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国潜艇的性能到底如何,汪誉涵非常清楚。
几年前,汪誉涵在一艘从俄罗斯购买的636型上服役时,在黄海南部海域遇到过韩国的209级。升任艇长后,他曾经指挥一艘040型前往日本海,监视海试的“孙元一”号。只是那次行动并不圆满,他的潜艇在完成任务前被反潜巡逻机发现,不得不浮上水面。通过朝鲜海峡时,一度靠近日本领海,搞得非常紧张。进入东海后,海军航空兵出动战斗机驱逐了日本的反潜巡逻机。
与040型相比,“孙元一”级不算差,只是跟041型比起来,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了。
作为中国海军的第一种AIP常规潜艇,040型的很多设计都不成熟,性能指标也没有达到海军的要求。比如在至关重要的AIP系统上,040型采用的是闭式循环蒸汽机,虽然直接烧油,经济性比较好,但是性能很不理想,巡航噪声非常大。在艇体结构设计上,040型大量借鉴“基洛”级,为了降低成本又不得不控制排水量,导致内部空间狭窄,无法安装性能先进的作战系统。
040型的失败,为041级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041型摒弃了俄系潜艇的一些极端设计,比如采用单双混合壳体,只在艇首与艇尾采用双壳体,中间的平直段为单壳体,为安装高性能侧舷声纳打下了基础。海军也放开了一些性能指标,比如把下潜排水量上限提高到三千二百五十吨,最大潜航速度由二十二节降低到二十节。
最本质的变化,在AIP系统上。
041型没再采用闭式循环蒸汽机,而是采用了氢氧质子膜燃料电池。
只是,这套AIP系统与德国的没有任何关联。
最早研究燃料电池的不是德国,而是前苏联。上世纪六零年代,前苏联建造了一艘使用燃料电池的实验潜艇。只是受当时的技术限制,这艘潜艇没能发扬光大。在更多的核潜艇服役后,前苏联也不再重视燃料电池技术。
从俄罗斯进口877与636型潜艇时,中国海军花高价购买了燃料电池的技术资料。
经过二十多年努力,特别是在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后,科学家与工程师终于攻克了燃料电池中最关键的技术:质子交换膜。
燃料电池研制成功,海军才下定决心,建造更先进的041型。
与“孙元一”级相比,041的各项性能指标不算突出,比如最大潜深都是三百米,最大潜航速度都是二十节,由AIP推进的最大持续潜航时间都是二十天左右。041型的优势在排水量、艇体尺寸,以及全新设计。
多出百分之八十的排水量,意味着041型能携带更多的鱼雷、配备更先进的装备。
超出百分之十五的艇长,意味着041型能安装更大的侧舷声纳,获得更加优异的被动探测性能。
全新的设计,使041型的布局更加合理,综合性能更加突出。
具体上,041型配备了拖拽式声纳,“孙元一”级却没有。在推进系统上,041型采用泵喷射推进装置,而“孙元一”级使用的仍然是七叶大侧斜螺旋桨。操作舵面上,041型采用的是X型尾舵,而“孙元一”型仍然是十字尾舵。
这些差别产生的影响,使得两种潜艇在对抗时的表现截然不同。
虽然041型更大,但是凭借效率更高的泵喷射推进系统与X型尾舵,反而比“孙元一”级更加灵活。
“海蛇”号转向后,汪誉涵就盯着控制台上的大屏幕。
现在,上面显示的是侧舷声纳探测到的信息。
与“鲨鱼”号相比,“海蛇”号的火控系统更加先进。不是说厚此薄彼,而是海军为了求稳,没把未经考验的火控系统用在核潜艇上。
没过多久,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亮点。
汪誉涵立即锁紧眉头,牧浩洋也紧张起来。
第四十七章 深海快枪手
确实是一艘“孙元一”级,对比噪声特征后,确定是该级第二艘,也是现代重工建造的第一艘,“郑地”号。
虽然韩国的制造业非常发达,现代汽车卖到上百个国家,造船实力也非常雄厚,但是在尖端精密制造领域,韩国比德国还是差了很大一截。“郑地”号的装配标准,特别是消声瓦的敷装强度明显比不上“孙元一”号。
