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数据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将官闻言皆道:“荀公所言极是!”
    荀彧继续说道:“主公虽匆忙弃世未留遗训,但所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主公长子曹昂,不幸早年殁于宛城。今膝下嫡子以曹丕为长,愚意以为当由曹丕继主公丞相之位。诸公可有他意?”
    由于南烨的关系,赤壁之战提前了好几年。如今曹操的几个儿子都尚未成年,且同为卞氏所生,不存在互相争权之事。故而荀彧一提曹丕,众文武纷纷附议。
    荀彧见大事已定,这才将曹操死讯正式公布全城发丧,文武百官尽皆举哀。由于曹操尸首被马超所得祭祀马腾,后又被南烨安葬。曹营众将只好用金棺银椁将曹操衣冠入殓发丧。
    曹操下葬之后,曹丕即日登位,李儒逼献帝刘协封曹丕为魏公、丞相,领冀州牧,受大小官僚贺拜。曹丕又封荀彧为尚书令,执掌政事。其余文武各有封赏。
    百官朝贺已毕,便都望向曹丕,等着曹丕传令下旨。可是曹丕此时只有十三四岁,哪里能与曹操相比?见百官望向自己,曹丕也看向百官,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曹丕与百官大眼瞪小眼的时候,殿外士卒入殿来报:“启禀丞相,南烨已取司隶之地,正在攻打虎牢关。刘备取了豫州,兵马往许昌而来。孙权取了徐州,兵马亦往兖州而来。”
    曹营众将一听就炸了锅,纷纷议论,人人自危。曹丕八岁能提笔为文,此时虽难比曹操,但也明白事理,闻听三路兵马同来当时大惊道:“这可如何是好?”
    荀彧出班道:“丞相无需惊慌!许昌兵精粮足,又有城池之利,便是南烨、刘备、孙权三贼同来也难攻破。何况众文武在此,定有破敌良策。”
    曹丕经荀彧一提才问众人道:“诸公有何良策破敌?”
    曹纯被周瑜击败回到许昌才知曹操身死,心中悲痛欲绝,此时听仇家来了不忧反怒道:“丞相无需担忧,我愿领兵出城与贼决一死战。”
    韩浩出班道:“三贼来势凶猛不宜出战,丞相当令一上将为帅,谨守城池。”
    崔琰道:“有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依我之见丞相当携天子迁都邺城,许昌能守则守,不能守则退之。”
    刘馥上前一步道:“季珪所言有理!丞相迁都之外还可退还公位,以息三家兵马之怒,暂与三家讲和。待来日再起兵马报今日之仇。”
    曹真急切道:“丞相万万不可迁都!我等愿与许都共存亡。”
    曹丕听众文武七嘴八舌,欲战欲和皆有,脑袋都大了一圈,不由望向荀彧问道:“文若先生可有破敌妙计?”
    众将见曹丕询问纷纷不言,望向荀彧。荀彧出班道:“众将之言皆有道理。至于迁都与否,还看许都是否可守。刘备兵微将寡,便得豫州一地也是吃力,兵发许都不过虚张声势而已。孙权兵马水战尚可,若要陷阵攻城却还差得远,丞相无需忧虑。唯有南烨一路兵马甚是堪忧,若与另外两路合兵一处,许昌危矣,我尚无计可破。”
    荀彧话音刚落便有一人道:“我有一计可敌国师。”
    众人闻声视之,乃是谋士李儒。李儒虽有谋略,可是由于之前出仕董卓,因此很受曹将排挤,朝中文武皆不愿与其来往。李儒自知名声不好,为人也很低调,不过此时众人无计可施,他也低调不下去了,上前躬身道:“丞相可速遣人与刘备讲和,将虎牢关以东的司隶之地割与刘备,再遣细作将此事告知南烨。南烨若出虎牢关进兵许昌,必先经刘备之地,而刘备已与丞相讲和,南烨又岂敢借道而过?南烨或是顾及刘备不敢出兵,或是与刘备交兵相争,许昌皆安矣。”
    曹丕闻言喜道:“此计甚妙!可刘备若是不愿讲和又当如何?”
    此时又有一人出班道:“丞相无需多虑,我有一计可令三家罢兵。”
    殿上众人闻言皆是一惊,寻声望去,只见说话之人甚是年轻目光如鹰,正是司马懿。
    司马懿道:“适才元颖言丞相当退公位以平众怒,我以为不然。三贼怒丞相之公位,只因丞相有而三人无,丞相与其退还公位令四方皆无,还不如将三人封公令四方皆有。若再进一步,丞相可封三人为王,三人之中只要一人受封,另外二人便必然接受与丞相讲和。待三人封王之后,丞相随后晋升王位也就理所应当。”
    曹丕也知道“王”比“公”大,开始听司马懿说封三人为王还有些不喜,当听到司马懿是为自己封王打算又开心起来。可是他自己拿不定主意,便问荀彧道:“文若先生以为如何?”
