要搞清楚环庆军独当的正面宋辽两军的动向。
秦凤熙河泾源三军,轻骑哨探加起来也没有多少,三军之中,多少还要掌握一点骑兵力量做为预备。能撒出去的哨探轻骑不过三四百骑,可以说是相当弱小的骑兵侦察幕。
当萧干突然发力,他张开的远拦子顿时就将秦凤熙河泾源三军的骑兵侦察幕完全遮断。不管从数量还是素质而言,萧干的轻骑,都占据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
当自家哨探一旦被遮断,就算没有第一手的战场军情,老种小种他们都是领兵领老的统帅,如何不知道萧干已经开始要和刘延庆一决!
西军三军向东的联络被遮断,但是与后方的联络还保持着畅通。在按兵等候之际,不过一天就传来了最新军情。
环庆军高粱河渡口遭到萧干抄袭,曹累全军皆没,数万民夫逃散,辎重器械,连同好容易架设起来的浮桥,都为辽军一火焚之。能逃至高粱河南的败兵不过三四千,民夫不过万余,多有督率粮草军资的转运文臣没于兵间,要不是抄袭的辽人军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更在烧断浮桥,焚毁了军资之后,急着回去和萧干主力会合,宋军损折,还不止此!
军情传来,老种以降,西军将帅,无不大哗!
在小种姚古还有杨可世诸人看来,萧干此前示弱之举,做得过分了一些,实际上萧干还是有足可一战之力的。不过他手中这可以一战之力,还是微薄了一点,西军平推过去,推也推死了他。刘延庆想用一军之力,独力承担复燕大功,的确是勉强了一些。而且现在大家对刘延庆的指挥能力都不甚看好,离开战事一线二十年,实在是过于漫长的时间。正常来说,刘延庆会吃些小亏,和萧干打成僵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一旦刘延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吃不下克复燕京这场大功。他们加入战线那是再顺理成章也不过的事情。
在小种他们想来,还恨不得刘延庆吃的亏大上一些呢。
只有老种,坚持认为,刘延庆会遭受失败,甚至被萧干迫退!环庆军上下,也要遭受相当损失,原因无他,刘延庆已经不是合格统帅,而萧干是人杰,背城借一,将士有效死之心,刘延庆以环庆军一军之力,绝难在萧干手中支撑多久!
正因为坚持这样的判断,老种才决定只要萧干和刘延庆接触上,两三天之内,西军三军就要全军而西,去援应刘延庆。不管从哪个角度而言,老种都自问不能看着几万环庆路出来的子弟将领,遭受太过于惨重的损失!
不过就连老种都没有想到,刘延庆现在,竟然已经是如此不堪!渡口曹累所部,离他扎下的中军大营并不是很远,疾驰而援不过半日多一点的路程。刘延庆竟然不救,坐视曹累所部覆亡,自家后路,一下就已经被完全截断!
没想到,刘延庆已经蜕化成了那种要用全部精兵强将护卫住自己,才能在战阵上感受到一丝安全的庸劣将领!
西军三军上下,顿时就后面如何行动,爆发出激烈的争论。老种之意,就是马上挥军而西,不要再等两三天坐看萧干和刘延庆之间对耗了。刘延庆连曹累都不敢救,如何有胆色以孤军在萧干强攻硬打下支撑下来?
小种他们,对刘延庆如何,却没有半分兴趣。他们也不知道,老种怎么变得如此心慈手软了。刘延庆童贯他们,打压自家的时候,可没念着半分当日袍泽之情!现在西军主力都被调了出来,他们这些西军累世将门,都离开了自家老窝,要是再被分而治之,就算官位得保,也不过是文臣门下走狗,让人捏圆捏扁也没有半分说道,哪里有坐镇陕西诸路时候的威风权位?
现在正是大好机会,看着刘延庆败得不可收拾,顺便牵动童贯和他背后的朝中派系。支持他们的老公相一脉,已经许下了事成可以让他们全师而回陕西诸路,继续安享他们累代将门,陕西诸路形同他们这些将门分封之地的诺言!
现在就去救刘延庆,岂不是给他们这些西军将门自家的坟墓上面填土?
再说了,刘延庆环庆军至少还有三万有余的主力在燕京城下扎下了营盘。就算野战不成,以萧干那些兵力,在善守的宋军面前,难道能在短短几天之内就能将环庆军击溃?在小种他们看来,至少要五六日以后的时间,才是他们全军集结,然后向东压过去,收拾残局的时候!
激烈的争吵,在几位相公和他们麾下西军重将之间几乎持续了整整一天。谁也不知道,这些年看起来向萎靡沉静,很少有太过激烈举动的老种相公,竟然爆发得如此剧烈!他争辩,他发怒,他大吼,白发白须,都剧烈地抖动着。最后老种几乎是用他几十年来的积威,才压下了西军三军诸位相公军将的强烈不满,做出了立即集结全军,转而向东的决断!
□□□□□□□□□
天色阴郁,空中青黑色的乌云凝聚成一团,东南风已经起来,幽燕山川大地,一片萧瑟。眼看着,又一场大雪又要下来了。燕京百里方圆,一片荒凉,只有在道路之旁,还能看见一些早无人烟的断壁残垣,还有抛荒的田地。近年激战,这繁华富庶的燕京之地,周遭一切,不是被战火踏平了,就是被辽人搜刮干净。百姓们要不躲进了燕京城苟延残喘,要不就是四下奔走流离,辗转于沟壑之间。这片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