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冈村宁次从多田骏手中接过来的不仅有华北屡战不宁所带给日军的耻辱与创痛,还有多田骏创造的“治安强化运动”。虽然名称未变,但冈村宁次却在“治安强化运动”中采取了新的招数。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强化占领区的“治安”。而且还要增修公路,挖封锁沟,对非治安区进行分割封锁,以各种汉奸武装对根据地进行小规模的军事进攻。
而且,冈村宁次将“经济战”提升为“治安强化运动”的主要手段。在其占领区内日军实行配给制,推行计口售粮。计口售物,强征房、地捐等各种苛捐杂税,另外还加紧对钢、铁、粮、棉等战略物资和其他物资的掠夺、控制。对根据地,则利用封锁沟实行彻底的经济封锁,断绝根据地的物资来源。切断山区和平原根据地之间的物资交流,加紧对根据地内物资的掠夺和破坏。妄图从经济上室息根据地,摧毁抗日军民的抗战意志。
更为狡猾而阴险的是,冈村宁次将华北分为三类区域,采取不同的手段。在治安区内以清乡为主,建立各种伪组织,并村编乡,实行保甲连坐,强化奴役统治;对准治安区实行“蚕食”,一点一点地、在不知不觉间,将准治安区变为治安区;对非治安区则实行“扫荡”,以“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破坏抗日军民的生存条件。
清乡、蚕食、扫荡,交替进行,残酷而频繁,抗日根据地不断地遭到的损失、破坏,人民生活水平突然降低,敌特又开始蹦跶起来大肆活动。在准治安区和非治安区生活的民众在残酷环境中产生了悲观情绪,有些被骗向敌占区偷跑的,甚至干部也有逃跑的。
在太平洋战争的短暂欢庆后,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劣,八路军上上下下开始了对对手的研究。
而就在此时,大后方重庆的那位因孟有田而成名、已经俨然成为战略战术分析家的那名记者,再次发表了令各方都极为关注的见解,而且将以前的资料重新进行了整理汇编,以《抗战失败战役之教训》为名成册出版了。
……
不得不说,这家伙虽然因孟有田而成事,但也是相当具有头脑,且有记者敢说的性格,不怕得罪人。《抗战失败战役之教训》虽然说得精僻,点评得切入要害,但是打击面太广,如果是孟有田的话,肯定要换种方式,力求委婉。
但孟有田假手于人,就已经不考虑其后的事情,也无法左右以后的发展。他只是希望中国人能够死得少一些。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情国人已经做得太多,该是正视事实,吸取教训的时候了。
无论何时,我们必须承认国军将士的勇敢,即使是最失败的战役,即使是最耻辱的战斗,都有中国军人不屈的身影。但是,这并不能成为美化指挥者或政府无能的理由。然而,抗战以来,几次大战役的结果却让人一再失望。
究其原因:第一,国军的战术观念陈旧、落后和官兵们不具备现代战争的常识,仍然抱着以往国内战争的老一套战法和日军作战。在日军的立体战法之下,不知疏散和伪装、仅凭一腔的爱国的勇敢,而招致了许多无谓的伤亡;第二,当时的国军指挥官,从蒋介石到各军长师长,普通缺少那种机动灵活的运动战的军事意识和军事素养。因此。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军不能采用正确的以运动战的方式去与日军作战。
从国军历次会战中寻找规律,很容易便发现国军基本上都采用了死板的阵地战的作战方式。这样一来。从根本上来说,就失去了打破日军的某—路进攻。聚歼其一路主力的前提条件。残酷的事实证明,在拥有强大进攻型武器的日军面前,单纯防御的阵地战是无法阻止日军进攻的。
防守过于死板,以呆板的阵地战对付优势的炮火组成的日军进攻部队,其结果当然处处挨打,处处被动,处处伤亡很大了。而以一种传统的、落后的、过时的指挥方式来对待中日这场现代化大兵团战役。面对拥有现代化的陆海空武器和现代作战方式的优良的军队,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从淞沪大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到武汉会战,孟有田借助于后世的研究结果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评论,这在当时确实是超越任何人的认识。而且他并不只是当事后诸葛亮,还提出了很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方法。
