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械接輿h周身冷意,那掌心更如冰棱,感觉不到半点温度,老王妃几乎也要跟着昏厥过去,只连声唤着沨儿,老泪横流。
安慧与安然也被这突然地变故吓得神情大变,更别说谢三娘。
她不由自主地上前两步,但见虞沨那张毫无生气却依然俊秀的面容,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足底升起,少女情怀一腔柔情顿时烟消云散,吓得冷颤不住、心如死灰——哪里是什么流言蜚语,分明楚王世子已经是将死之人!
小谢氏自然也吃了一惊,紧跟着老王妃围向楚王世子,当见虞沨几乎气息全无,顿时懊恼不已,这么多年来,世子都像个没事人一般,偏偏今日……又忽而欣喜若狂,如果世子就此一命呜呼,倒也省得麻烦。
可她自然不会表现出来,连忙哭喊着让人请太医,一边去扶老王妃,一边叫了几个身强体壮的婆子进来,掺扶了世子去榻上。
楚王府自然是一阵忙乱。
但一街之隔的卫国公府诸人,却并没有听说世子“骤病”的消息,直到两日之后——
旖景自马场归来,才换下一身胡服骑装,恢复了襦衣绣裙的窈窕模样,正与夏柯两人做着绣活儿,便见秋月掀了帘子,满面惊惶地进来:“五娘,奴婢今日听远瑛堂的悦目姐姐说,楚王世子两日前犯了急病,险些……多得太医得来及时,才救了过来。”
“什么!”旖景手一颤,针尖便扎进了肉里,却不觉半分疼痛。
世子分明已经“痊愈”,何故突然又犯起急病来?难道是又中了什么人的奸计?想到这种可能,旖景不由心乱如麻,将手里的针线一丢,夏柯这才发现主子的指尖在淌血,连忙寻来白叠巾替她压拭。
旖景茫然地任由夏柯忙碌,只盯紧了秋月:“还不细细说来,究竟怎么回事?”
眼见主子着急上火,秋月也更加慌乱:“奴婢也不知,只听说今儿个宋嬷嬷入府时,恰逢王院使去对门王府,宋嬷嬷问了几句,才得知是世子患疾,听说凶险得很,宋嬷嬷立即禀报了太夫人,太夫人也是大惊失色,这会儿正准备去楚王府一问究竟。”
秋月话音才落,旖景已经起身,几步走出屋子,又转头往书房,强作镇定,只让冬雨找出两本名家字帖来,带着秋月与夏柯就要去远瑛堂“问安”。
路上,果然“巧遇”了大长公主。
旖景只作不知情:“祖母,孙女儿正要寻您,前些日子阿瑾求我借她两本字帖,因后来休学,竟忘了个干净,将将才想了起来,连忙找了两本出来,正想着送去给阿瑾,隔了这么多日,若不亲自去道声不是,只怕阿瑾恼我不把她放在心上。”
“你还真是赶巧。”大长公主因不明世子究竟如何,故而也有些心不在焉:“这就随我去吧,沨儿有些不好,我正要去看他。”
旖景忙应了声是,乖巧地跟在身后,因着与楚王府不过一街之隔,又是与大长公主同行,倒不用大废周章地让门房处准备随行的车與与侍卫,只在二门处上了两顶锦围小轿,不需一刻就到了对门。
自从重生,旖景是第一次到楚王府。
一路乘着肩與,心里尽是忐忑,一时不及细细体会更为复杂的情绪,越发没有心情观赏沿途的朱梁画栋、碧植芳菲,当到荣禧堂,眼见满面憔悴的老王妃,旖景的心更是往下沉了一沉。
见礼,依次落坐,众人都没有闲叙的心情,老王妃抹着泪说了世子突然晕厥的始末:“上元,这该如何是好,你是当时不在,没见那孩子的模样,我只以为……还好王院使来得及时,诊出犯了旧疾,施了针后,当夜就醒转过来,说是脱了险……今儿个倒是能服些药剂,粥水,气色也恢复了些,我这一口气才堪堪松了下来,原本是王爷说既然无礙,免得让你跟着担忧,就瞒了下来,不想你还是知道了。”
考虑到有下人与旖景在场,老王妃也没有将话说明。
大长公主便越发疑惑了,因她知道虞沨体内剧毒已解,何故又会犯什么旧疾?想到老王妃尚且被瞒在鼓里,也不多问,安慰数句之后,便领着旖景告辞,说是要去看望世子。
“景儿既然随我来了,也先去一趟关睢苑吧。”大长公主似乎并没有察觉到旖景焦急复杂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提议。
两府为通家之好,既然前来,又知世子患疾,自然没有过门不入的道理。
