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再许芳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似乎感觉到了旖景的打量,甄四娘落坐之后,抬眸看向旖景,给了她一个眉飞色舞的笑脸。
甄夫人依然也还是那般高傲,只与大长公主寒喧了几句,眼光就习惯性的顺着鼻梁往下,打量大长公主身后的诸位小娘子,旖景注意到,她的目光,在长姐身上停留的时间颇长。
孔夫人更是留意旖辰,并且毫不掩饰地赞誉。
继谢三娘离席,旖辰突然成为了贵妇们观注的焦点,很有些不习惯,一张端端正正的面容,就染上了一层浅嫣。
大长公主也是若有所思,却并不怎么接话,只礼尚往来地将孔家几位小娘子赞了一番。
“我这几个孙女儿还小,骄矜得很,不及大长公主您教导有方。”孔夫人倒也谦虚。
旖景打起精神,默默注意着厅堂里贵妇们别怀深意的婉转言辞,巧妙地说着那些八面玲珑的场面话,悄无痕迹的暗度陈仓。
比如甄夫人,听了一会儿孔夫人与大长公主之间的相互吹捧,不动声色地把话题引到了甄四娘的身上:“我家阿茉,往常在家时一提起阿景就是滔滔不绝,就盼着今儿个登门拜访,与阿景交流一番,也不知大长公主怎么调教的孙女儿,竟然如此出色,阿景才十二吧,就在芳林宴上两度夺魁,尤其今春,那一曲《春晓吟》,听得多少人赞不绝口,阿茉也喜音律,历来又有些自负,却也自称望尘莫及。”
旖景心头暗赞,甄夫人虽说性情有些高傲,却极通交际应酬之道,表面上赞扬了自己一番,讨好了祖母,言辞里也将自家女儿隐隐赞扬——擅音律,与长兄喜好相投,却又谦逊,自认技不如人。
却连忙起身,对甄夫人一福:“夫人盛赞,小女愧不敢当,原本是因为年龄小,太后娘娘才照顾一二,占了便宜罢了。”
甄氏四娘阿茉立即笑道:“阿景可别谦虚,越发让人惭愧了,我虽虚长几岁,却是真心钦佩你的才华。”
“阿茉所言甚是,自从大隆建国,显德太后时开始举行芳林宴,有谁能一连两年夺魁?更何况阿景年纪这么小,仅参加了两次,两次都夺魁首,这些小娘子中,也就只有黄氏月娘才能与阿景娉美。”沈夫人也来凑趣,看向旖景的目光别有深意。
贵族女儿,年满十岁才会获邀芳林宴,而黄江月与旖景的确是两度夺魁,并让那些年长她们的贵女输得心服口服。
沈夫人暗忖,眼看几位皇子今年都当婚配,而女儿也早有提醒,圣上与太后都有意苏氏大娘,可惜太子已然大婚,依卫国公府的权位,自然不会赞同让嫡女为侧室。女儿一再叮嘱,贵妃似乎欲为四皇子争取这门亲事,绝不能让那对母子得逞。
卫国公位高权重不说,身后还有大长公主……
虽说当今圣上颇重嫡庶,早立东宫,太子之位眼看甚为牢固,然而四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之生母皆居妃位,身后自有一脉势力,未必就不是威胁。
五皇子往下年岁还小,今年还不会议亲。
四皇子便成了最大的威胁,绝对不能让他再得卫国公这么一座靠山。
也只有三皇子合适了……他虽不是女儿亲生,又有西梁王室血统,可自幼不羁,不图正业,唯喜吟风诵月,又与太子手足情深,最不成威胁。
太子妃却仍然觉得不踏实,这才起意撮合让甄氏阿茉与卫国公世子联姻,女儿也觉得此计甚妥。
不过今日一见这苏氏五娘,非但才华惊人,言辞大方,样貌更是出众,倒比苏氏大娘更为出色,只她的年龄,却与五、六、七几位皇子相宜,若是将来……
还得提醒着女儿要多加堤防,万不能让这苏氏五娘再嫁给皇子为妃。
沈夫人一番计较,便也赞了甄氏阿茉几句:“其实要说,阿茉的琴、画也是出众的,难怪与阿景这般相投。”
大长公主依稀洞悉了这两位国戚今日的目的,也细细打量着甄四娘,见她虽说年龄比长孙长上两岁,却端庄大方,气质出众,身子也很是康健,直率又不失稳重,心里也有些意动,便多问了甄四娘几句,这自然让沈夫人与甄夫人心花怒放。
不过如此场合,心意与言辞仅仅点到为止,是不适合说开的。
却又有玲珑忽然禀报,说董老夫人到了。
“阿阮?她怎么来了?”大长公主甚是惊喜。
旖景在记忆里搜索了一阵,方才恍然大悟。
董老夫人阮氏,本是飞凤部的一员女将,其父在高祖时被封靖远候,与大长公主十分要好。
阮氏不过四十就守了寡,膝下唯有一子,早年却外放至湖广任布政史,阮氏自然随子赴任,多年不曾回京。
故而大长公主一听她登门,才这般惊喜。
原来是圣上有意调任董大人回京师,故而,一家老小都跟着归了京城,不过是三日前才到,阮氏又想给大长公主一个惊喜,才没有提前知会。
跟着阮氏前来的还有她的孙女儿,董大人的嫡长女董音。
大长公主眼看着当年丫丫学语的小女孩儿,已经婷婷玉立,将至及笄,一时欢喜,只拉着董音的手不放,与阮氏叙不完的别情,不觉将沈、甄两位夫人冷落一旁。
起初,尚还无人介意。
可当大长公主忽然问起:“记得音娘也快及笄了吧?”
