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份情报还提到,以军已有足够的实力在北方发动一场战略性进攻。
综合其他方面的情报与侦察报告,蒋博文猛然意识到,以军已有足够的实力从戈兰高地两翼发动钳形攻势。
也就是说,以军很有可能通过贝卡谷地绕到叙军大后方。
问题是,当时没有任何直接情报可以证明蒋博文的判断,反而是以军在戈兰高地与约旦河西岸的集结行动已经得到证明。
权衡利弊之后,蒋博文在十五日夜间,从预备队中抽调两支突击集群派往霍姆斯。
以军要是走贝卡谷地的话,肯定得从霍姆斯南面杀出来。蒋博文的设想是,这两个突击集群至少能拖延以军一阵。以第十三集团军的战术机动能力,只要有十来个小时,他就能腾出手来收拾这股以军。
很明显,蒋博文依然把重点放在南面。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完全正确,以军没有把赌注押在贝卡谷地,仍然采取了以南面突破为主的进攻策略。
更重要的是,两个突击集群,总兵力也就两千多人,很容易隐蔽前行。
要知道,直到十五日夜间,第十三集团军的部署还在进行之中,所以以军的侦察系统不大可能关注这支小股部队。
事实上,巴拉姆也确实没有注意到赶往霍姆斯的中国军队。
十五日夜间,六个装甲旅陆续接受装备时,巴拉姆向前线部队下达了作战命令,预定在十六日凌晨两点发动进攻。
第三十三章 孤注一掷
第三十三章 孤注一掷
“约叙战役”可以说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中东战场上的第一个转折点。
这场战役,以军的总目标是围歼库奈特拉省与德拉省的叙军主力,打开前往大马士革的大门,次要目的则是控制叙利亚南部与约旦北部地区,把以色列的战略防御纵深增加两百公里以上。
必须承认,以军的战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在最初阶段,以军准备投入十二个装甲旅与二十四个步兵旅,随后增加到了十八个装甲旅与三十个步兵旅,前线总兵力超过二十四万,后方则动员了五十万预备队。空军方面,除了面向埃及的空中打击之外,以军动用了一千二百余架作战飞机,其中战斗机超过八百架。为了增强打击力度,以色列海军还在战斗开始后,对早已封锁的叙利亚港口进行了打击。
同样得承认,以军的计划制订得相当完美,而且很有弹性。
别的不说,在安排作战任务的时候,巴拉姆只向前线指挥官明确的最高目标,没有限制作战部队的战术行动,赋予了前线指挥官很大的决断权,使以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而不是后方指挥部的预测发动进攻。
在这一点上,以军表现出来的能力丝毫不比第十三集团军差。
问题是,这场战役的发起时间足足拖延了十天。
要知道,巴拉姆原本希望在十一月五日就发动进攻,结果西奈半岛上的进攻行动不大顺利,原本计划派往戈兰高地的十二个步兵旅没能及时到位,迫使他把进攻时间推迟到十一月十日。到了十一月八日,因为中国陆军第十三集团军到达,巴拉姆再次调整作战计划,又拖延了六天。
错过了时机,导致再好的准备工作都变得毫无价值。
战后,就有一些军事学家认为,如果以军能在十一月五日发动进攻,而不是纠缠于西奈半岛上的埃军残余部队,那么在第十三集团军进驻叙利亚之前,以军就有很大的把握攻占大马士革。部分军事学家甚至以此做出推断,即在得到美国直接援助之后,以色列有足够的能力在中东击败中国军队。虽然更多的军事学家并不赞同这一观点,但是大多认为,如果以军能够及时攻占大马士革,肯定会改变战争历程,至少会迫使中国向中东增兵,从而破坏中国的总体战争计划。客观的讲,后一种可能确实存在,因为第十三集团军很难在没有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在叙利亚的广袤沙漠里与以军鏖战,最好的选择是撤回伊拉克,在兵力增强之后再发动进攻。果真如此的话,中国陆军至少得把第三三三预备集团军派过去,而且得非常及时的派过去。显然,这就得动用大量战略空运力量,从而对中国军队在其他方向上的部署产生影响。
