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木知道自己的助手在夸大战果,给自己找个收兵的理由,事实如此。他也无可奈何。而且,他这一路上的观察,已经发现了很多弊病。难怪在土门村能为敌所乘。该是回去向小泉司令官报告了,弊病不除,以后还会付出血的代价。
“藤泽,你率一部分队伍去土门村,争取摸清这个地道的秘密。”山木暗叹了口气,走下大石头,缓缓说道:“我带队驻扎十里村。随时接应土门村和良岗庄,敌人的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良岗庄。”
“阁下的判断很准确,良岗庄从地形、位置上来看,确实会吸引敌人的目光。”藤泽半是恭维半是建议地说道:“这片地区一直是匪寇占据的核心地带,我们虽然占领了。但一些设施并不完备。比如”
“道路和通讯。”山木赞赏地看了藤泽一眼,说道:“天寒地冻,施工不易,但我们必须加快速度,发挥交通和联络的优势,把这片地区的村庄连接起来。另外,据点的修建也不能再拖延了,本地区的支那人苦力不够,就从别的地方征集。”
“阁下的判断精僻透彻,敌人正是利用我们地方初定,尚有漏洞和弊端没有弥补,才能屡次偷袭成功的。”藤泽钦佩地低下了头,说道:“而且,敌人的正规部队似乎已经从外线返回,我们以后要多加小心。”
山木沉吟了一下,把目光投向远处的山林,幽幽地说道:“看来,从外线返回的敌人与躲藏在山里的敌人已经会合了。我们分兵守卫各个村庄,是不是容易为敌人所乘?”
“在道路未修复使用之前,确实有这样的担心。”藤泽赞同地点了点头,“这三个村子距离很远,相互支援起来有些困难。”
“让我再好好考虑考虑,作战策略要有所改变啊!”山木皱起了眉头,有些苦恼地摆了摆手。
……
孟有田等人当然不知道山木已经产生了错误的判断,把他们当成了从外线返回的八路军部队,但脱险过的轻松,以及会合后的喜悦此时正占据着他们的心。
“听着土门村方向又是枪,又是炮,打了多半天,估计就是你们让敌人缠上了。”张队长嘴上说得热情,眼睛却不时瞟着队伍里的装备,特别是多出来的歪把子机关枪,“紧赶慢赶想去支援你们,前面又有敌人挡着。秦同志和我都急得不行,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一下子再说,也不知道帮没帮上忙。”
“肯定帮上了,要不我们撤得不会这么顺利。”小全虽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这顺水人情还是会还的,“敌人在山里的封锁好象撤了啊,是全部,还是就这面空虚?”
“不是全部,敌人不可能让咱们轻松地打出山去。”秦怜芳笑着说道:“不过啊,或许是因为你们闹腾得太凶,敌人抽调兵力去合围你们了,很多地方便显得空虚了。”
“咋还或许呢?”郭龙海开玩笑地说道:“看看俺们这队伍,再看看这装备,闹腾得不凶,鬼子能把这好武器白送俺们哪?”
秦怜芳微笑不语,猫眼四下瞅着,只在会合时见了孟有田一面,此时不知道他躲在了哪里。
“行动还要继续,不能让敌人消停下来,安心的修路设点。”小全郑重地说道:“只是以后怕是不会那么容易了,敌人应该会警觉起来,并且采取相应的策略。我想尽快召开会议好好商量研究一番,把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和方式定下来。”
“孟大哥怎么说?”秦怜芳很自然地询问,这似乎成了她的习惯,“外面的情况你们最了解,应该由你们先提出行动方案,大家再商议决定。”
小全有些不自然地笑了笑,说道:“有田哥主张先在这一带活动,我觉得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深入敌占区活动,牵制敌人在这一地区的兵力和行动。”
秦怜芳目光闪烁,并没有轻易表态,虽然都有道理,但她在心里还是比较信服孟有田。
“先在这一带活动也是可以的。”张队长沉吟了一下,表示了态度,“大扫荡时,主力部队为了保存实力而跳至外线,现在敌人的主力撤了,主力部队很可能会重新返回,争取恢复原来的根据地……”
……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能等待的理由
