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今的大英帝国是是最后一个倒下的,他们的顽强与尊严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可尊重并不能当饭吃、尊严更填不饱饥饿的肚子,英国人在战争时期的顽抗所得到的结局就是战后异常残暴的战后统治,德国海军第一舰队把英国朴茨茅斯当成常驻军港、德国空军把英伦三岛的天空当成新手自由练习空域,而德国陆军更是把新兵训练还放在英格兰岛来进行。
可怜的英国人面对一片废墟的战后城市,一边要噙着泪修复家园,一边要被德军不知穷尽的奴役使用,在纳粹德国对英占领统治策略中,英国这一老牌工业帝国将不再重点发展重工业,德国人在占领英国后足足用了6个月的时间,征集英国数百万青壮,将英伦三岛上大大小小的机械设备、工业原料等等全部搬至了德国国内,充实德国的工业实力的同时,留给英国的仅仅是造船工业。
大英帝国本来就是一历史悠久的海运强国,造船工业实力不俗,虽然经过不列颠空战之后的德国大规模对英轰炸,但在根本不需支付人力成本的大规模人工修复之下,德国海军占领军只耗费了很少的设备和材料,就让英国多座船厂恢复了产能,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当然除了有足够的免费劳力之外,德国人让英国人自己充分发扬“拆东墙补西墙”的作风,将中小船厂全部作为大型船厂修复物资源泉,有了这么一种不计成本耗费的做派,哪儿能修不好几座造船厂?
昔日的大英帝国被德国几乎掏空,在希特勒勾勒的蓝图里,英国将作为德国最重要的船舶建造所在地,除此之外农林牧渔业等也是可以发展的,英国人不是自吹自擂是田园国家吗,希特勒就正好答应英国人的梦想,让他们没有钢铁厂、化工厂、汽车厂、飞机厂等等重工业,就算日后盟军反攻回欧洲,希特勒也得让同盟国知道知道什么叫做不毛之地。
可想而知,在这样一种统治政策之下的英国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新政fu存在,德国占领军之所以能够在英伦三岛肆无忌惮,多数时候都得归功于傀儡政fu不遗余力鞠躬尽瘁的讨好所致,君不见昔日的泰晤士河畔已经成为纳粹德国占领军特设的红灯区,极具讽刺的是白金汉宫被纳粹德国占领军开办成了最大规模的一家军人慰安所,这一点还是仿效他们的盟友日本所得,慰安所远比妓院好听得多,只需一块面包的钱,就能让食不果腹的昔日贵妇任人蹂躏。
消灭一个国家远比征服一个国家困难得多,纳粹德国已经事实占领了英伦三岛,但他们深知只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局势稍稍对德国不利,英伦三岛内的反抗情绪就会随之暴增,在无法肯定世界大战必定德国胜利的情况下,德国人就更有必要苦心经营有大西洋壁垒作用的英伦三岛,这可是日后盟军反攻欧洲的一大争夺战略要地所在,因而纳粹德国的统治,除了废掉大英帝国昔日一以为傲的工业实力之外,还顺带从精神上加以屈辱折磨,除了全力禁止教育事业、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等之外,德国占领军甚至有让英国傀儡政fu以德语为官方语言的想法。
比以前傲气凌天的大英帝国稍好的,当然是法国,法国人天性浪漫,以为一条钢筋混凝土国防工事就能抵挡得住战争的侵入,事实充分证明马奇诺防线的存在就是对法兰西国防策略的一种羞辱,德国人自然舍不得拆掉这么一条极具教育意义的防线,除了让防线继续存在就能继续讽刺法国人在军事思想上的呆板陈旧之外,德军甚至还让法国贝当政fu加大建设力度,把这条防线修建成纳粹德国日后或将用于抵御从法国登陆盟军的重要军事工事群。
当然,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闪击西欧各国战事中战役密度较高的比利时、荷兰和法国北部地区,战后城镇基本是从地球上消失了的,基础设施也破坏严重,纳粹德国才没有那么好心去修复,他们只需要给三国的傀儡政fu下令必须定期之内修复,自然有人屁颠儿屁颠儿去把事儿给办好。