说得严重一些,如果以色列在第十三集团军到达之前攻占了大马士革,中国很有可能在战争的前两年内被迫采取战略防御。原因很简单,只要以色列稳住了战局,美国最多只需要增派一到两个师的地面部队,以及少量空中力量,之前部署在亚丁湾的第四舰队肯定会前往东印度洋,堵住中国舰队进入印度洋的通道,或者抽调一支舰队前往西太平洋,协助美军陆战队在年内发动战略进攻。不管是哪种结果,都意味着中国的战略被动局面将维持到二零五三年。随着美国的战争动员工作全面开始,中国在二零五三年首先要考虑的将是如何进行本土防空。
由此可见,“约叙战役”的战略意义远大于战术意义。
战斗打响之后,即便情况严重不利,以色列国防军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只是都失之交臂。
十六日凌晨,以军首先在戈兰高地方向上发起猛攻,随即在南黎巴嫩发动进攻。
巴拉姆的意图很简单,通过在这两个方向上的猛攻,消耗敌人把预备队投入到无关紧要的地方去。
对于一场战略性质的进攻来说,打掉敌人的预备队比突破敌人的防线更加重要。
要知道,只要敌人有足够的预备队,就能及时堵上防线上的缺口,而进攻一方则得在防线上消耗更多的兵力。
战后,曾有人就此指责巴拉姆,说他葬送了以军。
在这些人看来,巴拉姆在戈兰高地上的猛攻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的战术不但不具备运动战的特点,反而退回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水平,即以打阵地消耗战为主,而运动战本身就是以军的强项。按照这些人的观点,巴拉姆应该集中力量撕开叙军防线,然后进行大纵深突击。
显然,这种观点根本站不住脚。
经过叙利亚国防军十五年苦心经营,再加上以军之前的防御部署,戈兰高地早就变成铁板一块了,根本没有适合进行装甲突击的条件,连可以供装甲部队推进的道路都不多,自然谈不上纵深突击了。
事实上,如果有把握在戈兰高地上取得突破,巴拉姆根本不会另辟蹊径。
从战术上讲,巴拉姆没有犯错。
以军在戈兰高地上的猛攻,给叙利亚国防军制造了巨大压力,在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之内,叙军百分之六十的预备队被派往戈兰高地。由此可见,以军在戈兰高地上的猛攻已经达到了巴拉姆的预定目的。
真正出问题的,不是戈兰高地,而是南黎巴嫩。
天亮之前,充当先头部队的第七装甲旅就在南黎巴嫩境内前进了三十公里,完成了当晚的突击计划,前往不远处就是贝卡谷地的南入口了。问题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第七装甲旅停了下来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第七装甲旅停止前进的主要原因是遭到了真主党的顽强抵抗。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原因。最大的问题是,原本应该紧随其后的第一八八装甲旅在感受到两翼受到威胁之后,在突击开始后不到两个小时就放慢了前进速度,开始向两翼扩大突破口。
由此产生的结果是,第七装甲旅与第一八八装甲旅之间有一条大约十公里宽的缺口。
毫无疑问,这是一道致命的缺口。
能征善战的以军前线指挥官非常清楚,如果这道缺口一直存在,那么第七装甲旅进入贝卡谷地之后,很有可能被埋伏在此的叙军包围,而第一八八装甲旅不见得能够及时跟上来解围。
当然,叙军要想歼灭第七装甲旅几乎不可能。
问题是,如果先头部队被围,那么以军在贝卡谷地方向上的进攻也就得停顿下来。
要知道,贝卡谷地就那么大个地方,两侧都是崇山峻岭,根本没有足以让以军进行战术回旋的余地。
以军指挥官有两个选择,一是冒险孤军深入,二是等待援军跟上。
显然,第七装甲旅的指挥官选择了后者。
这一等,就足足等了六个小时。
直到十六日下午一点过,在第一八八装甲旅的先头部队到达后,第七装甲旅才继续向北挺进。
这六个小时,对这场战役的最终结局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战斗打响后,蒋博文立即收到了以军向贝卡谷地突击的消息,只是空中侦察情报表明以军主力仍然在戈兰高地南面,即约旦河西岸。由此不难判断出,以军在贝卡谷地方向上的进攻只是佯攻。
当然,这仍然让叙军总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