关睢苑前,罗纹与谢嬷嬷早得知大长公主来的事儿,已经等在门前。
谢嬷嬷与罗纹是母女,她原本是楚王妃的赔房,最是忠心不二,当年世子乳母毒发,谢嬷嬷方才知晓王妃与世子皆为江氏所害,恨不得亲手将江氏手刃,又悔不当初,没有护得王妃周全,楚王知其忠心,便放心让她照管世子。
世子一应饮食、药膳,皆由这一对母女经手,从不曾假手他人。
当然,前世时旖景成了世子妃后,自然获得世子全心信任,谢嬷嬷与罗纹也对她唯命是从。
再见她们母女,那压抑着的悔意又如潮水卷袭,呼啸着将旖景淹没——远庆十年元宵夜,为了让世子服下那据说能让人“昏睡不醒”之药,将事情做得神鬼不知,她提议要放下人回私家团聚,故而除了她的赔嫁丫鬟与下人,关睢苑里一应仆妇,包括谢嬷嬷与罗纹都得了恩准回私家,于是,她就那么放心大胆地……
再见当年忠心耿耿的母女,此时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安,旖景只觉一阵酸涩凶猛地涌往眼睑,视线里顿时一片混沌。
☆、第五十三章 重返旧地,苦辣酸甜
关睢苑是世子的起居之地,占地极大,主院就有三进,并还有东西跨院,院子里除了仆妇小厮,尚还有甲兵侍卫,可因着大长公主驾临,这时都已经回避,一路进入,却也不见闲人。
对于这里,旖景应是分外熟悉。
原本以为,那两年与他为结发夫妻,朝夕相处,却存心冷淡,关于那些乏味的点滴,并未深入记忆。
可是随着步步重蹈,尽管不敢四顾周围熟悉的草木、亭台,一直视线低垂。
当绕过那道山水石屏照壁,踏上横跨芙蓉塘的怜月桥,不需抬眸,便知绕塘而植的半庭寒梅,尽管此时,无妖娆缠枝,而是碧叶扶疏,脑海里赫然出现的画面,却是大雪初霁,银妆素裹,殷红傲然乌柯,冷香蕴绕间,他与她并肩梅下。
旖景,我最喜的,就是凌寒独傲之梅,或许是因为羡慕她们,每至冬季,大雪纷飞,对我来说却是最难挨的时光,而她们却能在严寒里绽放灿烂。
原来,是记得的,他最喜欢的芳菲。
那时,他的身子其实已经有了好转,每当天气略为晴朗,都会陪同闷闷不乐的她来前庭赏梅,当走得累了,便于茶庐里小坐,他亲手以古法煎茶,有时两人什么也不说,有时他会说起一些过去的事。
前庭有宴厅,就在百步以外,坐于白玉基,却是终年紧闭。
世子孱弱,从来无力大宴宾客,那宴厅便如虚设。
这时却记起某日,似乎也是盛夏之时,他忽然让人布置了宴厅,数百盆玉桂似雪,置满厅堂,却唯有一桌佳肴,两人静坐,他说,那日是他生辰。
远庆八年七月,那是她陪他度过的,第一个生辰。
满堂幽香里,他亲吻了她的额头,可记忆之中,她却使终没有回应,哪怕只是一个笑容。
穿过梅林,步于红廊,便想起了某个夜晚。
是春,抑或是秋呢?
那夜无眠,她悄悄地从他身旁离开,披衣蹑履,不觉就行到前庭,独自望月,黯然伤怀,静立良久。
不知何时,他到了她的身后,不知陪着她沉默了多久,也不知他站在这红廊里,看着月色下黯然神伤的她,怀着什么样的心情。
直到见她哭泣,痛苦地蹲下身子,他方才忍不住了,接近她将她搂入怀中。
旖景,对不起……
记忆里他的声音低沉暗哑,痛苦并不比她少一分,可是当时的她,却是冷漠地把他推开,转身而走。
这些记忆,为何如此清晰?
而这一世,宴厅仍然紧闭着,冷漠得就像她记忆里那般。
她知道世子的起居其实是在中庭,从宴厅旁的拱月门进入。
那年新嫁,初到关睢苑,唯当见到中庭的青竹,方才略觉开怀,她爱竹,因而所住闺阁才植满绿卿,她没想到,在关睢苑里也能见到满目青竹,尽管当时,尚还低矮,一见就是新植。随口一问罗纹,世子为何种竹?
便知道自从太后赐婚,世子立即下令将中庭的梅树移植。
当时她信耳一听,转瞬就抛之脑后,曾不从想过,他是为了她……
当时陌路,他就已经知道了她的喜好。
可当远庆十年,那个元宵,这满庭青竹也还稚弱,并无绿卿苑里挺拔茂盛之势。
他们的生活,于那日猝然终结,再也没有将来。
可这时,当入中庭……
触目所及,竿竿碧植,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