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俊
西城公子和他说了半天的话,织萝一直是笑笑说不好,不妥,具体的原因并没有说过。如今他听这话的意思是要说实话,便茫然的摇摇头。
“卫家姑爷,您的好意我心领了,若是早几个月,我一定感恩戴德,高高兴兴的跟您走。我这样的下贱人,哪里敢说什么进卫家门,能够在卫家扫地铺床伺候小姑爷您,我也三生有幸。不过,现如今我已经找到失散多年的姐姐,我们姐弟相认,从此我就跟着姐姐过日子了,至于嫁不嫁人,嫁什么人当然都要由姐姐做主。”
西城公子还是一脸茫然,织萝笑吟吟的又道:“小少爷,您可知道这是谁的宅子?这是……啊,说起来也是小少爷您的亲戚,这是昔日少王傅而今新任苏郡司制兼司农卿水影的宅子。水影,那便是我的亲姐姐啊。”
说完这几句话又望向秋水清,行了个礼遥遥道:“我姐姐快要回来了,我先进去了。”说罢转身入内。他刚一转身,秋水清忙着过去一把拉住丈夫道:“走吧,快回去。”
西城公子是坐马车来的,秋水清也弃马与他同车,过了好一会儿这少年喃喃道:“夫人,我是不是做错事了?”
“傻孩子,你这是……你一心一意为我好,我能不明白,只是,以后别那么鲁莽了。”
那少年的眼泪顿时就下来了,过了一会儿喃喃道:“我,我错了,您罚我吧。”
秋水清揉揉他的头发,又过了一会儿柔声道:“是啊,是该罚。你擅长绘画,就给我画一张那个人……那个织萝跳舞时候的画吧。”
三天后,秋水清离京,水影等人一直送到城外。到了皎原忽听歌声,秋水清循声望去见杏树边织萝一身彩衣且舞且歌。
这是秋水清与千月织萝的最后一次见面。之后,秋水清历任永晋、丹霞两地郡守,苏台历两百三十七年奉诏回京,出任地官少司空。
织萝从皎原返回后就大病了一场,一直到水影离京前夕才能下地。此后他一直跟随在姐姐身边,从苏郡一直到凛霜。由于寒关玉和风尘生活的影响,织萝的身体一日日衰弱,尤其是到达凛霜之后长时间缠绵病榻。苏台历两百三十七年的冬天,也就是水影的长女云波夭折后的第三个月,千月织萝病逝于凛霜,时年仅二十六岁。
十二月,朝廷祭天大典前,新君苏台迦岚召见了软禁中的废帝苏台偌娜。苏台王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上,这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宫廷政变,也不是第一次新君旧主会面。曾经是皇帝的偌娜和她的姐姐一样由国家最饱学的人教导,深明历史上发生过的一切。再次看到偌娜,迦岚不得不暗叹不管这个妹妹怎么样不符合君王的职责,但在从容面对变故的气质上,能够看到她们血脉相承的地方。至少,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苏台偌娜的表现没有让皇室丢脸,也无愧于她君王的身份。
经过一个多月的软禁,苏台偌娜比过去廋了些,但精神状态依然不错,面对迦岚的时候不卑不亢。她说:“终于到了要处置朕的时候了?朕相信王姐这样的人会给朕一个体面的死法,允许朕归葬祖陵。”
迦岚看了她许久忽然叹了口气,缓缓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回忆起偌娜幼时可疼可爱的举止,以及她们的父亲爱纹镜雅皇帝对苏台以及对他们这些孩子的希望。迦岚说:“朕直到现在依然无法理解父皇的很多做法,朕很希望一切都象水影卿所言,先皇对朕的冷淡只不过是因为先皇认为一个将要肩负国家的人应该淡漠个人情感,方能大爱无情。不过,这些事情已经成为过去,而且无从考证。但是,你是父皇疼爱的小女儿,也是父皇交付国家寄托重任的人,朕不杀你,因为朕不想让父皇九泉之下由为自己的爱女伤心。”
偌娜看了她很久,从她的眼神中判断这些话背后的真心,最终道:“终身囚禁?这的确是一个适合皇帝的结局。”
“朕已命人修葺永顺宫,三日后请思王移居。”
“永顺宫……好,好得很……多谢陛下让本王能日日望皇陵。”言罢,低头谢恩,过了一会儿又喃喃几声“永顺宫”,忽然道:“王兄……花子夜如何?”
