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五年之内,牧浩洋得逐步把权力移交给国防部。
按照这个安排,在建立了参谋长会议制度之后,总参谋部只掌握军队的战时调度与指挥权,其他的权力都将回归国防部。
对牧浩洋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个解脱。
用他的话来说,只有当上了总参谋长,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
显然,肯定不会是个好滋味。要知道,黄峙博离开总参谋部的时候才五十多岁,而腾耀辉离开的时候也就六十多岁。当时,两人都有足够的精力继续干下去,也有足够的影响力留下来,可两人都选择了离开。
到二零四七年的时候,牧浩洋的感受也一样。
如果不是黎平寇挽留,他肯定会向黄瀚林提交辞呈。
当然,让他留下来的,还有一份责任感。
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在二零五二年前爆发,中国的处境将非常艰险,而到了二零五二年之后,情况就会有所改观。
牧浩洋非常清楚,如果他在二零四七年辞职,就算回去当海军司令,戚凯威与母祁铁也会联手控制总参谋部,而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不管是戚凯威、还是母祁铁,都没有足够的能力率领中国军队取胜,甚至没有能力率领中国军队渡过最艰难的战争初期。要知道,戚凯威与母祁铁都擅长打顺手仗,在逆境中反败为胜的能力非常欠缺,母祁铁甚至没有这方面的作战经验。
二零五二年之后,随着中国的军事实力增强,牧浩洋就可以放心大胆的“退休”了。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牧浩洋不得不继续坚持下去,精打细算的花掉每一分钱,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军队,奉献给国家。
二零五二年的元旦节,牧浩洋过得很轻松。
年前,他就与戚凯威达成了协议,在七月份主动向元首提交总参谋部改革计划,而且任命章玉廷担任海军参谋长。
在新的制度下,各军兵种都将取消司令职务,参谋长为最高指挥官。
作为回报,戚凯威也承诺不会垄断总参谋部,而会给予章玉廷与庞跃龙相应的地位,确保海军与陆战队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牧浩洋在任期间制订的所有装备计划都将得到保留。
按照戚凯威的承诺,至少在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他不会取缔海军与陆战队的重大装备发展项目。
结果就是,过完元旦节之后,牧浩洋把海军与陆战队的装备计划重新梳理了一遍。
事实上,这个时候,牧浩洋最担心不是戚凯威会不会兑现承诺,而是已经持续了十三年的扩军行动能否持续下去。
到二零五二年初,中国军队的总兵力已经突破了二百八十万。
要知道,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期间,中国军队的总兵力也只有二百二十万,而且并没有进行战争动员。
只不过,扩军是这个时代的潮流。
在二零五二年初,美军的总兵力在二百八十万以上,算上长期处于满员战备状态的国民警卫队,则超过了三百六十万,而中国的常备预备役兵力只有六十万,总量上还比美军少了二十多万。
此外,俄罗斯的总兵力高达二百二十万,欧盟各国也接近两百万。
随着总兵力增长的,正是年年走高的军费开支。
从二零三八年开始,中国、美国与俄罗斯的军费增长速度就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在绝大部分年头都在经济增长速度的三倍以上。在二零四八年,中美欧俄的军费增幅甚至达到了百分之八十。
十多年下来,全球军费已经增长了近三十倍
在这十三年里,全球经济只增长了六倍。
结果显而易见,巨额军费开支,成为了各个国家、特别是中美欧俄最大的负担,迟早会导致经济崩溃。
以这个速度增长下去,最迟到二零六零年,军费开支就将占到中美欧俄中央政府总开支的百分之八十。
这意味着什么?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和平时期维持占财政总开支百分之八十的军费,因为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只能维持政府的日常开支,在其他领域的开支,比如公共福利、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开支都将归零。
