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地方官府慑于礼弥教的实力,对其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谷应天当上教主之后,千方百计和这些地方官府搭上关系,双方形成了默契,井水不犯河水,三年来一直相安无事。

谷应天也就慢慢地放松了警惕。把总坛由极为偏僻的大山移到了较为平坦的五炉山中,总坛有五百多人,每日吃穿用度着实不少,移到五炉山中以后。采买方便了许多。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分为利大于弊,利小于弊或利等于弊三种情况,而且利、弊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转移。

礼弥教总坛移至了五炉山,一时之间,五炉山朝拜如云,好生兴旺,总坛还暗中买了大片田地,秋收之季。更是一幅五谷丰登地盛世景象。谷应天和上一届教主不同,他是一个务实派,他执教以来,教中的神鬼之色去了不少,另外由于教内富足,杀人越货的勾当也越来越少。

前一任教主为一个女子数次刺杀侯大勇,谷应天掌教以后,立刻放弃了这一个危险的行动,谷应天孜孜以求的目标就是让礼弥教成为佛、道一样受到官府承认和保护的教派,对于大周朝这位声威日隆的权臣。还是不碰为好。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南下地太原兵突然夜袭了五炉山,太原兵足有万人,他们封住了五炉山的所有出口,然后猛攻总坛,总坛五百人皆能战,他们依险力战,但是太原牙兵卑鄙无耻,不仅派兵偷袭,而且占据了高地,就用强弩硬弓狂射,使众多好手死得窝囊之极。

谷应天带着四十多名教中骨干,仗着地形熟悉,冲出了北汉军的包围,沿着沁水南下,经过两天的逃亡,已来到了北汉与大周的边境。走了数里,终于翻过了缓缓的山梁,谷应天一行踏入了大周国境内。

太原兵攻打总坛十分仓促,众人都没有带粮食,两天逃亡中,只能寻些野果充饥,正是众人眼冒金花之时,小么带着一群衣衫简朴的村民走了过来,这些村民来到了谷应天面前,目光不敢直视,跪在地上不停地念着礼弥教的经文。

看到这个情景,谷应天暗自松了一口气,暗自打气道:“多年地心血毕竟没有白费,有了这些礼弥信众,礼弥教必将处于不败之地。”

谷应天一口气吃了两个大饼和两个鸡蛋,他擦掉嘴上的痕迹,又在一间破烂但总算干净的小宅子里睡了一会,把黑衫上的污血擦试干净,出门之时,重新恢复了圣主地庄重和神秘。

上百名艾家村民聚集在院外,谷应天一露面,呼拉拉全部跪了下来。

谷应天很少讲经,只是总坛蒙难,专门讲经的护法被北汉军射杀,他又感于村民的虔诚,就亲自布坛讲经。讲经刚刚开始,村外就发生了激烈的打斗声和喝骂声,小么急匆匆地跑过来,道:“大周军队来了。”

来到村边的大周军队不过百骑,他们是潞州军的侦骑,自从刘继元率兵三万南下以来,早有大周细作潜回了潞州,每日潞州军都派出数队侦骑,不断地在边境处巡视,侦探敌人的行踪。

艾家村位于山窝之中,平日里依靠着背后的小山遮挡着北风,潞州侦骑十分熟悉这一带的地形,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艾家村里来了一群礼弥教教众,从小山左侧穿行过来,他们刚要从村口进入艾家村,就遇到了礼弥教地守卫。

礼弥教守卫此时已是惊弓之鸟。见到周军骑军到了艾家村口,一面阻击,一面派入去通知圣主。

侦骑皆由各军中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在村口骤然遇袭,一名军士被大树下的长枪刺下马来,礼弥教众平时亦有大弩,可是这次匆忙南逃,弩弓全部丢在了总坛。为了阻止骑军入村,被迫用长枪和骑军交战。

五名礼弥教守卫平举着手中长枪,站在村庄地入口处,虎视眈眈地盯着骑兵。

大周侦骑虽然只有百人,可是排兵布阵极为章法,一名军官喊了几声音,四十多骑就绕过村口。向村后插去,剩余的骑兵就准备从村口进入。

战马也感到了战斗的威胁,它们兴奋地喷着响鼻,脚掌敲打着地面,十几名骑兵飞快地取下弓箭,对准了几名长枪手。

在总坛之役上,礼弥教众多武艺高强的大小护法,还没有短兵相接。就被北汉一排又一排的弓箭射成了刺猬,守卫们见大周军士又拿出来弓箭,便知大事不好。一名守卫便大吼一声,挺着长枪冲于过来。其余的守卫明白过来,若不主动进攻,只能是箭手的活靶子,他们也跟着大叫着冲了过来。