“是,年底就要准备她的及笄礼了。”
“可曾说了亲事?”竟然脱口而问。
“还不曾。”
大长公主便细细打量董音,又问她读了什么书,擅长什么才艺,关切之意,一目了然。
沈夫人与甄夫人这才觉得事情有些不妙,微蹙了眉头。
而旖景静静旁观,一些回忆又再清晰。
前世时她并没留意祖母对董音的偏爱——才一见面,就问起她的婚事,用意显然。
这时却渐渐记起,自从阮氏回京,倒是常来与祖母请安,董音也成为了常客,似乎与长姐甚是相投,而长兄对这位温婉恬静,善解人意的少女似乎也有几分好感。
若非那次意外,以致董音遭遇不幸,长兄的婚事也许早有变折……
想到这里,旖景不由得看向甄茉,果然见她幽深的眸子直盯着坐在祖母身旁的董音,虽说面上笑容不减,可眼波阴晦处,却有森冷一掠。
那种神情,旖景并不陌生,在远庆十年元宵夜,烛影摇红中,虞洲与冬雨眼中都有与之别无二致的森冷。
那是杀意。
只觉一种森凉,从脊梁盘旋而上,经脉俱冷。
人心,果然是深不可测,旖景掌心微紧,却调转了头,对董音莞尔一笑。

☆、第六十章  自取其辱,祸心渐起

这一日,碧空无云,唯有一轮骄阳炙烈。
祟正坊内,有如游龙的车驾排满长街,险些延续至朱雀大街,已经接近午时,卫国公府门前依然甚为拥堵,委实是宾客盈门,应接不睱,一些锦衣贵族骑在马上随着人流缓缓地往前挪动,尽管被炽热的阳光蒸得满身湿汗,脸上却不敢有半分不耐。
忽闻坊前又是一阵骚动,内侍尖细的嗓音刺穿了嘈杂——借道!众人回避!
众人回望,便见那拔地倚天、威风赫赫的白玉石牌坊前,身着乌衣大袖长袍,发带乌纱高冠的白面内监一马当先,身后跟着两列杏衣内侍,数辆礼车。
“是宫里的贺礼到了。”
锦衣贵族一见这情形,连忙下马驱车,避出了一条畅通无阻的大道。
国公府负责迎客唱礼的管事,早遣人层层通报入内,当那金鞍彩马及到门前,卫国公与苏轲两兄弟早已候在那里。
那内监也不敢拿大,翻身下马之时,已经祭上了满面殷切,上前一礼:“小人奉圣命与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懿旨,恭贺上元大长公主高寿。”
卫国公忙迎了内监入府,请坐正堂奉茶。
远瑛堂里,大长公主闻讯,只好让诸位贵妇稍候,领着诸位小娘子与利氏前往前院正堂。
待要行跪礼领恩,却被那内监连忙扶住:“上元大长公主快快免礼,圣上有谕,今日是姑母高寿,朕为晚辈,理应恭贺姑母松鹤长春、天伦永享。”
大长公主领了圣恩,免行跪礼,可以卫国公为首,诸位内宅夫人、小郎君与闺阁千金依然行了叩首礼,那内监含笑代圣上、太后与皇后受了礼,自己却上前至大长公主身前跪倒,恭恭敬敬地叩首:“小的恭祝大长公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大长公主忙喊免礼,宋嬷嬷紧跟着捧上了两封银元宝,以作打赏。
那内监才去,大长公主刚回远瑛堂,却又有禀报入内,说太子与诸位皇子驾临贺寿。
圣宠如斯,就连一贯高傲的甄夫人与皇后之母孔夫人也不免有些心惊,不敢多坐,均起身致礼,由国公夫人黄氏带往宴厅安席。
三娘一听三皇子驾临,顿时面生嫣红,眼波荡漾。
可大长公主却让几位小娘子回避,由利氏领着待客。
三娘只得依依不舍地离了远瑛堂,三步一回头,满眼幽怨。
利氏早在远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