显然,正常社会根本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肯定会爆发,而且就在这几年之内。
按照牧浩洋在二零五二年初做的估测,如果下一财年的国防预算顺利通过,那么军费在中央财政中所占比重将达到百分之四十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超过百分之十六,只需要两年,就能突破极限。
当然,美国的情况也差不多。
结论显而易见,只要军备竞赛持续下去,战争将在二零五四年底前后爆发。
事实上,这与牧浩洋在对日战争之后做出的预测相差不大。
问题是,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已经使中美两国筋疲力尽,也使受到牵连的欧盟与俄罗斯憔悴不堪。特别是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之后,美国的优势正在缩小,所以美国很有可能提前发动战争。
当然,这里面还存在一个极为不安定因素:俄罗斯。
根据军事情报局提供的情报,俄罗斯在二零五一到二零五二财年度的军费预算就占到了联邦政府开支的百分之六十,已经突破了引发世界大战的极限,而俄罗斯的经济承受能力明显不如中国与美国。别的不说,俄罗斯的军事工业基础远不如中美两国,因此国防开支中的很大一部分没有留在国内市场,对促进国内就业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而是通过军火贸易的方式流入了美国。
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俄罗斯很有可能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点火者。
如果说美国可以放弃印度,那么美国就绝对不会放弃俄罗斯。
要知道,如果俄罗斯被中国击败,而且像印度那样遭受惨败,至少在未来十年之内美国别想在战略上压倒中国,而十年之后,美国更不可能在综合国力上超越中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国成为全球霸主。
可以想像,只要俄罗斯引发战争,美国就会参战,不会有丝毫迟疑。
这些因素,让牧浩洋一点都不敢轻松大意。他能做的,就是利用最后的机会,完善军事力量。
至于中国军队在战争中有什么表现,那就不是牧浩洋所能决定的了。
过完春节,牧浩洋放下了手里的工作,决定到基层部队走走,顺带考察前几年装备建设的成果。
按照他的安排,等他回到北京,也差不多该离职了。
当然,到基层部队走访,也能稳定军心,让官兵接受新的指挥制度。
只是,还没等他动身,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让他留在了北京,取消了走访安排。
这件事情,与陆雯有关。
第一百三十三章 新的发祥
第一百三十三章 新的发祥
进入电梯,陆雯才转过身来,将一把随身携带的钥匙插入控制面板下面的孔中。
见到从控制面板上弹出来的指纹识别器,牧浩洋立即皱起了眉头。
“知道这是哪吗?”
牧浩洋笑了笑,没有吭声。
“半个世纪前,这里是地下导弹发射井的控制中心,负责控制附近十座发射井里的洲际弹道导弹。”陆雯把右手放在识别器上,回过头来对牧浩洋说道,“后来,机动式洲际弹道导弹淘汰了所有固定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这座地下发射井就被废弃了,所以在全面淘汰核武器的时候,没有受到检查。”
“有多深?”
“两百多米吧,顶部的花岗岩厚度在一百五十米以上,足以抵挡千万吨级核弹头的直接攻击。”
“你想给给我看的东西就在这里?”
陆雯点了点头,说道:“我说过,保证会让你不虚此行。”
牧浩洋笑了笑,觉得陆雯神秘得有点过头了,不过陆雯做的工作本来就很神秘。
“好了,我们快到了。”
电梯停下后,门是从后面打开的,外面站着两名荷枪实弹的警卫。见到牧浩洋,两名警卫立即立正敬礼。
“陆工,你们到了。”过来打招呼的是一名四十五岁左右的科研人员。
“你去准备吧,我带牧总四处参观一下,十五分钟后过来。”
科研工作者点了点头,也没多问,转身就走开了。
“新开发的科学实验基地?”
“算不上新开发,废物利用吧。”叫上牧浩洋,陆雯朝左手边的通道走了过去,“还记得当年我跟你提到的事情吗?”
“你跟我提到的事情太多了,到底是哪一件?”
“最重要的那一件。”
牧浩洋一愣,忍不住朝四周打量了一番。
“没什么好看的,这里的设施设备比我们还要老。”陆雯笑了笑,说道,“我花了好几年才找到这个地方,虽然破旧了一些,但是总比在别的地方安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