    荀彧笑道:“此计甚好!若用之得当不但可使三家退兵,还可令三家为敌,丞相可如此行事……”

第五十三回 曹丕继位封三王 南烨出兵入西凉(9)
    曹丕用了司马懿、荀彧、李儒三人之计,一面遣使与刘备讲和,一面遣使往南烨、周瑜二人营中封王。虽说汉高祖刘邦定下规矩不封异姓王,不过此时刘邦子孙献帝刘协都做不了主了,也就没人死抱着规矩不放了。
    这封王也极有讲究,为了挑拨三家兵马,曹丕封刘备为豫州牧,关中王。封南烨为荆州牧,蜀王。封孙权为扬州牧,吴王。
    三王之中以刘备的关中王最有来历。关中指得就是司隶三秦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想当年楚汉相争,楚怀王便约定,谁先攻下咸阳谁就是关中王。结果刘邦先入咸阳,项羽却没有将关中王封给他。
    司马懿相信刘备身为汉室宗亲刘邦后人,绝对无法拒绝关中王的封号。而且此时司隶大部分已然在南烨手中,刘备只占有虎牢关以东的一小部分,还是曹丕割让的,刘备假如想要坐实关中王的威名必然要与南烨争司隶之地,这就挑起了两家争端。至于豫州牧的册封则没什么陷阱,主要是为了表现和谈的诚意。
    曹丕封南烨荆州牧、蜀王同样是挑拨离间之计。在荀彧得的情报中,荆州有二郡在刘备手中,蜀地则在刘璋手中。天下诸侯里就剩下这两位汉室宗亲,荀彧就是想让这两位联手抵挡南烨。当然这官位封的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毕竟南烨占着荆州大半还占着南中四郡,对外来讲封南烨荆州牧、蜀王也说得过去。
    孙权的扬州牧、吴王看似实至名归,实际上扬州的南部也在南烨手中。如此一来便挑拨了南烨与孙权的关系。很显然,曹营众将已然将南烨当作了头号大敌,想让南烨四处树敌。
    诸葛亮、周瑜、庞统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自然看出了其中奥妙。不过曹丕这是一招阳谋,利用刘协圣旨封王,难道还能抗旨不遵吗?更何况其中好处不小。
    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第一个接受了册封讲和,并且兵进司隶,挡住了南烨的东进之路。以刘备此时的实力,吃下一个豫州已然是极限了,正需要休兵养民积攒实力。曹丕割地求和正中刘备下怀,再加上关中王的吸引力,刘备没理由不接受。
    周瑜倒是不想接受曹操册封求和继续攻打许昌,可是这事儿不由他做主,只能回报孙权请示。这一来一回的工夫刘备已然与曹丕讲和停战,孙权见到比自己弱小的刘备都封王了,自然不肯屈居人下,也就接受了册封。周瑜见刘备与曹操停战,又挡住了南烨的进兵之路,也就没了继续强攻许昌的打算,收兵回了江东。
    南烨或许是三人之中对于王位最不在乎的人,接受与否对于南烨来说都不重要,但是有总比没有强,于是南烨接受了册封却没有与曹操和解的意思,估计就算南烨想和解曹丕也不会放下杀父之仇。刘备挡住了东进之路没关系,南烨还可以选择向西打,原本南烨的战略目标就是西凉。
    有马超、庞德、马岱、为先锋,南烨大军一路挺近西凉毫无阻碍,所到之处,尽皆归降。唯有韦康与参军杨阜退守冀城不降。
    韦康、杨阜二人也确实有些倒霉,荀彧下令收缩兵力到许昌时,他们也接到了消息。可是西凉路远,等他们想启程时南烨已然攻占了司隶,堵住了去路。当然二人如果真想走也可以学南烨穿越匈奴之地,可是他们二人皆是文臣,并没胆量冒险与匈奴交锋。于是二人一面收缩兵力到冀城严守,一面遣使入朝请求援兵。
    马超、庞德统帅的铁浮屠和拐子马平地争锋无可匹敌,攻城却没有办法,只能等待南烨大军围城。
    南烨统兵来到冀城之下,仰望城池高大也是一阵头疼。此次南烨远征虽然带出十万交州军,可是镇守荆州分出两万,镇守司隶分出四万,此时手中还剩下四万可用之兵。当然马超、庞德的一万骑卒下马之后也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