“郑地”号服役不久,就爆出消声瓦敷装强度不够,在航行中大面积脱落的消息。
严格说来,这怪不了现代重工。
因为214级本来是209级的AIP版本,而209级在设计时,消声瓦还没有应用到常规潜艇上。韩国海军的209级,即“张保皋”级在中期改进时增添消声瓦,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孙元一”级的问题不太突出,主要是德国采用了更加先进的装配技术。因为建造成本已经超支,又遇到百年罕见的全球金融风暴,所以韩国海军没有花钱让现代重工从德国引进技术,而是让现代重工自行开发,在“郑地”号等八艘自行建造的潜艇做中期大修时,再做改进。
消声瓦脱落,对潜艇的隐蔽性有非常严重的影响。
距离拉近后,不但侧舷声纳能探测到,连艇首的攻击声纳也能探测到“郑地”号发出的噪声。
汪誉涵没有错过机会,把“郑地”号放到前面去,然后悄悄跟了上去。
“现在怎么办?”牧浩洋有点焦急,因为又是一个小时过去了。
“跟在‘郑地’号后面,也许有点慢,但是肯定能把你们送到目的地。”汪誉涵一点也不急,潜艇艇长都不是急性子。
“可是……”
“‘郑地’号肯定发现了我们,知道我们越过了黄海中线,不然不会加速跟上来。”汪誉涵笑了笑,说道,“虽然‘郑地’号不知道我们要干什么,但是在找到我们之前,它会一直向东航行。这里离韩国西海岸只有几十海里,等到‘郑地’号发现跟丢了我们,离韩国就不远了。”
“你能保证它不会转向?”
“至少现在没有转向,即便等下转向,我们也可以停下来,等它走远了,再加速驶往目的地。”
“不能再快了?”
汪誉涵点了点头,说道:“我尽了最大努力,运气还不错。如果是的‘孙元一’号,我们现在还在向南航行。”
牧浩洋叹了口气,没再多说什么。
这时候,电子军官走了过来。因为“海蛇”号只有三十三名官兵,其中五名军官,所以没有通信军官,由电子军官负责通信工作。
“刚收到的,志愿军司令部下达的命令。”
“与我们有什么关系?”汪誉涵锁紧眉头,接住电子军官递来的电文。
“上面有总参谋长的电子签名,说得非常明白,从收到命令时开始,我们以朝鲜人民军的身份参战。”
参战!?牧浩洋一惊,朝电文扫了一眼。
确实有陆风烈总参谋长的电子签名,内容明白无二。
“妈的!”汪誉涵低声咒骂了一句,“下达作战命令,全体官兵进入战斗岗位,检查火控系统与鱼雷。”
命令立即传达下去,指挥舱里亮起了红色灯光。
半个小时前,朝鲜最高统帅朴俊哲在平壤发表了一份措词严厉的外交声明。
朴俊哲一改外交官的不良习惯,只用五分钟就把话说清楚了:朝鲜将动用一切手段实施主权国家不可剥夺的自卫权,人民军将在陆、海、空、敌后等各个战场以最无情的手段打击侵略者。
黄峙博很有耐心,看完电视新闻,才把徐褶涛叫来。
因为志愿军不是正规军,不能利用中国军队的某些战略设施,比如专门与潜艇通信的陆基超长波电台,所以黄峙博让廖文纲把一架经过特殊改进的Y-8涂上人民军的标志,暂时由志愿军使用。
这架运输机只有一个用途:与潜艇通信。
因为无线电波的波长与发射天线的尺寸成正比,所以陆级超长波电台,往往以民用电力输送线作为发射天线。
要把这么巨大天线搬到天上去,显然不大现实。
解决办法就是:在经过改装的平台上,比如运输机上拖一根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长的电缆,作为电台的发射天线。
因为参战的都是常规潜艇,全都在黄海,潜深也就几十米,所以天线不用太长,五公里就够了,完全能由Y-8拖带。
“海蛇”号收到的电报,正是这架飞机发送的。
另外七艘在黄海上活动的常规潜艇也收到了命令。
把命令发出去,不等于万事大吉。
黄峙博给徐褶涛安排了一个任务:带着朝鲜大使馆的武官去新义州,组建志愿军海军司令部,率先与人民军展开合作。
按照黄峙博的安排,参与袭击的潜艇都将前往朝鲜港口,涂上人民军的标志。
徐褶涛去朝鲜后,还得做好一件事:给潜艇官兵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暂时以人民军身份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