“王兄恪尽职守,端方凝重,先皇委以重任,未有错失,朕也十分喜欢。朕已经下达诏书仍封其为正亲王,与朕一起守护苏台万里河山。”
“太后呢?”
“太后依然是太后。”
偌娜点点头,她当然知道宫廷政变之所以能这样无声无息且极端顺利的发生,只怕连自己的母亲都背叛了自己,但如今迦岚这番举动证明他们的背叛选择没有错,背叛的也算值得。只不过当年琴林皇太后干预朝政,琴林家权势滔天,此后恐怕只能安居深宫苟延残喘。至于琴林家族,也不过是避免了灭族之祸,昔日荣耀,不能再提。
“不知永顺宫中可有人陪伴本王?”
“思王众多妃宾,朕拟将其中未蒙恩宠者送还其父母,听任嫁娶。曾蒙恩宠者留养于上阳宫。其中或有愿与思王相伴者,朕已着女官长前去询问。”
偌娜又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道:“朕……不,本王的王儿如何?”迦岚不语,偌娜长跪道:“那孩子还当年幼,什么都不懂,请陛下,请陛下……”
她说不下去,同样这一次迦岚也没有很快回答,反而道:“思王可还记得凤林?”
“宫变祸首,妖孽不祥。”说这八个字的时候声音微微发抖。
“先皇对朕的态度出于何意无从了解,然而,朕的母亲发动政变之后先皇立凤林为太子其实就是因为知道兰台家才是那次宫变的主谋,故而不顾宗室、大臣们的反对,一意孤行。果然所有的非难集于兰台,最终使兰台阴谋暴露。说起来,凤林才是其中最无辜的一个。
“凤林前几日上书,请求入神宫,终身侍奉神灵,为苏台江山社稷祈福。朕,已经允许,令他在宝林宫出家,然可受教于苏郡司制身边。”
“苏郡司制……”
“前少王傅水影。”
偌娜低下头,身子微微颤抖,过了许久匍匐在地,颤声道:“请陛下饶我那孩子一命,允许他终老永顺宫,永为祖宗们守陵。”
“准奏。”
偌娜再拜谢恩。
十二月初八,苏台偌娜离开永宁城,迁居皎原江宁道永顺宫,此后二十年光阴未曾离开永顺宫一步,直到病逝宫中。
与她一起走入永顺宫的除了几个宫人外,另有她的儿子以及兰宾萧歌。
那日黎安璇璐奉命将偌娜的妃宾们召集起来,宣布皇帝的旨意。这些妃子们原本忐忑不安,生怕象历史上那些先例一样,被新君主伺给功臣们为奴为妾,甚至被送到别的国家当礼物,一个个终日以泪洗面。如今听说皇帝并不打算为难他们,还比照对待先皇妃子的待遇,养老于上阳宫,顿时额首相庆。
璇璐又宣布了对偌娜的处置,问何人愿陪偌娜终老,一干人互相看看谁也不说话。原本也是,都知道了可以回家或者到上阳宫舒舒服服的过日子,谁愿意被丢到永顺宫那种地方受苦。璇璐连问了几遍才看到萧歌缓缓走出,在她面前道:“萧歌愿往,长伴思王殿下。”
璇璐倒是忽然对这个美貌男子起了几分敬意,对他嘉许几句,又问他有什么需要的。萧歌说昔日的女官长秋水清对他多有照顾,在进入永顺宫之前,希望能够当面向她道谢。
璇璐更加感动,对他说并不是我不同意,而是秋水清已经离开京城到永晋郡去了。萧歌顿时显出失落之情,过了一会儿低声道:“我别无他求,只是……只是我那孩儿,那孩子长大成人后,能不能让他离开永顺宫。”
璇璐思量再三,缓缓道:“先皇皇子凤林近日已蒙圣恩在宝林宫出家。”
萧歌眼睛一亮,低声道:“多谢女官长,倘能如此,萧歌当日日为女官长神前祈福。”
“我会放在心上,你安心陪伴思王殿下吧。”
萧歌在永顺宫陪伴偌娜二十年光阴,无怨无恨,始终对偌娜忠贞不渝,偌娜病逝后的第三天,萧歌自尽,其后与偌娜一同安葬于爱纹镜的常陵。
十二月十日,偌娜迁居永顺宫后第三天,皇帝下令缉捕南安侯齐霜,交秋官审问。事情的起因是水影离京之前上的一道折子,这道折子有几千字长,且附了厚厚一叠资料,内容就是控告南安侯苏台齐霜,将她担任青州郡守开始的各种罪状一一罗列,且写了声泪俱下,让人一读就义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