五名礼弥教守卫还未接近骑兵队,十几枝箭就迎面而来,在这样短地距离里,守卫们根本无法完全躲开迅捷无比地铁箭,四人被射倒在地。

只有一名武艺精纯的守卫用长枪挡开了铁箭,冲到了战马前面。他一枪刺入了一名弓箭手的腹中,正待抽枪,却发现弓箭手双手紧紧握住了枪杆,死不松手,他猛地一使力,把这名弓箭手从马上挑了起来。就在这一刹那,那名骑军军官跃马上前,手中长刀猛地劈了下来,礼弥教守卫还末收回长枪,只觉胳膊一麻。回首看时,自己的左胳膊已被斩断。

左手从身体上分离出去,却仍然紧紧握着长枪。

一枝铁箭飞来,插在了这名礼弥教守卫的胸口。

当谷应天提着长剑越过信众之时,大周骑兵们已经冲到身前,众护法保护着谷应天穿过极窄的小巷,朝村外退去。

刘总护法带着五位弟子守在巷口狭窄处,他们每人提着一块门板,用来挡住铁箭,并且在地上扔了一些胡桌和杂物,减缓骑兵的速度,这样一来,骑兵地优势不能发挥,数名慢慢靠近的骑兵接连被刘总护法格杀。

众骑兵不敢走进狭窄的小巷子,对峙了片刻,一些骑兵然后绕过村口,准备迂回去追赶谷应天一行。

等骑兵迂回过来之时,谷应天已经进入了村旁的一片大林子中,这片大林子连接着小山,骑兵刚入密林,又有数人被刘总护法刺入马下,“遇林莫入、穷寇莫追”是侦骑的两大原则,骑兵们见敌人历害,不敢再追,就只有眼看着这一群来历不明的汉子逃入了林中。

骑兵回到村中,得知来者是礼弥教护法一级的重要人物,大惊之下,一面派人在小山沿途搜索,一面派人回去报信。

礼弥教诸人常年受到官府围剿,进入山中就如鱼得水,等到骑兵引来大队步军之时,早已不见了踪影。

就在边境烽烟四起之时,在大梁城内,仍然一派和平景象。

杜刚、小武带着一名老者,整日混在茶馆、酒楼、勾栏、寺庙、道观等人群集中的地方。

杜刚在显德六年初和孟殊地妹妹孟清结为夫妻,孟清现在已有了身孕,三年的帝都生活,洗去了杜刚脸上的征尘,他就如一名翩翩城中少年郎一样,穿着一件极为随意的“半臂”。

大周服饰继续承了晚唐时期地风格,常穿的有襦、袄、衫、裙等品类。颇具特色的是“半臂”之服,“半臂”是一种上衣,又叫“半袖”,是有里子的夹外衣,对襟式样,袖子齐肘、身衣很短。

半臂、短剑和黑头巾,是大梁城内游侠儿的标准打扮,不管走到大街小巷,总会遇到不少这样装束的年轻人。

那一名老者却极为普通,把两只手笼在袖中,眼睛微闭着,面无表情地跟在杜刚身后,他就如水滴般融入到大梁城内,看过他的人绝对不会留下任何印象。

三人从归云寺出来,坐在一个空空的茶舍里,茶舍全是旧木桌子,上面有一道道裂痕,看来桌子已经很有些年头了。

“来一杯白水茶”,杜刚走了半天,着实有些口干,坐上凳子就吩咐道。一位中年汉子手脚麻利地摆上了三个洁白的茶杯,然后提着一壶水过来,随着开水入茶,一股绿意在水中翻滚。

杜刚曾是侯大勇地亲卫,不知不觉学了侯大勇的很多习惯,喝白水茶就是其中之一,喝惯了白水茶,杜刚再无不肯喝有盐、葱、姜煮在一起的正式茶饮。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吹开茶味片子,杜刚轻轻地抿了一口,只觉得一股山水间的清新由唇中升起,不由赞道:“真是好茶,定是今年的明前茶。”中年汉子为杜刚他们泡完茶,就苦着脸坐在一边,听到赞扬,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讨好地道:“少郎真是好手段,一闻就知道是今年的新茶,可惜现在识货的人太少了,买卖真是难做。”

杜刚身边的老者眼光扫了中年汉子一眼,道:“听你口音,似是蜀中人氏。”老者是一口地道的大梁腔,问完之后,就随意的端起茶杯。

中年汉子似乎很有些惊奇,他到大梁已有十多年,年轻时因为一口家乡话,作买卖时常受到别人欺负,因此他苦学大梁话,现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