为了把军西欧大路上的军事占领区彻底完成征服,德国人并未急着搬迁工业设施设备,事实上比利时、荷兰等国的工业实力并不太好,就算搬空也不能给德国综合国力带来太大的改变,所以纳粹德国想到了更好的办法,那就是勒令军事占领区内只能流通德国马克,这一项举措之下,很快成了掏空占领区人民财富的好办法。
从伊比利亚半岛南端的葡萄牙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挪威和瑞典,除了意大利人的地盘,德国无不让自己的马克成了欧洲流通量第一的货币,当然也是发行量最大的货币,德国人首先将自己的战争成本压力转移到了这些占领国人民的身上,在统一的货币政策之下,货币的发行权却仅仅掌握着纳粹德国自己手里,也就意味着纳粹德国可以肆意发行超量的货币,向占领国购买物资,所造成的物资紧缺物价上涨等压力,却都由占领国人民来无限承担。
以法国为例,在战前法国乃是欧洲综合国力不错的大国之一,可以说其各方面的实力仅次于英德之后,而战后德国占领了法国,却很快将法郎置于死地,给出了极低的兑换率让法国人民在有限的时期里,将手中的法郎兑换成马克,在这一不公平的兑换过程中,德国人就狠狠赚了一笔。
紧跟着,在德国的军事压力之下,各个占领国都不得不实行以马克为核心的货币政策,这也就意味着法国国内经济流通包括与周边国家的贸易,都得以马克为唯一流通货币,一旦有人使用其他货币交易,就被德国占领军抓进集中营里,像是处理垃圾一样批量处理掉,高压政策之下,马克的使用范围越发广泛、需求量自然激增,德国人的印钞机就能连续不断的印刷钞票。
这些马克流入市场的手段很简单,大部分都是德军军需部门或者军事生产企业在西欧各国境内大肆采购原料、初级加工产品等所用,拥有不小使用价值的这些商品却被德国人用和废纸差不多的马克来购买走,凭借的仅仅是纳粹德国的国家信誉,要不然,就是军事占领的强大威慑,商家企业们不得不接受也就不得不想着法使用出去。
货币政策的推广仅仅是德国肆无忌惮盘剥占领国社会财富的一个开端,事实上德国人并没有那么愚蠢,他们并没有竭泽而渔的打算,在利用货币政策搜罗到大量财富之后的同时,他们事实上也在向这些被当成取款机的国家地区输入“等值”的商品,毕竟德国占领军只需牢牢掌控能源、医药这两样东西,就能让占领国人民不得不与德国实现经济流通,更何况德国还时常向这些占领国出售与军事无关的工业产品,比如农用机械、矿山机械等等。
纳粹德国还把先期收购而来的法郎,拿到了北非战役之后,他们业已占领了的原法属殖民地使用,诓骗当地土著大量财富和资源之后,这才宣布法郎失去流通价值必须使用马克,这样一折腾,又捞到了不少好处,而后,北非大部分地区便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德国的石油供应地。
短短两三年时间里,纳粹德国就把所有占领国当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提款机,德国国内的经济高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战争,而另一方面则是对占领国的有限度盘剥,这样一种状况便使得各占领国国内的社会生产生活几乎成了为德国服务为核心,自身经济发展完全畸形化,大部分劳动人民都不得不生活在温饱线上下,德国人根本不会让他们富裕起来,也不会让他们饿死,因为一旦富裕了这些人就会胡思乱想指不定就想着推翻近似于殖民统治的军事占领,而一旦让人饿死了,那可就没人替德国工作了,所以维持这样一种平衡是最好的。
平衡是什么,人们往往追求的平衡其实都并非是绝对的平衡,相对的平衡可以真实存在,但绝对的平衡哪怕刚一形成也都会被立刻打破,就如同纳粹德国费尽心机对各个占领国的统治一样,区别对待、分化而治等政策在两三年时间里收效已经相当不错,可谁又能想到,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风暴,让这种平衡要失去了。
先是超级大风暴如扫帚般横扫过境,然后又是接连不断的暴雨天气,葡萄牙、西班牙和法国这三个承受了超强风暴攻势猛烈时期的国家受灾相当严重,而超级大风暴进入比利时和荷兰境内已经被削弱了许多,再转入德国境内之时已经远比刚刚登陆葡萄牙南部地区之时弱了太多,因而在德国境内倒是没有出现极为恐怖的12级大风,而暴雨倾盆也倒是有的。
受如此恶劣天气的影响,从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