岗村宁次策划指挥在华北各地的大扫荡是非常残酷的,但大扫荡之后的残酷却更厉害,青纱帐撂倒、寒风吹刮的冬季,让人感到彻骨的冷意。
外线部队重新返回,恢复原来的根据地,这是可以肯定的事实,但在时间上却不会那么快。孟有田判断着至少要一两个月之后,主力部队才会分批返回,以什么挺进支队、武装工作队的名义,多则一个营,少则一个连,不会有太大的规模。
等待是被动的,困难只能越来越大,特别是土门村、十里村、良岗庄这三个村子,敌人的设施还不完备,就更要积极行动,使敌人坐不稳屁股。能光复一到两个村子自然好,即便光复不了,等正规军从外线回来,再恢复起来也会容易许多。
出门登公路,抬头见炮楼。如果等下去,就会是这样的结果,再收复回来,要多流很多的血,牺牲很多人的生命。孟有田非要带着人冒险出击,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先打出个样子来,振奋下士气。大扫荡的残酷肯定会让很多人的心理发生变化,不打破这样的障碍,不树立起应有的信心,就不会有更积极的行动。
别的沦陷区姑且不论,首要的是这三个村子。不赶跑敌人,怎么耕种?没有耕种,就没有收获,怎么供养这躲在山林里的群众?而且这老天已经让孟有田感到了压力,冬天只下了这么一点雪,春天再少雨的话,干旱就会象预料中那样接踵而至。
天灾**啊,在这抗战最艰苦,最残酷的年月,不但要与敌人战斗,还要与天斗,与地斗。肚子都吃不饱,又怎么有力气扛枪打仗。饥荒,孟有田是知道那个滋味的。
就是不说饥荒年月,在粮食稍微欠产的年景,山里也普遍闹春荒,家家没有隔宿米,户户没有当天粮;麦苗、麸子搅苦里,这是上好的饭;榆钱、谷糠熬野菜粥,这是可口的美食。
不论多么硬的汉子,五天不吃饭,就得饿眍瞜眼,见块糠饼子也馋得流口水,拿起来吃得比蜜甜。只要一天有两餐,环境再残酷,也能坚持下去,打出个局面来。
孟有田想得深远,却没有全部告诉别人。毕竟那还是预测,在没有成为事实前,他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个神棍,他只能用实际行动来改变人们的想法,带动人们的行动。
只是,孟有田现在只能躺在草堆里,不光腿疼得难以行走,脑袋也昏昏沉沉的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夜过冰河不是闹着玩儿的,寒气入骨,再加上奔波转移的疲劳,他得病了。
“还烧吗?”昏沉中一个关切的声音响了起来,孟有田迷迷糊糊的只觉得熟悉,脑袋里却乱糟糟一团,根本想不起来是谁。
小勺子贴近了孟有田干裂的嘴唇,他本能地张开嘴,温热的水喂进了嘴里,一勺一勺,让干渴的喉咙得到了滋润,虽然味道很苦,他却没有再挑剔的能力。
“送到山里去吧,那里安全,条件又好,还有孙大夫……”轻声的却有些焦虑担心的女声又响了起来。
……
第二百一十五章 新形势下的新战略
岗村宁次上任之后,借助于短期内的兵力富裕,在华北“扫荡”、“清乡”、“蚕食”与“治安强化运动”短时间内反复、交替的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多位一体的“总体战”也全面铺开。
勿庸讳言,这一时期以来对华北抗日武装的打击是沉重的,大片抗日根据地沦陷,华北三百九十八个县,已有三百七十六个县建立了日军的傀儡政权。但深究一步,这一成绩又含有相当大的水份,县城沦陷并不意味着日军能够切实控制整个的地区。
以冀中为例,由于敌强我弱,八路军主力跳至外线,在表面上是全部丧失了根据地。但为了坚持当地斗争,鼓舞军心士气,有三个团奉命留在了当地,继续与日军在平原地区作战。而这三个团真的就在冀中坚持了下来,日军屡次试图捕捉并加以消灭,却因为无法掌握其行踪而失败。但刚一松懈,某个防范不周的汽车队,又会被打个人仰马翻。在日军眼里,行迹飘忽的敌人成了冀中平原上的“幽灵部队”。
按照日军想法,一个团,总要有个团部,有各个部门、直属队、勤务兵、参谋、电台、辎重……带着这种框框去找,那永远也找不到这样的团的。因为一两千人的整个团,都以连排,甚至以班为单位分散在根据地和游击区的各村地道中,只在有战斗任务的时候,部队才会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