比如:对于日军的迎头猛攻,不必一味地迎头死堵,在日军拥有大量的重炮、坦克和飞机的情况下,可以用少数的兵力作灵活的阻击。而用大部份兵力从敌侧后面进行攻击。这样,重兵器在前的日军便会失去优势而处于不利的境地。如果国军阻击不力导致日军增援部队赶上来,则国军完全可以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快速撤离,在自己的国土上作战应该是完全有行动的天地的。
战争已经进行了近四个年头,由于种种政治关系和自尊心的原因,国军对于历次会战的说法都是避重就轻。这在很大程度上误导和延缓了国军再认识并改造的过程,这对以后的作战是相当不利的。而这位记者,同千千万万忧心战争,渴望胜利的中国人一样,不吐不快。正是他的本心。
如果只是指摘和批评,当然不会引起很大的关注。这名记者。勇则勇矣,却还不失智慧。他将孟有田匿名爆料适时推出,再趁热打铁推出所著之书,很有头脑的一个策略。
既是适时推出,自然要紧扣形势,而紧扣形势的莫过于国军要入缅参战,保护唯一的国际交通线;以及敌后战场,华北日军换帅所将要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了。
对于“死亡累累,尸骨遍地,惨绝人寰”的第一次远征军入缅,孟有田不吐不快,不能不说。为了将要暴露尸骨于异国的山林之中,风吹雨打几十年而无人掩埋的中国将士,他不能沉默。
“……英国佬自私而贪婪,愚蠢而怯懦,宁可将缅甸丢给日本人以便日后再收复,也不愿让给中国人,因为中国曾是缅甸的宗主国。这一点从英国人不愿让中国军队过早入缅布防便可看出。而为了讨好英美,将军队指挥权拱手交与英美将领,则正中英国人之诡计,使我国军队只能充当英国人逃跑的殿后部队,结果可想而知……”
“……英美之将领,一专为本国之利益,一不知我军装备训练战力之实情。从我军和日军的战力来看,在异国以会战形式聚歼日军主力绝对是一幻想。而以此幻想制定军事计划,必然冒进轻忽,疏忽退路之安全。如被日军声西击东之花招所骗,被日军迂回攻占腊戍,切断退路,则几万忠勇之士兵将葬身于茫茫野人山,任蚂蚁、蚂蝗撕啃……”
这已经不是爆料和提醒,而可以称为预言和指导了。在写这些资料的时候,深深的悲哀一直在孟有田心头缠绕。为什么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总是灾难深重,总是死伤累累。他在无声的呐喊,将血凝聚于笔端,为历史上倒毙于异国他乡的魂灵呐喊。
这也是孟有田殚心竭虑所写出的最后一份资料,以后不会再有了。起码在抗战胜利之前,起码在这小山沟里,他不会再充当什么先知,他要专心致志地度过敌后战场最困难的时期。当然,在他最后的努力中,他也没忘了给冈村宁次添点麻烦,给敌后抗日力量敲个警钟。
“……冈村宁次这个家伙,是很厉害的一个人,他有许多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能实事求是,细致周密。每次进攻,他都要调查半年之久。做准备工作。没有内线发动配合‘维持’,他一般不会进行‘蚕食’。他经常广泛的收集敌后抗日武装的资料。特别注意研究八路军的东西,并且已经发现了八路军机关庞大、行动迟缓的弱点,行将以此展开奔袭抗战首脑机关的军事行动……”
“……据可靠消息,敌酋冈村宁次已经琢磨出新战法,谓之‘铁壁合围’,即调动重兵,形成交错包围的态势,然后缓慢推进。不断缩小包围圈,挤压抗日军队的活动空间,最后一举消灭。为了隐蔽其作战意图,冈村宁次可能会采取异地调兵参战的办法,避开或蒙蔽对手的情报网……”
“……日军假定敌人是缩入腹地中心作战,重演敌进我退、诱敌深入的老规律,故从各方齐向腹地中心进行铁壁合围。对此。如不与合击者作被迫的战斗,即跳出合击圈外转而去背击敌人,这是上策;如不可能时,则仅与一方来的敌人略为战斗,即转出合击圈外,进行上述的作战。这是中策;如被敌人越压越缩,陷入其大合击圈心,这时不论采取什么方法,都很难打出好的结果来,自然这就是下策了……”
在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